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590章

作者:张九文

  看着国书上的内容,写着的是现在她与王玄策有了一个儿子,并且生活很融洽,并且来年会让东天竺王,西天竺王,南天竺王进献了贺礼。

  在国书中,天竺女王阐述了她对大食人的担忧,那是一群极其庞大的敌人,并且还在攻城略地,据王玄策派出去的眼线得到消息,现在的大食知道了天山腹地种了很多的棉花。

  这些棉花可以制衣,黑衣大食想要棉花,甚至已派出了兵马,抢夺在天山以西的棉花,甚至还有肥皂与茶叶,坎儿井。

  大唐让丝路更富饶了,却因此引来了狼。

  大食是一个十分贪婪的国度,凡是他们征战所过之地,皆会掠夺一空。

  若他们要南下攻打天竺,几个天竺国王会与中天竺国联手抵御大食人。

  还望唐军能够早日拿下葱岭,协助天竺共击大食,一切战争所得天竺都愿意进献给大唐。

  看完这封国书,李承乾思量着如今的形势,大食人终究是将目光放在了东方。

  或许大食人觉得西面的高卢人还没有大唐富有。

  五千车粮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李承乾带着李崇义站在城楼上,看到长龙一般的队伍,一眼看不到边际,让人去数了之后,确定是五千六百车粮食。

  令人啧舌良久,说不出话来。

  郭骆驼已在车队的前方,他割开一个袋子,端详着从天竺送来的稻米。

  有侍卫提着一篮子稻米而来,道:“陛下,这是天竺人的稻米。”

  李承乾捧起这些稻米,稻米都是细长的,没有预想中的这么饱满,放入口中嚼着也没什么米香。

  “陛下,郭寺卿说这粮食用来果腹即可,大概是味同嚼蜡的。”

  “送入长安城南面的粮仓,都储备起来。”

  “喏。”

  “陛下!”又有侍卫来报,低声一卷纸,道:“王将军奏报。”

  李承乾拿过奏报,打开看着。

  不只是这里的五千六百车粮食,还另外有五千车粮食也借由吐蕃的道路,正在一路北上,途经松州与沙州,正在运往西域。

  身处长安或许不觉得大食人的威胁很大,可王玄策与蒋师仁不一样,他们距离大食人很近,距离危机也更近。

  就连现在的朝中官吏都觉得,大食人并不会危及天山。

  翌日,早朝上,群臣都在说着天竺送来的粮食,五千六百车粮食,足足十五万石稻米,其中还有各种宝物,甚至还有一张豹皮。

  这是王玄策送来的第二次警告,警告朝中警惕大食。

  可朝野的气氛依旧很好,除了少数几人觉得王玄策的警告需要看重,其余人还是觉得发生在遥远西方的战争太遥远了。

  就算现在抓一个大食人放在长安,人们也不会觉得他是威胁。

  何况现在的大食使者还一副讨好的姿态。

  处于安逸已有些年头的人们现在都已习惯了平静的生活,若不是真的看到大食的千军万马杀过来,甚至是不愿意相信他们对强大的大唐有什么威胁。

  李承乾听着太极殿内的议论,闭着眼端坐不语。

  乾庆四年秋十月,这个季节是安西都护府的风季,今年的风沙很大,黄沙几乎要淹没了这座城。

  裴炎带着面罩,眼睛只能睁开一条缝,骑着骆驼一路往西州城而去。

  而他的身后用绳子牵着一个黑衣大食人。

  那大食人是缺水的状态,随时都要摔倒的模样,风沙让他睁不开眼,双手被绳子绑着,跟着骆驼走一步算一步。

  骆驼几次要坐下,裴炎都催促它起来,继续赶路,这牲口不耐烦地嚎了几句。

  眼前视野中终于见到了西州城,裴炎回头看去,那是一片更密集的风沙正从远处席卷而来,遮天蔽日,乌黑的一片。

  “我乃安西军裴炎!”他大喊道。

  有人吃力地推开西州城的城门,让人进了城,而后迅速将门关上。

  张柬之快步上前道:“你可算回来了!你要是不回来,我们准备为你写家书了。”

  裴炎揭开面罩,抖落身上的沙子,接过水囊大口灌下。

  城墙上传来了沙沙声,声音比之前更密集了,整个天空在刹那间黑了下来。

  灌了好几口凉水,裴炎这才缓过气,踹了一脚带来的俘虏道:“因他,耽误了两天。”

  张柬之看着对方的穿着,道:“胡人?安国来的?”

  裴炎摇头道:“他是大食人。”

  “慢着。”张柬之来回走了两步,梳理着他的话语,思量了好一会儿道:“你一个人单枪匹马拿下了一个大食人?”

  “不是一个,杀了两个,俘虏了一个。”

  “嘶……”张柬之倒吸一口凉气,觉得十分不可思议,挠了挠头,再问道:“你一个人遇到三个大食人?”

  裴炎接过葡萄一边吃着继续点头。

  那大食俘虏看着葡萄直咽口水,他现在又渴又饿。

  张柬之再问道:“而后你一个杀了两个大食人,还带回来一个?”

  裴炎还是点头,他已吃完了葡萄,将绳子丢给他。

  见对方要离开,张柬之茫然无措地拿着绳子,道:“你去做什么?”

  裴炎走入城墙边的一间小屋,重重关上了门,也不再理会。

  张柬之与这个大食人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大食人伸手指了指一旁的另外一盘葡萄,而后又伸手指了指他的肚子。

  见状,张柬之一脚踹在了他的肚子上,而后他自己拿着一串葡萄,还在分析着裴炎的话语,他真的在外奔波了两天两夜,杀了两个大食人,还俘虏了一个?

  这是怎么做到的?

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来西域

  风沙一直持续到了夜里才停歇,清澈的星空再一次出现在了西域的上空,天地间终于又归于平静。

  翌日,西域的天刚亮堂,安西都护府的门被推开,当即就有沙子顺着门槛灌入,白方开始清理地上的沙子。

  白方在成为崇文馆的主簿前,进行了好几场考试,回答策论,编写经义,以及考虑未来的西域建设。

  经过几次考核之后,当他的策论被送去长安之后,才得到长安崇文馆的许可,成为了西域崇文馆的主簿。

  当白方清理完都护府门前的沙子,西州城内一间间土屋的门也接连被打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理吹入城内的沙子。

  裴行俭大步从都护府走出来,看着已干净的地面,道:“今年吹来的沙子比往年还细了一些。”

  白方将沙清扫出去,让人将沙子运走,解释道:“这多半是龟兹方向吹来的沙子,那里的沙子都很细。”

  裴行俭疑惑道:“今年的风向很怪,怎么隔着天山把沙子吹到西州了。”

  白方拍去衣裳上的沙尘,回道:“这种风沙少见,能被抓到安西都护府的大食人更少见。”

  说着话,白方递上一卷文书,道:“裴炎抓了一个大食人。”

  裴行俭坐在都护府门口,拿过文书蹙眉看着。

  裴炎是在伊犁河的棉花地抓到了大食人,三个大食人偷摘了一车棉花,还打伤了几个西域的牧民。

  追了两天两夜,才将人捉住。

  “伊犁河的棉花不是都摘了吗?”

  “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棉花留着,数量不多。”白方从锅内捞出两碗面,递上一碗。

  裴行俭将衣裳下摆系在腰带上,接过碗筷坐在都护府门口就吃了起来。

  随着天亮了,整个西州城也慢慢恢复了生机。

  这个裴都护每到早晨就会坐在城门口,吃着面看着西州城的居民,看看居民每天都在做什么。

  正吃着,就有一队西域僧人走入城内,他们没有穿着僧袍,而是来到都护府门前,恭敬地行礼道:“裴都护。”

  裴行俭还吃着面,稍稍点头。

  “我等是来还俗的。”

  白方端着碗正在往口中送着面条,吃得很着急,那个碗都快扣在他的脸上。

  裴行俭依旧没什么反应,筷子稍稍摆了摆,示意这些僧人到一边去。

  僧人们知趣地站到一旁。

  白方终于将面条吃完,又道:“我带这些僧人去还俗。”

  裴行俭点着头依旧慢条斯理吃着。

  现在在西域还俗的僧人越来越多了,这已记不起是第几批了,凡是还俗的僧人都能够在伊犁河得到一片棉花田,这算是安西都护府的规矩。

  狄仁杰穿着一身蓝色且有些脏的圆领衣袍快步跑来,来到近前道:“裴都护,程咬金大将军到了。”

  裴行俭这才将碗筷搁在了门口,双手重重在膝盖上一拍,神色多了几分精神,将系在腰带上的衣摆放下,戴好了官帽,跟着他朝着城门口走去。

  西州城并不算大,好在这里很繁华,来往商旅不断,导致这座并不庞大的西州城,很富裕。

  刚走到城门口,裴行俭就听到了门外的吆喝声。

  迈步走到城外,就见到了一队唐军,看着人数大概有几百人。

  程咬金坐在马背上,朗声道:“你就是裴小子。”

  “下官安西都护府裴行俭,见过大将军。”

  “哈哈哈!”程咬金翻身下马大笑着,拍去衣裳上的尘土,道:“好个裴小子,在西域一声不吭,一守就是六年。”

  裴行俭行礼道:“职责所在,下官不敢松懈。”

  程咬金重重一掌拍在这个年轻都护的肩头,又道:“张士贵的大军就在后头,某家到了西州城,他该就在河西走廊了。”

  裴行俭低着头保持着行礼的姿态,蹙眉低头思量着,看来西域真的要打仗了。

  狄仁杰忙道:“小子安西军参军狄仁杰。”

  程咬金左看右看,又道:“那个人呢?”

  裴行俭疑惑道:“谁?”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