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冥狄z
“进去说话,请。”郑如道。
秦落衡谦让了一下,跟着郑如进到了郑府。
两人过了两道门,便进了一间宽敞的客厅,郑如和秦落衡分宾主上下入座,一旁还有隶臣妾在侧。
刚坐定。
郑如便好奇的问起了秦落衡医术,秦落衡耐着性子回了几句,两者虽然身份悬殊,但大体还是能接的上话,毕竟都二十不到,正是对外界充满求知欲之时。
闲聊了一阵,郑如谈起了那份文书。
说道:
“秦史子的文书我前面看过,上面对公厕写的很详细,不知史子把文书送到郑宅所为何事?”
秦落衡道:
“自然是有事相求。”
“大田令掌管天下田土,而粮食产量为考核之重,若是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厕,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为各郡县提供大量粪肥,更能提高粮食产量,我欲向大田令建议推广公厕之法。”
郑如倒很直接,毫不避讳道:“秦史子一片心诚,但秦史子也应听说了,前段时间朝堂议论田政,眼下田土已成大秦之患,其他朝臣对其是避之不及。”
“近日三郡推行新田政,阿翁已是忙的焦头烂额,若是再在各地推行公厕之法,这么多动作下去,即便公厕之法利于大秦,但也恐会引起一片非议。”
“我其实不建议力推。”
“眼下咸阳人心浮动,不适生有动作,史子的建议很好,只是有些不合时宜。”
秦落衡挑眉。
不解道:
“眼下春耕在即,大秦田地大多肥力不足,公厕之法却是能补齐肥力,为何公子会说不合适应。”
“我有些不明白。”
郑如道:
“史子想的过于简单了。”
“任何政策执行都要靠人来执行。”
“新建公厕需要人,监督各地闾左需要人,搬运粪肥也需要人,现在春耕在即,就连戍守锐士都回去了,那来那么多人去新建公厕,去监督本就无规无矩的闾左?还有粪肥收集后如何分配?”
“这些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地方分不出精力的。”
秦落衡道:
“公子所言极是。”
“但我却有不同看法。”
“地方的确分不出这么多人力,但这事并非只能交由地方去做,若是地方只负责监管,公厕具体的操行交给商贾呢?”
“地方统筹协调,群策群力!”
“公子以为何?”
第164章 朕说了才算!(求订阅)
天色已晚。
见郑国迟迟未归,秦落衡便起身告辞了。
郑如出门相送。
等秦落衡走远,郑如摇了摇头。
他很年轻,年刚二十。
不过身为郑国之子,他清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很清楚秦落衡此行的目的,也清楚秦落衡待在家中所谓何事,只是他刻意装作不知。
郑如转身回了屋。
没过多久。
郑国仆仆的回来了。
郑如把秦落衡前来的事告知了郑国。
郑国眉头一皱,看了郑如一眼,“那简牍在何处?”
郑如把秦落衡呈上的简牍拿了过来。
郑国坐在席上,翻看着秦落衡写的文书,说道:“你跟秦落衡交谈过,你是如何回复他的?”
郑如道:
“儿并未同意他的想法。”
“他的公厕之法其实很好,利国利民,但短时朝廷忙于春耕,腾不出人手,加上近来人心浮动,继续增加徭役来修建公厕,有点得不偿失,至少在短期而言,秦史子的建议并不合适。”
“总体而言,不失为良策。”
郑国皱眉思索了一阵,说道:“你的回答并无问题,眼下大秦陷入多事之时,朝堂不易大动,他的野心很大,意欲将公厕之法推行到全境,就目前而言,确实不太合适。”
“这名史子的思路倒是新颖。”
“借公厕之法,来美城邑、肥疆土、增粮产,这个法子可操作性很大,等天下局势维稳,我再把这法子进谏上去,想来问题不大。”
郑如道:
“儿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秦史子却非是这么想,他提出了另外一个解决之策。”
郑如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说出口,犹豫了些许,还是决定把秦落衡的想法说出,“秦史子说,公厕之事,可以由官府出面统筹协作,让商贾去出人出力。”
“商贾?”郑国眉头一皱。
郑如继续说道:“儿刚听到也是大为吃惊,但秦史子言语坚定,认为这完全是可行的,只需用陛下开的试点创举,在天下郡县中选几个郡县作为试点,以此来验证可行性。”
“这名史子的想法实在惊人。”
“听到这离经叛道之言,儿不由心神一震,不知该如何接话,这名史子明明在学室上课,竟还会说出这么骇人听闻的话,儿也是有些惊异。”
“大秦立国以来,陛下力主集权。”
“他这想法分明跟陛下背道而驰,却假借陛下的试点创举,为商贾逐利大开方便之门,儿有些看不透这名史子。”
郑国目光微阖,“这名史子果然非同一般。”
“阿翁为何会这么说?”郑如不解。
郑国摩挲着手中的简牍,淡淡道:“你只看到了他的大胆,却是没有看到他立足于何地,他所求的可有为自己谋半点私利?”
郑如摇头。
郑国继续道:
“既然不为自己谋私利,为何会为商贾大开方便之门?他在学室上学,自然是知道朝廷对商贾的厌恶程度,他之所以提出这个想法,恐怕心中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只不过未对你说明。”
“我也是近来才听闻这名史子的。”
“你若是了解过这名史子的成长历程,却是会发现,他与官吏子弟、氏族子弟大不相同,他极为务实,从最开始的断案,再到提出的公厕之法,着眼点都是解决问题。”
“你是要比同龄人踏实一些,但还是有些眼高手低。”
“秦落衡这种从底层出来的,他的眼界的确不如你,但他的能力却并不输于你,正因为来自底层,他有着更大的欲望,对于建功立业有着更大的追求。”
“这类人不拘小节。”
“对事情的解决能力惊人。”
“阿翁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郑如眼中露出一抹异色。
郑国微微一笑。
他是乐于给郑如上课的。
郑国道:“你上过一些学,也懂一些道理,若是你置身于秦落衡的身份,你敢跟他一样,拿着简牍来找我吗?”
郑如迟疑了一下,“应该也会。”
郑国道:“你敢对我说出启用商贾吗?”
郑如摇了摇头。
郑国笑道:“这就是你跟他的差别,你会害怕失败,会害怕被人刁难,也害怕被拒绝,更害怕给人留下坏印象,但他不会,这种心性坚定的人,只要给他机会,他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对你提到商贾?”
郑如再次摇头。
郑国道:
“因为他知道你一定会告诉我。”
“你向来沉稳,但秦落衡年少成名,你是有比较之心的,他这公厕之法,确实为良策,你其实比不过,只是你的回答也可圈可点,你们之间并没显出明显差距。”
“但他提出让商贾经营,却是让你动了心思,自认自己比他更了解大秦,所以一口就否决了,甚至颇为自得的向我吐槽,但殊不知,这其实是秦落衡故意而为。”
“他一直都只把你当成传话者。”
“而你却浑然不觉。”
“你啊,志向不浅,但没接触过人事,对很多事还不明白。”
“六国未灭之时。”
“六国世族子弟之多,犹如过江之鲫,其中不乏有经世之才,但他们的前途几何,却非是由能力决定,而是由出身决定,为嫡为庶,为亲为疏。”
“我当年为韩人,刚入仕,也不明白其中道理,以为凭借着能力就能出人头地,但在韩国待了一段时日之后,我才明白根本就不是这样,因而也是主动‘受命’来了秦国。”
“你比我看得书多,但那终究是书上的。”
“你年岁不小,也该入仕了。”
“我现在还在朝中,还能给你讲讲其中弯弯绕绕,若是日后我退下了,以你现在的认知,恐怕很难应付得了。”
“朝中有这么多门道?”郑如有点不信。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