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儒皮法骨道家心 第289章

作者:朱之月

  因此他就学当年面对白起的廉颇,筑垒固守,绝不迎战,等待秦军疲惫再寻反攻的方针。

  秦军大营,桓齮帐内,桓齮的副官眉头不展,问道:“将军,此时赵将李牧不愿迎战,严防死守,犹如铁板一块。”

  “以我军的军力,想要攻破李牧的防线恐怕会很难。”

  桓齮站在一张沙盘推演的军事地图前,冷哼道:“人人都说李牧乃当世名将,我看也不过如此。”

  “李牧这是要效仿当年廉坚垒拒王龁的战术,还想再来一次长平之战啊!”

  “既如此,那我就不理会他,等我率军去攻打肥下,看他是不是还是视而不见。”

  “到了那时,若是他依然不迎战,恐怕赵王也会如当年一般,催促他出战了。”

  桓齮的副官欲言又止,只想说将军您把李牧比作廉颇可以,但您别把自己比作王龁啊,这王龁可是刺杀长安君,被夷了三族!

  桓齮可没想那么多,他当即率主力进攻肥下,试图引诱李牧出击。

  然而李牧作为四大名将之一岂会上当。

  他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反而是等桓齮率主力大军去肥下后,趁着秦军留守兵力薄弱,便率赵军一举突袭秦军大营。

  此时秦军因为见赵军一直不迎战,只以为是赵军怕了,根本就是疏于防守,仓促之下被李牧率军攻破大营,被俘获了全部留守以及粮草辎重。

  桓齮在攻打肥下时听闻此消息大惊,连忙率主力回去救援,而李牧也早就算准了桓齮回救,其部署部分兵力正面阻击桓齮的主力大军,而实际将赵军主力置于两翼。

  当桓齮的秦军主力与李牧的诱敌之兵接触时,李牧立刻率两翼大247军出击,以钳形攻势夹击秦军,形成了两面包夹之势。

  秦国锐士不愧是七国战斗力最强大的军队,即使面对如此险境,亦是奋勇杀敌,但终归大军被李牧包围,失去了退路。

  在连番廝杀之下,李牧大破秦军,桓齮本人亦是在战场中被杀。

  主帅被杀,秦军更是失了士气,开始四散逃亡,踩踏死伤者无数。

  李牧见此就准备一鼓作气将这十几万秦军全部留在这里,好解赵国之危,他率众追杀,但最终被守在平阳的李信带兵解围,李牧见事不可为才是罢休。

  此一站,桓齮所率领的中面秦军虽没有全军覆没,但亦是死伤过半,剩余的那一半被李信重新聚拢收编,暂时驻扎在平阳以及附近城市,不敢再攻。

  当这个消息传回秦国时,整个秦国亦是朝野震动,嬴政更是在章台宫中大发雷霆。

  虽然这样的战败还不至于让秦国的战争机器伤筋动骨,也不会偃旗息鼓,但这场耻辱性大败,亦是有着极大的影响。

  如果其他几国见到秦国好像是纸老虎软柿子,根本没想象中那么强,若是合纵,那秦国想灭五国的大计就要落空了。

  嬴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宫见的嬴政。。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等政哥来求我!

  章台宫中,文武百官都是到齐。

  此时嬴政站在最上首处,他虽头戴冠冕,但众多秦国官员们也能猜到他冠冕下的那张脸必然是漆黑一片,一股怒意的风暴正在其中酝酿。

  这时的百官们都是战战兢兢,没有人愿意去触嬴政的霉头。

  “众卿可都收到了前线简报?”

  嬴政声音看似平静,只是在随意的询问,但在场的人们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百官都是下意识的看向了嬴未,希望这位秦王最宠爱的长安君,能够上前劝说一番,让秦王消消气。

  只可惜太尉大人此时面无表情,对百官的视线视而不见。

  嬴未又不是傻子,他虽然和嬴政关系好,还是真正的亲兄弟,但是一个人在气头上时你上去说话,很容易就会受到迁怒。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但是次数一多,每一次你都在他人愤怒时出现,只会让别人产生一种自己的怒意是来自于你的错觉。

  这实在是有损自己和王兄的关系,所以这时候聪明人就是闭口不言。

  见到长安君不说话,百官只好又是看向了长安君。

  不管怎么说身为三公之首的相邦,在这时候应该要给大家起一个好头吧。

  昌平君见此,他也是心中无奈,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躬身道:

  “王上,桓齮一场胜利之后就是骄横蛮纵,不顾李信劝阻,贪功冒进,以至于中了李牧之计,此全桓齮一人之错。”

  “桓齮虽已身死,但其过不可抵消,应惩戒其家人以告天下。”

  嬴政此时虽然生气,但还没有气昏了头,闻言他深吸口气,说道:“此次我秦军战败虽是桓齮一人之错,但还不至于祸及家人,他既已战死沙场,就免了他家人的罪吧。”

  如果这时候惩戒桓齮的家人,只会让前线将领畏首畏尾,不敢再进攻,毕竟如果自己错判局势,那可是会让家人受累的。

  所以嬴政还没有蠢到自掘坟墓,去惩罚桓齮家人的想法。

  除非桓齮在战场上投降,那才是祸及家人。

  不过桓齮也不傻,在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后,也是拼了自己的命,宁愿被杀也绝不能被俘虏,就是怕连累家人受苦。

  “大王仁义~!”

  秦国百官连忙拜道。

  但他们也知道,桓齮一家估计要落魄了,除非后代又出个能力,想再爬进帝国权力中枢将千难万难。

  “此次李信回援有功,就让他重新聚拢桓齮残部,领两路军,暂且驻扎在平阳附近,伺机而动。”

  这次攻伐平阳是李信和桓齮一起进攻的,不过在拿下平阳后,李信听了嬴未的命令没有贪功冒进,而桓齮却是头铁前冲,最终落入了李牧的陷阱。

  本身被渐渐夺了权力的李信,反而因祸得福,自己得到了两路大军的统领权。

  一时间,有秦国官员不着痕迹的看了嬴未一眼,众人都知道李信是长安君的人,这一次秦国大败,但却让李信得了好处。

  人们甚至都怀疑这其中会不会有长安君的算计,但长安君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算到赵国和秦国的前线战场每一个细节吧?

  但不管是运气也好,还是真的是长安君的能力也罢,此时百官对长安君愈发敬畏。

  若不是长安君不去结党,而是坚定的秦王派,估计会有不少官员投靠他。

  嬴未此时却暗暗摇头,这也算是李信自己的小算计。

  可惜李信还是年轻了点,有些急于表现自己了,看看人家王翦老将军多镇定,桓齮大败,但这事从头到尾甚至王翦的名字都没出现。

  李信虽然此次露了一下脸,看似占了便宜,他的名字也让秦王更加的重视,但终归是和战败有了牵扯。

  而在领导面前露脸也有个风险,那就是你事情做的好没问题,但如果事情做的差了,你也是第一个背锅的。

  王翦才是聪明啊,他清楚的知道这次战争最大的功劳在于把赵国覆灭,其他的所有功劳都是附属品。

  所以他按兵不动,只要拿到那份最大的功劳就可,其他的时候都是尽量低调。

  “此时应该如何去做,众爱卿可有建议?”

  和百官想象的秦王暴怒不同,嬴政这时已是冷静了许多,他是一个遇到问题会去解决,而不是抱怨发泄的帝王。

  昌平君这时又是出言道:“桓齮战死虽然有些出乎预料,但伐赵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赵国军事实力强大,仅在我秦国之下,如是赵国那么容易攻下,当年武安君就已是灭了赵国。”

  “此时其余各国都在观望局势,我秦国决不能自乱阵脚,露出破绽。”

  “这次战败在臣看来只是一次意外,也证明仅凭借三十万军,恐怕无法覆灭赵国。”

  “臣认为,此时应再发一军,围拢赵国都城邯郸,不给赵国喘息之机。”

  众多官员们皆是上前道:“臣附议!”

  “臣附议!”

  “……”

  嬴政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这就是一次意外,是桓齮自己贪功才战败的,并不觉得是秦国啃不下赵国这个硬骨头。

  他当即道:“可有人愿率军,前往赵国?”

  嬴政话音落下,一堆武将都是出列,开始互相争夺这个立功的大好时机。

  秦国本就对军功极其看重,要想封候拜将,那就必须要打仗。

  嬴未对此依然冷眼旁观,没有提出任何建议。

  很简单,此时不管是嬴政还是百官都没发现问题,如果这时候自己出头说一句话咱们可能过不了李牧那一关,那无疑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到时自己就是和嬴政还有百官对着干了,这在官场上可是大忌志。

  而如果自己此时提出这些,哪怕嬴政和百官不采纳,但真到了大家发现李牧这人他们就是破不了,需要来求自己时,那就是打了所有人的脸。

  打百官的脸无所谓,但是打了嬴政的脸,那就是打击了嬴政的威望,很容易让两人的感情出现问题。

  当官有能力只是基本,但是想要当大官,想要爬到权力顶峰,审时度势,会站队,有情商才是最重要的。

  嬴未是个聪明人,他在等一个更好的时机,等到所有人都手足无措时,自己再成为救世主。

  那时百官会佩服他的能力,嬴政会感激他解决了秦国心腹大患。

  哎,我也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一切唯利益是从了。

  嬴未心中感慨。。

第一百二十九章 嬴政:快去请长安君!

  秦王嬴政与整个秦国官僚集团并没有发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认为此次秦国失败只是个人原因,而不是赵国的问题。

  秦国再次派遣一只大军,从曾经的韩国境内直往赵国而去,再次形成了三路大军齐攻赵的态势。

  嬴未则依然老神在在,继续居在咸阳后方,每日处理各种根本做不完的后勤工作,要不就是陪着自己的妻女们游玩嬉乐。

  不过嬴未对前线的战事也一直在关注着,要是因为自己的存在产生蝴蝶效应,让秦国经历重创,无法完成一统六国的大业,那就有些搞笑了。

  从秦王政十五年底大军出征,如今已经是秦王政十六年,数月时间已过,东君的肚子越来越大,随时可能临盆生产。

  不过即使是在十月怀胎顶着大肚子的现在,有着武功的东君依然健步如飞,这让嬴未感慨,没准武功才是这个世界的第一生产力啊!

  就在这种形式之下,三路秦军一起攻赵,面对这种情况,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他经过一番考虑,制定了一套阻击秦军的策略。

  李牧认为,赵国兵力不如秦国,不能分散,因此他继续以自己的边防军为主,率主力大军先是阻止北面王翦的军队,让王翦难以037出太行山的战略枢纽。

  李牧知道王翦此人用兵极稳,如果没有绝大的把握,王翦用兵不会冒险。

  因此在见到赵国主力出现在自己面前时,王翦不敢过度出击,犯了之前桓齮的错误,这也给了李牧机会。

  阻止了北面大军的进击后,李牧又是迅速率主力军攻击南面的李信军以及秦国新派来的大军。

  这位将北方匈族打的鬼哭狼嚎的一代名将,其领兵方式机动灵活,风驰电掣,给各路秦军带来了沉重打击,甚至将部分秦军驱逐出了赵国境内!

  一时间李牧声势所及,锐不可当,就连各国都是蠢蠢欲动,认为秦军好像也没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