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九文
李承乾一路走着,听着一旁侍卫的解释。
从安静的皇城中走过,李承乾见到人笑道:“刚去看城墙的守备情形了。”
李百药躬身作揖道:“不妨事,殿下就算不来,下官也就回去了,一点小事而已。”
李承乾从腰间取下一个陶制的水杯,喝下一口温热的茶水,坐下来道:“什么事?”
李百药拿出一卷纸,双手呈上,“吐谷浑可汗请求退位。”
李承乾拿过纸张铺开,见到的是一个个不太工整的文字,看习惯了朝中行书工整的奏章,再看一个吐谷浑写的退位国书,怎么看都不习惯。
李百药道:“慕容顺想退位,不再做吐谷浑的可汗,并且让吐谷浑的臣民拜天可汗,从此吐谷浑地界归入大唐,由天可汗统领。”
“慕容顺人呢?”
“正在礼部等候殿下的意思,是要召见他吗?”
“不着急。”李承乾又是皱眉喝下一口热茶,再看这份国书,道:“你以为如何?”
李百药回道:“当初伏允过世,天可汗让他恢复了慕容姓氏,并且将吐谷浑可汗的位置传位给慕容顺,如今他要退位实在是不孝,大为不孝。”
李承乾颔首道:“是呀,祖宗基业都不要了。”
“殿下,其实若吐谷浑可汗后继无人也就罢了,他这么退位多少有些不合适。”
也不知道松赞干布知道慕容顺想要把吐谷浑地界,包括青海都交给大唐,他知道这件事会怎么想?
李承乾道:“那好,他既然不要当吐谷浑可汗,就让他再选一个。”
李百药小声道:“慕容顺还没有家室。”
“当真?”
见太子狐疑,李百药一脸认真,“真没有。”
李承乾询问道:“在外面有没有偷着养的?万一呢?”
“这……”李百药深吸一口气,陷入了为难道:“这个还真不知道。”
李承乾收着这卷退位国书,缓缓道:“本来,孤觉得慕容顺拜天可汗为上国,照理说他叫父皇一声义父也不为过。”
李百药颔首。
“再者说,要是他这位吐谷浑的继任者行为不端,祸乱一方,天可汗有权利废黜他。”
李百药一时间也没了主见,小声道:“要不找个借口将他废黜了?”
李承乾吩咐道:“你回去告诉他,吐谷浑的土地所有地界朝中都要了,并且拟入大唐的版图。”
“喏。”
“至于他这个吐谷浑可汗,你派鸿胪寺的官吏去一趟伏俟城,昭告吐谷浑的臣民,就说他们的可汗要退位,让他们的臣民自行选择是留下为大唐效力,还是离开去更偏远的地方放牧,至于吐谷浑的臣民是否同意慕容顺退位,全看想要留下来为大唐效力的吐谷浑人有多少。”
“名正言顺一些,将版图画好之后,尽快送去给正在骊山冬猎的父皇,也将这份退位国书给父皇,如此重大的事不能孤来决断。”
李百药道:“其实这些年以来,唐军驻扎伏俟城,吐谷浑的国祚早已名存实亡,这已是理所当然的事。”
“慕容顺是一个很识相的人,赐他大唐外使的官职,还有那位麹智盛先放在慕容顺手底下办事吧。”
“外使?”
“就是帮助大唐宣传的使者。”
李百药了然点头,询问道:“几品官职,几何俸禄?”
见太子没有答话,李百药自答道:“臣明白了,这就去询问赵国公。”
他脚步匆匆离开中书省,多半是这个休沐时节有的忙了。
长安城修缮还在继续,这座年久失修的大城要崭新的才好,李承乾看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这将是一座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控制这座城市的人还并不是自己这个太子。
三天之后,还在骊山冬猎的父皇就送来了回信,不出所料,天可汗的旨意将慕容顺打成了一个不孝子,对其痛骂了一顿。
皇帝旨意嘛,骂人的方式还是很委婉的,答应了吐谷浑地界归入大唐。
旨意很潦草,李承乾不喜欢父皇这种潦草的行事风格。
西起青海,东接河西走廊,北达沙州,这便是大唐版图的一次扩大范围,往后安西都护府建成,地图还要再重新拟定。
在扩张的过程中不能只有吞并,还有治理。
这就是父皇的潦草所在,赋税怎么收?人口怎么划定,伏俟城能不能建设成青海郡,什么都没说。
李承乾站在中书省门外,看着送信而来的杜正伦,苦恼道:“孤身为太子总不能亲自再走一趟骊山去督促父皇吧?”
杜正伦立在冷风中,回道:“陛下出行在外,太子殿下要守备长安,无诏不得擅自离开。”
一板一眼地回话令人想揍他,李承乾道:“杜侍郎现在还要回去向父皇禀报吗?”
“陛下让臣留在长安城。”
“帮孤解决这个麻烦?”
“臣还有要事需要办,恐不能帮殿下,请殿下见谅。”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子的噩梦
现在有两个扫兴的人,一个是咸阳县令刘仁轨,还有一个便是眼前这位父皇的探子杜正伦。
身为殿中侍御史,此人的行为一切都是以皇帝为主的。
这人的脸上写着两个字,忠心。
李承乾在台阶上坐下来,揣着手闭着眼。
杜正伦低声道:“殿下,这是何意?”
“没看见孤在嗮太阳吗?”
闻言,他看了看晴朗天空中的一轮太阳,稍稍行礼。
听到他要离开的脚步声,李承乾问道:“走了?”
杜正伦回道:“殿下爱吃咸鱼吗?”
李承乾闭着眼没回话。
杜正伦识趣地离开。
皇帝收下了慕容顺的退位国书,将吐谷浑地界纳入大唐的版图,此事显得很轻巧。
正如李百药所言,其实吐谷浑的国祚早已名存实亡,从古来看本就是中原领土,现在只能说是归还而已。
那么一切也都顺理成章了。
李承乾闭着眼,感受着阳光照在身上的些许温暖,独自一人闭着眼,享受着阳光。
又有脚步声传来,来人脚步停下,熟悉的声音传来,“殿下,阿史那社尔求见。”
“他又怎么了?”
来人正是李百药,他道:“已派出人手去记录吐谷浑的人口,并且将慕容顺退位一事昭告天下。”
李承乾叹道:“这下全天下都知道慕容顺是个不孝子了。”
“殿下,慕容顺并不觉得羞愧,他昨夜在四方馆听到旨意后叩谢天可汗,并且喝得伶仃大醉,还很高兴。”
李百药接着道:“阿史那社尔说他想要做突厥的可汗。”
李承乾终于睁开眼了,依旧坐在台阶上,揣手道:“不对呀,现在突厥小可汗还活着。”
“正是如此。”
“那他当什么可汗?”
“这……”李百药看了看四下,低声道:“社尔口口声声说愿为太子殿下献上性命,若这样的人成为了突厥可汗,对太子殿下大有益处。”
“孤看他是想草原了,想要回去了。”
“那……”
“孤很忙,不见他。”
李百药站在原地,欲言又止,见到太子殿下嗮着太阳,还说着很忙。
恐怕太子殿下对吐谷浑的事千头万绪,还没有一个结果,心中想着这么多事的太子能不忙吗?
李百药点着头离开,去了朱雀门外。
阿史那社尔道:“太子殿下是否答应了?”
李百药道:“太子殿下还未登基,这种事你要去问陛下,只有陛下能够给你册封,而且……殿下很忙。”
阿史那社尔行礼,重重道:“知道,太子殿下登基了,我就能当突厥可汗。”
李百药走开了,他走入热闹的朱雀大街,不想搭理这个人。
该清闲的就要清闲,睡梦中李承乾梦见了父皇披上了战甲,策马远行,父皇还大喊着他不当皇帝了。
十万大军在后面追着父皇,就连弟弟妹妹也求着父皇留下来。
而父皇一路跑,又像是在逃命。
由此,李承乾忽然惊醒,也不知是不是被太阳嗮得,额头竟然有了些许细汗。
重新定了定神,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在一侧见到了坐在身边的明达。
她正在摆动这一圆规,在地上画着圈圈玩。
“咦?皇兄醒啦!”
李承乾拿起自己的杯子,杯中的水已凉了。
明达腰间也挂着一只陶土杯子,样式更小巧一些,她手里的圆规是从东宫拿来的,这是弟弟妹妹学习的文具之一。
圆规是用木架所制,上面用白石可以画出白色的线条,用来画圆。
“做了一个噩梦。”李承乾长嘘一口气。
“白日里睡觉就是容易做梦的。”明达好奇道:“皇兄做什么样的噩梦了。”
“没什么,只是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