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坐望敬亭
1993年的报刊杂志大改版是全国性质的,这当中有一部分刊物是锐意进取,希望通过改革来使刊物焕发出新的活力的,但更多的刊物不过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如果说刊物的改版还是改良的话,那么在这一年当中,一些出版界的动作则可以称之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手笔改革。
1993年1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以“布老虎”为注册商标名,推出了“布老虎丛书”,这是春风文艺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品牌图书,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以来,商业操作影响最大的一套丛书。
自77年之后,中国的作家有过一段非常滋润的日子,那个时候稿酬制度刚刚恢复,大部分作家都是兼职,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搞写作。
除了有工作,还有稿费,在物价还未上涨的年代,如果能够发表一篇一万字的短篇,就可以轻轻松松入账百十来块钱,相当于两三个月的工资,这一年都可以过的很滋润。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稿酬的涨幅远远没有追上物价的涨幅,同样是一篇一万字的短篇,很多杂志社给出的稿酬标准也就千字20块左右,还不及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
像国文社这样愿意支付给作家高稿酬、高版税的出版社,在国内出版界其实并不多,大多数出版社的效益都不算太好,根本没有底气给那么高的稿酬和版税。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作家愿意和国文社合作的原因之一。
稿酬涨幅缓慢甚至是滞涨,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一些本就生存艰难的刊物,收稿更加困难,更别提收到什么好稿子了。
如此恶性循环然后病急乱投医,赶上报刊改革潮流,便死马当活马医的改一下。
说回稿酬的问题,根据调查:1992年上海专业作家有17人都是靠文协工资和稿费为生。一级作家工资收入400多块,二级、三级作家的工资则分别是300和200多块。
而这一年,上海的的人均月支出是270块钱。
三级作家的工资堪堪与人均月支出持平,如果没有稿费,连养家都办不到。
没有作品发表,等于收入锐减,入不敷出。
当物价飞涨,工厂、企业的工资数倍于从前时,当年可以依靠工资和稿费过的很滋润的作家们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很多专职作家,在工资没有大幅涨幅的情况下,稿费涨幅又撵不上物价涨幅,收入等于变相减少,度日艰难。
应该说,自建国以来物质生存的艰难,第一次在如此直接的影响到作家群体。
而就在此时,“布老虎丛书”应运而生。
它用高稿酬、高印数吸引知名作家加盟,在创办之初就异常火爆,以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为中国文学的市场化道路走出了坚定的一步。
后世直至二十一世纪,仍有很多作家是通过“布老虎丛书”暴得大名比如郭小四、卫慧等人。
而如果要细究“布老虎丛书”成功的根本,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
第一,是高稿酬、高印数。
1990年9月7日,《著作权法》通过规定:可以按照合同支付报酬。
稿酬制度不再统一化,出版市场逐渐放开,华艺出版社也因此成为国内支付作家版税的第一家出版社,国文社紧随其后,成为当时的弄潮儿。
但版税制度也并非是“万灵药”,开启版税支付制度,意味着作家们的收入与图书销量有着直接关系,不像以前那样旱涝保收了。
对于一些名气大、作品畅销的作家,这当然是好事。
但对于更多数的作家、或者是兼职作家来说,这反而是不利的。
春风文艺出版社放弃了正时髦的“版税”,转而以高稿酬来吸引作家供稿,迅速得到了作家群体的热烈回应。
而出版社方面也可以利用高印数带来的不菲收入来支付作家们高昂的稿酬。
第二,是建立品牌形象,加强宣传力度。
在“布老虎丛书”之前,不是没有出版社出过系列丛书,包括国文社在内,很多出版社都走过这步棋,但销量和影响力很难兼顾。
当年林为民在《当代》搞“当代精选丛书”,销量不俗,但毕竟是一份杂志的衍生丛书,缺少影响力。
去年长姜文艺出版社搞了一套“跨世纪丛书”,影响力很大,但销量却一言难尽。
“布老虎丛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完全运用了市场化手段和新时期的媒体力量,多方位、大规模的宣传,将丛书的知名度推向一个高峰,再顺利将这种知名度转化为销量。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销量与影响力齐飞的绝美画面,并形成了长盛不衰的品牌。
以前林为民在《当代》,尽管想法很好,但能够动用的资源有限,导致“当代精选丛书”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成为一个品牌。
现在他成了国文社的总编辑,这两年严肃文学又每况愈下,恰好给了他一个重新树立一个“品牌文丛”的机会。
只要这次的丛书能够搞起来,必然又将进一步助推国文社的大发展。
……
第657章 百万稿酬征文
程早春听林为民说了半天,早已神游物外,林为民好不容易停下来,满是期待的问道:“怎么样?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就像上课溜号被老师逮住的小学生,程早春有些慌乱。
他哪知道怎么样啊,刚才听到一半他就溜号了。
“好啊!这个想法好,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反正就是一套丛书,也没多大投入,程早春心想。
林为民听见这话,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老程什么时候这么开窍了?
看来一定是被我这个想法给惊艳到了。
“那好,既然你同意。咱们赶在年前就发消息放出去,也让国内这帮作家跟着我们乐呵乐呵。”
乐呵乐呵?什么意思?
程早春没明白这话的意思,又不好意思再问,草草结束了这场对话。
三日之后,最新一期《文学故事报》发行上市。
作为国文社旗下的文史类文摘周报,《文学故事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批固定受众,每期销量都维持在四五十万份之间,这个销量放在如今国内的报刊市场当中,已经称得上不俗。
一大早,很多订了全年报纸的读者早早的就在家门口的报箱里取出了报纸,可以趁着早饭的时候边吃边看。
《‘布老虎丛书’百万稿酬征文》?
很多人看报纸第一眼就被头版头条的大标题迅速吸引住了眼球。
一行标题,十一个字,其中四个字仿佛有魔力一般牢牢将所有正在看报纸的读者们的眼球吸引住——百万稿酬。
这年代,普通工薪阶层月薪不过二百多,多的一点的能达到四五百块钱就不错了,“百万稿酬”这四个字着实太过扎眼,以至于大家想忽略都不可能。
仔细读完头版头条上的这份征文启事之后,大家才明白过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国文社策划的“布老虎丛书”启动了征文,所谓的“百万稿酬”指的是国文社为这一次征文提供的稿酬预算。
在征文启事中,国文社明确规定,将向所有入选“布老虎丛书”的作品支付高达千字150块的天价稿酬。
作品出版后,首印册数不低于10万册,作品销量超过15万册,将自动转化为版税支付稿酬,版税分成比例高达10%。
洪锋曾经当过中学代课教师,后来做了砖厂工人,77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82年毕业后到白城师专中文系任教,84年又调入吉春省文协《作家》杂志社当编辑。
业余时间,洪锋最大的乐趣就是写作,在83年他受林为民的感召,加入“先锋文学”的创作大军,名气直追余华、马原等人。
但近几年,随着纯文学的不断落寞,洪锋的创作生涯也迎来了低谷。
去年他最新创作完成的长篇《东八时区》受到了文学圈众多评论家的好评,可他找遍了出版社,竟然无人愿意出版。
洪锋进入文坛十余年时间,创作的中短篇有数十篇之多,各种奖项也获了不少,虽然缺少茅盾文学奖这种重量级文学奖项的肯定,但说一声“实力作家”不为过。
《东八时区》成书之后评价也不俗,竟然落到一个无法出版的地步,这不仅是令洪锋失落难堪,更让他心中对于自己这么多年的写作生涯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几乎摧毁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自信。
前段时间,他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创作方向和创作内容,试图寻找问题所在,最后悲哀的发现,只能把一切都归结到市场上。
根据洪锋的观察这几年纯文学逐渐式微,除了一些早已成名成家,拥有自己固定读者群体的作家之外,大部分作家的书出版后销量都不尽人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出版社不愿意再出版纯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而与纯文学逐渐边缘化相对应的,是通俗文学的快速崛起。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通俗文学仍旧被纯文学稳稳压制,但就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攻守之势互异,纯文学几乎是被通俗文学按在地上打。
金庸、三毛、琼瑶等香江、湾岛等地的通俗文学作家的作品大行其道,带动了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大潮,内地也不断涌现出这一类作品,好读易懂的特性让这一类作品的发行量一增再增,到如今已经到了纯文学难望其项背的程度。
有了通俗文学的畅销,哪个出版社还愿意出版卖不动的纯文学作品了?
是以,国内很多实力一般,没有代表作的作家在这几年都陷入了作品难以出版的境地。
洪锋想明白了自身的处境,痛苦了一段时间,然后在犹豫中,尝试着创作了一部转型之作。
既然纯文学式微,通俗文学畅销,那就往作品中参杂一些通俗元素。
可是写着写着,洪锋又没了信心,他心中开始怀疑,他写的这种四不像,真的会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有读者欣赏吗?
在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下,洪锋的又一部作品即将完成。
正苦无对策的他,今天吃着早饭,突然从《文学故事报》上看到国文社“布老虎丛书百万报酬征文”的征文启事不禁心头一震。
百万总稿酬,千字150块的作品稿酬,出版首印10万册,超过15万册转10%版税分成。
这待遇不能用优厚来形容,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前两年华艺出版社要出版王朔的《过把瘾就死》,给了千字100块的稿酬,已经是天价了,后来王朔拿版税,更是绝大多数作家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现在国文社竟然把千字稿酬涨到150块,这两年的物价飞涨在国文社的稿酬涨幅面前就是个弟弟。
洪锋死死盯着报纸上的文字内容,关于“布老虎丛书”的征文要求,国文社列的很粗略,几乎没有硬性规定,全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他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写完的那部《苦界》,怦然心动。
反正结果也不会更差了,去试一试又不会吃亏。
洪锋下定了决心,如是对自己说道。
国文社中林为民接到了老同学金莹的电话。
金莹跟林为民同是文研所第五期学员,毕业之后先是当了一段时间编辑,然后便调入了河北文协,如今已经是文协副首领,还兼着副书记,同时还是文联副主席。
在官路亨通的同时,金莹的创作之路走的也不错,这些年虽然长篇写的不多,但中短篇发的很勤,也算是对得起文协副首领的名头。
去年《当代文坛》第五期上有一篇文章《新时期文坛上的双子星座——简论黄安仪和金莹创作流变中的契合现象》,将金莹和黄安仪并称为“中国新时期文坛的双子星座”,可见对她们二人文学成就的认可。
六月的时候她还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
金莹这回给林为民打电话来,自然是因为看到了《文学故事报》上的征文启事。
“你这个大领导还想凑这个热闹?”
面对林为民的调侃,金莹坦然道:“什么领导不领导的,我也得吃五谷杂粮啊!你们国文社财大气粗,开出千字150块的天价稿费,别说是我了,谁能不心动?我看伱这几天别想睡安稳觉了。”
金莹的话没说错,《文学故事报》上的征文启事一发出来,还没到一上午,国文社各个编辑室的电话就快被咨询的各路作家给打爆了。
千字150块,假设写一部30万字的长篇,那就是4万5千块稿费。
以后一旦出版了,说不定还会拿的更多。
这可是4万5千块啊,够普通人上班赚十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