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55章

作者:臊眉耷目

曹仁一边指挥手下人分兵去破坏防御工事,一边领着精锐兵马继续向鸿隙坡的方向冲。

他经验极为丰富,自然知道对方若是安营守堤坝,那外围一般都是陷坑和绊马索,而主营屯扎的要地,一定是沿着堤坝而建,如此可以做到时时派人巡堤,不让旁人有机可乘。

但同时,这样的做法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一旦外营被冲破了,那内营的人就没有退路,很容易被东西两路自己所布置的营盘困死,这对于曹仁来说是一个机会。

只要自己冲到堤坝之下,找到刘备的位置,那此刻就是他的死期。

自己不但能够夺回鸿隙坡,而且还能一雪前耻。

曹仁的速度很快,堤坝下的帐篷,已经一个一个的出现在他的眼帘中。

曹仁的嘴角挂起了一丝冷笑,他举起手中的长刀,冲着身后的士兵们高声喝到:“儿郎们,大功就在前面,杀了刘备,拿下敌营,掘开堤口,功绩就是你们的!富贵返乡,指日可待……”

“嗖、嗖、嗖!”

“嗖、嗖、嗖!”

还没有等曹仁的话说完,便见数不清的箭支从黑暗中射了出来,向着曹军和声音发起的方向,铺天盖地的拥簇而来。

是连弩箭!

荆州军的连弩数量以及工艺,在大汉十三州中已经可以排名第一。

随着时间的发展,南阳郡和南郡的工坊对弩器的制造和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荆州的弩器目下已经可以做到八到十箭的连射,虽然在距离和威力上,比不上长弓或是腰引弩,但胜在火力足够!

在短距离的埋伏战中,毫无疑问荆州的连弩就是阎王爷的招魂幡,只要进入了他们的射程内,基本就是九死一生。

刘琦深知攀科技树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向他一样极为重视底层技术工种人员的生存条件,这也为他的辖境吸引力大量的外来有技巧的工匠。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科技与生产力的进步不一定能够完全决定一个势力胜利的上限,但至少可以决定下限。

技艺超前的势力,能够更容易的扩大生产力,也就能更容易的聚拢底层民心,增强凝聚力,不容易失败。

“嗖嗖嗖!”

随着连弩箭支飞射,冲在最前面的曹军士兵几乎全部倒在了地上,他们甚至连疼痛的喊叫声都发不出来,随即就被后方的人践踏,声音随之便被永远的埋没宰了雨天和泥泞当中。

一波连弩洗礼后,曹军前部的阵势基本上就是废了,冲锋的士气毫无疑问也被掐死了。

随后,在曹军士兵们惊慌失措的眼神之中,埋伏在堤坝之下的汉军真正的主力终于冲了出来,他们高举军械,喊杀之声震天彻底,气势似乎都能将天上的雨云轰散。

而冲在最前面的人,自然是典韦和许褚,有这两尊铁塔般的战神在,汉军冲锋的势头,就不会轻易减弱。

一时间,曹军再一次经历了一番血的洗礼。

而泥泞的土地之中,此刻正有一个人趴在地上,用力的用双手支撑自己的身体,想要让自己站起来。

但是他的腰部中了一箭,那箭汝肉极深,似乎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内脏。

当然,若是没有精甲的保护,他现在或许已经一命呜呼了。

巨大的疼痛让他难以支撑起来,而他身边的亲兵此刻也因为混乱,而自顾不暇。

倒在地上的人,就是曹仁。

少时,他终于费力的将自己的身体支撑了起来,但抬起头时,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双踩踏在泥中的湿靴。

曹仁费力的抬起头,由下往上看。

雨水遮目,他看不清此刻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的相貌,围堵可以看清的,只是这个人的手中各持一剑。

双股剑!

“谁!”曹仁气急败坏地吼叫道。

对方并没有着急回答他,半晌之后,方才缓缓开口道。

“曹将军是么?”

“是又怎样?”

“在下涿郡刘备。”

“是你?”曹仁的语气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憎恨:“你这个屡战屡败之将!”

刘备缓缓抬起头,任凭雨水冲刷在他的脸上,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道:“不错,备飘零半生,确实是败多胜少,但是感谢曹将军,从今日一战之后,备身上的败将之名,将彻底得到解脱,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曹将军的馈赠……”

“你什么意思……”

曹仁的话还没等喊完,便见刘备右手的长剑已经高高举起,然后毫不犹豫的向下劈斩而去。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后续

刘备这一剑挥下去,砍下的,不只是曹仁的头颅,更是用这一剑斩断了他过去的失败,也斩断了他这个常败将军的头衔。

雨在突然之间下的似乎更加大了,磅礴的雨水冲刷在刘备身上,鲜血顺着他的双股剑向着地上低落,携裹着雨水,一点一点的落在了湿润的土地上。

曹仁的首级‘咕噜噜’的滚落在了地上,鲜血从他的脖颈中喷涌而出,紧接着便见他的身体再次轰然倒地,鲜血顺着脖颈流洒在地上。

他的眼睛瞪的浑圆,虽然此刻瞳孔已经彻底放大,一点光彩也没有了,但如实仔细去看,还是会看到曹仁眼眸中的愤怒与不甘。

但很可惜,他永远永远也无法找刘备再报今日之仇了。

刘备慢步走上前去,弯腰捡起了曹仁的首级,顶着大雨,将那首级高高的举起!

虽然天色较黑,又有大雨滂沱,但双方的将士之中,还是有很多人看清楚了怎么回事。

敌军主将阵亡,汉军一方自然是士气大幅度的猛涨,而反观曹军一方,士气自然就会跌落到谷底。

恐慌这种东西是带有传染性的,当一个士兵知道曹仁死后,开始恐慌撤离的时候,他所能带动的己方人数,甚至可以是三倍五倍,乃至于十倍二十倍。

“曹将军死了!”

“曹将军死了!”

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一样,在军中迅速蔓延着,曹军的将士们没有了一丝一毫继续跟对方纠缠搏杀的动力,只能是惊恐的向着后方退去。

一泻千里,说的就是眼下的曹军了。

……

一夜过后,鸿隙坡方面的大捷报传到了刘琦的皇帐之中。

听到了大胜的消息之后,皇帐之内的所有人的情绪顿时沸腾了。

“左将军斩杀了敌军主将……曹仁?”

莫要说是别人,就连对刘备充满了信心的刘琦本人,都有些傻了,他惊讶地看着下方前来传递消息的人,道:“消息准确吗?”

那斥候使劲地点了点头,道:“自然是准确的,此事如今是经三军皆知,左将军亲自手刃曹仁,割下了对方的首级,三军气势振奋高昂!敌军大败,溃不成军,程昱率领残部,奔北仓皇而逃。”

诸葛亮摇着白羽扇,笑着看向刘琦:“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左将军果然是大将之材,只是先前并未等到好的机会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今得蒙陛下重用,方才一展其所长也,陛下慧眼识英才,着实是令人敬佩!”

刘琦呵呵一笑,道:“不过朕虽然能够猜到皇叔会胜,但实在是没有想到他居然能手刃曹仁,这计划怕是全被打乱了。”

诸葛亮闻言一愣,接着很快便猜到了个中端倪。

“陛下的意思,是皇叔斩了曹仁,只怕会为曹操所恨,到时候北军会分出更多的军力南下,是么?”

刘琦言道:“曹仁死了,具体对我们是有好处,还是没有好处,朕现在也说不好,唯有谨慎防备,以观北军动向。”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庞统站出来道:“依照臣的意思,不论北贼下一步当如何行事,陛下应该乘此良机,在豫州站稳脚跟,收揽民心为己用,如此北军就是分派了大量军卒南下,也不必惧他。”

刘琦赞同道:“士元此言,甚是有理,只是豫州被北贼掌控多年,我们攻城取地倒是不难,但难就难在收服人心,特别是汝颍之地,望族众多,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是非常排斥朕的,想在短时间内收服此地民心,恐有难度。”

汝颍望族排斥刘琦,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所排斥的不是别的,自然是刘琦的政策。

却见庞统微微一笑,道:“陛下放心,臣有一计,可让陛下在汝南各县深入民心,各地望族纵然想聚众闹事,短时间内只怕也是难以成功的。”

一旁的周瑜道:“莫不是将鸿隙坡之事,大力在汝颍之地散布?”

“公瑾之言甚是,曹仁欲挖鸿隙坡灌水,此事乃是有违天和之事,而陛下阻止了曹仁的暴行,实乃是就万民于水火之中,若是不用此事做些文章,是不是有些太可惜了?”

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操纵舆论,一向是己方最擅长做的事情。

“好,既然此法是士元提出来的,那就由你去全权办理此事,不要让朕失望。”

庞统闻言,顿时大喜过望:“陛下放心,臣一定办成此事!”

就在这个时候,帐外有侍从匆忙进来,对刘琦道:“陛下,左将军率兵归营,目前正在寨外等候召见。”

“速速请皇叔入帐!”

不多时,便见刘备拎着一个血淋淋的布包裹走进了皇帐,他满面喜悦,见到刘琦之后便立刻单膝跪下:“臣刘备,拜见陛下!”

“皇叔请起,此一战皇叔立下如此功勋,实在是令朕欣慰!皇叔不愧是栋梁之材,朕没有看走眼。”

刘备笑呵呵地将那个布包裹扔在了地上,道:“陛下,臣亲手斩杀了曹仁!请陛下过目。”

其实刘琦本人也没有见过曹仁,过目不过目的,意义不大,难道刘备真拿个假人头来,刘琦还能分辨出来么?不可能的。

这只是例行公事的流程而已。

属下做出了一项成绩,不论这项成绩上官知道与否,都要亲眼看一看,以此为凭,来表彰属下的功绩。

“把布包打开!”刘琦吩咐道。

左右有人将布包打开,露出了一个刘琦从来没有见过的人脸。

刘琦仔细地看了许久,笑道:“果然是曹贼的首级,皇叔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待日后回返雒阳,朕一定会论功行赏!”

“臣只是想为陛下尽心效力,其余的并不曾多想。况且臣已经受封以将军之位,何敢再向陛下索要功勋?臣只是想不辜负陛下的信任,誓死报国。”

“好,皇叔果然是忠贞之臣,朕心甚慰……皇叔,朕已经决定拿下汝南和颍川,割据豫州,向北推进,皇叔和云长,翼德可愿意为先锋,替朕扫平中原隘口?”

“臣岂敢不应命!陛下吩咐就是了!”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匈奴的无奈

另外一个方面,袁绍方和张允方的主力兵将,在以野王、平阳、一壶关等地多有交手,双方互有胜败,大队人马互相对峙,而张燕则是因为张允的抵达,而松了一口气,没有惨遭被袁绍消灭掉的命运。

南匈奴王庭的于夫罗原本是袁绍的附庸,但这位流亡的匈奴王子实在是太不靠谱,屡次违逆袁绍的本意,并常常有不轨之心,令袁绍异常愤怒。

后来曹操曾向袁绍谏言,让他另外扶持南匈奴王庭的新任小王,合法的继承南匈奴王庭大单于的位置,如此一则好加以控制,二则也比扶持于夫罗这样三心二意之辈的成本要低的多。

袁绍依照曹操的谏言行事,转而辅左了栾提呼厨泉继承了南匈奴王庭大单于的位置。

不得不说,曹操的眼光还是很毒的,呼厨泉对于袁绍来说,确实是比于夫罗要好使唤的多了。

这一次雒阳方面集中军力北伐救援张燕,袁绍就邀请了呼厨泉从南匈奴王庭带兵来协助己方与南军交手。

面对出兵这种可能会令己方大受损失的要求,呼厨泉几乎连犹豫都没有犹豫,立刻带领南匈奴王庭最精锐的骑士来与协助袁绍,从汾河平原下,来与张允一方抗衡。

张允如今虽然暂代刘琦统领着雒阳的主力兵将,但说实话他除了尽量防守,不让己方受损之外,让他拿出优秀的战略与袁绍和曹操抗衡,无异于痴人说梦,他的优势就是装王八,铁了心的与袁绍一直往下耗。

但南匈奴王庭南下,从另一个方向与袁绍一同包夹己方,虽然暂时看不出影响,若是时间愈长,肯定是对己方更为不利的,就算是呼厨泉对付不了张允的大军,但他若是集中兵马去对付张燕,这对于雒阳一方来说,也是巨大的战略失败,不能容忍,所以张允方面必须要拿出一个解决办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