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237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马徽看到船队了,他在愣神,直到黄里长又喊两声,他才回魂儿,说道:“圣上出行,看旗帜,亲王们和公主们也来了不少。”

  “啊?陛下出来了?他要去哪呀?”黄里长压低声音。

  “去下丘村呗!下丘村的旗帜也挑着,黄里长你无须如此,圣上出行不避人,不是微服出巡。”

  旁边的钱杜史接过话,并告诉黄里长正常说话即可,这是光明正大的,非偷偷摸摸。

  黄里长想一想,说道:“对呢!下丘村的麦子要收了,咱的也得收。下丘村还有早春就种的大豆,现在也能收了。

  他们村子种的东西,都是要当种子的,跟咱不一样,咱……你们爱吃面食不?收了麦子就有面了。”

  “爱吃爱吃!”马徽和钱杜史一同点头,籼米不做米线的话,不如面好吃,粳米又太贵了。

  这边不是更南方,面食很多,得从北方以运河来运。

  “那好,等咱们收完麦子就种大豆,深秋时给你们做豆腐吃。”

  黄里长时刻不忘了招待好两个教书先生,这身份比百货商店掌柜厉害。

  “为什么不种水稻?”钱杜史觉得轮种应该是水稻,这边有湖。

  “涨水给冲了呢?水稻得插秧,累死累活的,一冲全没了,大豆不用那么累。”黄里长有自己的思路。

  他们说话的时候,船队前面都过去了,剩个尾巴也出了胭脂河。

  再行片刻,进入顺流河段,黄池河。

  河边有人在修路,已经修到丹阳湖了,这是能看见的,没看到的就是按照地形来修,前面到胭脂河。

  找人慢慢修,不曾发力,胭脂河边有路,等着更多的人手招过来,顺着这条路,能一直通到南京。

  因为秦淮河存在很多年了,河边始终有路,就差连接与拓宽、平整。

  “朱里长,我见路边堆了不少砂石,路不是修好了么?”朱标拿望远镜看。

  “没有沙子,都是大小不等的石头,有的还是风化石,堆在路边,上面会斜插个竹子的锨。

  往后顺着到秦淮河岸边一路上都会如此,隔一段距离放一堆。

  遇到下雨后,或者其他情况下路不好时,路过人的会用竹锨帮忙补一补。”

  里长介绍情况,砂石用来补路,再放个竹锨。

  下雨后某个位置沉降了,只要有人路过,就能用竹锨撮砂石填一填、踩一踩。

  竹锨没人拿回家,不值钱,而填坑,大家都很自觉,百姓可以不识字,却知道这条路得所有人一同维护。

  即便小孩子,走在路上渴了,看别人家的菜地有黄瓜,都是踩垄沟不踩垄台,选上面的大的黄瓜摘,用指甲掐断后面,而不揪秧。

第338章 参观舒心笑语盈

  船只进了黄池河速度就快了,不长时间就抵达下丘村的码头。

  下丘村的码头修得漂亮,并非在河面上延伸出去一截,而是往后缩的岸,拿水泥和石子抹出来的内凹形状。

  如此避免河上船只调整不过来撞到码头上,同时也为船只的停泊提供一个位置。

  借着原来的地势凹进去六十多步,长一千多步,这样能够停很多船只,装卸货非常方便。

  之所以一千多步的长度,是因为水车需要水流驱动,短了的话,水都在外面走。

  岸的对面与这边,各有两个水车,凹的位置也差不多。

  这样其实还方便下一些虾笼,总是能吃到虾和小鱼,并且不费力气。

  船只进两边的凹处,然后发现码头不够用,一千步长,六十步宽,两边加起来装不下朱元璋出行的船只。

  有的船卸完了人和货物,转头去丹阳湖里呆着,也有的跑到下游的芜湖,船上面有水兵。

  朱元璋不是微服私访,也不存在这等情况,他出一次宫就很不容易了。

  岸上早有提前来的护卫守住各个位置,朱元璋带着马皇后和孙贵妃下船。

  后面是下丘村的孩子们围绕着的太子妃,太子妃又坐上轮椅了。

  她的待遇才是最高的,一旦有危险,下丘村的孩子直接面对。

  “铃儿,村子里也有轨道?有那个漂亮的送饭车吗?”

  太子妃拉着走在旁边的小丫头的手说话,两个人最亲近。

  “可以有,明天行吗?一会儿就找人打造,没什么难度。”小丫头回应。

  “那就造一个,我让殿下拉着我在这边转。”太子妃不拒绝。

  众人先安排休息的地方,不过有人现在麻了,想走却走不了。

  李知县等人又来了,打着了解村子百货商店实行一阶段情况调研的名义来的。

  昨天晚上来的,就住在下丘村,想多住几天,反正县里没有事情。

  然后……

  然后军队来了,限制出入,他们只能呆在自己的房子里。

  李知县问情况,没人给他答案,只告诉他们别动,等!

  等一等,就等来了大队人马,他们跪在门口迎接圣上。

  “起来,都给咱起来,咱差点以为到了宣城县,衙门中的几个重要官员都在啊!”

  朱元璋之前得到汇报,宣城县四个主官又跑下丘村来避暑了,甚至还带了好几个吏员。

  换一个地方,朱元璋要杀人的,唯独对宣城县和宁国府府衙的官员网开一面。

  宣城县就二十二个村子,同时负责县城里的一些治安等事务。

  二十二个村子中的二十一个根本不用衙门管,自己发展得挺好的,官员不来捣乱就感恩了。

  最后一个就是下丘村,看距离,发现官员在下丘村办公与在宣城县办公差不多。

  针对的那些个村子布局,两边几乎相等。

  不同的是还有个城,那城不都归宣城县管,有宁国府插手,守城门的兵不可能全是县里的。

  那样的话,如果知县造反,直接封锁各城门,调动县里的力量,就能把府衙的官员全抓起来。

  这等事情怎么可能会出现?府衙有府衙的队伍,甚至在城里有军队。

  眼下这里就是宣城县的中心,官吏跪一片。

  “谢陛下!”李知县等人先谢恩,再起来,乖乖地站到一旁。

  朱元璋等人开始选地方,下丘村都是二进的二层楼,只有祀堂是三进的,这个显然不行。

  下丘村自己人晚上都不愿意进祀堂,何况外人,唯独守村人无所谓。朱元璋等人住楼房,部分卫护住之前的平房,但没人选择第四个院子。

  这边安排着,有人去给太子妃打造南瓜轨道车,其他人挤一挤,去别人家找地方。

  二进的二层楼房子很大的,一般朱闻天那时的村子盖房子,二层楼,那都是一进的,盖四层也是一进。

  下丘村新的楼房,两进能够轻松装下原来的十户人家。

  三进的祀堂,正常人晚上进去,腿不颤抖就是意志坚强的。

  守村人不在,里长都不想进,看着祖先的牌位,有时也麻!

  而朱闻天到这边后,明显变了个人,说是山神梦中传授什么,其实村民不在乎的。

  他们只在乎憨憨依旧能够在祀堂里摆牌位、清理灰尘、夜晚点灯、酣然入睡。

  住宿和安保的事情解决完,下丘村的人开始做午饭。

  队伍出来的早,走的路也近,划船的速度更快,离吃饭还有大半个时辰。

  朱元璋换了常服,与大儿子朱标、二儿子朱樉一起在里长及下丘村孩子们的陪同下四处观看。

  “宜长啊!上次说有六百多头大牲口了?闻不到气味啊!”

  朱元璋背个手溜达,不上轨道车,他其实想看牛棚,他小时候养牛,经验丰富。

  “回陛下问,已经超过一千头了,村子距离当涂县近,有人卖牲口,那里的市司就帮着买了。”

  里长回话,当涂县是长江重要的位置,总有人买卖牲口。

  遇到合适的,市司就帮忙买下来,送到下丘村结算,下丘村会多给百分之五的钱,算辛苦费。

  说着话,大家来到牲口养殖区,这里都是水泥路面,包括里面。

  同时有专门的排水渠,被雇佣的人从里面取出旧的草,用水冲洗地面,等着干了再铺新草。

  污水顺着沟渠流到收集区,收集区有高低不同的好几个大池子。

  这个相当于污水处理厂和肥料收集厂综合厂,到最后一道池子的水,直接就拿来浇地上肥了。

  整个大明,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是如此操作的,九个池子,逐步处理。

  每一个位置的肥是不同的,下雨都不影响这里,有遮挡。

  除非是特别特别大的雨,把整个地方全淹了,那就只能流进黄池河。

  那么大的雨,流黄池河也很快进芜湖入长江,污染影响很小很小。

  “牲口都不错,用来育种的啊!”朱元璋了解了这个后,打量牲口。

  公母的驴、马、牛,都不错,骡子生育很难,是杂交的,所以不作考虑。

  “回陛下,马是最难养的,看那几头大马,花了好多钱,又高又大,蹄子跟盆似的。

  正常的精料不算,每日要喂二十个鸡蛋,或鸭蛋,要么就是十个鹅蛋。

  现在又缺好母马了,军队的母马可以送过来,免费配种。”

  里长指着六匹大公马说,这马高出寻常的马一截,蹄子比别的马大两圈。

  “不能免费,咱朝廷能占你下丘村的便宜?配一匹给你一文钱。嘿嘿嘿嘿!”

  朱元璋看着大马也很高兴,顺便开玩笑。

第339章 高价悬赏不怕问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