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646章

作者:张九文

  卢照邻道:“下官说不上辛劳。”

  苏亶双手背负,又道:“往后的书籍会越来越多,朝中的意思是往后泾阳的书籍绝大多数先给崇文馆,是长安几处学馆中我们的份额,崇文馆占九成。”

  卢照邻疑惑道:“九成?”

  苏亶道:“远在各地的支教夫子手中的书籍并不多,朝中安排了运送书籍的队伍,今年入秋之前杜荷会将洛阳的印书作坊也交给朝中。”

  看这个年轻人还有很困惑的神情,苏亶道:“用饭吧,再不去孩子们又要把饭食吃完了。”

  一想到孩子们惊人的饭量,卢照邻忙跟上脚步。

  乾庆七年,到了九月,关中的暑意才褪去大半,可到了午时依旧酷热,尤其是午时的热风,人们被风吹着,那呼啸的风都快将人吹成腊肉了。

  倭人使者在御史台状告新罗王金春秋残害倭人。

  御史台得到这个消息还未有反应,那位状告新罗王的倭人第二天就死了。

  当上官庭芝带着大理寺的人手来到了驿馆内,就见到了金法敏拿着刀子站在一旁,刀子还在滴着血。

  倭人的尸体上有好多个窟窿,显然是死透了。

  上官庭芝道:“你杀的?”

  金法敏丢了手中的刀子,朗声道:“这个倭人胆敢诬陷我父王,我自然要杀他。”

  上官庭芝走入这间房子,捂着鼻子道:“你非要在这里杀人吗?你闻闻,这间屋子都臭了。”

  倭人使者的尸体还横在面前,金法敏拿起一旁的酒壶灌下一口酒水道:“是在下的过错,不该这里杀人。”

  “你是觉得杀了他没错,错的是你不该这里杀他。”

  话语声是从外面传来的。

  屋内众人回头看去,是狄仁杰带着京兆府的人手来了。

  上官庭芝又道:“好好的屋子,要擦洗起来很麻烦。”

  金法敏行礼道:“我会将这里收拾干净的。”

  “慢着!”狄仁杰拦住就要搬尸体的金法敏,又道:“上官少卿,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嗯?你们京兆府尹没说吗?”

  “许府尹一早就与陛下去钓鱼了。”

  “你爹是刑部尚书,你爹人呢?”

  “陛下去钓鱼,家父亦相随。”

  “嗷……”

  上官庭芝稍稍抬首,看着外面热闹的朱雀大街,又道:“你觉得这个杀人的新罗使者该如何处置?”

  狄仁杰抱拳行礼道:“小子不过是奉命前来过问,至于如何处置还要当然是以上官少卿的决断为宜。”

  看狄仁杰这小子居功不自傲,还十分谦逊,上官庭芝也客客气气地道:“事涉新罗与大唐的往来,不得不慎重啊。”

  狄仁杰又道:“是否派人去告知鸿胪寺,让鸿胪寺派人前往新罗过问新罗王?”

  余下的两个倭人还跪拜在地哭泣着。

  上官庭芝对正在哭泣的倭人使者并不在意,而是又道:“听说那金春秋与你们京兆府尹是莫逆之交?”

  狄仁杰笑道:“算不上莫逆,只是当初金春秋在长安与府尹有所走动。”

  上官庭芝又道:“毕竟新罗对大唐如此忠心,又深得陛下信任,新罗王都是陛下册封的,莫名问罪也不好,你先上奏鸿胪寺等回复吧,此事大理寺不好做主,还需朝中各部商议。”

  “也好。”

  再看站在一旁还面带笑意的金法敏,狄仁杰又道:“下官这就去。”

  驿馆内,倭人使者的尸体被抬了出来,之后也不知被带去了何处,而金法敏在长安城杀了人,被大理寺软禁并且看管在一处宅院中。

  这件事到了鸿胪寺之后,也迟迟没有得到回复。

  查案的是大理寺与京兆府,办事的是鸿胪寺,杀人的是新罗人,新罗使者的杀倭人的事,与被杀的倭人无关,与其他人都有关。

  事后,倭人的使者被陈尸在外,大理寺的人准备焚烧之前,一群新罗婢朝着倭人使者的尸体吐了口水。

  上官庭芝命人一把火将倭人的尸体烧了,放久了就会臭。

  等李承乾得知这件事,正在泾河边上钓鱼。

  许敬宗道:“陛下,这金法敏是否要处置?”

  李承乾看另一边的褚遂良,道:“褚尚书觉得呢?”

  “回陛下,事有起因,乃是倭人使者先在御史台告金春秋残害倭人。”

  李承乾道:“朕本以为,以你们的才智,摆平这件事不在话下。”

  许敬宗忙道:“运河漕运与安西大都护府正在建设,陛下不该在这种事上浪费心力。”

  褚遂良也道:“臣请命,处置新罗使者。”

  许敬宗又道:“陛下,事涉两国往来,这本就是礼部,鸿胪寺的职责,即便大理寺不查问,京兆府也有权过问,不必让民部过问。”

  李承乾看了看四下,朗声道:“朕的刑部尚书呢?”

  话语声刚落下,后方正在吃着烤肉的狄知逊抹了抹嘴边的油,快步而来,行礼道:“陛下。”

  李承乾一手搁在膝盖上,回头看去问道:“狄尚书觉得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狄知逊道:“查问事情缘由,命京兆府与大理寺书写供状,再交由新罗王。”

  许敬宗道:“陛下,若金法敏死了,恐金春秋会生变。”

  “他金春秋若真反了,朕倒还高看他几分。”

  言外之意,给金春秋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反,即便反了他就要一辈子留在海外边陲的苦寒之地,他想要的荣华富贵就再也得不到了。

  再者,眼下要论的是如何处置金法敏。

  陛下与朝中诸卿在河边钓鱼的景象很美好,阳光下群臣穿着朝服,整齐坐在一排,每个人手中都拿着鱼竿。

  偶尔,有人钓起一两条鱼,大鱼就带回去,小鱼就放生。

  两个小公主正在晋阳公主身边学着如何解开鲁班锁,陛下最小的儿子正在玩着拼图。

  皇后与宁妃也与朝臣们的女眷们走在一起,有说有笑的。

  泾河的对岸,是一眼看不到头的田地,田地里长满了就要收获麦子,在司农寺的安排下,今年的麦子要晚收半个月,如此好的天时要让麦穗更充实一些。

  一阵带着凉意的风气,吹得众人的衣衫晃动。

  李承乾抬头看去,天空依旧是晴朗的,关中的风提前凉了许多,恐怕北边已开始转寒。

  阿史那社尔中唯一一个没有钓到鱼的,这与他的耐心有关,他道:“陛下,不如让倭人杀一个新罗的使者,一命换一命。”

  李承乾笑道:“社尔的办法不错,可若真的这么做了,又有人会说,朕是桀纣。”

  闻言,阿史那社尔又坐了下来。

  像是钓鱼觉得无聊,又有些困倦的众人找了一个闲聊的话题,聊了片刻又不聊了。

  当太阳西沉,夕阳下,河水都有些泛红。

  皇帝酷爱钓鱼,因此朝臣也喜钓鱼,钓鱼一事已成了长安城的风潮。

  李承乾收起了鱼竿,提着自己的鱼篓道:“诸卿,钓来的鱼记得回家用清水养一天再吃。”

  群臣行礼相送。

  鸿胪寺派人将大理寺与京兆府收集的供状送去了新罗,告知新罗王他儿子在长安杀他国使者的恶行,并且斥责金春秋当了新罗王,他儿子就嚣张跋扈。

  狄仁杰坐在家门口,见到了父亲回来了,他迎上前问道:“陛下知道了?”

  狄知逊走入家门,将鱼竿放在了墙边,点头道:“陛下还问询了老夫。”

  “啊?那爹是如何回话的?”

  “老夫的话陛下没有采纳。”狄知逊又洗了洗手坐下来,道:“今天吃什么?”

  狄仁杰朝着后院喊道:“娘!爹问今天吃什么!”

  不出所料,狄仁杰看到母亲骂骂咧咧地去做饭了,嘴里还说着就知道吃。

  再看爹爹的脸色,狄仁杰小声道:“爹啊,要不找个仆从做饭食?”

  狄知逊双手放在膝盖上,坐端正之后开始教导,道:“朝中几次三番告诫要戒奢以俭……怀英啊,你现在也是京兆府的书令,更应该警醒才是。”

第四百八十章 山下骨

  听着父亲的教导,一家人用罢了饭食,就有晋王府的人来报。

  狄仁杰搁下筷子又道:“孩儿去看看晋王。”

  狄知逊颔首道:“去吧。”

  夫妻俩坐在饭桌边,低声讲着话。

  狄母道:“怀英这孩子就是心思太重了。”

  狄知逊应了一声,“嗯。”

  狄母瞧着只顾着吃的丈夫,心说这个家好在有我。

  晋王府,狄仁杰走入府邸内,就看到正在画着图纸的晋王与纪王。

  跟着仆从走上前,狄仁杰看了片刻图纸,图纸上点划线很密集,好奇道:“这是什么图纸?”

  李治这才搁下手中的炭笔,道:“正好有事要问你。”

  狄仁杰接过仆从递来的葡萄,一边吃着道:“晋王殿下请讲。”

  三人一边吃着葡萄,一边说着张柬之的近况。

  狄仁杰解释道:“他与裴炎走得很近。”

  李治了然道:“就知道他张柬之背后定有高人指点,原来是裴炎。”

  关中正是葡萄丰收的季节,狄仁杰看着一筐筐的葡萄运入王府,疑惑道:“这都是陛下所赐?”

  李慎解释道:“皇兄将泾阳的果园赐给我们了,就是以前泾阳最先种出葡萄的地方,现在那里成了一片果园,其实说是果园也是司农寺试种作物的地方。”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