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399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契丹人和其他北方游牧部族,也许牛羊等牲畜的数量上非常庞大,但是其他的禽蛋类食材的生产上,比大宋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不少农户家里是养了鸡,可真正上规模的养鸡场却很少见,鸡蛋产量多么有限,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这个契丹商人想把变蛋做成了一件大买卖,鸡蛋的供应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辽国没有很好的获取鸡蛋的渠道,那么就要从大宋的商人那里买。

而杨怀仁想到自家的养鸡场早就鸡满为患,忍不住又去偷笑。这笔变蛋买卖的利润,他想不要都不行了。

方法很快就在他脑子里形成了具体的框架,杨怀仁很快就提出来,和这个小胡子契丹商人合作,杨怀仁把变蛋的制作方法拿出来,供小胡子在辽国制作变蛋之用。

利润分配上,因为具体实行和销售都是小胡子在做,杨怀仁便故作高姿态,约定分配林润的时候大家三七开,杨怀仁占三,小胡子占七。

小胡子一听便喜不自禁,这样的分配方法他已经占了便宜,加上将来他还可以在账面上做点手脚,分利润的时候大可以再偷偷多分一成利润。

他又想到之前听说的杨怀仁这个人聪明绝顶,做买卖只赚便宜不吃亏的传言来,觉得杨怀仁实在是名过其实,不过如此而已,跟他比做买卖,毕竟还太年轻。

杨怀仁看着小胡子自顾得意的样子,也是心中偷笑,我就是出了个方子而已,活全是你在干,我白拿了三成利润,不知道你得意个鬼。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你就没考虑过你没有足够的鸡蛋来源吗?你能在账面上做手脚,我照样能从食材的源头把你一把掐的死死的。

杨怀仁决定明天就派人往家里送信,让家里派人在送辽边境的霸州、保州和沧州一带寻找好地点,开设数家上规模的养鸡场。

利用自家庄子里已经成熟的养鸡和鸡蛋储存方法,迅速发展起几家大型养鸡场,而且将来对外销售鸡蛋的时候,对大宋百姓是一个价,对小胡子以及辽国商人,则价格翻倍了卖。

而这个买卖最终的实际利润上,大头让杨怀仁自家的养鸡场赚了去,至于鸡蛋制作成了变蛋之后的小头利润,小胡子黑一成也不怕。

当然,杨怀仁也不怕他做假账,到时候他家的奶牛早买回来了,他要敢黑下杨怀仁的钱,杨怀仁可以再找其他的合作制作销售变蛋的生意伙伴,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就不怕没有人来接盘。

另外,杨怀仁还想到一点,他这段时间以来,发现契丹人对汉人的很多食物都情有独钟,特别是甜食,比如糖果和各色糕点。

这跟辽国不产糖有很大的关系,辽国的百姓甚至很多都没尝过糖是个啥滋味,唯一的糖类来源是民间制作的麦芽糖和稻米糖。

这种从粮食中提炼的糖,首先甜度不够,其次需要的粮食成本也比较高,普通的百姓也是不舍得用宝贵的粮食来熬糖的。

大宋的糖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甘蔗制作出来的白糖,还有一种是甜菜制作出来的黑糖,也就是后世的褐糖。

白糖的糖分更高,产量还不算高,所以价格昂贵,黑糖的糖分低,但产量还可以,价格适中,普通的百姓也大都食用黑糖。

大宋的糖产量低和朝廷政策有关系,甘蔗对土地要求较高,但是适合种植甘蔗的好地官府不太主张农民栽培甘蔗,更鼓励农民用来种植粮食作物。

若是放到大宋初年间,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时过境迁,如今大宋的粮食产量很高,已经充分满足了百姓基本口粮的要求,所以这种对土地的保护便变得没有了最初的必要性。

杨怀仁忍不住去想,如果他上书建议扩大大宋的甘蔗种植面积,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实在不行,他可以个人出钱在南方购买适合种植甘蔗的土地,专门开一家蔗糖加工基地。

基地所生产的蔗糖,除了满足广大大宋百姓的生活需要之外,可以制作成容易保存,又口味香甜的各种糕点,然后贩卖到辽国来。

这买卖赚钱简直是肯定的,大宋的蔗糖价格已经非常高了,但辽国境内的糖霜价格比起大宋又翻了一倍,除了运输距离太远的原因之外,市面上的蔗糖太少,同样是造成辽国蔗糖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价格高,并不代表蔗糖在辽国就没有市场。杨怀仁的预想里,如果自家真能购买土地专门种植甘蔗,产出来的蔗糖在大宋境内销售,目的是扩大蔗糖产量,让大宋的蔗糖价格进一步下降,逐渐达到普通百姓能够接受的水平。

但如果是贩卖到辽国,那就没有必要降价了,维持如今辽国的蔗糖售价,那利润空间可以说是数倍甚至十余倍的。

无论是制作成糕点还是其他蔗糖食品,都不怕在辽国没有买家。

之前说过,辽国民间贫富差距很大,穷人连饭都吃不上,更不用说还有机会吃糖,而富人根本就不差那点买糖的钱,哪怕是以物换物的方式,杨怀仁觉得这买卖也是具有极大的利润和潜力。

和众多商人聊起买卖来,杨怀仁也暴露了奸商本性,时不时的灵感迸发,除了随园春美酒这种最受契丹商人欢迎的商品之外,杨怀仁还和他们谈成了许多诸如变蛋之类的生意。

而且在辽国当奸商,杨怀仁半点心理负担都没有,赚契丹人的钱和牛羊,相当于为大宋做贡献了。

第996章 天霸弟弟的疑惑

送走了这些商贾,杨怀仁对着混在他们中的王湛偷偷眨了眨眼,回过头来,却发现一直在他身后的天霸弟弟面露疑惑之色。

“天霸,你咋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天霸弟弟摇了摇头,“没什么,心里有点……不得劲儿。”

杨怀仁稍稍一想,便明白了天霸弟弟为何心里不舒服了,便笑问道,“可是因为我和这些契丹商人谈成了许多买卖?”

天霸弟弟点点头,“嗯,我心里有点不太明白,既然哥哥的生意都是能赚钱的,那么为什么都给了那些契丹商人去做,不给汉人的商人去做呢?

既然是做生意,和汉人商人做不是更好吗?有钱也给自家人赚啊,凭什么让那些光头小辫子们赚了去?”

杨怀仁笑着把他拉到一边坐下,亲自给他斟满了一杯热茶,“你坐下来,我跟你慢慢说。

首先,既然是做生意,作为一个商人的话,自然是要找最能把这笔买卖做的更好的合作伙伴来做,这个基本的道理,想来不用我多给你解释了。

其次,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有一些是因为哥哥把生意都给了契丹商人做,反而对那一小部分汉人商人来说,有点厚此薄彼了。

实际上你觉得哥哥有那么点可以讨好这些契丹商人的意思,让你心里更不舒服了,对不对?

我实话告诉你,我确实是故意的,你想想咱们的身份,第一天来到中京大定府,就招来了这么多的关注,这是为什么?

除了这些商人,还有一些来出使辽国的其他的国家的使节,你再想,这又是为什么?

咱们这趟来的目的,你还记得吗?为了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哥哥也是不得不去刻意表现出对契丹人的友好,为我树立一个在契丹人心目中的友好形象,好为后边的事情打好人际关系的铺垫。

有许多契丹人内部的秘密,微妙的关系,咱们光指望风神卫,是不能全部打探到的,但是从这些契丹商人嘴里,却能得到一些意外的信息。

好比那个要做变蛋生意的小胡子,当我提出来要购买奶牛的时候,我发现好几个人都动了心思,可最终要站出来的,我观察之下却只有两个人。

一个便是这个小胡子,而另一个则是他对面坐着的那个大小眼,其他人见他们俩要抢这门生意,便硬生生把要说的话都个咽了回去,这说明什么?

说明虽然他们都是契丹商人,但在他们内部,也是有等级划分的,就像崔庆说的,他背后的靠山是太子府的皇太孙,所以他在辽国,不论做什么买卖,都畅通无阻,别的商人必须都得让着他。

从这一点来看,小胡子和大小眼的背景就不简单,当小胡子第一个站出来要争变蛋的买卖的时候,你看到那个大小眼的表情了吗?

他那俩大小不一的眼睛里都是羡慕嫉妒恨啊,可他本来也已经站了起来,可小胡子斜眼瞟了他一眼,他咬了咬牙便又坐回去了。

你说这是为什么?我的判断是,小胡子和大小眼的经商实力,应该差不多,小胡子说他的家族有上万头奶牛可供出售,这可是上万头奶牛啊,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契丹贵族能拥有的财富。

小胡子的背景一定是不简单的,但大小眼当时也想站起来,说明他也有类似的背景,他的家族也有相当的家底,但也许比小胡子差一些,所以最后只能放弃。

这看上去只是一场寻常的商业竞争,可对于他们背后的贵族或者家族来说,就是一场家族之间的竞争了。

相信他们俩回去之后,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达到他们背后的靠山那里,至于这两位靠山心里怎么想,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不过咱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微妙关系,日后不断深入了解,也许你能找到一个突破点,挑拨两个契丹贵族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内斗,咱们好乘机行事。

最后还有一点,哥哥偷偷告诉你,你别看我把这些买卖都交给了契丹商人去做,可跟我合作,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的。

表面上我把利润分成的大头都然给了他们,自己留着小头,那些生意他们会赚到很多钱,可实际上呢,哥哥肚子里有多少坏水,你是知道的。

这帮契丹商人,真当哥哥我善茬呢?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把钱让他们轻松赚走了,这怎么可能?!

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将来我会如何坑死他们,到那时候,真正赚钱的还是咱们,而他们,只不过是白忙活一场而已。

你说,这样的生意,如果交给咱们的同胞去做,我于心何忍呢?

再说了,刚才和他们谈成的买卖,将来都是赚的契丹人的钱,而且你想想他们想要的那些商品,清一色的都不是生活必需品,都是一些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的起的奢饰品。

咱们用这种方式,把中上层的契丹人搞的贪图享乐,把他们的社会体系搞得奢靡成风,对咱们来说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天霸弟弟犟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渐渐露出了笑脸,可过了一会儿,又变得愁眉苦脸了。

“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咱们大宋的蔗糖本来就不多,咱们再卖给契丹人,是不是不太好?

蔗糖是多么好的东西啊,这么好的东西卖给契丹土鳖,白瞎了啊。”

杨怀仁笑道,“不白瞎,你也不用觉得可惜。蔗糖的确是好东西,如今咱们大宋是稀罕东西,那是因为种植的甘蔗面积太少。

等咱们回去,哥哥就向官家上书,要求增大甘蔗种植面积,咱们家可以出钱出人出地,相信官家不会不给我这个面子。

将来的蔗糖产量一定会大幅提升的,蔗糖,在大宋也不会再是稀罕之物。”

天霸弟弟这才舒心的长出了一口气,而杨怀仁虽然嘴上这么解释的,但还有一点,他没有说出来。

杨怀仁想的是,契丹人的饮食习惯本来就不太健康了,我再把用蔗糖做成的高糖的甜点卖给契丹人,他们的饮食结构便越来越高脂高糖,将来他们早晚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了,想想都得劲儿。

第997章 各国使节

杨怀仁休息了片刻,便又命人请了那些送了拜帖的各国使节进来见面。

使节们的数量有点出乎杨怀仁的预料,虽然很多国家或者部族杨怀仁都没听说过,但他还是很客气地接待了他们。

他们来的目的上,其实和刚才那些大定府的商人差不多少,首先便是他们都想结交杨怀仁这位传奇人物。

在杨怀仁的感受上,这时代虽然通信不那么方便,可出了什么大事情,比如战争之类的,各国的消息还算是挺灵通的。

特别是环州之战的事情,好像早就传遍了整个亚洲一般,每个使节或者部族代表都在赞赏杨怀仁的卓越才华。

当然,这种拍马屁的事情都是面子事儿,大家聊起来呵呵一笑,瞬间里仿佛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一般,也许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

但这毕竟不是重点,接下来,就是他们急着来拜访杨怀仁的原因了,还是谈生意。

黄头回纥的使节问杨怀仁说,他们也有不少的牦牛,如果杨怀仁要,价格好商量。

西州回鹘则说牦牛你都要了,我们有骆驼和回鹘羊,不如一并也要了吧,只要给现钱,价格都不是事儿。

粘八葛部的代表说他们今年从天山采了些天山雪莲,其中最大的一支作为贡品进献给契丹皇帝了,剩下的个头也没有多么小,问杨怀仁要不要买回来泡水喝。

蒙古人想卖马,可当着许多人不便说的太白,便专门写了纸条递给了杨怀仁,惹得其他使节们一片白眼。

杨怀仁忙着应付他们,心说这帮人咋回事,真当我家钱不是钱是不?自家有啥牲口都卖给我,真当我是牲口贩子了?你们可真牲口!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毕竟他们的牲口价格开的都不高,买回来绝对不亏,可倭国和高丽的使节就有点过分了,他们当着那么多人面暴露了自己的人贩子本质,直接就要送几个本国的美女给杨怀仁,让杨怀仁好不尴尬。

他们都是送美女的人贩子,可各自的诉求却是不同。倭国人想直接从大宋购买数目巨大的货物,可高丽人就不乐意了,想方设法的阻止。

杨怀仁看着他们龇牙咧嘴的斗来斗去,心里就窃笑,拉架是不可能的,和稀泥还差不多。

他们斗的原因很简单,高丽对大宋俯首称臣,大宋对高丽的海贸是不设限制的,但对倭国却限制重重,设置了不少限额。

所以倭国想要大量的大宋物产,都需要从高丽这里转买,但是高丽人不傻,利用这点优势,从大宋买来货物,加了好几成的利润之后再转卖给倭国人。

倭国也不富裕,这么一来必然增加了很多成本,而高丽人则乐得做这样的转口贸易,反正他们本国那么点地方也产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只能靠着大宋这棵大树乘凉。

杨怀仁其实也做不了什么,对外贸易,是国家政策,不是他一个郡公能影响的了的,以前高太后在位的时候要面子,如今赵煦似乎更要面子,倭国天皇不给老子下跪,老子干吗卖给你便宜货?

这年头,确实是卖方市场,有东西的才是老大,既然倭国天皇要面子,那么面对牛逼哄哄的大宋,也只能伸伸脖子咽下这口气去。

杨怀仁想起倭国天皇来,心说这也是个要面子不要命的主,用不了几年,天皇也只是剩下个名头,被未来崛起的那些幕府将军们装在棺材大的小轿子里当宠物养的时候,不知道他们的面子值几个钱。

后来杨怀仁就觉得可能是这些各路牛鬼蛇神们把他当了冤大头了,他们自家有什么货卖不出去,都来找杨怀仁解决问题,看来杨怀仁家里金银堆成了山的消息,他们都早就得到了。

不过冤大头并不觉得自己冤枉,他们开的价格,杨怀仁一概不理,伸出手来比划成了一把刀,半空里横着舞划一下,砍一半留一半,要卖就先货后钱,不卖拉倒。

这么一来,这些使节们立即便知道杨怀仁的厉害了,果然如东京城里各国的商贾们传回来的消息一样,这个杨怀仁就是个愣子。

他们先是瞪大了眼睛表示自己吃惊的心情状态,然后和各自的同伴商议了一番,本着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原则,他们脸上重新堆满了笑意,一致决定……把牲口卖给了杨怀仁。

接下来他们说的什么恭维的马屁话,杨怀仁就没太仔细听,这会儿他早就神游到了他家的牧场去了,琢磨着如何新建和扩建自家牧场,将来大宋人民不愁没有肉吃了。

至于倭国和高丽使节那边,杨怀仁也只能装出为难的样子来,表示此事需要再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