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506章

作者:张九文

  来济又道:“若殿下成了太子又当如何?”

  “自然是与爷爷那般征战天下,与家父那般治理社稷。”

  来济颔首道:“当是如此。”

  小於菟抬首问道:“老师可知棉花从何而来?”

  来济道:“从西域而来。”

  “那老师可知棉花养活多少人?”

  “这……”来济又道:“老朽专研史学,近来确实在专研棉花,殿下可有赐教?”

  小於菟站起身,颇为神气地站起身双手叉腰道:“棉花养活了数十万人,从采摘棉花的西域人,还有运输到关中的人,更有关中纺织作坊内成千上万的工匠,从染布卖布到裁缝,又养活了很多很多人。”

  来济点头道:“将来的唐书一定会有棉花的一笔记录。”

  老先生身后的三贤也是齐齐点头。

  “多谢殿下指点,老朽等人会好好看看的。”

  “你们年纪大了,就不用你们去西域看了,让你们的儿子去西域好好看看,看看我们大唐打下的疆土。”

  小於菟用命令人的口吻讲着,他的神态与谈吐与当今太子几乎一模一样。

  很少有人见过年少时的太子,只有太子身边的几个近臣知晓年幼时的太子是如何。

  应该说在主持国事后,这位太子才慢慢被世人熟知,以前虽有东宫太子的传言,可那些都仅仅只是传言罢了。

  来济道:“其实殿下还疏忽了一件事。”

  本来还很得意的小於菟忽然愣住,他的笑意从脸上消失,问道:“我忽略了什么?”

  来济又道:“因棉花产生的一道道市税,还充盈了国库。”

  小於菟颔首道:“也对。”

  来济接着道:“太子让棉布成为一种平价物,让更多人黔首平民能买得起体面的衣裳,关中的一匹棉布三百钱,可以制衣两件有余。”

  小於菟神色多了一些严肃,道:“我竟然没想到这些。”

  来济又道:“殿下好学,臣等欣慰。”

  “吴皇叔时常说要多想,我知道的。”

  “嗯。”

  “用饭了!”听到话语声,小於菟快步跑去用饭。

  来济还坐在原地,他拿起一册书执笔写下:今皇孙问棉布,后知棉布之深意……

  这句话也就被写在了史册上。

  小於菟一回来就成了饭桌上的宝贝,但他并不将自己当作宝贝,而是拿着一张饼,一路走一路吃着,似乎在巡视这里的守备情况。

  正走着小於菟撞见了一个人。

  “呀,这是哪来的小家伙。”徐慧诧异地道。

  小於菟抬头看着眼前两个女子道:“我见过你们!”

  小武道:“慧儿妹妹,莫要取笑殿下。”

  徐慧道:“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走动?”

  小於菟抬首不服气道:“我想起来了,你们是姑姑的弟子。”

  小武看这个皇孙颇为志得意满的模样,捂嘴轻笑道:“吃饼时不要走路。”

  小於菟倒不在意,他将没吃完的半张饼放入怀中,问道:“你们既然是姑姑的弟子,你们是学什么的?”

  徐慧笑道:“生产学。”

  “生产学?”小於菟闹了闹头道:“很厉害吗?”

  小武又道:“当然了,所谓生产学是打破土地兼并,最好的武器。”

  “生产学怎么会是武器呢?”

  “知识可以是工具,可以是力量,自然也可以是武器了。”

  说话间,李治与李慎脚步匆匆而来,道:“你怎么来这里了?”

  小於菟指着两位道:“这是姑姑的弟子。”

  李治匆忙抱起他,道:“今天有稻米,你吃不吃?”

  一听到有吃的,小於菟便两眼放光,道:“好呀。”

  小武望着远去的背影道:“这就是太子殿下的孩子呀。”

  徐慧怀抱着一卷书,道:“倒是个很有灵气的孩子,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

  营地的另一头,李治与李慎,还有张柬之,狄仁杰四人坐在一起,当小於菟也加入其中,这里就又热闹了许多。

  以前在长安的时候,张柬之经常被晋王揍。

  但男孩子之间的过节,总是能够轻易化解,尤其是在博州并肩作战之时。

  如今李治与李慎都要高看张柬之几分,因他能挡在前面抗揍。

  小於菟吃着稻米饭,道:“皇叔,你们会什么呀?”

  李慎的筷子停下,若有所思。

  李治道:“问这做什么?”

  他极为认真地道:“侄儿要当太子,自然要学这个世间最厉害的学问,拜世间最厉害的人为师。”

  ……

  注:今天眼睛不太舒服,老毛病了……

  小张今天早睡一晚,休息休息眼睛,请个假,暂更一章,实在抱歉。

  明天会补上的,恩恩。

第三百七十三章 泰山脚下

  小於菟吃完了碗中的稻米饭,又接过内侍端来的一碗羊骨头汤,他看着清澈的汤水道:“葱花呢?”

  内侍太监这才想起来这位皇孙最喜葱花,这才撒上一些。

  如此,皇孙喝完这碗骨头汤,一脸地满足。

  太子殿下是喜葱的,因此皇孙也酷爱葱花。

  “叔叔?”

  李治这才回了神道:“要说这世间兵法最鼎盛之人便是李卫公。”

  小於菟重重点头,“那叔叔呢?”

  李治神色犯难,且不说自己擅长什么,眼下最头疼的便是自立的问题,自己的事业还没有头绪呢。

  李慎道:“於菟啊。”

  小於菟乖巧点头,“嗯。”

  李慎一脸微笑地道:“这世上从未有人自认他的学识乃当世顶尖,因学无止境,所以要保持谦虚,敬畏学识。”

  “嗯,侄儿明白了。”

  李慎又道:“你先从最根本的识字开始。”

  “嗯,侄儿这就去识字。”

  见慎弟终于哄走了侄儿,李治也是长出一口气,道:“还是你有办法。”

  李慎道:“办法总比困难多的。”

  四人再一次重新坐在一起,张柬之躺在一块石头上,正在休息。

  狄仁杰道:“我去见见李御史。”

  李治不解道:“去见他做什么?”

  “想问一些事。”

  皇帝的车驾队伍后方,一群文臣正坐在一起。

  上官仪将一些卷宗都放入箱子内,安排人手送去长安。

  狄仁杰这个孩子他认识,这孩子时常与晋王,纪王为伴,便抚须笑道:“仁杰?”

  “小子见过上官御史。”

  上官仪道:“你来做什么?”

  狄仁杰回道:“小子想见见李御史,有些疑惑,想问。”

  上官仪朝着队伍看去。

  狄仁杰也抬头张望,见到了许多官吏三三两两而坐,却不见其人。

  “依照太子殿下的吩咐,李义府需要去忙一些事,这些天恐怕都不会在队伍中。”

  言罢,见狄仁杰还有失落,上官仪本就十分赏识这个少年人,便询问道:“找李义府是有何事?”

  狄仁杰行礼回道:“小子与晋王看过博州的案卷,在案卷上有记录,那位哑巴在去年就见过李御史,此人说要报复崔仁师,既然他也在寻找崔仁师。”

  上官仪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狄仁杰又道:“当江左人士找到崔仁师,之后他就死了,小子总觉得……”

  “行了。”上官仪打断他的话,看了看四下又道:“看过案卷的事不要与外人说。”

  狄仁杰连忙道:“小子明白。”

  上官仪道:“好了,你且回去吧。”

  “喏。”

  其实这些事朝中都明白,可博州的事,又岂止是狄仁杰所想到的这些。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