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499章

作者:枫渡清江

  “你也是勋贵?”

  “还是黔国公府的?”

  李应臣这才喜笑颜开起来,忙问道:“那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还能怎么活,这里也有奴婢伺候,就是当地的白人,他们很穷,随便给他们一点粮食和棉布,他们就能成为你的奴隶。”

  “你只要让你会养马的仆从替你养好官马,获得的工钱,就能养活好几个白奴。”

  虾夷岛的土人基本上是从北方迁来的白人,只是历史上后来倭人扩张,才让当地土人基本上消失殆尽。

  所以,沐昌勇这时才提到了白奴。

  沐昌勇说后就指着前方正飘扬着红底明字旗的卢镗城说:“先进城吧,不必太担心生病的问题,在这里生病最多的反而是当地的白人,他们与世隔绝,染了我们常见的病,倒是不容易活,所以在这里待的越久,他们的人反而越少。”

  李应臣听后点了点头。

  与李应臣同一个流放地的刘世延这时则正在去往虾夷的路上,他也同样不舍得中土,尤其是江南。

  而且,到这个时候,刘世延才流露出了悔恨之色,因而看向也随他一起来的一最忠心的义仆说:

  “包允,你派个人回去,让他们托亲友给陛下上个本,就说我刘世延知道错了,不该纵容自己的孩子我行我素,也不该仗着自己是开国勋臣之后妄议朝政,且求陛下让我回去,哪怕回去也养马都行。”

  刘世延说着就蹲地捂脸抽噎起来。

  很明显,刘世延也是很怕去虾夷的。

  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于现代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何况是安土重迁的古代。

  还是刘世延这种人。

  而且,他要去的还是一个传闻远在异国他乡,乃至在异国他乡都属于很偏僻的地方。

  但文明是需要他们这些犯罪的人去开拓的。

  毕竟总不能让立了功的人去定居这些蛮荒之地,进而开拓文明,那人家凭什么还要积极立功?

  不过,现在大明很多立了功的人也在往外迁徙。

  这与大明帝国的文明本身就在对外扩张有关。

  东莱和平户、长崎、吕宋、缅甸木邦这些地方,已经有许多立功的官将,在将家眷往这些地方迁。

  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在初步的开发后,已经有许多良田和产业。

  他们把家眷往这些地方迁,自然是因为在这些地方的居住体验已经超过在中土的体验。

  比如,在中土,一个七品以下的底层官员,在中土因为百姓不能随便奴役和欺压,卖儿鬻女的又越来越少,导致人力使用成本很高,也就很难体验到人上人的生活,且可以兼并的土地也越来越少,所以还不如出来。

  这样既有大量良田可以兼并,还能更加真切的体验到人上人的生活,毕竟这些地方的土人是可以被随便奴役的。

  何况,这些地方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迁移来了许多汉人,所以在当地生活与在中土已经没什么区别。

  这些都是改造礼法带来的效果。

  因为朱翊钧改造了礼法,连现在推行奢侈税也更容易,随着大明在海外扩充了许多教化区,也在琉球、朝鲜、暹罗等国驻兵,打得名义都是维护礼法,而实际上也在这些地方设立了税务监督官衙,凡是到各教化区与各藩国的奢侈品都会先被大明税务监督官给查看一遍有无税票才能进入这些地方销售,自然也就使得奢侈品的走私难度增加,利于奢侈品的征收。

  现在,通过征收奢侈税,国库和内库的收入的确在不断增加。

  税虽然是入的国库,但因为国库借了内库的债,所以内库也跟着增加了收益。

  而如此一来,朱翊钧下江南的资金也越来越充足。

  不过,奢侈税的征收,虽然明着反对的人越来越少,但阳奉阴违的人还是有不少。

  最主要是武将们自己在阳奉阴违,尤其是戚继光的旧部有些人在开始仗着戚继光是首辅相信自己,而开始做阳奉阴违的事,只为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没办法,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贪婪的人。

  戚继光的旧部也并不都是心存大义、不贪图眼前好处的人,也有利欲熏心之辈。

  临清州的国税司郎中胡灿就不对提前给自己行贿的商贾征收奢侈税,但他又不想自己交上去的税赋看上去太少,就强行称普通商贩所贩卖的普通商货是奢侈税,而导致许多商贩怨声载道。

  胡灿自然也知道这样做迟早都会被发现,也就提前派了自己的弟弟胡荣进京见了戚继光,且交了一份账簿给戚继光,且对戚继光说:

  “这是家兄在临清钞关为国公府收的银元的账簿,请老爷过目。”

  胡氏兄弟本是戚家家丁,只是后来放出府自立门户做朝廷的官,才变成了戚继光的旧部,但他们依旧称戚继光为老爷,为的是这样可以显得自己相比于其他旧部和戚家关系更近。

第666章 万历,戚继光,李成梁

  戚继光听后猛地抬头看向胡荣:“老夫让他胡灿这么做了吗?!”

  “老爷!家兄这也是为了国公府的后路着想啊。”

  “如今您出将入相,成了大明的元辅,又征收奢侈税,早已为天下人不齿,不趁着这个时候积蓄力量,以备将来,结成更大的势,那将来陛下只会用您的全族人口谢天下呀!”

  “毕竟狡兔死、走狗烹,乃万古不变之理。”

  胡荣这时说道。

  啪!

  戚继光拍桌而起,抬眼看向了他:“你们要自甘堕落,别打着老夫的名义!我戚家的安危何须你们操心。”

  “是,这事是我们错了,坑害了老爷,惹老爷生气了。”

  胡荣这时回了一句,接着又道:“可老爷,像我们这样做的不只我们两兄弟,永平的徐参将、蓟州的孙游击,还有古北口的姜守备。”

  “如果老爷执意要将我们正法,我们也只能打着老爷的名义起兵,反正现在整个天下民众富庶的很,真要让那帮愚兵抢掠起来,想来不少人都会乐意且兴奋的。”

  胡荣说后就垂下了头。

  戚继光听后转过身来,继续瞪着胡荣,也没有多说什么。

  “老爷恕罪!”

  胡荣则已经眸露不安,当即跪了下来。

  戚继光最后只挥手道:“下去吧,账簿留在这里。”

  “是!”

  胡荣因而就离开了戚继光这里,且松了一口气。

  胡荣走后,戚继光就在自己官邸里踱起步来。

  过了好一会儿。

  戚继光才突然对自己的参事官马世科吩咐道:“备车,去崇文门。”

  没多久,戚继光就乘车出了官邸大院。

  如今的京师官邸大院一带,自从有官邸大院后,已添了许多楼阁和店铺,人流量也更大,且一年一比一年繁华热闹。

  而且,因为许多的文人开始做职业的政治掮客,而都扎堆似的待在这里,每天也都在这一带闲逛,以至于这一带店铺不但多,而且尤其是以茶楼客栈和声色场所为主。

  故戚继光一出来,就有眼尖的人急匆匆的跑上了一茶楼,告诉给胡荣说道:“有大官出来了!”

  “是他戚蓬莱?”

  “他还是要告发我们,对将军你们这些自己人下手?”

  胡荣身边一叫苏继燮的文人门客在这时问了一句。

  胡荣自己也因而沉下脸:“如此看来,只能一不做二不休!顾不得昔日主仆之情了!”

  苏继燮则依旧拧眉看向窗外,说道:“他戚蓬莱应该没这么粗放,当年张太岳回乡,他都知道派鸟铳手护卫,他自己现在当国,难道就不更谨慎些吗?”

  苏继燮说后看着胡荣:“二爷,不到万不得已,我们还是不动手为好,毕竟这里是天子脚下。”

  苏继燮说着就突然站起身来,指着外面笑道:“二爷!您可以放心了,这大轿去的是崇文门,不是宫里。”

  “如果是他,他去崇文门做什么?”

  胡荣听后也松了一口气,忙问道。

  苏继燮想了想道:“这应该是好事。”

  “如何是好事?”

  胡荣这时忙用一种满怀期待的眼神看着苏继燮。

  苏继燮忙笑着说道:“二爷您想,如果是他戚蓬莱,他去崇文门是看什么,自然是看崇文门收了多少税,而想着看看安排一个同样会做账的人去崇文门,能让他又增加多少银款。想必,他在看了二爷给的账簿后心动了,有了积财之心。”

  胡荣听后这才堆起了一脸的笑意来:“戚帅到底还是爱钱的。”

  ……

  西苑。

  朱翊钧看着眼前的一沓被明烛映照的密奏,对张敬修问道:“这些都是各地呈上来的借着征奢侈税胡作非为的情况?”

  张敬修拱手回道:“是,而且都有元辅曾经的旧部参与。”

  朱翊钧听后哂然一笑。

  张敬修一时不禁因此屏气凝神起来。

  “你说蓟国公会不会也是个贪财爱钱的?”

  朱翊钧这时问了一句。

  张敬修欲言又止,最后只拱手回道:“臣不能置喙。”

  朱翊钧没再问,只微微颔首,道:“退下吧。”

  张敬修拱手称是。

  而在张敬修离开后,朱翊钧就走到了殿外,拾级而下,继续走在石子蔓的小路上,一边走一边沉思着。

  殿外的田义见此忙跟了来。

  “传枢相李成梁见朕。”

  朱翊钧没走多久,就突然在一棵香樟木下停了下来,且对田义吩咐了一句。

  “是!”

  没多久,李成梁就来到了朱翊钧这里。

  朱翊钧则突然问着李成梁:“那几个不经请旨就于御前杀豪绅,而被朕下旨戴罪立功的官校,枢密院先不必处置,等着朕给他们再来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李成梁拱手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