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1010章

作者:阎ZK

  “婶娘。”

  李观一握住了慕容秋水的手臂,他看着慕容秋水,最后没有说太姥爷的离开,没有说其他任何事情,他只是低声道:

  “你不要走……”

  慕容秋水点了点头。

  李观一觉得自己很卑鄙。

  他在用婶娘的悲伤,用婶娘的感情,来捆缚婶娘,然后用这样的‘卑鄙’的方式,去让婶娘可以从悲伤里面走出来,可是他还是这样做了,温柔且卑鄙。

  这世上辽阔,他的血脉亲人,就只剩下婶娘一个了。

  天策府的官员们处理这一段时间繁忙的事情,也有记录青史的官员,把这些事情都记录下来了,萨阿坦蒂作为其中一员,帮助那些长辈们搜集资料,记录这些事情。

  无论是赤帝之殇,姜万象之陨。

  还是姬衍中带着长乐公主跳崖,两个方向的大战。

  都是这个时代最为波涛万丈的事情,都是足以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事情,这些事情里面,其中有对民间诸事的选集文集,记录了剑狂慕容龙图之死。

  这并非是为帝王而投其所好,不是为了讨帝王的欣喜而将帝王的亲属而列入列传之中,只是那位剑客,实在是不出世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以自己一柄剑,改变了时代。

  若非是剑狂慕容龙图那一剑,令姜万象气运崩散。

  江南之地,就算是岳鹏武归来也是一场死战。

  一剑斩气运,败帝王,天下江湖风流至此,已是极也。

  记录秦王的青史是不会给他看到的,但是其他的部分却会呈送,只是这般文字,不乏赞誉,秦王却忽而大怒,这是萨阿坦蒂唯一一次见到,天格尔如此的模样,也是秦王在青石上唯一的一次失态。

  即便是面对着绝境仍旧笑着的秦王,声望传遍了四方的天格尔指着青史记录,道:

  “慕容龙图死,是什么意思?!”

  史官不解,只是回答道:“剑狂慕容龙图斩气运而去,再不曾见其踪迹,气息已散,终究是死于天下,以一介剑客,而可以死天下,不亦壮哉?”

  这是很标准的学子士子的语气。

  哗啦!

  秦王握住那一卷书抛掷而来,将那史官骇得一跳,脸色都白了,但是即便是这个时候,那一卷书没有抛掷额头之类的地方,只是砸在他的身上,秦王安静,忽然喝道:

  “他没死!”

  “没有!”

  “你们不曾见到他的身体,也不曾看到他最后一剑,怎么说他死了。”

  “壮哉?壮什么?!”

  文官面色煞白,不知道为何秦王如此地发怒,他们因为这等诧异和恐惧而微微颤抖着,萨阿坦蒂却抬起头,少女的眸子安静,看着在愤怒之下的秦王,心里疑惑却又缄默。

  为何这位天下的英雄在愤怒的时候,为何会如此地哀伤,如此的悲凉。

  秦王愤怒,令百官名士都退下,心里面都有些胆战心惊的,他已是开辟天下,占据一半世界的霸主,犹如乱世的神龙一样驰骋在青史和传说之中。

  其实这个天下,就算是这样大,却已经没有谁有胆魄,直面秦王的怒火,也没有多少人,真正的能站在他的旁边,去告诉他真相。

  秦王把所有人都赶走。

  独自自语去骂:“史官书生,不知兵马,不知天下!”

  直到最后,一只手掌按在了那年轻的君王肩膀上。

  李观一的声音顿住。

  老司命看着他,声音温和宁静:

  “慕容龙图死了。”

  “小家伙……”

  李观一下意识反驳道:“不会……”

  老司命的声音提高,像是要打破某种东西:

  “他死了!”

  愤怒的秦王,张牙舞爪的麒麟身躯一顿,然后似乎失去了力量,颓唐下来了,他踉踉跄跄后退,坐在了座椅上,看着那青史初稿,低着头,不再说话了。

  老司命的眼底带着悲怜。

  乱世的麒麟,此刻犹自如同被舍弃的猫儿。

  秦王低垂着头,仍旧只是低声道:“太姥爷剑道通神,他服下了续命蛊,他武功已是超凡脱俗,他不会死的,他只是离开了……”

  “况且还有赤龙,张子雍的武功不就是从太古赤龙那里开始的吗?所以,太姥爷他……”

  这是对老司命说,亦或者是对自己说。

  老司命道:“就算是太阳也是会落山的。”

  秦王独自坐在那里。

  征讨天下的豪雄,此刻却像是个孩子。

  老司命叹了口气,即便是他已经见惯了这些,但是见到这样的情况,还是有些悲伤,独自离开,将门关上了,让秦王独自去面对着这一切。

  秦王枯坐了一夜,月色星光洒落下来的时候,回忆也会生动。

  这些文官史官们去拜见能在这个时候劝住秦王的那几位先生,文清羽沉思之后,选择后退一步,只是晏代清诧异,却说秦王对事不对人,他不会迁怒你们的。

  好生安抚了众人,许诺第二日带着他们再来谢罪。

  只是第二日,史官在破军,晏代清的带领下前来再度拜见秦王的时候,看到秦王独自捧着剑,安静闭目睡去了,桌子上,青史如刀一般,原本的记录被抹去了。

  只是留下了新的结局,【剑狂慕容龙图,一剑破气八百年,忘剑而入道,乘龙飞升而去,人间不见其踪】的记录,晏代清看着这一卷君王执意要更改的记录。

  看着他抱着剑闭目睡去,鬓角白发垂落,眉宇似乎皱着。

  或许,提起剑,将天下踏碎的英雄,去开辟时代和太平未来的君王,众人所渴望追随的背影,内心里根本还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他也只是拼尽全力,想要抓住些什么。

  他和婶娘在天下逃命,好不容易冲出去了,面对江湖的危险,他习惯性的握着剑和战戟,有一个老人提着剑来找他,说什么都有我在,然后站在他的身前,挡住了前面的风雨。

  他不肯接受太姥爷的离去,宁愿固执地,可笑的,以君王的威仪,以那霸主的王权,豪情和睥睨,在这天下和青史,留下了这样孩子气的一笔。

  而这样的君王失仪,也终究是和【剑狂慕容龙图,以剑入道,江湖神话,终得以乘龙飞升】,传于青史之中。

  ………………

  应国的大军回撤的时候,宇文烈和贺若擒虎,秦玉龙三人率军,他们的心仍旧坚定,只是整个大军都陷入了君王已去,大战败北这两种复杂的情绪之中,极为低迷。

  其中贺若擒虎,秦玉龙等人努力想要鼓舞提振士气。

  但是这样的巨大冲击,对于士气带来的影响,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可以鼓舞起来的了,就在这种士气已低迷的几乎如同天云坠下来的时候,前锋军忽而凝滞住了。

  时已渐入秋日之中,天地辽阔苍茫。

  一匹龙驹,一位老者,墨色的大氅垂下,如同巍峨的山峦一般肃穆,提着那柄刺穿乱世麒麟的神枪寂灭,威严,冷厉,坚硬,却又无比可信,无比强大。

  那种低迷的士气被打破,那种笼罩着全军的哀伤之感,被重新撕裂了,姜素驰骋而来,他无视了宇文烈,贺若擒虎,秦玉龙,只是下马,提着神枪寂灭,一步一步走过了万军。

  他走到了君王的棺前。

  寂灭神枪插在地上,军神姜素半跪在地上,宽大的手掌抬起,按在了棺身上,嗓音低沉:

  “陛下……我来了。”

  三军悲恸。

  天地苍茫,在应帝归来的时候,应国上下缟素,姜高姜远戴孝,应国都城的大道上,通向皇宫的位置上到处都是自发披麻戴孝的百姓,空中纸钱舞动,苍茫如白雪覆盖大地。

  军神姜素,抬棺扶灵。

  恍惚之间,犹如当年大雪纷飞,姜万象衰老,他背着姜万象,走在皇宫之中,姜万象说往后就交给你了,我还是要死了……

  军神姜素沉默着,仿佛还背负着姜万象,背负着这大应国,步步往前。亦如当年那少年姜万象练功力竭,他背着力竭睡过去的少年,走过烟火人间。

  “无论如何,我等都会击破麒麟。”

  江南的风中,秦王拂过木剑,心中决意依旧。

  “已走过千里万里人间,我们一定要胜利啊。”

  纸钱如同白雪,军神仍旧固执支撑着这大应的天下;江南长风如旧,秦王仍如同年少时那样的秉性。

  在这一南一北,在这天下两端。

  青史上,在这一年失去了许多的军神和秦王,却只是低声地道:

  “一定会……”

  “天下太平。”

  论天下英雄,不过此心如铁。

  不肯回头。

第90章 太阳会落下,但是终将升起!

  南翰文抬起头,看着外面的阳光,打了个哈欠。

  他的眼底倒映着这时节的江南,风中已带着了些微的冷意,但是不刺骨,没有那种凌冽的的寒意,似乎是因为今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些。

  陈鼎业死于刀兵,大汗王崩于战场,剑狂乘龙,绝迹于江湖;应帝持剑,消弭于天下。

  而那位末代赤帝,则是以一把烈烈的火,为这八百年风流意气画上了一个不完美却圆满的结局。

  陈皇,应帝,草原的霸主,射飞鹰的神射,君王,侠客,这在过去一甲子之中一一地登场,展露自己才气和锋芒,叫这天下人的目光都被他们吸引和占据。

  仿佛皆天命之雄杰。

  在这时代洪流之中彼此争锋的群雄们,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次第凋零而去了。

  南翰文年轻的时候读书,澹台宪明要他读史,读一遍不行,读第二遍不行,他便恼火起来,只在山神庙里面读书,懒得造饭,就熬粥之后,等其冷了凝固,切成好几块,饿了就塞嘴巴里面吃冷饭。

  如此刻苦数年,才有所成。

  意气风发去问澹台宪明,却被那时的中年儒生安排了个小厮的职位,南翰文那时候呆滞,澹台宪明笑着道:“且先让你奋勇用功,刻苦争斗,再告诉你,刻苦并无意义。”

  “便是我教给你的第一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