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646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烟鬼对黎文英说的话,另外三家的首领也会听到,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

对黎文英,杨怀仁自然用他们黎氏崇敬大宋文化的理由,让黎文英相信杨怀仁已经转变了支持的对象,从最开始的李乾顺变成了他。

而对其他人,说法就不同了,比如李乾礼,自然是用兄终弟及的礼数。

告诉他如今李乾德和李乾顺已死,李氏皇族要想延续在交趾的统治地位,他的其他三个兄弟都太年轻不合适,只有他才是杨怀仁目前最看好的继承人人选。

对黄萩呢,则换另一种方式,让使者告诉他,说杨怀仁厌倦了,想赶在新年之前能回到大宋,所以希望最有军事才能的黄萩快刀斩乱麻,赶紧结束交趾没有君主的局面。

对丁焕福,则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道理来打动他,尽管丁氏家族在四大家族中不算最强势的,但杨怀仁看出来丁焕福此人心机很重。

尽管他表面上总是对别人唯唯诺诺一副墙头草的模样,但丁焕福其实对交趾郡王之位的野心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少。

他之所以隐忍,是因为受限于家族势力,他不得不选择隐忍罢了,如果另外三大家族能在这场大战中损失惨重,他便有了好机会。

杨怀仁的离间计其实也不是多么高明,或者说二桃杀三士的法子很容易被人瞧出端倪来,但在权力面前,四大家族的首领都失去了应有的理智。

不敢说他们对杨怀仁派来的使者的话尽信无疑,但那些话也确实像一柄重锤直击人心,深深打动了他们。

面对权力的诱惑,面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称谓交趾之主的机会,他们都选择了冒险。

到第六天的时候,战斗重新打响,四大家族从新缠斗在一起,而且因为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战况也重新回到一开始的时候那样的激烈。

杨怀仁见状成竹在胸,八千武德军精锐将士分成三军,由黑牛哥哥和柯小川各带两千人分局左右策应,杨怀仁亲自带领其余众将和四千将士居于中路,浩浩荡荡开赴战场。

四大家族这样的打法,人员损失非常严重,各家损兵折将,在六天时间里就已经超过半数。

第八天的时候,杨怀仁按照和四家的约定,抵达了战场外十多里的地方,而且毫不隐蔽,就是让四大家族都看到他率军来了。

只不过杨怀仁并没有冒然出手,而是派人给四家的首领带去了消息,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只说杨怀仁是支持你的,不过最终还是要看今日之战谁最终能获得明显的优势。

四大家族的首领心中也明白,不管杨怀仁口头上表达了支持谁的意愿,但他也一定会支持胜利者。

所以今日之战,即将是生死之战。

于是四大家族毫无隐藏,尽数派出各自最后的军队,准备和另外三大家族拼个你死我活。

从上午开始,战斗一打响就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拿着十分简陋的武器的交趾将士们,为了他们的家主能成为新的交趾统治者奋力拼杀。

杨怀仁远远地找了一处地势稍高的地方观战,看着那些只有简陋的片子刀和竹枪的交趾军卒拼杀在一起,心里觉得还真是有意思。

战斗进行到午后,丁焕福就溃败退出了战团,毕竟丁氏家族的军事力量不足,丁焕福和李乾礼的联盟也十分脆弱,李乾礼明显拿丁焕福当炮灰使。

丁焕福也不傻,让那些老弱病残去送了命,却保留了最强悍的军卒,佯败退出了战场。

另一边的黎文英部也退出了战场,也明显有保存实力,等到太阳落山前再奋力一击的打算。

而李乾礼和黄萩却不能败退了,他们担心他们中不论谁败退,在远处观望的杨怀仁会认为他们这你的败了,然后出动宋军帮助胜利者拿下最终的胜利。

双方的军卒死伤的很快,在丁焕福和黎文英退出战斗后不到一个时辰之内,李乾礼和黄萩的军队便快速的消耗,很快便几乎消耗殆尽。

就在此时,黎文英和丁焕福果然又重新加入到战团中来,李乾礼和黄萩这时才幡然悔悟,知道黎文英和丁焕福是打算抢夺最后的胜利了。

可惜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他们的主力军队已经打光了,两个人已经没剩下多少有生力量,除了几百亲兵之外,差不多已经是光杆司令了。

但李文英和丁焕福的人马真的不怎么样,双方对上之后,也没有迸发出更大的火花,半个时辰之后,两方也落了一个和李乾礼、黄萩差不多的结果。

第1583章 四大家族的陨落

阳光的强度渐渐转淡的时候,杨怀仁也觉得到了为这场战争收尾的时候了。

他一声令下,三军齐出,八千名武德军将士踏着遍地交趾人的尸体进入了战场。

宋军的鼓声响起,并没有多么豪放的气势,但听在李乾礼、黎文英、黄萩、丁焕福,以及他们各自家族的军卒的耳朵里,便如死神的丧钟一般了。

这时候其实也没有人抱着宋军是来援助他们的想法了,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就算是最蠢的蠢蛋,也明白杨怀仁不可能去帮助他们任何一人。

宋军并没有着急的行进,却在加入战场的伊始,便控制了整个战场的局面。

一声爆炸声响起,紧接着是数不清的爆炸声陆续响起,让本来纷乱的战场立即又安静下来。

不论是来自哪个家族,每一个交趾人看到宋军的那一刻便彻底绝望了,宋军没有任何选择性的对任何留在战场上的人发起了进攻。

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家族,都面临着死亡!

宋军丝毫没有怜悯之意,冷酷的如凶猛的海浪一般,把任何阻挡他们前进的障碍物都冲击成了碎片。

李乾礼和黄萩本来还认为他们率先推出了战场,还有不小的机会逃脱的,但他们发现无论他们往哪个方向逃走,面前都涌现出来数不尽的宋军。

黎文英自然知道瓮中捉鳖这个成语,但却从来没想到被别人用瓮中捉鳖的方式围捕,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现在他知道了,作为鳖的绝望和挣扎,都没有任何的意义。

丁焕福很想笑问苍天,他当初为什么要参与到争夺交趾郡王之位的争斗中来,若果他一直低调下去,一直忍辱负重的做人,或许他不会落到现在这样的下场。

一边是气势如虹,一边是残兵败将,半个时辰之后,本来就不算很广阔的战场上便没有了任何活着的交趾人。

黑牛哥哥和天霸弟弟率军回报的时候,他们的座下马儿的脖颈下都各自挂着两个人头。

杨怀仁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挥了挥手,下令打扫战场,同时派人安抚战场周边没有逃离家园并躲藏起来的百姓。

交趾百姓本来还非常害怕威风凛凛的宋军,但当他们发现宋军出现在他们面前之后并不是要杀他们,而是来安抚他们的,甚至还把四大家族的军粮发给他们让他们读过难关的时候,便喜极而泣了。

经历了这一切,人的心理都是脆弱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面对仁慈的宋军,他们心中的感激无以复加,想起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引发了战争的四大家族,他们又恨之入骨。

战场周围的封溪城和西于城的百姓得到战争结束的消息之后,便派出地方上的乡绅出面,来请杨怀仁去他们的城中休息。

杨怀仁命大军兵分两路,他亲自带领四千将士进驻封溪城过夜,而另外一半人马由黑牛哥哥率领进驻西于城,他们得到了当地百姓一致的拥护。

尽管入城的时候已经入夜,但城内的百姓却纷纷涌上街头,对他们夹道欢迎,像欢迎自己的亲人一般的热烈。

宋军进城后,也保持了严格的纪律性,除了占据了原来四大家族的财产和领地之外,对普通百姓则秋毫无犯,更是得到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

第二天早上,消息便被传了出去,交趾两河地方最富庶,也是城镇最密集的地方上,纷纷派人来投诚。

比起于静昶来,这些人并没有提出任何条件,甚至有人带来了四大家族中人的人头,来表示对杨怀仁的忠诚。

杨怀仁也亲自接见了他们,表示了对他们主动投诚的赞赏,除了会派人接手原来四大家族的产业和土地之外,许诺保证地方官员的职位不变,地方乡绅和百姓的利益,绝对不会受到侵害。

交趾四大家族彻底完了,根本不用杨怀仁或者宋军出马,自然有顺应时势的交趾人出面去做。

四大家族的首领全部伏诛,他们在各地的势力没有了武装力量的保护,家族中的子弟也只能携家带口的四处逃窜。

可惜整个交趾都没有了他们的栖身之所,甚至有人以捉拿他们,并把他们献给宋军为业。

短短数天的工夫,四大家族在交趾的势力便崩塌了,四大家族也从此覆灭。

杨怀仁落了个轻松,不过面对这些事情,他也有很深的感慨。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虽然有些残忍,但这就是人世间的现实。

肃清四大家族的残余势力,并没有消耗几天时间,十二月初杨怀仁重回升龙城,整个交趾已经尽数在宋军的控制之下。

一个曾经在中南半岛最强大的国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便彻底灭亡了。

普通的百姓其实并没有多少国家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宋人并不是敌人,因为这世上没有敌人比自己人对他们还好的道理。

甚至整个交趾渐渐产生了一种思想和风气,大家都觉得他们能当天朝的子民,更加脸上有光。

杨怀仁和宋军是得民心的,升龙城外的难民也纷纷回到了家园,这么大批的难民竟然没有一个人饿死,这便证明了一切。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有不少无辜的交趾人白白送了命的,不过那些人大都是四大家族的族人。

而动手的,也不不是宋军,而是其他被四大家族压迫了许久的其他交趾人,还有从林莽中走出来的部族。

杨怀仁还觉得这样的结果或许违背了当初他答应陈翔不伤害交趾百姓的诺言。

但陈翔似乎并没有重新归隐的打算,而是主动出面,带领着原先的交趾官员尽力帮助杨怀仁稳定局面,也正应了杨怀仁当初对他的判断。

杨怀仁也的确给了陈翔很大的自由度和权力,让他尽力施展他所有的本事,相比陈翔也是心中感激的,至于曾经的约法三章,或许当初就是他故作姿态而已。

原本陈翔对李乾德的感恩知遇的心情,也早就被他抛之脑后,现在在陈翔心里,杨怀仁才是那个真正发掘了千里马的伯乐。

第1584章 赏赐(上)

于静昶死的很惨。

史云和黑山联络了许多咸安城周边的林莽部族,在某天夜里偷袭了咸安城。

凭借一帮部族兵,自然不可能打得过咸安军,不过史云采取了擒贼擒王的策略。

几个宋军和野人组成的突击队刺杀了于静昶,之后咸安军便投降了,并没有做出任何的抵抗。

或许那些交趾兵也早就明白,如今的交趾局面,所有人都在向杨怀仁和宋军投诚,抵抗就是死路一条。

于静昶的自大害死了他,其他人却没有多少忠诚愿意陪着他一起去死,而被他们掳劫回来的大宋百姓,也毫发无损的被解救了。

事情解决的很圆满,史云也得到了杨怀仁的称赞。

杨怀仁感觉上交趾的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于是他很想回到大宋,能在新年的时候和家人团聚。

但可惜的是,交趾虽然已经恢复了稳定,但实际上在某些看不见的地方,依旧暗流涌动。

这些看不见的势力没有蠢蠢欲动,也只是暂时慑于宋军的强悍罢了,如果宋军离开,怕是交趾立即又会进入混乱。

杨怀仁也明白这一点,但大宋的朝廷派人来治理交趾,把交趾真正变为交州,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

就好比锅中的沸水,停了火之后,可能看上去已经不再翻滚了,但依然还没法喝,必须让它自然而然的冷却下来,才能真正舒舒服服的入口。

杨怀仁打下升龙城,征服了交趾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皇帝和朝堂上倒是一片欢腾。

特别是赵煦,在他重掌皇权以来先后征服了西夏和交趾,让大宋持续的开疆拓土,这可是他的祖宗们都没有做到的。

赵煦就算再冷静,也难免要膨胀了,起码在他的心里,他已经在成为万古明君的道路上走了一半的距离。

外事上一片大好,只要内事上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他认为他会超过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成为古今第一帝王。

可惜他的改革,在杨怀仁眼中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短期内也许会有些好的起色,但长期来看,却因为改革本身的问题而无疾而终。

当然,现在的赵煦可看不到将来的事情,他对于杨怀仁打算把交趾重新划入大宋治下,改为交州的建议非常认可,也立即吩咐朝堂上的重臣着手此事。

文官们做事都有他们的一套路数,细致而缜密,不过就是有点拖沓。

在他们看来,要往交趾派驻军队和文官,确实能解决一些大宋本土的官员冗余的问题,也能让很多科举之后一直没有任命的进士进入仕途。

只是要协调做好这些,怎么也要年后了,而真正意义上让交趾成为交州,重新成为大宋朝廷的治下,最少需要半年时间。

对于程序上的问题,杨怀仁也不是不懂,但是他面对的问题就是他和武德军现在却不能离开交趾里,必须等到年后朝廷派来的官员和厢军接手,他才能安然离开。

这让杨怀仁十分恼火。

尽管他理解占领一个地方和统治一个地方绝不是一码事,但他还是因为他和兄弟们,已经武德军的将士们不能回家过年而感到懊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