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131章

作者:坐望敬亭

  “行啊,你做饭。”

  韩壮壮拍胸脯,“没问题!”

  这两个吃货进了家门,林为民家的米缸遭了殃。

  吃饭的时候,韩壮壮说道:“老舅,你有空帮我写个剧本呗。”

  林为民眼神斜视他,那意思大概是,小伙子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在说什么。

  老舅千字十二块钱的选手,你让我给你写剧本?

  “让我给你写剧本干嘛?人艺的戏不够你们演的?”

  韩壮壮道:“可我混不上角色啊,就等着人家分配了。冠华更惨,他就是个训练班的学生,只能排排学生作业。老舅,你给我弄个剧本,让我俩过过瘾呗。”

  “我写了你们也登不了台。”

  “我们自娱自乐。”

  架不住韩壮壮的央求,林为民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不料韩壮壮又开始提出新的要求,“老舅,我觉得我们这个剧本最好设计成双主角。你可以写我跟冠华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滚!”

  给点颜色就开染坊,说的就是韩壮壮。

  “不写就不写呗,骂啥人啊。”韩壮壮拉着梁冠华缩着头躲了出去。

  林为民无奈的摇摇头,他来到书房,既然答应了韩壮壮,满足一下他的愿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韩壮壮和梁冠华,一个是演不上戏的演员,一个是训练班的学生,林为民可不打算给你们写什么正经作品,弄个小品就够了。

  小品,最初是演艺单位为了考察学员学习进度而设的项目。

  在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节联合晚会上,严顺开表演了《阿Q的独白》,首次运用了“小品”这一表演形式,伴随着第一届春晚强大的影响力,小品也成了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要说林为民看过的小品那可太多了,随便拿出来一部都是精品。

  他搜寻着记忆中的那些作品,距离现在太远了不行,得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

  角色的演员痕迹太重了也不行,就像陈小二那些个小品,主演要不是他,能有那么多笑声吗?

  想来想去,林为民想到了一部小品。

  要说那些年春晚舞台上,那位小品演员最没有存在感,黄宏老师绝对能排的上号。

  他演的那些小品,你就感觉换个人演也不会有观众发现。

  《杨白劳与黄世仁》,属于故事新编的类型。

  将原本家喻户晓的样板戏,改成了小品,因为时代的变迁,黄世仁和杨白劳的位置发生了对调,矛盾冲突也因此产生。

  两个主演的戏份旗鼓相当,不过分强调演员的个人特质,又是戏中戏,拿来给韩壮壮和梁冠华两人练手是再合适不过的作品了。

  林为民也不记得春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烂的了,但至少在童年时,它带来了所有国人无数的快乐,现在还能给自己提供提供素材。

  也可能春晚一直都没烂,只是现在的我们见多识广了。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给韩壮壮弄好了剧本,第二天一早,林为民就把剧本甩在大外甥的脸上。

  韩壮壮接过剧本眼神狐疑,“老舅,这才一晚上你就弄好了,你可别糊弄你外甥啊!”

  “爱要不要。”

  韩壮壮将剧本抱在怀里,“哪能不要啊!”

  上午来到人艺,韩壮壮现在只有《霸王别姬》里面的一个角色排练,每天在舞台上排练的时间少的可怜,更多的时候是由剧院里的青年导演们带着他们这些青年演员排练那些老剧目,锻炼他们的舞台经验和演技。

  趁着下午有空的时候,韩壮壮找到梁冠华,掏出了剧本。

  “林老师这么快?”

  “那是,你不知道我老舅有个外号叫‘快枪手’?”韩壮壮洋洋得意。

  梁冠华还是头一次听说,不由得感叹林老师的效率真是快。

  两人凑到一起仔细研究剧本,刚看一会儿就笑的前仰后合。

  “哈哈,林老师这剧本写的可太逗了。”

  “欸,想想都觉得有意思。冠华,你来演杨白劳吧。”

  “行啊。对了,这还差个‘导演’的角色呢。”

  韩壮壮挠挠头,“还得找个人。”

  梁冠华想了一下说道:“我从我们训练班拉个人来吧。”

  “这剧本写的是个女导演,你得找个女同学。”

  “没问题,我们班好几个女同学呢。”

第171章 背叛G命

  这天下班,林为民碰见了好长时间没露面的王朔,他是特意来找林为民的。

  “呦,这不硕爷吗?这么长时间没见,我以为您死南边儿了呢。”林为民挖苦道。

  王朔不甘示弱的回嘴,玩笑了几句之后,他才说出来意。

  这小子去年跟着谢靖南下倒腾电子表,正经赚了一些钱,最近打算开个饭店。

  明天饭店就要开业了,打算来请林为民去捧捧场。

  “我说你这怎么越干越回去呢?开饭店可是个辛苦活!”林为民说道。

  “干什么不辛苦啊?倒腾电子表终究不是个长久之计,我这不也是寻思找个正经营生吗?”

  “不错,这么长时间没见面,长进了!”林为民拍拍王朔的肩膀。

  “滚你大爷的。明天上午九点,饭店就在沙窝儿那,叫天府酒家。”

  “行,明天一准儿到。”

  答应了王朔,林为民第二天一早八点多骑着摩托车,先去买了两个花篮,然后才前往王朔的饭店。

  沙窝离着五棵松不远,放在后世属于西四环了。

  林为民沿着路两旁寻摸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王朔所说的天府酒家。

  建筑就是这年头很普通的沿街民居,改成了饭店,装修很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

  北京城第一家私人饭馆是在80年开始经营的,所以现在个人经营饭店是个合法的生意。

  林为民提着花篮进门,王朔和谢靖已经在店里忙着呢,见着林为民,两人很是热情,他是今天第一个来的。

  饭店这会儿才开门,招了一个四川厨子,两个服务员,算上王朔和谢靖,就这么几个人。

  王朔和谢靖两人是合伙干的饭店,倒腾电子表那买卖他们也没拉下。现在两人分工合作,一个人看店,一个人就去羊城进货,这么交换着来,两不耽误。

  门口停着的那辆幸福250也是两人合买的,由此可以看出王朔和谢靖两人的关系。

  几人闲聊的功夫,又有不少朋友来到天府酒家,都是王朔和谢靖从小在大院里长大的发小。

  后世眼熟的所谓“京圈大佬”林为民一个都没看见,这个时候的王朔也不是那个名满天下的痞子作家。

  林为民就是他今天能请来的最大咖,他把林为民介绍给这帮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收获了众人的热情追捧,王朔忍不住有几分得意。

  放完了鞭炮,一群人挤在饭店门口拍照留念,林为民被王朔安排到了最中间。

  他今天能来,可算是给王朔撑住了场面。

  拍照过后,天府酒家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谢靖张罗着给大家分桌,王朔则去后厨帮忙,饭店开张第一天,得热闹热闹,让大家伙帮忙冲个人气。

  过了好半天,酒菜陆续上桌,王朔和两个服务员一直在传菜,林为民调侃道:“人家开个饭店,印个名片好歹都是经理,怎么到你这儿直接改跑堂的了?”

  王朔今天喜笑颜开,“我们不吝那个,都是自己的生意,装什么孙子啊!”

  “来来来,赶紧吃!赶紧吃!大家都别客气啊!”

  王朔拼命的张罗着让大家吃菜喝酒,活跃气氛,今天开张头一天,好歹也得忽悠来几桌客人才行啊。

  结果店里热闹倒是热闹了,街面上都能听到这帮年轻小伙子的叫喊声,可愣是没有一个人敢进来吃饭。

  说是饭店,听着却像是人肉包子铺,谁敢进啊?

  林为民跟大家不熟,吃好了饭便跟王朔和谢靖告辞,王朔送他出来,林为民将一张大团结塞给他,王朔却坚持不收。

  “你这样做生意哪行?你是开门做买卖,就算是亲爹老子来了也得付钱,要不然底裤都得赔光。”

  王朔却不以为然,“都是朋友,你帮我我帮你,收钱就伤感情了。”

  林为民没有再坚持,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底裤赔光那天过来找我,我请你吃东来顺!”

  “滚你大爷的!”王朔笑骂一声,挥手和林为民道别。

  时间一晃来到五月,《当代》今年的第三期杂志刚刚上市,编辑部里的气氛一片轻松。

  柳荫拿着一本刚买回来的《钟山》,扔到林为民办公桌上,“为民同志,你这可是背叛G命了!”

  林为民笑道:“我这属于打入敌人内部,都是跟领导请示过的。”

  他是《当代》的编辑,为了避嫌不可能在《当代》上发表作品,但《当代》归属国文社,还能让他的作品肥水流到外人田吗?

  这次作品刊登在《钟山》上,他特意跟覃朝阳说过,《钟山》对他有知遇之恩,这次就当是还人情了。

  翻开《钟山》,他的最新小说《有话好好说》就登在上面,就是他之前答应余兆淮,又写了半年的那部小说。

  祝昌盛这时说道:“为民,你这部小说我刚看完。”

  “怎么样?”林为民问道。

  “跟你以前的小说不太一样。”

  “没错。你就说感觉怎么样吧?”

  林为民魔改了一番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那部电影是九十年代的背景,林为民改到了八十年代,情节也做了很大的改动,但内核没有变化。

  “给我的感觉是小而精,明明是部长篇……”祝昌盛的脸上带着几分纠结。

  姚淑芝插嘴道:“我觉得你这次写的一般,就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翻来覆去的说,太没有思想性了。”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万历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