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3920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倏忽之间,吴芮一仰脖子喝干了觞中水酒,然后拔剑而起。

梅氏见状连忙收敛了舞步,越女剑隐藏于肘后,站在吴芮身边,左手绕住他的虎腰,低声道:“吴王!”

“连累夫人了!”吴芮的声音有点悲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困守山谷,又能够死守多久。

低头看着身边楚楚动人的梅氏,爱如心肝的长女!

花容月貌,一如既往的姣好,二女身躯,也一如既往的轻盈柔美。

吴芮苍然而泪下,战场之上,杀人无数的汉子,走到绝境满盘皆输!

凝声道:“玄甲嗜杀,从无战俘,但是对女人总是例外,如果我战死……〃~.”

话语声噎,吴芮的眼眶已经蓄满了泪水,梅氏心如刀绞:“大王生,梅氏生,大王死,梅氏一路相陪!黄泉碧落,生生世世,永不相弃,唯一舍不得的就是梅儿和兰儿了!”

“梅氏。”吴芮猛地张开手臂,梅氏顿时一声悲鸣,投入了吴芮怀中。

看着二人相拥而泣,吴若梅也是泪如雨下。跟着哭了起来,一时间,整座大帐里尽是愁云惨雾。

渴功名,望富贵,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知道什么时候,军营之外,忽然飘落隐约的歌声,却是岭南脍炙人口的民谣,吴人歌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听着熟悉的乡音,听着哀伤的民歌,将士无不黯然神伤。

黑暗中,也不知道是谁跟着吟唱了起来,很快,更多的蛮兵也加入了吟唱的行列,不到片刻功夫,整个大营便已经完全被哀伤、凄怨的吴歌声了。

想起征战在外,在无法回故土,即便逃出生天,也沦为海外流民,众生见不到父老。妻儿。将士们不禁潸然泪下。

正在军营巡视的季布,却暗自称奇,也不知道谁这样妙计,竟然以歌声来唤起吴兵之乡愁,相思!

“将军,吴王有请!”季布正在思量,身后却传来一声呼唤,季布心儿狂跳,吴芮这种时候,传唤自己做什么!

季布霍然转身,向着中军大帐走去。

而身后唱歌的吴兵,却三五成群,悄然消失在黎明的天色之中。

穿山越岭而走,总比战死沙场强,至少,在被秦人逮住以前,还可以看一眼家中父老。

大步入军帐,却见吴芮脸上带着泪痕,梅氏和吴若梅相拥而哭,看到季布走了进来,梅氏拭去脸上的泪水。

“营外吴歌,将军也听到了!”梅氏的声音悲切。

季布微微点头。

“将军做何想!”梅氏咬牙问道。

“兵败了!”季布叹息一声:‘兵也开始逃了!’

“玄甲会杀了他们吗!”梅氏在问。

“末将也不知道!”季布苦涩道:“玄甲出兵,素来鸡犬不留,如果他们能够逃出玄甲虎贲的封锁,隐遁于山野,或许还能……”

“那将军为何不逃!”梅氏一双明眸闪烁,盯着季布的双眼。

季布艰涩难言!

“¨.无需问这么多了!”吴若反而摆手,站起身来,向着季布躬身一拜:“不管将军是否投靠了秦人,能陪小王走到这种地步,已经实属不易。

吴芮无问罪之心,只不过兵败如斯,却也不能降,小王和梅氏要战至一兵一卒,以慰战死之亡灵,我吴芮不是懦夫,只不过是命不及而已。只求将军,答应一件事!”

吴芮躬身再拜:“如果吴芮和梅氏战死,希望将军亲手割下我二人头颅,献于胡亥驾前,只求保住小女若梅一条命!”

“这……”季布沉吟。

“不,我也和父王母妃一起战死!”吴若梅哭的泪人一般!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你才花季,还没绽放就枯萎,让为父为娘怎么舍得!”梅氏泪珠簌簌而落,撇了一眼季布:“再说,你是吴国王族最后的血脉,不求(好李的)复仇,只求延续血脉!”

她走到季布面前,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只求将军答应!”

“你是秦人奸细!”即便脑袋在不灵光,吴若梅也反应过来!

季布坦然点头:“两国交战,相互斥候,若兰姑娘在算太子,太子也在算番君。”弯身扶起梅氏,看了吴芮一眼:“既然番君已经识破季布的身份,季布也不惜一战!”

“吴有越女,剑术第一!”梅氏含泪摇头:“今日不杀将军,只求一命换一命!将军答应否而!”

“我不和他走!”吴若梅哭的歇斯底里,披头散发差点疯了:“我不要父王母妃死,只要我们一家人好好活着!”

“啪!”梅氏身形如电陡然出现在她身边,一巴掌甩在她脸上:“这种时候,还不清醒!”

第1070章 壮怀激烈

吴若梅挨了一巴掌,哭的梨花带雨,紧紧的抱住梅氏,眸光中闪过一丝狠戾:“如果女儿侥幸不死,一定杀了将闾给父王,母妃报仇!”

“傻妮子!”梅氏泪如泉涌,帮她将散落的长发盘起,摘下头上的一根金簪子,横在她发髻之上:“六国遗族,百家豪杰,这天下多少英雄都杀不了他,你一个女子,有什么能耐刺杀他。

快别说这种傻话了,爹娘只是希望你和兰儿,好好的活在这个世上!而不是让去你报仇。”她回头看了一眼吴芮:“吴灭于越,王族离散,亡命于岭南,你爹虽然满腹雄心,但却难在岭南占据一席之地。

岭南百越,为中原六国不容,先后被各国征伐,最终沦为楚地,即便是楚人统御岭南期间,你爹不过是一个渔夫猎人。

楚被秦灭之后,你爹才抓住时机,毛遂自荐于王翦军前,充当一名小卒征战各地,岭南归秦,你爹积功成为番君。说起来,真正对你爹有知遇之恩的是王翦,是秦人!是以王翦在一日,你爹就没反秦的心思。”

她轻声叹息,又回头看了一眼吴芮:“之所以反秦,350非仇秦,而是大秦封诸侯,不分天下,朝堂之上,比你爹功名卓著者比比皆是,居侯爵之位,却无裂土之封。那怕是王翦,一门三候,都无百里之地。

但你爹却以一个小小的番君之位,领潘阳一县之地,帝国之利剑,随时悬在头顶,交出潘阳,化为文臣,可以苟且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