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258章

作者:坐望敬亭

  不过要是真细究的话,这个武举人应该代表的是前清的那些官僚和军阀阶层,有武力、为人狡诈,同时又想四面讨好,谁都不得罪,心怀鬼胎,谁当权就为谁服务。”

  小眼睛男生的分析让大家听的频频点头。

  “那黄四郎呢?”

  “这还用问吗?林老师这是骂《文学评论》呢,黄四郎家养了两条狗,一条叫公道,一条叫民心。嘿嘿,你们还记得《文学评论》上那两篇文章不?”

  众人嘿嘿笑了起来。

  “那背后的隐射的人物呢?”

  “还能有谁,常凯申嘛!小说里写,黄四郎曾经是革命者,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

  “不对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袁宫保。窃取革命果实,表面民主,实为专治。”

  “我觉得袁宫保不太合适,常凯申能对上号的地方太多了,你看……”

  说着说着,有两人就抬上杠了,其他人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边看边吃饭。

  在《盗官记》发表后的这段时间内,这样的场面大家已经见过无数次了,也参与无数次了,却总是乐此不疲。

  最后等两人都说累了,饭盒中的食物也都凉了,才停下来。

  张建军这才感慨道:“林老师这部小说,真是越看越觉得博大精深啊!”

  此时又有人反驳道:“谁说这部小说是林老师写的来着?人家作者明明叫张牧之!”

  众人听完都露出一副不怀好意的笑容。

  张建军恍然道:“对对对,张牧之,张牧之,你看我,都糊涂了!”

  众人再也绷不住笑容,哈哈大笑起来。

  明明要写小说骂人,却偏偏要用笔名。小说里那么多人物都用的是化名,偏偏一个被冤枉死的“六子”却要用自己的名字,这是在纯纯的恶心那帮人!

  不过对于这帮学生读者们来说,林老师的这种行为看上去却充满了属于文人墨客的执拗和冷幽默。

  林老师这人,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盗官记》发表旬月以后,所引发的追捧逐渐形成一股潮流,尤其是对于小说当中到底辱骂了哪些当初攻击林为民的人,背后隐射的又是哪些历史人物,更是成了无数读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在这样的潮流之下,再加上全国各地不断有媒体发表的关于林为民的正面报道。

  由前几个月的批判、攻击和抹黑对林为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彻底消失,反而因为这一反一正的两次舆论大潮,让林为民的名声更加广为传播。

  快到五月的时候,林为民到万先生家去蹭饭。

  风波彻底过去,两人心情大好,同时万先生又告诉了林为民一个好消息。

  阿瑟·米勒回到美国半年时间,美国版的话剧《触不可及》即将在下个月在百老汇公演。

  “这还真是个好消息!”林为民高兴道。

  万先生问道:“怎么样?没答应他的邀请后悔没有?去年你要是去了美国,可能也没这么多糟心事了。”

  林为民摇晃着头,“没什么后悔的,美国不是什么天堂。我就是被人骂了几天而已,跟老师你们那时候受的苦比起来,算不得什么。”

  林为民的一句话戳到了万先生的心窝,“你啊,就别跟我装了。你当我没看你那部小说?”

  林为民挠了挠头,“嘿嘿,总归是要发泄发泄嘛!”

  聊着聊着,万先生突然问道:“和女朋友谈的怎么样了?”

  “还那样,她暂时还在之江工作。”

  “年轻人,总是分隔两地,不是件好事。”万先生感叹了一声,然后问道:“要不要我帮你问一问,调到北京的对口单位来?”

  林为民有些意外,但想了想还是说道:“就不麻烦老师您了,这件事我自己想办法就行。”

  万先生如今年过古稀,让他为了自己去跟人走后门,林为民心中不落忍。

  “那好吧!”万先生有些失落的说道。

  过了一会儿,趁万先生去厕所的时候,黎玉茹悄悄对林为民道:“他是觉得之前没帮上你的忙,心里有些不好受。”

  林为民听完心里一酸。

  等万先生从厕所出来之后,林为民笑呵呵的说道:“对了,老师。听说您的《日出》要改编成电影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姐夫原来是沪影厂的导演,您回头也帮我问问,看看我那小说能不能改编成电影。”

  万先生瞥了妻子一眼,道:“你当我不知道?要改编你小说的导演多了,也没见你同意让哪个改编?”

  “嘿嘿!”林为民笑了起来,道:“那些都是不靠谱的草台班子!”

  尽管看穿了林为民的小心思,内心欣慰,但万先生还是道:“不要怕老头子我失落。你们年轻人,总是会成长的。只不过你成长的脚步快了一点,已经不需要我的扶持了。”

  “瞧您这话说的,我到什么时候都得顶着您弟子这面大旗,走到哪都得招摇过市!”

  万先生道:“你还是别败坏我的名声了!”

  说完,师生二人,笑了起来。

第291章 山西作家专号

  《盗官记》的受欢迎,导致的结果是不仅有很多读者在私下里讨论,还有很多读者将这种讨论的结果发表到了报纸和杂志上。

  就比如最近燕师大学生会刊物《初航》上流传着这样一篇文章,名叫《<盗官记>之人物浅析》,文章的内容并不长,看口气应该是《盗官记》这部小说的热心读者为了给广大读者们科普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而刊登的。

  不几天的功夫,燕大《未名湖》、水木《清华园》等多家北京著名大学的校刊、学生会、T委刊物纷纷转载,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这种转载在之后又不断向国内的其他高校扩散,很多各地媒体发现这样的苗头,也开始有意识的发表这一类文章,逐渐形成了一股解析《盗官记》人物背景的风潮。

  四月下旬,毛衣已经穿不住了。

  国文社前后楼中间的篮球场上又出现了几个打篮球的身影,充满活力的呼喊声和篮球撞击篮板、地面的声音在两栋楼之间回荡。

  柳荫将原本敞开的窗户关上,抱怨道:“这帮人,吃完了饭就不知道休息一会儿,大中午的也不让人安生。”

  荣世辉笑道:“年轻人,有活力,不像我们这群老家伙。”

  吃完了午饭,编辑部的同事们坐在一起聊着闲天。

  姚淑芝这个月生孩子,最近在坐月子,编辑部就剩柳荫一位女同志,有点百无聊赖的感觉。

  “为民!”柳荫叫了一声。

  林为民问道:“咋了?”

  “这篇文章你看没?”柳荫指着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问道。

  林为民装模作样,“没看过,这写的什么?”

  “真没看过?”柳荫有些狐疑。

  这小子的反应有点不对。

  “当然没看过了。”林为民肯定道,眼神真诚。

  “是吗?我还以为你肯定知道呢?”

  “怎么了?这篇文章有什么特殊的?”林为民一脸不解。

  “最近北京很多校刊在转载,还有报纸转载的。是关于你那部小说的人物解析,文章里不仅把小说后面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挖掘出来了,连你写小说要骂的那些人姓甚名谁都给扒了出来。”

  林为民表情“惊诧”,“真的假的?这么厉害?谁写的这是?”

  柳荫越看越觉得假,信口道:“听说是燕大的一位教授吧?”

  林为民表情微微诧异,这回是真的诧异,“啥时候变成燕大教授写的了?”

  “不是燕大教授写的,难道是你写的?”

  林为民这才意识到柳荫的套路,闭嘴不言,柳荫则一脸不出我所料的表情。

  “还跟我装!果然是你小子写的。”

  林为民狡辩道:“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这文章的落款不是马走日嘛,跟我林为民有什么关系?”

  两人的争论早已引起了同事们的注意,听见林为民说这句话,大家不厚道的笑了出来。

  “对对对,这个是马走日写的,跟你没有关系。《盗官记》也是张牧之写的,跟你也没有关系。”

  柳荫说完这句话,大家更是哄堂大笑,气氛快活。

  林为民如老僧入定,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不是我写的就不是我写的,反正你们怎么说我都不会承认的。

  玩笑了好一会儿,说起了别的话题,大家的注意力从林为民的身上转移走。

  章仲锷过来和林为民聊起了山西作家郑毅。

  郑毅是原本是水木附中的学生,就是石铁生曾经就读的学校,前些年上山下乡从北京去到了山西农村插队,后来就留在了山西。

  现在是地区文联刊物的一名编辑,之前发表过几篇短篇。

  去年章仲锷去山西组稿,见了不少山西作家,郑毅就是其中之一。

  郑毅当时交给了章仲锷一篇中篇小说《远村》,讲的是山西边远山村“拉帮套”的婚俗。

  小说中所讲述的这种畸形的婚姻状况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并不罕见,当时章仲锷怕编辑部的几位领导不同意发表,特地写了几千字的审读意见。

  好在《远村》的质量打动了大家,成功发表,更是获得了今年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今年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奖是在上个月19号举行的,郑毅还来领了奖。

  “他刚给我寄来了一篇稿子,还是个中篇,写的相当不错。”

  “回头让大家看一看,如果合适的话就发出来。”林为民道。

  章仲锷沉吟着说道:“去年我去山西,接触的几个作家都是有些实力的,比如李睿、程一、罗雪轲……”

  林为民笑道:“老章,你就别绕了,有什么话直接说呗。”

  “呵呵!”章仲锷被拆穿了心思,笑了起来,“我觉得我们刊物是不是可以试着弄一次‘山西作家专号’?”

  林为民迟疑着说道:“专号啊?稿子数量够吗?成色都怎么样?”

  “郑毅的《老井》我打算让他再改改,现在程一手里有一部《云中河》正在写……”

  “稿子搜集齐大概得多长时间?”林为民问道。

  章仲锷摇头,“不好说,年底就算是快的了,我打算下个月去一趟山西。”

  “我跟你一起去!”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万历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