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17章

作者:张九文

  “某家的作坊又与你何干!”

  “念在尉迟将军的份上,本少尹给你三分薄面,你现在就走,还能全身而退。”

  “呵呵呵……”尉迟宝琳气笑了,用棍子指了指许敬宗,又看了看身后的人,转脸又面色一狠,怒道:“给我打!”

  围在酒肆外的一群部曲,就要冲入酒肆,忽听到远处有密集的脚步声。

  雨幕下,又有一群民壮朝着这里冲来,他们手里也没有拿刀子,而是提着棍棒。

  魏昶大声道:“救少尹!”

  这伙民壮冲入对方的部曲中,双方人手当街打了起来。

  混乱中,有人去叫了官兵。

  也在这一片混乱中,许敬宗,上官仪,郭骆驼三人逃了出来。

  上官仪心有余悸道:“好在魏兄来得早。”

  许敬宗道:“多半魏昶知道尉迟宝琳在收拢部曲之时也开始准备了,他来不及告知老夫。”

  隔壁街道的群架还在继续,许敬宗又道:“上官兄,郭兄不用惊慌,巡城的官兵很快就到。”

  见上官仪要走,郭骆驼道:“上官老弟这是去做什么?”

  上官仪走入雨中摆手道:“你们在这里等官兵便好。”

  很快官兵就围了过来,李道彦带着兵将这处街道围了起来,打架的人全部拿下了。

  “许敬宗,怎么又是你?”

第一百五十八章 父子春游

  听到李道彦的问话,许敬宗神色轻松道:“下官在这里看雨景,怎么了?”

  “你跟这伙恶徒?”

  回头看了眼,确认魏昶已经跑了,许敬宗面色从容道:“将军误会了,他们与下官没关系。”

  又看这些人,他又感慨道:“将军,这长安城的年轻人真是血气方刚。”

  李道彦点头道:“好,这一次算你有借口。”

  许敬宗笑道:“将军辛苦,下官先回京兆府了。”

  这一次确实没有当场抓个现行,许敬宗更像是个观战的,李道彦无可奈何先放人离开。

  一路走在雨中,郭骆驼问道:“那些人……”

  “那是他们的事,与老夫没有干系。”

  “可魏兄他……”

  “他早跑了。”

  “还有那些救我们的民壮……”

  许敬宗解释道:“放心,出不了人命,他们被拿下之后杜荷公子交了罚钱就能回家了。”

  郭骆驼不住点头,“原来许少尹都安排好了,那上官兄他……”

  “也不知道他去做什么。”

  雨水还在下着,上官仪浑身湿漉漉的来到右武侯大将军府,他迅速拍响了紧闭的大门。

  门房将门稍稍打开,道:“何人到访?”

  “在下弘文馆主事上官仪。”

  “大将军正在休息。”

  眼看他要将门关了,上官仪连忙道:“事关宝琳公子。”

  “让他进来。”

  院内传来了厚重的嗓音。

  门房这才打开门请人进去。

  上官仪浑身湿漉漉走入大将军府邸,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都是为了太子殿下的关中大计。

  脚步停顿片刻,上官仪也不顾身上湿漉漉,带着笑容从容走入堂内。

  尉迟恭穿着一身圆领的衣袍,正在对着镜子用一把小刀修着络腮胡。

  上官仪作揖站在堂内,衣服上还有水滴落下。

  尉迟恭瞧了他一眼,道:“说。”

  上官仪收起行礼的姿势,道:“大将军前些天是不是让尉迟家的作坊迁去关外了。”

  尉迟恭沉声道:“那是老夫妻子的家业,这种事老夫不过问的,去年秋季时候长孙皇后见过几位夫人,约好了之后便一同将家业迁出关中,老夫也让人照做了,只是她过世得早,都是老夫吩咐的。”

  “那就对了。”上官仪来回走了两步,脚步在地上留下湿漉漉的脚印,他的官靴都已湿透了,接着道:“半个时辰前,宝琳公子带着一伙部曲,打算殴打许少尹。”

  闻言,尉迟恭的神色冷了下来,重重将手中的小刀扎在桌上,怒道:“这个逆子!老夫屡屡叮嘱他。”

  上官仪又道:“大将军,好在许少尹无碍,官兵来的及时,这件事只会是宝琳公子的部曲与民壮之间的冲突,与京兆府无关。”

  尉迟恭盯着眼前这人,道:“你刚刚不是说是冲着许敬宗去的吗?”

  “当然。”

  “那你又为何这般言语。”

  “大将军,只要许少尹否认,这件事就与京兆府无关。”

  “老夫自会教训这个小子。”

  “大将军关中各县之间还有权贵来往,对关中各县有怨言的何止您一家?”

  “你是何意思?”

  上官仪笑道:“此事尽量不闹大,大将军的作坊迁出关中,京兆府可以给予补偿。”

  尉迟恭挥袖道:“不用!既然是老夫的儿子闯祸,自然是要教训的。”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希望大将军严加看管,如有下次京兆府可不会再看太子殿下的情分了。”

  “有劳了!”尉迟恭朗声道。

  “告辞。”

  等人走出了门,外面大门重新关上。

  好一会儿,原本气势凌人的尉迟恭颓废了几分,他神色懊恼道:“宝琳真是屡教不改。”

  一旁的仆从的道:“大将军,就算是太子殿下念及大将军与陛下之间的情分,可太子殿下手下的那些人……可不会讲情面,许敬宗与上官仪看似是太子门下的人,这些人可都精明着呢,当初陈仓都尉虞宁被刘仁轨活活打死……”

  尉迟恭怒道:“把逆子带来。”

  其实尉迟大将军妻子苏娬过世之后,便一直没有再娶继室。

  宝琳公子年幼失去了生母,又因尉迟将军的宠溺,才会让这孩子有了跋扈性情。

  不多时,尉迟宝琳被押送了回来,跪在尉迟恭面前。

  “你好大的胆子!”尉迟恭一脚踹在儿子身上,怒道:“谁让你去打许敬宗的?”

  尉迟宝琳道:“父亲也害怕太子的权势吗?”

  “你闭嘴!”

  尉迟恭大吼道。

  尉迟宝琳跪在地上也板着一张脸。

  尉迟恭道:“你娘过世得早,老夫处处惯着你,没想到惯出了你这么一个逆子!”

  说起母亲,尉迟宝琳稍稍低下头。

  尉迟恭道:“来人!”

  仆从连忙道:“大将军有何吩咐。”

  “带这个混账去他母亲的灵位前给老夫跪着。”

  “喏!”

  尉迟恭快步走到府外,仆从一路跟着道:“大将军这是要去哪儿?”

  “老夫管教无方,这个逆子几次冲撞京兆府,老夫去请罪。”

  春雨还在下着,雨水不断冲刷着一座座的宫殿。

  宁儿站在殿下身边,看着雨景沉默着。

  其实东宫殿前就是这么一堵墙也没什么好看的,只是雨声能够让人的心平静。

  李承乾道:“听说最近黄河以南的暖春来得格外早,这才会让关中的这场春雨来早了。”

  宁儿道:“殿下,暖春来的早,桑树早发芽,今年的丝绸肯定会更多的。”

  李承乾坐在屋檐下,接住一些从屋檐落下来的雨水。

  一旁的厨房传来饭菜香,是小福已经在准备晚饭了。

  “孤觉得不能掉以轻心,这种天气很可能会迎来倒春寒,漠北传来的消息,他们那儿还飘着飞雪,北方的冷空气还在积蓄,此时还不能耕种。”

  宁儿笑道:“殿下什么时候懂了这些学识了?”

  李承乾叹道:“东宫放着这么多书,孤随便翻了翻,就记下了。”

  宁儿伸手收起淡蓝色的裙摆坐下来,拿起炉子上的水壶倒上一碗热茶,看着开水倒入碗中。

  而后将水壶放回炉子上,茶水还在冒着热气,这个时候喝很烫,需要静置片刻。

  宁儿接着道:“殿下的那些书,奴婢都看过了。”

  李承乾妥协道:“好吧,孤记错了,是李淳风道长告诉孤的。”

  “中原各地若真的出现了倒春寒,那李道长真是一位高人呢。”

  看到身边宁儿似笑非笑的神情,李承乾心中隐隐觉得不能在她面前忽悠,母后的好帮手果然厉害。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