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675章

作者:张九文

  裴行俭从火边拿起烤过的馕饼,嘴里吃着烤得有些脆的馕饼,一边道:“以前唐人与西域人是敌对的,当年某家随着侯君集大将军与张士贵大将军征讨高昌。”

  狄仁杰颔首道:“听说过那一仗,那时候我还小,都是听长辈说这些事。”

  裴行俭低声道:“那时是我第一次杀敌,我拿着大陌刀顶着骑兵的冲锋,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手拿着大陌刀,让身体一转,手中的刀横劈而出,什么都被劈碎了。”

  “当年唐人还和西域人打仗的,可现在……”裴行俭看着几个熟睡的孩子,道:“现在唐人与西域人可以安宁相处,甚至他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与唐军在一起。”

  狄仁杰也拿起一个馕饼一边吃着。

  习惯了这里气候的西域人像是在冬眠,他们睡了很久才转醒,而当他们醒来时,外面的大雪也停了。

  似乎是他们可以感受到风的变化,雪停的那一刻就醒了。

  狄仁杰走到洞口,洞外的积雪已深达膝盖。

  一头牛慢悠悠走来,它看了看外面的一片积雪,从鼻孔出了一些热气,又扭头看了看狄仁杰。

  狄仁杰又牵着牛走回了山洞,道:“外面雪停了,不过会很难走,积雪很深。”

  那西域孩子道:“把轮子拆了,就可以拖着走了。”

  裴行俭拍了拍这孩子的后脑,笑道:“谁教你的?”

  “崇文馆教的。”

  “很好,以后你可以当一个大将军。”

  有了唐人将领的肯定,这个孩子的眼中爆发出了无比崇拜的目光。

  裴行俭看着眼前这群孩子道:“白方能够领军打仗,你们也可以的!”

  孩子们大声欢呼着,将木车的轮子取下来,放在车上,一行人又出了山洞,朝着远处的大营而去。

  三言两语,裴行俭就收获了人心,并且让西域人主动为自己做事。

  雪后的寒风刺骨,队伍走得并不快,蔚蓝的天空上,阳光很微弱,冷得令人只想打摆子。

  原本一个白天的路程,走到了寒风呼啸的夜里才到目的地,这里是伊塞克湖边的大营。

  裴行俭哆哆嗦嗦下了牛车,让军中的将士卸粮草。

  而后一群西域孩子也进入了大营中,与另外一群西域孩子玩闹在一起。

  这片山脉正对着伊塞克湖,又是背风的山谷,走入大营狄仁杰就感觉暖和许多。

  这处大营生活的有唐人,还有西域人。

  双方看起来人数相当,生活在一起,一起吃着肉说着话,或者喝着茶。

  在这个氛围中,狄仁杰不知不觉也笑了起来,人总会被更好的情绪感染。

  白方朗声道:“狄书令!”

  任职西域京兆府书令的狄仁杰快步上前,笑呵呵与这个西域将军行礼。

  白方喝得有些醉了,他道:“那个刘仁轨也太难对付了。”

  狄仁杰笑着道:“他向来不好对付,朝野传闻中,他是最难缠的。”

  “原来他在关中也是这般?”

  狄仁杰颔首道:“那是自然。”

  白方又是点头,“那某家就与他交个朋友,他是我白方的好朋友。”

  要是那个刘仁轨在关中一套,在西域又是另外的模样,白方就会生气。

  刘仁轨是一个人前人后一致的严苛官吏,那他就可以成为他白方的朋友,其实这位西域将军的朋友并不多。

  狄仁杰的目光看着火堆,低声道:“恐怕你会失望。”

  白方道:“我们西域人最好交朋友了。”

  狄仁杰神色有些木然地道:“刘仁轨,他不好交朋友的。”

  “为何?”

  “我自小在京兆府长大。”狄仁杰有了些许回忆之色,又道:“自刘仁轨在京兆府任职,他不是在抓人就是在得罪人,对他来说所谓朋友……是他为人刚正的阻碍,若要为友徇私,他宁可不要朋友。”

  白方蹙眉琢磨着。

  狄仁杰的手掌重重拍在他的后背上,笑着道:“你见过心中有执念的玄奘,也见过骁勇的裴大哥与薛大哥,也该见识见识刘仁轨这样的人,如果你将来要留在长安城,你会见到更多的筹谋与算计,你会觉得他们有三颗心,你能想到的别人能想到,你想不到他们也能想到。”

  白方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火光,他丝毫不怀疑狄仁杰的话,也不用怀疑,若不是这样大唐也不会这么强大。

  西域不过是唐人开辟出来的一条路,而大唐的朝堂上,朝臣都是极其会谋算的人。

  狄仁杰劝道:“如果你将来能够留在西域,那就尽可能留在这里,你若偶尔要去一趟长安也无妨,可你若是想要在长安久居,最好与刘仁轨一样,收起你那到处交友的性子。”

  看起来白方是被唬住了,狄仁杰心满意足地拿过一串烤羊肉,一边吃着一边走。

  “狄书令,大将军召见。”

  听到士兵的禀报,狄仁杰颔首,走向大帐。

  这队兵马有一千人,其中有四百唐军,六百西域人。

  四百唐军由梁建方大将军所领,六百西域兵是白方麾下的,在这里就这点兵马。

  今年入秋时节,西域各地都在调兵,直到现在才停下。

  如今的整个西域看起来就像是一张拉满弦的弓,这张弓指向葱岭深处蓄势待发,如果这张弓的力量足够大,就可以穿过葱岭,直指大食人。

  裴行俭常说大唐与大食早晚还有一战。

  狄仁杰回到大营内,刚坐下就听到了梁建方大将军正在抱怨,大抵的话语都是叫骂着河西走廊要修建姑臧城的事。

  姑臧城自汉以来一直都是河西走廊的重镇,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一度都是西北的要地,朝中又要开始修缮,不得不动用西州的人手。

  裴行俭听着大将军的话语声,也有些不明白,明明姑臧城距离天山还隔着几千里地,怎么就与安西军有关了?

  梁建方嘴里嚼着羊肉道:“守约。”

  “末将在。”

  “后方的粮草都送到了?”

  “嗯,送到了。”

  梁建方重重一拍桌案,道:“娘的!他们在碎叶城还能过冬,爷爷在这湖边挨冻。”

  裴行俭一想到这支兵马的唐军将领,只有梁建方与自己,还有狄仁杰三人,又不得不开始劝说。

  “大将军,一旦碎叶城有变,我们就要驰援,军令在身,不得轻动。”看梁建方气得涨红了脸,裴行俭再道:“待冬天过去,末将将那程处默痛骂一顿。”

  “嗯,还要揍他一顿。”梁建方咬牙切齿道:“这程处默,仗着他爹与牛进达,越发张狂!”

  “喏!给大将军解气。”

  待梁建方醉得睡过去了,裴行俭与狄仁杰走出了大帐,夜色已深,大营内安静了许多。

  狄仁杰双手背负走在大营中,看着这里的情形。

  很多帐篷上都盖着积雪,有的甚至已经成了一个雪屋,只有大帐外有一个小小的出口,出口还盖着一张厚厚的牛皮。

  狄仁杰道:“恐怕今晚要与白方挤一挤……”

  话音刚落,那群西域孩子围了上来,狄仁杰认识他们,是当初一起在山洞躲雪,运粮食的那群孩子。

  裴行俭道:“怀英,他们说有帐篷给我们住。”

  狄仁杰一想到不用去忍受,白方那如雷的喊声了,就觉得如释重负。

  那群孩子争论着,有一个戴着尖顶帽子的孩子,他冻得鼻子通红,在寒风中缩着脖子,一边走一边道:“唐人是住房子里的,不住帐篷的。”

  “唐人到了西域,也住帐篷。”

  “唐人住在木头房子里。”

  “唐人的房子是用金子做的。”

  听着孩子们的话语,裴行俭笑个不停,抱起一个道:“你们将来一定要去长安。”

  那孩子点着头,“我一定要去长安城!”

  狄仁杰道:“一万里路,不好走。”

  那带着尖帽子的孩子,又道:“等我长大了,我就骑着骆驼去长安。”

第五百零三章 老君山

  寒风从山麓呼啸而过,遮盖住了这片山谷中说笑声,当狄仁杰与裴行俭走入一处帐篷,大营内依旧很热闹,就这么热闹了一晚上。

  有充足的粮草与酒肉,人们在这里热闹一晚上都不会觉得累。

  翌日,天气又恢复了晴朗,今天的阳光比昨天更温暖一些,这处大营中还有刚熄灭不久的火堆,正在升腾着烟。

  西域人哆嗦着身体从大营中出来,目光看着远处,因刚睡醒后有些模糊的视线,正在慢慢变得清晰。

  终于,他看清楚了远处的景色,那是一队兵马正在朝着这里而来。

  那西域人用生疏的关中话,大声呼喊道:“有兵,有兵马!”

  也有刚从帐篷中出来的唐军打着哈欠,口中吐着热气,抬眼看去见到了正在朝着这里而来的兵马。

  再一看确认是大唐将领的旗帜,那唐军便翻身上马前去询问。

  几个西域人还在低声说着话,他们用西域话交谈着,狄仁杰早就站在边上,听他们的议论,大抵是在说这支唐军的人数很多,肯定要去大宛城去打那些胡人。

  对方到了大营的辕门前停下,裴行俭道:“见过高将军。”

  高侃笑着道:“昔日长安一别,如今又相见了。”

  其实高侃年过四十,须发茂密,神色带着笑容,他翻身下马,吆喝了两声让身后的队伍拉上来了粮草和酒肉。

  李孟尝下了马,目光先是看了看大营中的唐军与西域人,他小声道:“裴将军?”

  “末将在。”

  “跟着老夫来的还有一个吐蕃人,此人可认识?”

  裴行俭抬眼一望,见到了一群带着吐蕃人衣裳的兵马,为首的人正是钦陵。

  不过只是惊诧了片刻,裴行俭笑着道:“哈哈,没想到你们吐蕃人也来了。”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