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518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朱元璋没觉得抢一部分人的钱给另一部分人哪里不对,自古皆如此。

  包括文武百官,他们也认同这点,收税就是这样啊!百姓自己家里种点东西卖,就不收税,商人卖东西便三十税一。

第760章 专利有别钱少雇

  “朱里长,既然你提高从地刨食儿,可有更好的法子?”

  户部尚书颜希哲出声,反正大家今天都没什么事情,顺口问一下,万一有呢!

  里长看过去:“颜尚书,现在的技术够用了,关键在于畜力不足,要多多养牲口。

  哦!还有肥料需要建厂来造,教给百姓如何使用,应天府这边和宁国府是试验区。

  其他地方的百姓即便拿了书,若没有官府指导和组织,他们自己弄不来肥料。

  磷矿是一种肥料,百姓难道自己去找矿,然后拿回来磨,再看看含磷量多少,用在地里?”

  里长说着想到了工业方面的问题,百姓只能种地,让百姓去做更多的事情,百姓不会。

  最好的方式是由人建厂生产肥料,再卖给百姓。

  “那工厂归工部管,还是我户部管?”另一个户部尚书俞浦纠结起来。

  “工厂属于商业行为,自然归户部管,工部管屯田、修水利工程、山林和沼泽什么的。”

  里长现在对六部的事情很熟悉,以前根本不明白,憨憨教。

  “由谁去建工厂?那技术不是说了别人用得给钱么?只有下丘村有技术。”陈宁又蹦出来了。

  “简单地磨一磨有什么技术?用铁锤砸,拿石磨磨,不需要技术,难道要上蒸汽机?”

  里长诧异,很多矿肥,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了,又不是把磷石变成红磷。

  那个现在使用的石灰石方法,憨憨说这个技术不好,却是最适合当下的,其他的技术难度高。

  “朱里长,咱说的是技术收钱的事情。”陈宁强调关键点。

  “收钱对啊!下丘村可以免费给别人,别人有好的技术就不外传,因为吃亏。

  明年必须实施,可以买断,也可以按照使用的次数来收钱。

  估计许多秘方都愿意买断,这样不操心别人用了多少次。

  琢磨出一个好技术,买断的钱可以让人一辈子不愁吃喝,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做。

  看官窑的技术外传吗?看宣城县的纸技术外传吗?看墨的技术外传吗?”

  里长理直气壮,对,明年必须这样干,不是跟你商量。

  “可是还会有人有秘方不想传出来,要世世代代守着,当如何?”陈宁又问。

  “什么秘方?说出来看村子有没有。”里长给出答案,不卖?不卖村子卖。

  众人:“……”

  “既然如此,下丘村把所有会的全拿出来不就成了?”陈宁还有话说。

  “陈大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琢磨好技术,不是为了让村子赚钱。

  村子通过授权技术赚的钱,最后也会拿出来花,比如修路、开山等。

  但这钱他们必须给村子,无规矩不成方圆,估计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会是工匠。”

  里长纠正陈宁的错误认识,推行专利的目的不一样。

  “甚好,水力纺织机就是技术费用,商人们很积极,在那里找荒山种棉花。

  明年收茶叶籽油的提炼技术,那个是村子的,谁用上那个方法,谁就得给钱。

  村子到时候可以多放出来一些技术,之前养牲畜、家禽、种地的就没法收了。”朱元璋出声支持,却表示有的技术无法管百姓要钱。

  下丘村专门出的书,百姓用了,咋让百姓给钱?

  包括套种的方法,难道别的地方百姓照着学,官府过去叫人家收获的时候交上来多少东西给下丘村?

  里长摆下手:“陛下,用在所有百姓身上的技术下丘村不要钱,下丘村只收取商人获利方面的技术费用。”

  这点是憨憨说的,憨憨说下丘村的种子应该收专利费,比如有的百姓买了种子种地,然后留种,那么就应该给下丘村钱。

  实际上不行,百姓种地留种是传统行为,朝廷没人会支持下丘村收钱。

  还有犁,村子做出一种新的犁,百姓看到了,也找人照着做,然后耕地,这个一样无法收钱。

  但朝廷会奖励,东西好,大明百姓都能用上。

  若是一种新的织布机,没问题,谁敢买去拆了仿造,拿钱,不拿钱就抓你。

  朱元璋颔首:“今年先把此事确定下来,明年下丘村技术一出,诸卿要抓好,莫叫人偷偷学去了不给钱。”

  群臣齐声应是,没办法改变了,到时候看看下丘村能赚多少钱?

  ……

  午饭时间到。

  自己来的那些孩子和家里的老人被安排上,用个幔帐一围,挡住风,在里面吃火锅。

  今天没有牛肉,人太多了,牛不够杀。

  从宣城县下丘村送来的羊,养殖场的羊多,一些不能当种羊的养大了杀掉吃肉。

  蔬菜没从那边送,那边蔬菜不够用,宣城县外面由朝廷修的蔬菜大棚,整个宁国府几十万人。

  下丘村的菜支援给宣城县的其他二十一个村子和当涂县的十几个村子,这些村子有钱,尤其是二十一个村子。

  他们不掏现钱买东西,他们那些东西一旦大量卖,就得交税,已经不属于农产品范畴,是商业行为。

  他们把东西送到下丘村,再从下丘村把蔬菜带回去,需要用棉被保存,否则会冻坏。

  那些东西,下丘村拿到这边的村子吃,就不用再买了。

  朱元璋先涮一片肉,蘸着放了麻酱的蘸料吃一口:“嘶~~呼~~烫。今年各地的大棚蔬菜开始卖了,生菜和茼蒿比羊肉贵。

  寻常百姓先不忙着吃,等咱多赚点富裕人家的钱,再降价。

  过年吧!过年那几天降价卖给百姓,村子最初来南京的时候,那黄瓜是最贵的。

  现在生菜一斤才一百文,过年的时候降到三十文……二十文吧!工厂女子大概一天的工钱。”

  朱元璋直接考虑价钱,今年的大棚多,产量高,卖不出去又留不住。

  “朱里长,女子做活不累?为何赚钱少?有的男人干活,一天可赚六十文。”

  胡惟庸自己一个人一个小锅,他不愁菜,现在每天给他们家里发菜,他考虑工钱。

  “因为福利高、待遇好,多了咱们就赔钱了,工钱二十文其实不低了,她们自己织布,一天赚不到十文,比在工厂里累。

  如果给她们钱,她们不会拿那个钱来买自己用的东西,只会放到家中攒着。”

  里长这次没有怼胡惟庸,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工厂的情况。

第761章 政令可改策有方

  “都有何物?”朱元璋也好奇起来。

  “咱知道,父皇咱知道。”朱樉主动出声。

  “本来不应该说女人的事情,既然胡左丞询问,咱就说一说。”朱樉再解释一下。

  “工厂里的女子每个月都有发新的月事巾,跟宫中和村子的一样。

  她们有胭脂水粉、牙膏、肥皂、香皂、护肤品、睡衣。

  因为要让她们更漂亮,鼓励她们多生孩子,不漂亮丈夫不愿意怎么办?

  并且她们怀上孩子后,她们有四个月的产假,每月三十日计,每天会按照二十文工钱来给。

  她们在工厂上班,工厂找医者给她们看病,惠民药局只是给人瞧病医病,不负责调理身体。

  工厂却看谁的身体虚,就给好药来补,包括以前生孩子留下的病根也努力治。

  至于每天都能洗热水澡,这个属于正常,男子的工厂里也享受同样待遇。

  厂子提供三顿饭,值班的额外一顿饭,送蜡烛,三顿饭的最后一顿她们都拿回家吃。

  蜡烛是为了她家的人晚上吃饭照明用,她们早上做饭,再来工厂,晚上回去做饭,回去晚了天黑了,家人吃饭看不到怎么办?点蜡烛。

  这些全需要钱,把钱给她们,她们不会那么用在自己身上。”

  朱樉介绍完毕,没办法,就是福利好。

  “如此给钱?难怪了。只是……里长可知前宋否?”

  曾鲁突然出声,他和其他人一样,没想到下丘村的工厂是这等福利,女子一天二十文左右工钱确实不少。

  但是他有疑问,要弄清楚。

  “曾大夫是说州县乡村五等、坊郭七等以下贫乏之家,,生男女不能养赡者,每人支免役宽剩钱四千?”里长问。

  “正是,另有:无问贫富,凡孕妇五月,即经保申县,专委县丞注籍,其夫免杂色差役一年。

  我朝亦有前宋所行之令,惠民药局、生药库、养济院,宋之后时,凡此种种,常平仓入不敷出。

  下丘村行此事,国必从之,里长可怕将来与前宋一般?民先厚而军饷次之?”

  曾鲁又说个情况,然后对比,现在的大明就开始了,下丘村这样做,朝廷学,到后来养懒汉,而且先把大量的钱给这些人,结果军队最后没钱了。

  大家看他,有人替他捏把汗,福利政策可是陛下提出来的。

  朱元璋果然脸色变了,不过没发火,而是问里长:“宜长,果真如此?”

  “陛下安心。”里长先跟朱元璋说一下,再转向曾鲁。

  “曾大夫,兵无常势而水无常形,政令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之所用为善,则用之,明时所用不善,则改之。

  眼下大明人口不足五千万,鼓励生育乃迫在眉睫,是以当行此策。

  前宋后期出现养懒汉之事,非养济院政策错误,乃吏治出错,吏治错则天下诸事皆错。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