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982章

作者:阎ZK

  秦王不会像是之前草原上的有些可汗一样,以鞭子恣意鞭打百姓,也没有把贫苦人划分为野人,更不曾把普通人性命只划分到一条草绳上,骑士和武士杀死他们都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反叛之心,便即大减。

  四方乃定,秦王铸鼎之时,陈文冕在安静思索许久之后,去了薛家,他如今也在战场上厮杀了不知道多少次,豪勇壮阔,此身从千军万马中淌来,不曾有半分的畏惧和后退。

  但是他站在关翼城的薛家之前,手里面提着孩子会喜欢的点心,反倒是有些缄默,有些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反倒是失去了最初的豪勇。

  最后他走入薛家,薛道勇慨叹,只心中怜惜这个命苦的神将,神态极温和,道:“你和观一,情同手足兄弟,既是如此,就也算是老夫的半个晚辈了。”

  “来,进来吧。”

  陈文冕和薛道勇一并,从薛家的走道走过,走向薛道勇的听风阁的时候,有一条回廊,这廊道曲折,两侧垂下来大片白纸,白纸上写着一个个墨字,在风中飘舞。

  这一幕,倒仿佛是在梦中见到过的。

  风吹拂过来的时候,这一张一张写满了墨色大字的白纸在风中晃动,陈文冕站定了脚步,忽而听到了笑声,还有头痛声音,见得一大汉追一孩童,道:“小少爷,你慢点,慢点!”

  “来追我啊,来啊!”

  一个小小的孩子跑过这回廊,开心不已得避开前面的赵大丙,一个转身的时候,却终究还是年少,虽然有一身上乘武功,终究是根底尚浅,避之不及,一头撞在了陈文冕的腿上。

  “啊呀!”

  这孩子喊一声,被陈文冕一身醇厚内气反震。

  往后跌倒。

  恰好赵大丙赶上,往前一个飞扑,双手搀扶住了这孩子,道:“小少爷,你没事吧。”

  那孩子坐在那里,晕晕乎乎的,却还是道:

  “没事,没事!”

  他抬起头,看到前面止住脚步的陈文冕。

  眼睛亮晶晶的,道:“啊,你好高啊。”

  陈文冕看着那小小的孩子,后者看着那身穿白袍,气质温和的青年,薛道勇神色复杂,只是叹息一声,道:“天仪,这位客人,你喊大哥……”

  陈天仪遗忘过去,只是灿烂一笑,道:“大哥。”

  展开双臂。

  “抱抱!”

  陈文冕缄默许久,他看着自己满是血腥的双手,伸出去,抱住了这个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的‘弟弟’,小心,谨慎,复杂。

  被外公当做棋子,被母亲排斥,追随亲生父亲,又讨伐了前十几年的父亲,他此刻接触到了一种,类似于亲情的复杂存在。

  他忽然更加明白了一丝丝。

  为何陈鼎业最后会选择击退,不肯让他下手的理由。

  诸般情绪,形如千千结。

  说不明,分不清。

  陈文冕最后只是轻声道:

  “……嗯。”

  ………………

  突厥归降,陈国平定,乃铸鼎,铸鼎定气运,不可能让李观一踏破武道传说,但是却可作为那一线气机,求一个突破刹那。

  天下前十神将,秦与应相差仿佛。

  但是前三十的神将之中,秦王麾下远比应国更占优势。

  气势勇烈,慨然已有吞并四方之气魄,但是,天下豪雄,并非只是一国一地,青史之中,读书千万遍,是百姓苦楚,是天下裂变,是四海之间,英雄杀英雄。

  事情更发生在,中原最终讨伐突厥之前。

  那时候的姜素出战,姜万象送别姜素离开,嗓音平缓,曾言道:“我这一生,走到如今,犹如一场大戏,戏终究是有散场的时候,也有最后最高潮的时候,可在之前,也要有暖场的前戏。”

  “陈鼎业或许要亡了,朕,也该走这最后一战了。”

  姜素率兵而去了。

  这是为了天下的大义。

  但是如他们这般的人,既有天下的大义,可以为此舍弃很大第一部分战略,共御外侮,死不旋踵,却也有自己的眼光和选择,亦如秦王在破突厥之时,也是为讨伐陈皇做准备。

  姜万象,也有他自己的准备和目的。

  也有他自己的选择。

  有他的双眼所看到的,那个辽阔而遥远的天下。

  他已经,太过于老迈了。

  尤其是,在三年前开始,就决意,一边续命,一边将大应国的国势和气运加持于军神姜素之上,让本就所向无敌的军神姜素,拥有更强的未来。

  但是,抽离气运和国运,对于一国之君来说,是巨大的损耗,尤其姜万象已是如此地衰老,如此地……靠近死亡。

  若是壮年的时候,他可承担这样的损耗,却不会有这个心境和选择;年老的时候,他虽有这等心境,但是身体血肉的不适感和反噬,却足以将他那本就将尽的寿数,消磨地越发单薄。

  一代君王,命薄如纸。

  姜万象是此生皆不服输的性子。

  是天下豪雄,自庶出而征讨天下的一国之君。

  以他的眼力,眼前已经见到了天下,已经见到了天下归一的可能,知道无论自己的胜负,天下一统,四海升平的那一天,都将要到来了。

  此生索求之梦,就在前方!

  而自己的生机越发衰弱,越发微小,眼看,必然会缺席这壮阔一战,怎么能甘心?怎么能够就此放下?

  怎可如此?!

  怎么能闭上眼睛?就此离开人世?!

  “如此天下,若就这样告别,岂不是遗憾?”

  他将这样的话语告诉了姜素的时候,姜素缄默,道:“若非是将国运传递于臣一身之上,陛下之气数,不至于沦落至此。”

  姜万象放声大笑:“我从一介庶出宗室子弟,走到如今,从不相信的,就是【若是】两个字。”

  “天下大势,从来没有假如如何的余地。”

  “只能够靠自己。”

  姜素道:“但是,陛下你……”

  姜万象淡淡道:

  “应国气运已交付太师,天下尚有其他选择……”

  这一句话落下,姜素的神色微凝。

  即便是这位无善无恶的军神,也感觉到一股汹涌的大势,扑面而来了。

  姜万象握着自己的手掌,感知到失去了国运加持之后,因为身躯不习惯导致的,气运反噬,生机溃散,神色平淡:“驰骋一生,就看这一场结局,无论胜负,都是快意。”

  “无论是赢,还是输。”

  “都该要走到最后,不是吗?”

  “纵双手血腥,大逆不道,纵然此身之后,千夫所指,万古喝骂,又如何?”

  “你我之辈,如何会在意。”

  姜万象淡淡道:“让我们来走到最后吧,就让我,成为这天下最为大逆不道,最为汹涌独绝之人,然后,以此衰老之身,行在天下兵锋之前。”

  老迈苍龙踱步,彼时他走入了大应国皇宫之中,亦如此刻他踱步,走入了中州的宫殿。背后千军万马,铁骑刀枪,前方中州世家贵族,面色惊变。

  天下的英豪枭雄,都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做自己的选择。

  背负此身一切行动的后果和代价。

  在秦破陈,灭陈皇而铸鼎的时候。

  姜素为饵吸引注意力,姜万象率军,抵达中州,他踱步而行,白发苍苍,眉宇睥睨,走上了九十九级白玉台阶,看着那鬓发微白,眉宇沉静的赤帝姬子昌。

  千军万马,乱世君王在前。

  姬子昌怡然不惧,只是淡淡道:

  “卿等忽然来此,是有何所求?”

  “既来拜谒,缘何不行礼数?”

  坦荡从容。

  姜万象淡笑,抬手。

  左手手掌搭在右手的手背上,缓缓一礼。

  袖袍垂落,墨蓝苍龙纹潜藏于袖袍之中,犹如神龙,游荡于四海,老迈将死,然此心不服,气度睥睨傲慢,自有那乱世霸主的气焰。

  “姜万象,见过赤帝陛下。”

  “今来此地。”

  老迈苍龙抬眸,平淡道:

  “请陛下——退位!”

第77章 圣旨和托付

  姜万象这一句说出,犹如大逆不道,似将这八百年赤帝一朝的威严和秩序,尽数都踏碎扫断了似的,整个天地之间,气氛刹那之间,沉凝肃杀,乃至于极也。

  群臣百官,衮衮诸公,一时竟没有谁敢说话。

  那老者身上,似乎背负着某种肉眼可见的磅礴大势。

  与其说,他们是感觉到了一种巨大的压迫感,倒不如说他们感知到了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绝大的恐惧,那种恐惧超脱生死的威胁。

  是一种早已经习惯的,八百年的秩序,即将要彻底为人所打碎,踏破的,对于这等剧烈变化的恐惧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