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道神君 第467章

作者:徍男

  以他穿越者的思维以及如今积累的磅礴武学经验,还有冯今宵的传承引导。

  他隐约猜测,如今或许便是他要作出改变的时刻。

  他的脑海之中,一些感悟的武道与冯今宵传承中所留下的一些心得感悟,在这一刻有所重叠,达成了共识。

  当初,这位前辈也是怀疑过,并且去大胆进行了尝试。

  如今,到他了。

  “单纯积累力量的阴神境,单纯为了避开天地排斥而去避世,四处躲藏着苟延残喘,美其名曰修生养性,并非真正的阴神之道……”

  “真正的阴神之道,应是阴虚!”

  “虚则可有可无,介入虚无之间,融入天地之内,化为一个整体,如此,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天地的排斥……”

  “但此举亦有风险,根据冯前辈的传承心得中的推演,一旦失败,可能神魂也将随阴神被天地吞噬,彻底迷失其中。”

  “阴虚……”

  楚歌缓缓垂首,看向手腕上的龙钟,又闭上双眼,毅然踏出大胆的第一步——散去全部阴神之力,融入宇宙卵中,融入八方天地之中,寻找那一丝阴虚的天人合一的契机。

  尽管冯今宵的传承之中,并未留下任何迈入阴虚的实例与经验,但对方却留下过这方面的见解和心得。

  或许当时,冯今宵也不能肯定,在留下传承之时也没有成功的例子,故此没有留下任何经验。

  但对方最终却在海渊天幕之内真正突破阳神,撕开大幕,也许是真的走出了阴虚这一步。

  既然冯今宵能走出这一步,楚歌觉得,他也可以去尝试一番。

  阴虚或许便是炼神返虚的境界,是真正的阴神境,而不是如今虚假的单纯一味积累力量的阴神境,是踏入阳神境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这一步,难倒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天骄,可能有人也如冯今宵以及楚歌这般想到过,但却无人真有那种勇气去尝试。

  或者真有人尝试了,却大多失败了,神魂消散天地间。

  有时候在面临一个关口之时,的确是需要勇气去冲,也需要一定的运气,不是所有的关口都能四平八稳的就能渡过。

  不过,楚歌的勇气,也有不少是来自于龙钟。

  一旦失败,他将会尝试神魂遁入龙钟之内。

  阴神力量哪怕都被天地吞噬同化,遁入龙钟内的神魂,也不应该会被天地同化。

  因为这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能从钟大爷的口中夺食,楚歌相信,天地也不行。

  楚歌取出曜日神柱杖,以顶级先天神兵辅助汲灵,收摄心神,运气静养,观想四象星图、太极两仪、神圣金人、混沌气息、宇宙卵……凝神专志。

  大量的阴神力量,汇入他的灵台宇宙卵内。

  他感到,自己仿佛成了宇宙的中心。

  漫天星光中的灵性从贯而下,大地中的微弱元气混着他丹田内的元气,由督脉直上,交汇于任督两脉的周天运行里,化作更多阴神力量,融入宇宙卵中……

  …

  …

第364章 忘我心境,天人合一,突破!

  元气与星光灵性交汇,在楚歌的体内宛如龙虎汇聚,迅速转化为磅礴阴神力量,一齐灌注进宇宙卵之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力量都被抽空,楚歌魁梧雄壮的身躯都已是开始慢慢如缩水般干瘪,精气流失,悉数转为了精神意志之力。

  他的双眸亮如灯盏,混身灵性波动极其强烈,精神意志在短暂之间已达到了一个巅峰,意志光辉从双目释放出,便能使得四周空间泛起些许轻微波动。

  “小歌……”

  一旁湖畔为楚歌护法的楚菲雪,俏脸浮现出一丝惊容,不明白自己的弟弟这是在进行什么修炼,却也不敢惊扰。

  此时此刻,楚歌只觉自身的精神意志已攀升到了一个极限。

  他当即不再迟疑,驱使灵台之中的宇宙卵飞出身躯。

  一种强烈的脱离感顿时袭来,好似他整个人已随精神脱离了最基础的‘空间’,缓缓上浮到天地虚空之中。

  但这还并非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最初的天人合一,其实讲的是垂死化身,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的颈部以上像天,颈以下像地。人的全身有三百六十六个小关节,故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

  人有十二个大关节,故而一年有十二个月。

  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配,四肢与四季相配。

  因此人体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天地,正印了楚歌所创的《四象圣功》——“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气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宇天气”。

  楚歌认为,要真正进入天人合一,炼神返虚,便要将人体小天地与外在大天地结合,就好比人身小三元与精气神大三元的结合。

  如此结合之后,大小天地合一,大小三元紧扣,便是真正的返虚之时。

  他大胆去尝试,骤然将阴神凝聚的宇宙卵以宇宙不断膨胀的特性去扩张,自身的阴神意志也随之不断扩张,去拥抱整个天地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宇宙卵在他的‘思想’影响下,内部形成天地四时,五行变化,仿佛与外在天地相映衬。

  尽管这种变化,只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虚幻观想,并非真实,却至少也在精神层面与天地相扣,便是形成了一层联系。

  这一层联系,便是其中的一元,神元与天地相连,带动他的阴神意志化作的宇宙卵,进一步融入了八方天地之内,人与天地相融,便是三元归一。

  楚歌只觉得自身已融入美妙无比的茫茫宇宙,完全忘了自身的存在。

  他根本不清楚,这其实已是进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阶段——忘我!

  昔日穿越前的那个世界之中,也有一些高人有所经历,譬如庄周梦蝶,孰为我,孰为蝶?

  当天地人三元归于一元,便再无你我之分,天地之别。

  天地不伤,我自不伤。天地不败,我自不败。

  如何令三元归于一元,便唯有忘我,方可天人合一,踏入返虚的境地。

  然而,一个人若是连‘本我’也忘记,纵是真正寻得天人合一之境,又能如何?已无法再回归本我,也就彻底从炼神返虚的阶段突破失败。

  楚歌本是有取巧之念,意欲在察觉不妙之时,神魂遁入龙钟之内暂避。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此刻竟误打误撞进入了忘我境地,也就失去了神魂遁入龙钟内的念头。

  随着他陷入忘我状态的时间越长,阴神凝成的宇宙卵与八方天地相融的程度也就愈发紧密,逐渐已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阶段。

  这会儿,他只感到意识宛如拔高到了天地的角度,思域开始向着极远处的方位蔓延过去,不是朝着一个方向去蔓延,而是向着四面八方蔓延而去。

  他的思域蔓延到山州,观察到一处万籁俱寂的禅寺。

  寺内香火袅袅,只有虫鸣唧唧之音,一个披着袈裟的老僧,坐在众佛殿内面如死灰敲着木鱼,默然不语。

  他观察到这老僧的精气下沉,两元与大地结合,其中精神这一元却宛如宝珠般凝聚灵台之内,熠熠生辉。

  这并非对方也已接触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而是将要圆寂了。

  他的思域继续蔓延,越过了育州、湛州、苍州、序州、鼎州、极州,目睹人间处处天灾地难。

  万千黎民,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空气中的异力也是愈发稀薄,整个世界似已处于崩溃衰败的边缘。

  而在这万水千山之中,竟有不少地域遍布天地香火教的门徒的足迹。

  他们在苦难中传播香火信仰,呼吁苦难众生在绝望中如抓到一丝希望,一起供奉信仰天地教母。

  一时间,天地香火教仿佛已名符其实,天地各处都存在其香火信众。

  在这个过程中,楚歌却始终平静,仿佛没有任何情绪,没有丝毫情感,似乎凌驾芸芸众生之上,真的已与天地融合,处于了同一个高度,达到了返虚的境地。

  这种阶段,自身融入天地之中,不会再有七情六欲之干扰,实现断诸烦恼,身心净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他仿佛真的达到了前世道德经中记载的一种状态。

  处于天地的角度,他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

  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

  简而言之,无论万物如何,那是万物自身的发展,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高深的境界,高到令高山都要仰止。

  却也因天地的境界高度太高,在天地意志面前,个人的意志就渺小得宛如皓月与之萤火的差别,从而导致个人意志很容易就会迷失在天地意志之中,被天地彻底同化,最终消弭天地间,无法获取返虚后的超脱。

  楚歌此时的意志已在随着与天地愈发紧密,而愈发分不清你我彼此。

  他的思域继续蔓延,来到荒州之时,观察到了荒州似处处充满怨气,被一股磅礴的众生怨念充斥。

  尤其积溪府的教母殿内,怨气深重,丝丝缕缕的红毛从殿内各个角落中蔓延而出,大量怨气伴随着香火信仰力,不住向教母殿涌去。

  在他观察到之时,教母殿内似有一双森然诡异的发光双眼,骤然仰头看向了天穹。

  这是一双怎样的双眼,眼神中充满狰狞、迷茫、痛苦、野心以及惊人的执着。

  他的思域没有任何停留,情绪没有丝毫波动,继续向前掠过。

  当越过生灵涂炭的灵州之时,云雾飘渺的天命宗天命山上,命主‘啧’了一声,目露奇异古怪之色,掐指观察天象,又挥袖之间,推动满山云海模拟天象变幻,连道奇哉怪哉,却又无法找出奇怪的地方在何处。

  很快,楚歌的思域随天地视角蔓延到凛海,一直来到海渊天幕之内,目睹到天幕中剧烈波动扭曲的空间,观察到重重扭曲空间的魔影以及十二位魔主的身影。

  “嗯!?”

  其中一位三头六臂,坐白骨莲台,手持火中巨刃,头戴烈日冠的魔主身影陡然抬头,一对重瞳魔眼似霎时破开重重空间,强横的魔性意志贯穿海渊天幕,巡视八方。

  最终他却一无所获,眉峰隆起,神色充满惊异不解,无比强横的意志横扫八方天地,却也一无所获。

  “大哥,怎么了?”

  一旁的阴魔主神色疑惑道。

  原始魔主一对慑人魔瞳缓缓收敛,冷道,“没什么,只是隐隐察觉到似被观察的威胁,但本尊竟是没找到威胁的源头……”

  “这天地间还有谁能观察大哥还不被您捕捉到痕迹的?”

  欲魔主以富有磁性的嗓音奇异道,“即便是天地教母,也没那能耐,会是谁?”

  “哼,瑶静萱……她哪有那能耐?”原始魔主不屑冷笑,随后眼神阴沉,“本尊此次虽是失败,付出了极大代价,她也讨不了好处。

  这瑶静萱,愚昧至极,得到外域的香火武道后,便如获至宝钻研至今,殊不知香火有毒。

  她以为遏制了本尊,又借本尊之手令天下苍生陷入苦难之中,她再以救苦救难的菩萨形象深入苦难之中,四处播散信仰,便能收获大批香火信众,获取力量……呵呵呵呵……”

上一篇:太平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