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剑与法兰西 第689章

作者:匂宮出夢

“我们也将时刻牢记这一点的,陛下。”元帅笑了起来,“所以我们建议贵国军队在高加索地区维持攻势,和我军构成两个方向的钳形攻势,以便让俄国人无法他顾。”

这番话让苏丹和大维奇尔又对视了一眼。

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是元帅的意思无异于是说法军根本就不想和土军并肩作战,哪怕让土军做辅助部队都不肯,宁可自己独立作战——或者顶多加上英国人,而“维持高加索攻势”只是他的礼貌用语而已。

这种对土军的蔑视让他们很不高兴,但是现在,他们也知道,并不是发脾气的时候。

第937章 暗争与妥协

在场的土耳其人都是久经沉浮的聪明人,他们当然听得出来,所谓的高加索攻势,无非就是一个委婉的借口,想要让法军和土军各自行动而已,他们也只想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进行战斗,而不愿意全方位地介入到土耳其和俄国人的战线当中。

所以,在高加索地区,土耳其军队只能独自面对俄国人了,以土耳其军队如今的实力和士气,无论如何都难以抵抗锐气正盛的俄国人的兵锋,可想而知,这是毫无胜机的战线,顶多只能拖延时间,搞不好还会出现溃败。

所幸高加索地区离伊斯坦布尔距离遥远,就算在高加索溃败也不至于让整个帝国伤筋动骨,元气还能够保住——当然,前提还是法国军队真的能够完成他们的承诺,靠自己和英国人的力量击败俄国人。

“我们会承担起我们应尽的战争责任的,同时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维持住战线,让贵国军队可以以最大的自由来进行自己的计划。”在最初的郁闷之后,大维奇尔勉强镇定了下来,不愿意让自己显得有些进退失据,“不过,我们同样认为,协调一致的外交立场以及互相之间遥相呼应的军事行动,是牵制俄国人让他们顾此失彼然后赢得最终胜利的必须条件。”

虽然他口头上说得很强硬,但是从“遥相呼应”之类的话语当中,已经做了立场上的让步,委婉地同意了法国人的要求,愿意在高加索战场上承担完全的责任拖住俄国人的一部分军队,条件只是各国之间要协调立场。

而这也正是土耳其人最为担心的事情,如今各国云集,一起来帮助他们来对抗俄国人,但是他们完全清楚,这一切绝对不是因为英法等国对土耳其人有什么特殊的好感,他们只是为了不让俄国人肆意扩张自己的影响力而已,而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可怕的情况——英法的战争目标和土耳其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对英法来说这是他们在为荣誉和影响力而战,而对土耳其来说这是他们在为帝国的生死存亡而战,他们最怕的就是英法在某个时间点上突然决定不打了,然后单独和俄国人媾和,而那时候对孤军奋战的土耳其人来说自然是十足的灾难。

所以土耳其人乐意在一切问题上对英法让步,但是唯独需要一个英法会力挺他们到底绝不会中途抛下他们的保证。

土耳其人的心意,在场的法国人们心里自然也十分清楚,处在这个环境下,既然苏丹和他的重臣们这么懂事,他们也乐于给予他们一些镇定剂,以便继续得到他们的配合。

“在政治立场上协调当然是在所必须的。”法国驻土耳其公使德·卡利尼男爵马上就开口了,这种外交上的问题自然是由他来发话的,“我们打算和英国人一起,同贵国签订秘密协定,约定我们这几个盟国绝对不私自和俄国人谈判媾和,而且一定要在保障土耳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情况下才能结束这一场战争。”

“这真是太好了!”高踞在宝座之上一直沉默不语的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苏丹这时候欣喜地露出了笑容,他终于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劲才重新维持镇定没有失态。

接着,苏丹看向了自己的大维奇尔然后下令,“相关的条约必须尽快签订,这是帝国现在最为紧迫的事务。”

“是。”苏丹的首相应了下来。

“我们还有好消息要告知给陛下……”这时候,德·卡利尼男爵露出了外交官特有的优雅笑容,“不光是英国人,现在整个欧洲的舆论都在偏向于我们,对俄国人的贪得无厌和无穷的野心都感到十分愤慨——而且我们有些朋友已经不仅仅是打算在口头上支持我们了,比如撒丁王国,他们就十分踊跃地想要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协助我们抵抗可恶的俄罗斯人……另外,奥地利人也跃跃欲试了,他们虽然暂时不想要直接出兵对抗俄国人,但是也愿意在外交层面上对俄国人施压,所以陛下,如果我们足够努力的话,构筑一次针对反俄同盟将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自从拿破仑三世陛下掌权以来,撒丁王国一直都十分亲附法国,一心想要借着法国的威势来谋求在意大利扩张自己的势力,百般讨好法国,并且成为了法国的附庸国之一,听从法兰西帝国的调遣,不过在法国与俄国交恶并且明显地走向战争的时候,撒丁王国倒是犯了难,一直都不肯明确表态,深怕自己也被卷入了这种前途不明的战争当中。

直到英国人也明确表态支持法国的行动,并且声称自己也要参加到这么一场远征之后,撒丁王国就不再犯难了,他们发现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可以以极小的代价来赢得英法两国的好感——反正他们和俄国相隔千里,俄国人怎么也不可能对他们怎么样。

于是他们马上就改变了迟疑的态度,积极地要求加入到这场军事行动当中,而法国当然也乐得自己的阵营里面多上一个国家,于是也对此持积极态度。

而奥地利人原本就已经对俄国人的行动十分不满,在得到英法的支持之后底气更加充足,自觉已经可以对俄国人强硬起来,而在如今的情况下奥国已经注定要和俄国人交恶,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和俄国人闹僵的决心。

于是,原本英法两国针对俄国人的行动,渐渐地就成为了一次大半个欧洲的反俄大合唱,颇有重演当年反法同盟的架势。

这个消息自然也让苏丹大喜过望,一直以来,奥斯曼帝国都被欧洲各国视为邪恶的异教国家,被蔑视被憎恨,一直都是被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暴打的对象,哪里想得到居然有今天,竟然被各国联合起来支持?外交和政治的纷繁复杂以此为甚。

而这样的机会,对苏丹来说自然也是不容错过的,他一直都想要洗雪自己的国家在欧洲人眼里的野蛮烙印,而这次将是他的极好机会。

他示意自己的重臣们尽快开展和欧洲各国之间的谈判,缔结协约,同时愿意为此而承担自己的责任,眼下的英法对他来说不啻为救世主。

“陛下,您刚才说得很对,我们应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协调一致。”在大使说完之后,特雷维尔元帅继续接过了话头,“而通过我们目前得到的情况来看,英国人将会马上集结军队运到这里来,协同我们两国的作战,所以我们建议三国尽快成立一个联合的司令部共同协调彼此的军事调动,毕竟军队作战,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协同一致……”

“我十分赞同您的意见,元帅阁下。”还没有等苏丹回答,大维奇尔马上就开口了,“所以我想等到英国人的军队到来之后,我们三个国家的将领需要齐聚一堂,然后一起商讨一个合适的指挥架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协同一致并且以最齐心协力的方式进行战场战争。”

大维奇尔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法国将领们对土耳其人是一点儿也没有放在眼里,唯一稍稍忌惮的只是英国人而已,不过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自己是处在有求于人的地位上面,而且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军队也确实在欧洲强国面前节节败退,所以他们也只能忍受这种轻视。

而他也看得出来,法国人就是想要趁着英国人还没有正式到来先抢占一个有利位置,让自己处于指挥战争的优越地位。所以,本着他一直以来的亲英立场,他不愿意让苏丹在这个时候被法国人过于影响——以至于站在和英国人不同的立场上,本质上土耳其还是更仰赖英国人才能保存自己。

这种礼貌而毫不迟疑的回答,让法国人面面相觑,而他们也从苏丹君臣的态度看了出来,土耳其人是坚决不肯做任何让英国人不高兴的事情了。

“既然这样的话,我想您也说得对,等到英国人到来之后我们再进行协调。”特雷维尔元帅虽然态度依旧礼貌,但是比刚才更加冷淡了几分。“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必须修整好自己的营地,这样才能为接下来到来的法国军队提供足够的居所,另外,我们还需要在土耳其和法国之间架设电报线路,以便让我们可以尽快和本土进行联系。”

“正如陛下之前承诺的那样,我们会竭尽所能为您的军队提供便利,您可以做任何您觉得有必要的事情。”大维奇尔马上回答。

他们当然看得出来,因为他们的拒绝,法国人已经不太高兴了,所以现在为了安抚法国人,也只能答应他们提出的所有条件,毫无疑问法国人会作威作福,但是这是挽救帝国所必要付出的代价。

“谢谢您,先生。”特雷维尔元帅的脸色总算稍微好了一点。

就这样,在最初的谈判之后,法国人和苏丹君臣完成了交涉工作,尽管各自心里都有些不甚满意,但是他们终归是达成了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妥协。

在觐见之后,苏丹殷勤地邀请法国将领们参加宫廷的盛大宴会,而法军将领们自然也不会推辞,他们陪同苏丹君臣一起,为两国之间的友谊和战争的胜利举杯庆贺。

“英国人会感激这些土耳其佬的,他们没有让我们活剥了他们。”在宴会来到最热烈的部分时,埃尔欣根公爵凑在元帅耳边说,“作为感激,英国人会把这些人都活剥了的。”

“意料之中。”老侯爵平静地回答。

第938章 迎击

在阴沉的天空下,黑海西端的海域似乎颇不平静。

从下午三点起,伴随着愈发黑沉的天空,一艘战舰在海面上孤独地前行着,海潮在强风的吹拂下激荡翻滚,吹得风帆鼓胀,发出沉闷的轻哼,伴奏着这艘战舰以全速在海上逡巡。

和坚实的大地相比,一望无际的海洋总是能够让人类兴起异常的焦躁和恐惧感,哪怕是久经风霜的水手也免不了如此。

而且,和风和日丽的地中海不一样,黑海上空乌云密布,让海面显得更加阴沉,空气沉闷而又压抑,让人觉得一场风暴似乎近在眼前。它在海面上划出的白色浪迹很快就被这一片黑沉沉的海洋给重新吞没,犹如落入魔鬼口中的饵食一样。

不过,和阴沉压抑的海面和天空不同,这艘刚下水不久的巡洋舰,以刺眼的橙色外表为灰蒙蒙的世界带来了一点鲜亮。

这艘船线条优雅,落落大方,整个造型似乎经过了工匠细心的雕琢,长而且狭窄的船身让尖锐的舰艏可以以大型战列舰难以企及的速度在海上奔波,双层的甲板在水手们的精心保养之下被擦得闪闪发亮,就连高耸桅杆之间所连接起来的帆索都带上了几分美感。

而就在桅杆的顶端上,一面大大的三色旗高高飘扬,骄傲地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归属。

在它的舰长欧仁·德·特雷维尔少校眼里,他的这艘船美得就像巴黎那些最富有、最优雅的贵妇一样,完全当得起“夏洛特公主号”这个优雅的名字。

这位少校身形高瘦,留着金色的分发,举止当中看得出来那种京城贵介子弟们惯有的矜持,不过因为已经在海上服役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缘故,和大部分水手一样,他的脸色已经有些发黑,而他的胳膊上的肌肉也十分发达,再配上一身海军的军服,让这个俊俏年轻人不期然间多了几分军人的刚硬。

他正是帝国重臣夏尔·德·特雷维尔阁下的堂弟兼小舅。

作为特雷维尔家族的成员,而且作为从来没有继承家业的烦恼的次子,他原本可以在巴黎享受这个世界最为闲适轻松的生活,向他的很多朋友那样沉迷于花天酒地当中。然而,欧仁却对这样的生活并不感到有趣,反而想要投身到海军当中,享受与大海与敌人搏斗的乐趣——就像他的某些先祖一样。

当然,他不想要浪费时间从底层做起,只想着要尽快体验那种掌握一艘战舰、然后以它来向世界开炮的感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特意去恳求他的姐姐和姐夫,想要让他们来帮助自己实现理想。

虽然最初对欧仁的梦想感到有些无法理解,并且劝说他放弃,但是最后夏洛特还是拗不过弟弟的意志,只得答应了下来。而后,夏洛特利用自己和海军大臣阁下的友谊,帮助弟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巴黎,人们总是会帮贵妇人的忙的,尤其是那些有权有势的贵妇人。

就这样,在短暂的见习军官生涯之后,欧仁很快就得到了一艘战舰,成为了帝国海军当中一位年轻的舰长——这也多亏了自从帝国重建之后,皇帝陛下和海军大臣阁下都十分重视发展海军,所以才有那么多战舰可以分配出来。

而这艘战舰,名字就叫“夏洛特公主号”。

让自己来统帅这艘“夏洛特公主”号,不管怎么看都有一些海军内部人士揶揄欧仁,是靠着自己那位亲姐姐的关系才能够早早高升为舰长的意思,不过欧仁到对此无所谓,欣然前往赴任,反正对他来说,别人心里怎么想根本不重要,只要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就好,所以他很快就来到了船上,并且就此开始了自己的舰长生涯。

虽然这只是一艘小型的巡洋舰,不仅体量无法和大型战列舰相比,就连船上的火力也十分寒碜,只有大约四十门火炮,而且大部分是九磅炮或者十二磅炮,威力也无法和大型战舰上的相比,可是欧仁却已经十分满足了。

而就在他初步熟悉了自己的战舰之后,帝国和俄国人的战争爆发了。

这场战争让海军内部十分兴奋,因为帝国和俄国人并不接壤,所以海军的地位肯定会被提到很高,至少会和陆军并肩作战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已经经过了初步扩军的海军,也正是血气方刚,一心想要在战斗当中博取荣誉立下功勋。

和其他同僚们一样,欧仁也十分欢呼雀跃,在第一时间就向自己的上司表达了想要尽快参战的想法。也许是考虑到和特雷维尔家族的关系,他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他被列为了第一批为远征军护航顺便向俄国进发的舰队一员。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航行之后,这支满载着大量军人和战舰的舰队终于来到了海峡之外,登上了这片大陆东端的土地。而这时候,大量军官都已经跃跃欲试,一心想要尽快让自己在战争当中大显身手。

尊重特雷维尔元帅的命令,法国军队陆上的活动暂时终止,以扩建营地扩充实力为现阶段的目标,暂时不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轻率和俄国人决战,而海上却没有那么保守,几乎在完成了早期的护航运输任务之后,法军的护航舰队就被元帅下令先行冲入到了黑海当中。

海军先行开战,首先是政治姿态,可以向全世界展示法国人的决心,也让盟友们和暗中的那些同情支持法国的国家安下心来;其次,也可以打乱……

而在得到了总司令的命令之后,海军参谋官们经过商议之后下达了补充命令,舰队里面的大型战列舰,都留在地中海内集结,威慑俄国人,而一些小型的巡洋舰则率先开入到黑海当中,为主力舰队探明虚实,同时对黑海内的俄国商船和商港实行袭扰,让俄国人先尝尝战争所带来的痛苦。

于是,一支主要由巡洋舰等等小型战舰为主的分舰队,越过狭窄逼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来到了这片黑色的海域当中。

在来到黑海海域之后,这些战舰分散开来,四处寻找值得攻击的目标——它们的目标很明确,利用自己的高速度四处搜索,寻找到有价值的目标就开始攻击,如果碰到强烈的抵抗则马上离开,不和俄国人缠斗。

给予海军参谋官们如此信心的,是一项全新的发明——这些巡洋舰都是新式战舰,装备有蒸汽螺旋桨。

在各国的海军当中,在舰船上装备蒸汽机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在过去,那些明轮船需要在船上安装体积庞大的锅炉和机械设备,挤占了大炮的使用空间,而且安全性也让人担忧,所以各国海军都没有让自己的主力战舰装备蒸汽机,而已拖船和运输船等等非战斗舰艇为主。

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知识的大门继续向西方世界打开,科技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就在大约十年前,可以安装在水线以下、不用挤占甲板空间的蒸汽螺旋桨装置被发明出来了,从那时候开始,在战舰上使用蒸汽动力也就成为了可行之举,而且成为了必须要尽快做的事情。

蒸汽,这种划时代的动力,在陆地上让人摆脱了骡马的桎梏,使得铁轨铺满了整个欧洲大地、在海上,也能够让战舰摆脱风的限制,让海上战争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变成人类智慧和科技的全面竞技。

出于各种原因,俄国的科技实力,以及工业和技术发展,乃至财政实力,此时都远远落后于工业革命已经蓬勃发展起来的西欧国家,在法国已经大量建造和改造蒸汽战舰的时候,俄国人却还没有能够对他们的海军进行类似的改造,他们还是使用传统的帆船战列舰。

所以,科技上的差距,让法国战舰至少在此刻确立了无与伦比的速度优势,他们可以从容地选择战机,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这才是法国海军敢于让中小型战舰先行和俄国人交战的底气来源。

而法国海军之所以这么急不可耐,一心想要采取主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英国也已经对俄国人宣战了,他们的舰队也已经开始集结,正在海峡进发,准备和法国陆海军联合在一起,对着东方的巨熊进行最猛烈的打击。

不管法国海军内部多么意气高昂,但是他们仍旧不得不满怀嫉妒地承认,自己暂时不如英国人,无论是从官兵的素质还是战斗经验还是舰队规模都还不如,所以当英国人的舰队赶到之后,法国舰队一定会相形见绌。

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先抢下风头,让皇帝陛下看到自己在海军内的庞大投入没有白费。

各个战舰的军官们也都对上面的安排心领神会,他们以同样的热忱执行着这个命令。

在分舰队散开之后,欧仁带领着自己战舰已经在黑海西面海域上游弋了好几天,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几次战斗,也为这种略微单调的海上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好了,你们这些老家伙,赶紧把绳索加固好!等下要是暴风雨打断了帆,你们就要被吊在桅杆上吹海风了!”

这个下午令欧仁感到有些闷热,他松开了扣子,让已经发皱的军服稍稍透了透气,然后和甲板上的水手们开了开玩笑,并且命令他们做好防范可能到来的暴风雨的准备。

“已经加固好了,舰长!”旁边不远处的水手长大声呼喝着回答,“您放心,我们比更怕死!”

水手长的话顿时就惹来了几声哄笑。

这位水手长已经四五十岁年纪了,面色黝黑当中透着点红色,脸上已经布满了饱经风霜的皱纹,不过壮实的身躯以及肌肉虬结的上臂,仍旧透露出他的身上还有无穷的精力。

在越来越大的海风当中,船身有些摇晃,明明近在咫尺他的话却有些不太清晰。

“他妈的!这见鬼的地方让人难受!”欧仁忍不住骂了出来,然后又对着水手们大喊,“过几天我们就可以回去了,等回到了岸上,我带你们开开荤!上好的波尔多!都是总司令那里的!”

“哦!太好啦!”水手们顿时就呼喊了起来,就连动作都快了几分。

欧仁深知,无论他想要立下什么样的功劳,他和舰上的二百号官兵保持良好的关系都是最基础的条件,因而在来到这艘“夏洛特公主号”之后,他刻意地和自己的部下们拉近了关系,以海上人的身份互相打着交道,丝毫没有一点世家子弟的傲慢。

因为他的努力,这些时间以来,欧仁已经和自己的部下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不过,即使相处再好,这些老兵们也还是对他们的舰长的某些地方感到难以理解。

“舰长,我们还是不明白,您这样的少爷为什么要跑到这儿来!”水手长凑到了欧仁的旁边,然后笑着问,“这里就是吃苦的地方啊,何苦来跟我们一起吃苦!您在京城过得那么舒服,要是我过着您那样的生活,我死也不会来这儿……”

欧仁正准备回答,突然听到了一声从前部桅杆上传过来的呼喝。

“侧前方发现敌军战舰!”

仿佛是触电一样,原本有些慵懒的欧仁和水手们一瞬间就紧绷了起来,他们中断了闲谈,各自奔向了自己的位置。

欧仁飞快地拿起望远镜看着海面,灰沉沉的海面好像和天空都融化在了一起能见度很低,但是即使如此,他也还是能够模模糊糊地看到悬挂的俄国海军军旗。

居然是俄国人的战舰?

欧仁并没有感觉到恐惧,反而从心底里升上来了一股兴奋感,仿佛就连动作都更加迅速了。他努力眨着眼睛,分辨着对面的模糊影像,想要通过视线得到更多的情报。

他已经等这时候等得太久了。

他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黑海西面海域游弋,和其他战舰一起试图骚扰敖德萨港口。

位于黑海西部的敖德萨,是俄国人除了圣彼得堡之外的最大港口,也是南俄的货物运输出口到其他地方的主要出口,原本它应该是一片繁忙,可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原本繁忙的生意已经几乎陷入到了停顿当中,大量的商船被停泊在了商港里面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