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130章

作者:豆蔻

“蒯通,通知李左车速归,过段时间我要回趟人界。”

“回人界?人界出什么乱子了吗?”

四百年了,韩信从未提过回归人界,现在突然说要归回,蒯通第一反应自然也是认为人界出事儿了。

韩信把手中玉牌递给蒯通说:“并未发生什么大事儿,只是汉皇发现了根好苗子,目前正在太学院求学问道。

汉皇认为太学院尽是庸才,无人能教他,所以特意招我回去指点这少年郎一段时间。”

蒯通满脸问号:???

汉皇发现了根好苗子?

所以招主公回人界?

蒯通以为自己听错了,接过人皇令把精神海探入玉牌。

这是...人皇令?

汉皇动用人皇令?

只为一根好苗子?

开什么玩笑!

哪怕真招主公回人界,也不应该如此郑重的,选择直接动用人皇令吧?

跟传国玉玺不同,人皇令只有当代人皇可以使用,代表此命令涉及到人族的未来。

如果不是涉及到特别重大的事件,轻易是不会动用人皇令的。

第二十五章:汉皇什么都算到了

韩信看向南方,那里是人族在万界之上的门户:“这少年郎仅仅通过我留下的兵法三篇,便能领悟背水战法,天赋还算可以,至少比曹参那些蠢货要强。”

蒯通听到韩信说,这少年郎能掌握背水战法,眼眸中顿时流露出几分赞许之色。

他追随韩信至今,自然知道韩信的打法,只适合看,适合欣赏,适合膜拜,根本不适合学。

古往今来,学习背水兵法的人多如牛毛,但这些人也是只学到了牛毛。

那少年郎能使背水战法重现于世,天赋确实非同一般:“但如果仅仅如此的话,还不值动用人皇令招主公回人界吧?既然是天才,为何不直接派人送到死亡谷来,一定要主公冒险亲自回人界?”

“施恩,图报。”

韩信一眼就看出了汉皇的想法,把卫青送到死亡谷,和招韩信冒险回人界,虽说从结果来看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指导卫青一段时间,但在卫青视角看待此事却完全不同。

前者卫青只觉得自己天赋得到认可,被送到死亡谷来近一步学习。

哪怕感恩,也是感谢自己这个做老师的。

至于汉皇,或者汉王朝...

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吗?

最多也就是举荐的关系,欠一个小小的人情罢了。

回头找机会报答了,从此双方各不相欠,仅此而已。

但反过来说,汉皇为了培养卫青,不惜动用人皇令,强招韩信冒险回人界,那这恩情可就大了。

多此一举有多此一举的好处。

举手之劳和鼎力相助,或许结果是相同的,但给人的感受却可能是天壤之别。

“汉皇是真的很重视这少年郎。”

韩信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也是,人界虽然底蕴深厚,但汉王朝这几百年来,却一直在吃老本,能拿得出手的往往都是老一辈。

新人里面没几个可以挑大梁的,之前有个周亚夫,能力勉强还算可以,但天赋太差,未来成就有限。

现在蹦出来个有潜力的少年郎,汉皇自然不希望就此错过。”

蒯通明白了,人族不等于汉王朝,人族的底蕴,自然也不代表汉王朝的底蕴,这两者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首先人族的底蕴深厚,可是这些底蕴是有各自使命的。

汉王朝和匈奴蛮族之间的战争,还得靠汉王朝他自己。

现在的汉王朝,面对匈奴蛮族也的的确确处于劣势。

得需要一位扛旗人站出来,带领人族横扫万界之上,摧毁匈奴蛮界。

以前汉王朝有韩信,但现在韩信已经彻底与汉王朝决裂,只保留了人族的身份。

这也是刘邦动用人皇令的原因。

玉玺?

那玩意在韩信眼里,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汉王朝没了韩信,多了个周亚夫。

周亚夫在普通人眼中,绝对算只能仰望般的存在。

但在韩信这一级别的人眼中,还是差了一截。

说的再极端点,假如秦皇麾下的臣子们寻得机会回归,看到秦王朝覆灭,现在由汉王朝执掌人界。

好,大家都知道要以大局为重,也知道汉王朝为了人族休养生息,付出了何等的代价。

也愿意继续让汉王朝通知人族,但是!

再看到汉王朝统治人界四百年,除了老一辈外,愣是没俩能拿得出手的,他们会怎么想?

看到汉王朝通知的人界,居然被匈奴蛮族压着打,又会怎么想?

汉王朝的未来就这?

不会吧?不会吧?

把人族的未来,交到这群废材手里,谁能放心?

所以卫青对人族而言,或许不值得动用人皇令。

但对于汉王朝来说,他的价值足够让汉皇赌一把。

韩信低头看了天空说:“我会把身外身留在死亡谷,但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惊动他。”

“可是主公,此行危险重重...”

“无须担心,不会有事的,当初吕后选择不杀我,从此就再也不会对我动手了。”

韩信说到这里笑了。

他并不了解吕后,但汉皇了解。

汉皇了解他们每一个人。

了解张良,了解萧何,了解吕后,也了解他韩信。

所以汉皇敢把汉王朝交给吕后,也敢送自己离开人界,进入万界之上。

所以汉皇只选择把张良留在身边,同时让萧何创建太学院。

汉皇把每个人都看透了,这才是他真的可怕之处。

......

在韩信决定前往人界之际,修心阁内,吃完饭的曹英,看着玉牌脸色从喜转怒。

他现在留言板上,看到许多学子,开始带汉军团的节奏:“卫青,现在不少学子已经留言说咱们持强凌弱,说你不配担任执法部的曹掾。还有人说咱们汉军团,居然只知道欺负人族军团,不敢对匈奴蛮族动手,简直侮辱历届汉军团的声誉。”

准备修炼的卫青闻言睁开眼,看着曹英气急败坏的模样,总觉得他纯属吃饱了撑的,没处消化食儿去:“有人觉得你不配做平阳侯,你觉得吕后会剥夺你平阳侯的爵位吗?”

曹英知道卫青的意思:“可是我还是好气...但又觉得这群人的歪理邪说,肯定会有不少人相信。”

“信就心呗,反正君子动手不动口,明天打他们一群就不气了。”

“但是我想即动手,又动口。”

曹英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才是对的!

但看到留言板上现在带起的节奏,一时间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反驳。

喷不过杠精,烦的一逼。

卫青琢磨了几秒说:“也别去纠结什么持强凌弱了。你不是找了十三个人族军团的茬嘛,从里面挑几个和匈奴蛮族关系不错的,然后抓着这几个怼。

把他们定义为人族叛徒,咱们汉军团先斩叛徒再灭匈奴,这叫攘外必先安内!”

曹英总觉的有点不靠谱:“可是这种说法,大家会信吗?”

我前脚收了一波保护费,后脚就把没交保护费的家伙定义为汉奸,这谁会信啊。

卫青满不在乎的说:“应该是不会信,但只要咱们自己人相信,这就足够了。”

......

感冒还没好,先写两章睡了,也算养养神。

算上之前欠的那一章,到现在为止一共欠了三章。

感冒好了以后,马上开始还账。

第二十六章:太学院调查报告(上)

“我们自己人信就可以了?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曹英不认为卫青会做出自欺欺人的事情来,但这种唯心的做法,好像也就只能自欺欺人了。

卫青见曹英还不理解,干脆又问:“以前太学院以匈奴蛮族为尊,现在又多了个汉军团,你觉得他们会更恨谁?

曹英琢磨了会儿卫青话里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太学院现在状况的认知道:“我觉得吧...按道理来说,那些异族小界的学子因为老家被匈奴蛮族攥在手里,不敢反抗匈奴蛮族还算说得过去。

但是人族的学子难道不应该联合起来,跟咱们一起同仇敌忾,干他娘的匈奴蛮族吗?

可是经过我这段时间,在太学院采风,以及留言板上的节奏来看,总感觉大多数人族学子,对我们的反感,更胜过匈奴蛮族。

我有点搞不懂,这群人族学子是不是真跪久站不起来了?怎么不识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