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41章

作者:张九文

  秦琼摇头否认道:“不会的。”

  京兆府内,颜勤礼见到狄知逊,客气的作揖道:“狄通判。”

  狄知逊身边一直带着儿子狄仁杰,他也作揖道:“颜书令,这是刚从渭南回来?”

  颜勤礼颔首,“总觉得裴行俭做个县令,他还是志不在此。”

  狄知逊道:“听说蓝田县与泾阳县的人又吵起来了,下官去看看。”

  颜勤礼点头,“下官去见太子殿下。”

  长安城依旧是一片热闹的景象,颜勤礼从京兆府走入朱雀门,一路来到中书省。

  每天午后,太子殿下都会在这里。

  皇帝避暑期间,这位太子也挺清闲的,颜勤礼来到中书省时,太子正伏在桌上睡着。

  也没见别人,只有太子一人。

  朝中还在休沐,除了偶尔有来这里递交文书的当值官吏,没有其他人。

  因今年的关中,酷暑难耐,天气热得邪性,众多官吏如无要事不需要来朝中,这也是太子殿下吩咐的。

  颜勤礼清了清嗓子,见太子依旧睡着没醒,便轻轻敲了敲桌子。

  李承乾这才悠悠转醒,红红的睡眼看了看四下,目光在身侧的颜勤礼停下,问道:“安排好了?”

  颜勤礼递上一卷文书,道:“殿下,都已记录在案。”

  一桩桩安排悉数布置完毕,等到了十月江南商客就该到关中,届时京兆府还要主持交易。

  有了颜勤礼任职掌书令,京兆府文书工作总算不用于志宁还有上官仪再帮忙。

  许敬宗也能够腾出手全心全意主持贸易。

  李承乾道:“裴行俭就先放在渭南县吧,你不用担心他。”

  颜勤礼回道:“还有一事。”

  “说。”

  “陇右传来的消息,有一个叫阿罗本的波斯僧从波斯远道而来。”

  闻言,让李承乾原本的睡意消减了很多,询问道:“波斯僧人?”

  “他自称是波斯僧人。”颜勤礼询问道:“这件事还只有京兆府知晓。”

  李承乾想到了如今波斯局势,阿罗本这人还是来了大唐,而且是以波斯僧的身份。

  “现在玄奘到何处了,这人与玄奘有交集吗?”

  颜勤礼道:“听说此人在西域时就颇具盛名,但不知其人是否与玄奘相识。”

  “你们去把人接来。”

  “喏。”

  颜勤礼刚走,就有太监快步走来,他躬身行礼道:“太子殿下,陛下听闻有一个波斯僧人远道而来。”

  “父皇那边的消息真快呀。”李承乾感慨了一声道:“就说这件事京兆府会安排的,不用劳烦父皇了。”

  “可……”

  李承乾神色冷峻,道:“一个波斯僧人而已,不需要父皇着急,若还要父皇亲自接见,身为儿臣,孤必劝谏之。”

  太监连连行礼,他离开中书省,脚步走到太液池边,将太子的话语又复述了一遍。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女儿。

  李丽质道:“既然皇兄都这么说了,父皇就不用接见了。”

  “你不是对波斯很好奇吗?”

  李丽质不屑道:“女儿只对波斯的财富好奇,对波斯人不好奇,杀了都无妨。”

  贞观九年,九月。

  夏日的酷暑开始褪去,每当午时就萎靡的长安城,终于恢复了一些活力。

  波斯僧阿罗本在京兆府的官吏护送下,进入了长安城。

  他手里拿着一块肥皂,腰上挂着一个皮囊,囊中装着的是葡萄酿。

  这个波斯僧穿着单薄的衣袍,头发因中年秃顶,只留下了两侧一圈,手捧着老旧的羊皮书卷。

  李百药带着鸿胪寺的官吏前来迎接,他打量着这个波斯人。

  波斯人秃顶的脑袋后方还留着金色卷曲的长发,他的脸部不像中原人那样饱满好看。

  而是消瘦的脸颊,其双眼凹陷,灰蓝色的双眼,也在看着眼前这座美丽的城市。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城,这个波斯僧人手拿着羊皮卷,张开双臂用波斯语言赞叹了一句。

  李百药问向带这个波斯僧而来的狄知逊,“他会说关中话吗?”

  狄知逊回道:“他在西域时就学会了关中话。”

  李百药微笑道:“请吧,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波斯僧阿罗本笑着道:“多谢。”

  一群鸿胪寺的官吏带着这个波斯僧走向朱雀门,沿街许多人的目光都好奇打量着。

  如今的唐人是骄傲的,他们面对波斯僧犹如在打量一种稀有的动物。

  人送入了鸿胪寺内,众人落座之后。

  阿罗本将手中的羊皮卷放在了桌上,他不坐现在的唐人椅子,而是席地而坐。

  李百药刚想说让他坐椅子,可人都坐下了,就随便他了。

  等众多官吏坐下之后,众人都坐在椅子上,反而是这个波斯僧盘腿席地而坐显得矮了几分。

  李百药注意到在鸿胪寺门前一闪而过的人影,他正色整了整衣襟问道:“你真是波斯人?”

  阿罗本用蹩脚的关中话回道:“我本是大食人,流落到波斯学得至理。”

  李承乾走入鸿胪寺,在李百药身边坐下,示意他继续问。

  阿罗本原本是大食人,这就好推断了,这些年波斯与大食时常打仗,双方的人口因战争几次交换。

  而现在的大食应该与更西方的高卢人也有来往才对。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那卷放在地上的羊皮书,书上有着一个奇怪的标志,而且还写着波斯文字。

  李百药问道:“波斯王子怎么没来。”

  “波斯王子已在路上了。”阿罗本双手放在他的胸口恭敬地道:“西域人说在东方有一个很富有的国度,叫大唐,还有富有的唐人。”

  李承乾换了一个坐姿,继续观察着这个波斯人,一言不发。

  李百药又问道:“你们波斯与西域往来很多吗?”

  阿罗本回忆了一番,又道:“一直有来往,高昌国王与我,是很好的朋友。”

  这人多半是会错意了,在唐人的语言中有来往,是有双方的走动,或者是交易。

  而阿罗本的理解中,是以为与西域人是不是朋友。

  “你认识玄奘吗?”

  听到玄奘,阿罗本神色多有遗憾,他低声道:“我到高昌之时,玄奘就已离开了。”

  一旁的鸿胪寺官吏正在记录着这番对话。

  李百药道:“你来大唐做什么?”

  阿罗本笑道:“我愿意将波斯的至理念诵给唐人。”

  “不用了。”

  李承乾打断道。

  眼前的唐人官吏看起来地位很高,而这个年轻人走入这里之后,便一直没有说话。

  只不过他一说话,就打断了眼前这位官吏的话语。

  看起来这个少年人的地位更高。

  阿罗本站起身,双手将羊皮书递上道:“这卷书所记录的都是波斯至理。”

  李承乾与他隔着一张桌子保持着距离。

  “你搞错了,唐人不需要你来传播至理,我们唐人拥有很完备的学识,比你们的至理领先了几千年。”

  话音落下,阿罗本神色多有困惑。

  李承乾接着道:“你可以留在长安,现在来唐的使者都在四方馆学习,往后你就留在四方馆,学习唐人的智慧。”

  阿罗本问道:“唐人的智慧是什么样?”

  李承乾反问道:“你觉得唐人的智慧不值得你学吗?”

  李百药拍案而起,指着这个波斯僧喝道:“你放肆。”

  阿罗本退后两步,带着歉意地行礼道:“我只是对唐人的智慧的好奇。”

  “这位使者先去休息吧。”

  言罢,李承乾就快步离开。

  阿罗本还站在鸿胪寺内,他神色疑惑地看着这个少年人的背影。

  李百药脚步匆匆跟上,“太子殿下,这个波斯僧太过放肆,是否将他赶走,或者是……”

  李承乾顺着一处处屋檐下的阴凉地走着,叮嘱道:“他是大食人,又是波斯僧人,他远道而来通晓道路,也知道该如何穿过西域来到大唐,就算是要赶走他,也要将他的经验留在大唐。”

  “让人教他文字,学会之后让他将大食与波斯,波斯与西域之间的要道画出地图,交给文学馆。”

  李百药作揖道:“臣领命。”

  李承乾走向东宫,对他道:“有劳了。”

  人都是有价值的,对李承乾来说这个波斯人的价值榨干之后,他就没用了。

  至于他的波斯至理,李承乾更没有兴趣,将对方的情况摸清楚,将他们的实力摸索明白,而后揉碎消化为自己的所用之后,再将对方灭了。

  这才是一个使者真正的用处。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