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九文
王玄策道:“好!带一千兵马。”
“一百兵足矣!”言罢,蒋师仁策马在黄昏下,东面一路追去。
王女领着自己的战象走入这座曲女城中,这里是天竺的都城。
当初这里很繁华,戎日国王请玄奘在这里召开无遮大会,那场大会人声鼎沸,二十余国的国王皆在此。
城中僧人数万,盛况空前,一个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僧人,名震天竺。
而现在从东土大唐又来了一个将军,覆灭了阿罗那顺,曲女城几近成了一座空城,遍地的尸体,房屋冒着浓烟,血迹满地。
王女身边的守卫纷纷下刀,杀了四周投降的人。
这位王女抚着孕肚,一路走上王宫前的台阶,她眼中带着泪水,因她的亲人都死在了阿罗那顺的叛乱中,现在的她只剩下孤身一人了。
蒋师仁与一队吐蕃人追上了阿罗那顺,将其围住,可就在此时,远方还有一支兵马,他们穿着古怪的衣服,像是来接应的。
阿罗那顺用古怪的语言向那些人呼喊。
不清楚北面那支兵马的来路,蒋师仁十分警惕。
只见对方松开了铁链,有一头牲口正在奔跑而来,这只牲口的速度极快,转眼间到了眼前。
战马嘶鸣,它一口咬在马脖子上。
蒋师仁摔倒在地,提着刀翻身而起,这才看清,眼前的竟然是一头豹子。
一人一豹,正在对峙着。
几个吐蕃人张弓搭箭如临大敌,一边防备着远处的敌人,还看着眼前的豹子。
豹子嗅了嗅,扑了上去。
蒋师仁忙提刀后退,眼看着这牲口的张嘴就要咬来,他的身子一躬,一刀刺出。
感受到从刀柄上方流淌下来的热血,蒋师仁又是一脚踢开了这头豹子。
以前没和这种牲口较量了,这东西比狼还迅猛。
豹子的下腹血流不止,扑腾在地上已起不来了。
而远处的那队兵马已离开。
一旁的吐蕃人用生疏的关中话,神色严峻,用紧张的语气道:“他们是大食人。”
蒋师仁甩去刀上的血,道:“大食?这里怎么会有大食人?”
众人纷纷看向了阿罗那顺,说不定就只有他知道原因了。
这一仗是残酷的,俘虏男女人口一万六千人,战马与牛三万余头,杀得几乎空城,现在牲畜比人还要多。
而在乾陀卫江,一具具尸首无声漂浮着,连成了片,顺着下游飘去。
蒋师人活捉了阿罗那顺,将他装入了囚车中,随之抓出来的还有阿罗那顺的王妃与王子。
李义表身为礼部的官吏,是这支唐军队伍中唯一的文官,他从包袱中拿出许久未用过的笔墨与纸张。
将褶皱的纸张铺平,润了润毛笔,磨墨之后,写着记录。
攻城之后,回来的众人都在休息,吃着食物,闭目养神。
李义表写了一段记录,他松了松肩膀,抬眼看去,是王玄策将军,蒋师仁,茹莱杰三人围着篝火而坐,而一旁的笼子里是沉默不言的阿罗那顺。
茹莱杰懂天竺文字,也看着天竺的书卷。
蒋师仁笑呵呵道:“没想到阿罗那顺的妃子还挺漂亮的。”
天竺王女带着无尽的恨意,将余众都杀了,蒋将军是在评价地上的人头。
王女正让妇人洗着她心爱的战象。
王玄策问起了茹莱杰,“大食人是怎么来的?”
茹莱杰拿着王宫内搜出来的书卷,看着上方的文字,道:“如今大食正在东征,天竺是个很复杂的地方,听说东天竺王与大食人有往来,蒋将军遇到的多半是来东天竺走动的一队大食人。”
蒋师仁惊疑道:“大食人打到了天竺?”
茹莱杰抚着花白的胡子,摆手道:“还没有,大食也有商人,他们来天竺应该只是买卖货物的,我年轻的时候去过波斯,那是在二十年前,那时候的波斯很富有,波斯最尊贵的女人男人是穿丝绸的。”
“就是你们大唐的丝绸。”茹莱杰顺带解释了一句,又道:“那时候波斯与天竺就有往来,商人来往不绝,玄奘应该也是见过这种场面的,可玄奘离开之后,波斯就被大食灭亡了。”
“现在的大食人盘踞着波斯人的地界,自然也会南下与天竺人买卖货物。”
言罢,茹莱杰叹道:“蒋将军所杀的那个牲口就是大食人养的,那种牲口据说只有大食的贵族才圈养,驯养那种牲口是很难的。”
火光照映在茹莱杰的脸上,道:“而且能驯养这种牲口的人可不是寻常的贵族,多半是大食一方势力的主人,毕竟从大食来天竺路途不是太遥远,比大唐可近太多了。”
茹莱杰也不喜欢天竺的食物,他一直都是吃肉干与糌粑果腹,嘴里正在嚼着一边道:“嗯,这是阿罗那顺与东天竺王的往来书信。”
王玄策瞧着布绢上的文字,蹙眉看了良久。
意识到这个唐军将领看不懂天竺的文字,茹莱杰笑着道:“东天竺王答应阿罗那顺,说是唐军来攻打时,他会出手相助。”
蒋师仁道:“难怪他会守城不出。”
茹莱杰点头。
王玄策反问道:“那为何又没来呢?我们攻城三天,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来驰援。”
茹莱杰又是笑着不语。
李义表插话道:“东天竺王先有承诺而后背弃了?”
茹莱杰将书卷整理好,解释道:“唐军用了五个月,就将中天竺国打下了,四方诸国肯定是胆寒的。”
闻言,蒋师仁若有所思点头。
这个老人家异常的安分守己,不动城中的一分一毫,甚至吃得也是从吐蕃带来的吃食,从不吃别的食物。
他心情好的时候,会煮奶茶喝,一边煮着奶茶,一边吃糌粑,安静地欣赏着城中的景色。
但城中遍地都是尸首,一时间搬都搬不完。
老人家一把年纪了,头发胡须都花白了,品味很是奇怪。
众人休息了一夜,王玄策就让天竺王女安排人去送话,告诉东天竺王,唐军要去攻打他。
得知这个消息的茹莱杰第一时间就来询问,“大将军真的要去攻打东天竺。”
王玄策看着地图道:“当然不是了。”
“那为何?”
王玄策颔首道:“想看看东天竺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天之后,不出所料,唐军还未出征,东天竺王尸鸠摩,送来了马匹与牛群三万,还送来了许多弓,刀以及一种叫作宝缨络的名贵饰品,接着以曲女城为中心的中天竺国的周边,诸国纷纷派来使者向王玄策送来了各国异物。
东天竺王为了求生存,拿出了十足的诚意,甚至还想求得道祖老子像,臣服天可汗。
他愿意抛弃佛,信奉中原道祖,从此臣服天可汗。
这一次,王玄策证明了东天竺王尸鸠摩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如此人物倒不用忌惮。
唐军在天竺立威扬名,两场大战,震慑各地。
当一切安定下来,蒋师仁与李义表去平定天竺周边。
茹莱杰时常走在王玄策左右,他询问道:“还以为大将军真要去攻打东天竺。”
王玄策道:“东天竺王很软弱,一个软弱并且愿意臣服的人还不至于赶尽杀绝,况且你还说过大食人在北面。”
“大将军对大食很忌惮吗?”
“如果大食与曲女城隔着东天竺,东天竺王又是个很软弱的人,让它存在不是一件坏事,在中原有句话,叫作唇亡齿寒,若大食要攻打东天竺,我们甚至可以联手抵御。”
“况且。”王玄策话语一顿,站在城墙上,又吩咐道:“崇文馆的人来书信了,他们的人就要到了,崇文馆会派人来治理天竺。”
茹莱杰道:“王将军身后有着源源不断的唐人来天竺,无所畏惧。”
王玄策摇头,又道:“要量力而行,打到这里也足够了,后续需要治理,治理地方不是我所长,还要等崇文馆的人。”
又过了一个月,唐军副将蒋师仁与副使李义表奔走在各地,扫平各处叛乱,中天竺国各地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也就在这天,崇文馆安排来的三十人到了天竺的曲女城,领头的是当朝中书省侍中刘洎的次子,刘弘业。
此人三十岁左右的模样,穿着一身淡蓝色圆领衣袍,留着短须。
蒋师仁在这里看到崇文馆的人前来相助,他感动地哭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重逢
天竺的曲女城前,当风吹过时还会卷起一些尘土,城墙上还有斑驳的痕迹,这是大战之后留下的。
城门前,蒋师仁抹了抹眼泪,道:“看见你们来了,将士们的心里也就踏实了。”
刘弘业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本在吐蕃主持支教,青海道的崔大将军听说你们的事,就让我们过来。”
茹来杰听闻眼前的唐人官吏如此自然说出青海道,现在的青海已是大唐的一个道州府,恍惚间已过去了很多年。
仔细想来青海道在大唐手中,也有七年了。
这支深入天竺的唐军也不再是孤军了,得知朝中很重视将士们打下的成果,并且派人来经略,城中将士们神色振奋。
崇文馆的人刚进去曲女城内,便开始了各种查问。
以至于,那位天竺王女的眼神一直怪怪的。
刘弘业道:“王将军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王玄策回头看了看站在王宫前,有着身孕的妻子。
刘弘业会意笑了笑,道:“无妨,大将军的家事,我们不会过问,何时回去都可以。”
闻言,王玄策道:“我不用现在奉命回长安述职吗?”
“照理说应该是这样的,其实在松州与吐蕃也不少人与王将军这样,为了给将士们方便,但凡涉及家事,朝中会宽松很多。”
王玄策抱拳示谢。
刘弘业打量着四下。
王玄策问道:“现在军中是不是放松募兵了?”
看对方还有着急的神色,刘弘业蹙眉道:“是有这种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