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剑 第1366章

作者:学霸殿下

——所以说你能不能走点心啊稍微掩饰一下不好吗!

——之前不是跟安卓庞籍他们唱双簧唱得很开心吗刚刚这番话你就不能让他们出头来讲吗为什么你要亲自说啊拜托你演得像一点啊!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了。

神策上将孙朗,唆使部下在帝都散播流言造势,然后他本人亲自在朝堂提及此事,说陛下最近朝野物议汹汹,说您没有容人之量,俺寻思您得打爆他们的小脸蛋,不如直接给俺一个超牛逼的活来做。

太赤裸裸了,太直白了,太不加掩饰了,太糙了,太不走心了。

太猖狂了。

群臣的心情非常微妙。

他们先看了一眼神策上将,对方的背影是如此挺拔,就像是朝廷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这个强大而坚韧的男人就这样默默矗立着,给予大多数人一个沉默的背影,但很多人都能从这背影中汲取到力量,被对方的情感所鼓励,那种忧国忧民、俯仰无愧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

仿佛他刚刚所提出的建议毫无私心、完全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似的。

他们又看了一眼陛下。

他们看到了帝国至尊那冷峻如山的面容,陛下的眼神就像是极北之海所飘浮的坚冰一样寒彻入骨,透着令人遍体生寒的冷意。

然后他们明白,孙朗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皇帝确实如吃了大便一般恶心。

确实如庞籍之前所担心的那样,皇帝对孙朗这两天的行动了若指掌却按兵不动,任由对方造势,确实是有所图谋,这个计策他早已经定下。

武举抡才,是帝国三年一度的武道盛典,对于一个以武立世的军事强国来说,其重要性与政治意义不言而喻,能够执掌主导一届武举不仅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还意味着无可计数的好处与利益,这是每一位有所抱负的帝国权臣所梦寐以求的……几乎无人能够拒绝它。

按照常理而论,他是绝对不会将这块肥美之极的肉主动丢进孙朗的狗嘴里的,别说是主动给了,就算孙朗使尽浑身解数想要染指,自己也绝对不会让他如愿……毕竟孙朗是危及江山社稷的最大敌人,自己作为皇帝,又怎么会让他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与势力。

按照常理而论,是这样的。

但这次的情况超脱常理。

主导这一届的武举不再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而是极其致命的陷阱……尤其是对于孙朗而言,更是如此。

武举汇聚天下英才于帝都,过会殿二试,取士三百人,金榜题字,武华唱名,从此平步青云,将武艺卖与帝王之家,正式踏入官场。

而令天下武者最趋之若鹜的,是帝兵。

殿试三甲既决,从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到三甲的同进士出身,所有的武进士们都会被朝廷授予帝兵、从此便是天子门生,帝国以武立世,帝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

皇帝望着孙朗,心中阴冷地笑着,怒火与仇恨交织,纵然那件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他犹自记得当年消息传来、自己失态到一跤坐倒在地的丑态,震惊之余就是极度的狂怒、悔恨与惶恐,这简直是身为人君的终极耻辱。

这个人,对帝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重罪。

孙朗……你终究要还的。

——虽然这样想,但他还是觉得非常别扭乃至恶心。

就像吃了大便一样。

前两日孙朗在帝都中兴风作浪、各种造势的时候,他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皇帝已经定好计策,一旦今日孙朗在朝堂上鼓噪,自己就可以顺势将武举这个包着蜜糖的毒药直接塞过去——主持武举,这是何等的荣誉与尊崇,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任何人都挑不出错来的。

而孙朗更是连拒绝的借口都不会有。

但纵然已经如此定计,但当孙朗几乎赤裸裸地讲出“我,孙朗,要权”这种骚话的时候,皇帝依然感到极端的不爽。

他甚至有些不安。

——难道说,你已经猜到朕的打算了?

不,不太可能,而且……你就算猜到又如何?

这一次,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孙朗,你做过的事情,是要还的,当年你对帝国犯下重罪,如今你要为此付出代价。

皇帝想到这里,缓缓道:“上将军回朝已近一旬,再不委以重任,确实会有流言纷纷……如此,确实是朕有些疏忽了,不知上将军想要做些什么?”

孙朗立正道:“报告陛下!臣是帝国的一块砖,帝国哪里需要臣,臣就挪到哪里去!绝不会因为好处的多寡而挑三拣四!”

皇帝淡淡道:“上将军真是深明大义啊。”

孙朗笑道:“臣说的是真的,就算您让臣去养马,臣也没怨言。”

帝姬闻言狠狠地瞪了孙朗一眼,她听孙朗讲过魔改西游记,所以能够听懂此贼言语之中所隐藏的极为恶毒的政治隐喻。

但皇帝却听不懂,他不着痕迹地讥讽了一句:“以上将军的名声、功勋与才干,朕可不敢大材小用的。”

孙朗点头道:“臣就喜欢陛下这种心里有数的人。”

“……”

皇帝站起身来,上前两步,环视一圈满殿群臣,思忖片刻。

他刚刚见孙朗有备而来,心中确实有些犹疑,但最终,仇恨和野心依然压倒了一切,他想了一下那推演到天衣无缝的计划,想到了合作伙伴那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为此苦思冥想了很多天,那确实是最适合对付孙朗的计划。

所以他下定了决心。

帝国至尊淡淡道:“大战得胜之后,朕大赦天下、开设恩科,取士而治,而上一次的正科武举发生在战胜之年的前一年,三年一度,算一算,新一轮的武举,日子也将近了……”

皇帝说话很慢,而且很有领导讲话的风格,不疾不徐,慢慢悠悠,而且东拉西扯先铺垫,从来都不直奔主题。

但他说到这里,不少人就已经脸色狂变。

闻弦歌而知雅意,做官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察言观色,不仅要揣摩上司的心思,更要揣摩皇帝这个大老板的心思。

况且这次皇帝的意思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