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坐望敬亭
两人到了边署家里,老同志果然很高兴,卸下了身上的担子,大家说话也随意多了。
这一次边署退休,同一批退下来的还有两位同志。也就是说,在最近这段时间内,有三位尚书级别的领导将会同时履新,这其中就包括了郑国父亲。
慰问了退休老同志那颗敏感、脆弱的心,翌日再上班,林为民见到了久违的莫言。
余华从国立文学院作家班毕业,回了之江,莫言的作家班生活却才刚刚开始,还有一年半的时间。
他这次来《当代》编辑部带来了自己的最新作品《天堂蒜薹之歌》。
林为民翻着手稿,很是好奇的问道:“前几个月见面的时候还没听说你动笔,怎么回老家过了个年,就写了部新长篇出来?”
“就是回家过年时候写的!”莫言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愤愤。
去年国立文学院放了寒假,莫言回老家过春节,恰好去拜访了老朋友的时候,在对方的家里看到了一则鲁东《大众日报》上刊登的报道。
报道的内容讲述的是省内苍山县发生的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
莫言看完了报纸,回到家中思前想后,心中义愤难平,于是奋笔疾书,花了三十五天时间,创作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
莫言讲完具体情况,仍有些气愤的说道:“林老师,这部小说您无论如何一定要发表出来。”
“行,那就发!”
林为民随口说的一句话,却让莫言讶异的看着他。
莫言说让林为民无论如何要发表这部小说,是因为心中的义愤难平,可他着实想不到林为民连小说都没看,竟然就同意发表。
“不用审审稿?”莫言忍不住问道。
林为民又道:“那就审审!”
嗯?
莫言疑惑的看着林为民,他心里刚想着林老师这也太没有原则了,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愣在了那里。
等了好半天,莫言才回过神来,见林为民的眼神平静的望着他,莫言的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
“对不起,林老师!”
“对不起什么?”
莫言凝视着林为民,“您以前经常说,作家要有跳出作品的能力,要和政治保持距离,这些我都没做到。”
林为民欣慰的颔首道,“你能想明白这个道理最好。”
他手里掂量着书稿,说道:“小说能不能发表,只有一个评判标准,就是作品是不是能够打动人心,跟你的情绪、创作目的和题材来源没有任何关系。”
此刻,莫言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情绪也平复了下来,“我明白了。”
林为民没有再和莫言说话,专心致志的看起了书稿,莫言则安静的坐在一旁喝着茶水,随手拿起了办公室书架上的书。
一晃一上午的时间便过去了,林为民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从书稿中抬起头来。
莫言被他的动作吵到,放下了手中的书,“林老师,您觉得怎么样?”
“汹涌澎湃,充满力量!”林为民不吝赞美道。
莫言听到他的夸奖心中的忐忑消失,脸上露出笑容,眼睛眯的都快看不见了。
《天堂蒜薹之歌》应该是莫言第一部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红高粱》说是长篇小说,但实际上是由五部中篇小说组成的小说集,说是长篇勉强了一点。
这部以真实事件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创作时间极短,充满了情绪张力,通过文字就能感受到莫言当初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内心那激愤的情绪。
“那……发表没问题吧?”莫言期待的问道。
林为民点头道:“当然没问题,不过……”
“不过什么?”莫言的心再次忐忑起来。
“这部小说现实意味太强,风格也太过粗放,与你以前的风格大相径庭,你恐怕要做好挨骂的准备!”林为民道。
莫言的心放了下来,“只要能发,愿意怎么骂都行。”
林为民自然看得出来,莫言写这部小说颇有点为民请命的意味。
这种使命感和荣誉感一旦上身,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林为民来了也拦不住。
“行了,别弄的跟要上刑场一样,有这个劲儿,把小说好好修改修改!”林为民将稿子递给莫言,“小说写的一气呵成,情绪饱满是好事。但写的太急了,不少句子太过粗糙,修辞也很有问题,要花点时间好好修改修改。”
莫言接过稿子,“没问题,我这就回去改稿子。”
等莫言走后,林为民给余华去了个电话。
没别的目的,就是告诉他莫言又写了一部长篇,刺激刺激他!
第474章 纯真年代
这人啊,就怕对比。
跟莫言这种一个月创作出一部长篇的人比起来,三天憋俩字的余华就跟一条咸带鱼没区别。
接到了林为民的电话,余华确实有点郁闷。
这个小眼睛,阴魂不散啊!
余华下定决心,下一部小说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写出来。
莫言三十五天是吧?
我三十天!
“诶,余华,下午钓鱼去不去?”
“钓鱼?”余华犹豫了。
算了,三十一天也比那个小眼睛短。
在余华矛盾于摸鱼还是钓鱼的时候,远在北京的林为民接到了来自美国的越洋电话。
电话是阿瑟·米勒打开的,这回他不需要邮寄什么包裹,所以直接打了电话。
阿瑟·米勒在电话中告诉林为民,《触不可及》停演了。
从1984到1988,《触不可及》在百老汇的巴里摩尔剧院走过了四个年头,驻场演出1365场,收获了美国无数话剧观众的肯定和热爱,也获得了托尼奖的肯定。
在演出的最后阶段,百老汇剧院的演出观众上座率不足30%,票房收入锐减。
于是《触不可及》便开启了巡演模式,跟剧院演出比起来,巡演让这部话剧再次点燃了活力。
毕竟百老汇的观众主要是以纽约市民为主,除此之外就是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游客,演了几年观众潜力几乎已经耗尽。
但巡演就不一样了,美国的其他大城市当中,话剧观众可能并没有纽约多,但同样的,《触不可及》在这些城市的演出也是第一次啊,观众们对这部话剧是充满了新鲜感的。
《触不可及》的巡回演出时间长达近一年,演出场次也多达近150场,最关键的是巡演的票价通常都比在剧院演出要贵上不少。
这一波,赚的可谓盆满钵满。
但再好的舞台也有再见的时候,就在昨天,《触不可及》结束了为期近一年的巡演计划,回到了巴里摩尔,进行了告别演出。
最后的演出,巴里摩尔剧院当中人潮涌动,观众席坐满了人,但大家都明白,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很多喜爱《触不可及》的话剧观众在演出当晚忍不住泪洒当场,多家媒体也在第二天报道了这部话剧的停演。
四年时间,一千多场演出,《触不可及》已经成为百老汇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长寿话剧,陪伴了上百万名观众。
在演出票房收入方面,话剧通常是没办法跟音乐剧相比,但《触不可及》是个例外。
四年时间累计票房超过了1亿美元,其中有近3000万美元的收入是由巡演带来的。
这个票房收入放在百老汇的音乐剧市场当中不算什么,但在话剧市场却足可以排进历史前十。
而林为民这个原著作者,也因此收获了千万美元的票房分成。
当然了,赚的最多的还是身兼投资人、制作人、编剧等多重身份的阿瑟·米勒,作为这部话剧引进美国的最大推手,老美同志一部话剧赚了两千多万美元。
对于老美同志的收入,林为民丝毫不嫉妒,《触不可及》引进美国,他等于躺着赚钱,老美头儿不仅干的多,还冒着风险自己投资这部话剧,拿这些分成理所当然。
《触不可及》的停演是无限期的,意思可不是以后再也不演了,而是要看情况,说不定再过个十年八年,换了一茬观众,还得复排一下。
对于百老汇的经典话剧来说,这是常规操作。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从四十年代诞生,已经复排过两次了。
聊完了停演的《触不可及》,阿瑟·米勒难免有些惆怅,林为民便将话题转移到了《追风筝的人》身上,阿瑟·米勒刚才还低落的情绪又高涨了起来。
跟日渐衰落到不得不停演的《触不可及》相比,《追风筝的人》如日中天。
自前年九月公演,口碑爆棚,票房收入喜人,尤其是在去年年中狂揽托尼奖几座大奖之后,票房收入更是爆炸。
短短一年半时间,《追风筝的人》已经创造了近5000万票房收入,总票房超过《触不可及》指日可待,唯一的不确定是究竟会创造什么样的历史。
不过最近在百老汇风头最盛的,还要属刚从伦敦西区搬来的《歌剧魅影》,作为天才作曲家安德鲁的最新力作,《歌剧魅影》在百老汇甫一公演便火爆纽约全城。
百老汇虽说舞台剧种类繁多,但音乐剧毫无疑问是当中最强势的。
有《艾薇塔》、《猫》等经典音乐剧的底子在,又经过了伦敦西区一年多的磨砺,《歌剧魅影》只用了数天时间便征服了纽约城的观众们。
阿瑟·米勒说到《歌剧魅影》的时候,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和羡慕。
“林,真是没有想到《歌剧魅影》会如此受欢迎。”
当初林为民要投资《歌剧魅影》,阿瑟·米勒还曾有过质疑,可现在看来,林为民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林为民玩笑道。
“哈哈,没错!”
说笑着,两人挂断了电话。
中午吃完午餐,同事们在编辑部里闲聊,说起了最近文坛热议的一个话题。
1987年海南建省,按理说这事跟文学圈沾不上什么关系。
可巧就巧在去年春天《钟山》跑到海南岛上组织了一次笔会,笔会结束,不少参加笔会的作家回来之后自发的宣传起了海南岛的盛景,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钟山》的笔会成就了海南岛在文学圈的美名,本来这事到此应该到此结束。
可谁也料不到,竟然有人提出了要移居海南岛的想法,用他们的话说,要“去营建一个精神之岛”。
率先提出这个想法的是作家韩少公,让人意料不到的是,他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竟然赢得了不少人的响应。
这帮人云集景从,行动力极强,不仅是举家搬迁,户口注销、儿女转学,带上了存款,毅然决然、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海南岛。
一时之间,引得整个中国文坛侧目,无数人羡慕这群人的特立独行和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