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390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怀仁表情严肃,语气镇定地说完这一席话,便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鬼姐微微笑了笑,没用动弹,而是问道,“你的办法,能说详细点,让我听听吗?”

杨怀仁深吸一口气,也还了她一个微笑,“抱歉,我对你的了解很有限,所以我对你的信任也是非常有限的,尽管如此,我说了那么多,也是给了你极大的信任了,你若还想再打听些什么,那么就抱歉了,恕在下无法告知。”

鬼姐忽然一边兴高采烈地拍着巴掌,一边点着头对着杨怀仁笑起来,场面是温馨又怪异,搞的杨怀仁一时之间摸不清这是什么状况。

鬼姐拍够了巴掌,又突然抱拳弓身行了一礼,“杨郡公,昨日和今日之事,小女多有得罪,还请杨郡公多多海涵了。”

杨怀仁一脸懵逼,“怎么个意思?”

“昨夜和今日发生之事,只不过是小女对杨郡公的一番试探,如今得知了杨郡公的心意,小女便可以把一些事情如实告知了。”

试探?杨怀仁一头雾水,心道原来这是试探?那昨夜和今天……我去!这位鬼姐的戏也太足了,一个深井冰让她演出来,可谓惟妙惟肖啊。

杨怀仁其实还有点信不过她,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脑回路跳转也太大,他只好耸了耸肩,“你说明白点。”

鬼姐上前一步,忽然作势去解开自己的衣衫,杨怀仁吓呆了,赶忙扭过头去大叫道,“你要干啥?我可是个有妇之夫,请你放尊重些!”

鬼姐掩嘴一笑,“杨郡公,你不都是娶了四房妻妾的人了嘛,怎么还会因为男女之事害羞啊?”

杨怀仁忙辩解,“我娶妻纳妾那都是合情合法,可咱们俩要是发生了什么,就是与法与理不合了。你还退后点,把衣服穿好了再说。”

鬼姐却笑道,“别误会,我是想让你看清楚我背上那一块刺青,省的你误会我是个契丹人……”

说着她已经把外边的裙裳都解开,转过身去露出了自己整个上背来,那一片刺青便全部展现在杨怀仁面前。

杨怀仁先是不好意思地偷瞄了一眼,发现鬼姐背着他,只是露出了后背,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扭回头来去仔细去瞧她那块狼头刺青。

杨怀仁看清了那个刺青的全部,忍不住惊骇得长大了嘴巴,眼睛都看直了,那片刺青,也太触目惊心了。

说来甚至都不能算是一片完整的刺青,巴掌大的一个狼头图案刺在她的肩膀下雪白的后背上,不过看上去狼头图案的线条已经有些模糊了,应该是刺上去已经很久了。

这个狼头图案,也确实是契丹人常用的某个部族的标志,但是图案中间狼的面孔的部分,已经被人为刻意的烫去,只留下一大片可怕的疤痕。

第963章 悲惨身世

看着那块触目惊心,让人无法直视的伤疤,杨怀仁从新扭过了头去,心情沉重地道,“昨天,是我们误会你了。”

他抬手背着脸指了指,“能跟我说说,这块刺青和上面的伤疤,是怎么来的吗?”

鬼姐把衣服重新披上穿好,才淡淡道,“昨天,是我自己不争气,才有点情绪激动了。说起来,你们会误会,也不能全怪你们。

因为……我父亲是汉人,但我母亲她……也是契丹人。只是她也不算是全部的契丹血统,她的父亲,是个室韦人。”

室韦人?杨怀仁心道,这个民族他在之前查阅辽国资料的时候看到一些,他们生活在嫩江平原以及以北的地区,据说有二十五部。

至于室韦人的祖先,许多史料记载里都语焉不详,大多数都是一些当时史学家的猜测,最可信的一种,是说室韦人应该不算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一个多民族综合体的统称。

因为室韦二十五部,被外人称作室韦,他们生活习惯相似,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他们内部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语言和信仰。

比如,有的部族说突厥语,有的说通古斯语系,有的说东胡古老语言,更说明了他们是一个多民族综合体。

北方千余年来也是有不同的民族统治着,每当一个民族或部族崛起,便伴随着更多的部族衰落。

有的部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则是战败后,最后的一部分遗民迁移到了更北更寒冷的北方,并不断的和当地的部族融合共存,逐渐形成了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被称为室韦。

这些室韦人里,有的是白种人,有的是黄种人,有的是混血人种,所以鬼姐能有这样奇怪的名字,还具有一些白种人的样貌特点,也许就是因为她的血统里,有室韦白种人的基因。

鬼姐提起她的身世来,似乎有点伤心,她继续说道,“我的外祖父原本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室韦人,他们的部族最大的错误,便是和一个契丹人部族交好,然后相互之间允许族人通婚。

我的外祖母便是一个契丹人,但是后来辽国统治阶层觉得外祖父的部落血统卑贱,便禁止他们继续通婚,不但就这么拆散了我的外祖父母,还出兵去外祖父的部落屠杀,几乎让那个弱小的部族灭绝。

外祖母因为嫁给了卑贱的部族男人,又怀上了我的母亲,也不受契丹人待见,便被强行卖到了南方,进了一个析津府的契丹贵族家中,成为一个普通的丫鬟。

母亲虽然有一半的契丹血统,却也没有被契丹人当做同族,反之,因为她身上有卑贱的室韦小部族的血统,反而成为了契丹人鄙夷的对象。

她的成长经历,同样是一段被不断欺辱的历程。不过母亲继承了外祖父的部分特点,生来就皮肤白皙,而且容貌娇美。

她心里恨毒了契丹人,在长大成人之后,爱上了一个汉人男子,那个汉人男子不嫌弃她卑微的奴仆身份,更不会觉得他的血统就是卑贱的,不但接受了她,还和她偷偷私定了终身。

可惜造化弄人,母亲的美貌吸引了另一个契丹人的注意,便把她强行买了回去,逼她做了他的妾室。

而父亲的汉人身份,面对契丹人的横刀夺爱,却无能为力,只能悲痛自弃。

母亲不忍看到情郎伤心欲绝,便想到了死,可是就在她要缳首自裁的那一天,她发现她已经怀上了情郎的骨肉。

为了让腹中的孩子能生下来,她强忍着屈辱,顽强的活了下来。等到我出生的时候,契丹人养父竟没有怀疑,把我当做了是他的骨肉,这才在我的背上刺上了代表他家族标志的狼头图案。

母亲也没有办法拒绝,为了我能够健康长大,也只得让那块屈辱的刺青一直留在我的背上。

直到我十三岁那一年,母亲生命垂危之际,才告诉了我全部的真相,不但告诉我亲生父亲是谁,还嘱咐我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身世和身份,记住契丹人的恶行和母亲对他们的仇恨。

后来按照母亲的遗愿,我才拜了个师父学艺,于是有了如今的武功,只是昨夜……呵呵,让杨郡公见笑了。”

杨怀仁听了鬼姐的身世故事,早已唏嘘不已,哪里会笑话她?

“我没笑,因为我还不是一点武功没有?这也没什么好笑的啊,呵呵……对了,那……那块疤痕,是最近才弄上去的?”

鬼姐点点头,“那是三年前了,我拜师学艺,实际是秘密进行的,你也知道,析津府还是有很多契丹人,而我表面上的身份,也确实是个契丹女子,所以,你应该懂的。

拜了师父之后,除了学习武艺,更多的,是从师父哪里了解了很多契丹人对汉人,以及其他民族不断压榨和迫害的事情。

想起外祖父的部族无故被屠杀,想起母亲悲惨的一生,在我长大的过程中又见识了太多的契丹人的恶行,我开始痛恨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因为我表面身份是个契丹人而感到是一种羞辱。

所以我请师父帮我用烙铁烫去了那块刺青中心的图案,我要做一个汉人,一个为汉人和其他被压迫的少数民族谋福祉的汉人。”

杨怀仁如今可算明白从遇见鬼姐以来一系列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她的身世这么复杂。

再想起刚才看到的她背上那块伤疤,杨怀仁忍不住联想到它被烙铁烫去的那一刻,鬼姐经历了什么,她的内心又是多么的强大,意志是多么的坚定,才能主动去承受那样的痛苦。

想来既然她有这样的经历,似乎她是值得去信任的,杨怀仁渐渐放松了心情,“鬼姐,我有一件事还不明白,既然你要用这些奇葩的方法来试探我,又是有什么样的目的呢?相信应该不是让我去杀耶律跋窝台吧?”

鬼姐笑道,“当然不是。和你一样,对不了解的人,信任也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不得不去试探你的真实想法。

既然现在我认定了你是和我站在同一阵营的,那么很多事情就没必要瞒你了。

我问你,你听说过蓝衫军吗?”

第964章 蓝衫军

“蓝衫军,蓝衫军……蓝衫军?!”

杨怀仁嘴上不停地小声念叨着,同时也努力在脑海里搜寻对这个词的记忆,忽然之间,一个十分久远的记载出现在他眼前。

九十多年前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之后,两国约定以白沟河为界,意味着燕云十六州便从此成了辽国的合法疆域。

此时燕云之地还居住着百万计的汉人百姓,他们之中有些有识之士不堪受辱,便组织起来,暗中反抗契丹人的高压统治。

很快,这些抗辽人士便渐渐汇聚到一起,他们之中有江湖中的武人,有做买卖的商贾,也有普通的老百姓,甚至还有一些潜伏在辽国官府中的官吏。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抗辽活动,他们便成立起了一个组织。

当时为了组织内部的人员相互辨认,又不至于被契丹人发现引起怀疑,便约定不管外袍如何穿着,内里全部穿淡蓝色的内衫,这个组织也因此被称作蓝衫军。

起初蓝衫军在燕云之地也是聚集了很多民间的力量,给辽国对燕云诸州的统治制造了许多的麻烦。

蓝衫军以暗杀为手段,不断袭击和刺杀进入燕云的契丹官员,也曾经让当时的辽国朝廷头痛不已。

或许辽国皇帝抛出契丹人和汉人一家亲的表面亲汉政策,也是为了麻痹燕云的抗辽人士。

而实际上,契丹人也专门组织了秘密的军事力量,对蓝衫军进行围剿和屠杀。

一开始蓝衫军奋力抵抗,只是因为敌众我寡,不得不进一步隐藏,直到四五十年前,蓝衫军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劣,他们便渐渐销声匿迹,从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杨怀仁奇怪的是,蓝衫军的事情,已经成了一个传说,特别是最近的二三十年里,已经再没有关于蓝衫军的消息出现了,大家也都以为当初的那股抗辽力量,已经不复存在了。

眼下“蓝衫军”三个字突然从鬼姐口中说了出来,杨怀仁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惊讶还是惊喜了。

“不瞒你说,我倒还真从资料上看到过蓝衫军的事情,只是那些事情都是很多年前的了,最近几十年,早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任何活动记载。

照你的意思,难道蓝衫军依然存在?而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鬼姐微笑着点点头,“不错,当年大家都以为蓝衫军已经别契丹人屠戮殆尽,早已不复存在。

可事实上还是有不少蓝衫军活了下来,他们隐藏了自己的身份,改名换姓,就生活在燕云之地的寻常百姓之间。

只不过为了保存力量,蓝衫军已经改变了原来的行使方式,渐渐进化成了一个非常隐秘的组织,慢慢积聚力量,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试图重新崛起。

当然,收复燕云的宗旨,在蓝衫军是永远不会变的,我们等待的,也许只是一个机会。”

杨怀仁默默地点头,一是向鬼姐表示他听明白了,二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些忍辱负重的蓝衫军表示钦佩。

如果是这样的话,杨怀仁倒是可以对鬼姐更加信任了,只是在她这个年纪上就成了蓝衫军的一员,加上她复杂的过往和社会关系,杨怀仁又觉得鬼姐身上,似乎哪里有点怪怪的。

杨怀仁忽然发现她虽然把自己当做了汉人,可表面上的身份应该还是契丹人,可是问题来了,又是谁对她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能拉拢她进入蓝衫军这么秘密的组织呢?

再一次重新捋了一遍鬼姐的身世,杨怀仁忽然之间感到豁然开朗,鬼姐的人生之中,似乎只有一个人非常可疑,也真是这个人,有最大的机会去了解她和她的家事,然后能对她有充分的信任,从而让她加入蓝衫军。

杨怀仁道,“鬼姐,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的师父,应该是个汉人,而且,应该是他领着你加入了蓝衫军吧?”

鬼姐又点了点头,“杨怀仁,你的确如我师父说的一样,非常的聪明,总是能抓住事情的重点。”

杨怀仁笑道,“多谢夸奖。那么你来找我,又是哭又是笑,又是折腾又是闹的试探了一番,我再大胆的猜测一下,你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蓝衫军觉得我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要跟我取得联系,没错吧?”

“这话也对,也不对。”

鬼姐辩驳道,“事情的大概,你差不多没说错,只是‘利用’二字,用在这里,用在我们和你身上,似乎都不太恰当吧?”

杨怀仁嗤鼻一笑,“先别管恰不恰当,在我想来,你们应该也早就关注我有一段时间了,大宋忽然出了我这么一号做什么事都不合常理的人物,你们着重关注一下,也不算稀奇。

也许正是因为我身上发生的事情,特别能吸引你们蓝衫军的注意。

比如,我个人和契丹人之间,也是有些仇怨的,辽使耶律迪迪斥资在东京城,而且是在我家随园对面开了一家饭馆跟我恶性竞争的事情,应该是我进入你们视野的触发点。

结果我赢了契丹人,还整得辽使灰头土脸赔了钱财,你们便觉得我从内心里,应该也是讨厌契丹人的。

后来我去了环州,在环州中了契丹人的计策,让我跟西夏权相梁乙逋结了梁子,后来还引发了一场大战,你们便觉得,我这个大宋的小厨子,不但有本事,还很有胆量。

而且从这件事里,应该也开始渐渐恨上了奸诈的契丹人了,再后来我冲突濮王府,搞出来濮王私通契丹人的事情,你们便更加确定了你们的判断。

在你们蓝衫军的视角里,我便是一个憎恨契丹人,在大宋有身份有地位,又有一定话语权,甚至可以影响到宋朝皇帝的人。

更加巧合的是,今年宋朝派来辽国出使的使节,真是我杨怀仁,一切的一切,都推动着你们蓝衫军觉得,我杨怀仁,就是那个最合适的,可以用来联络宋朝皇帝,来帮助你们实现收复燕云的最终目的之人。

我说的这一切,应该都没有猜错吧?”

第965章 互惠互利

鬼姐第一次从师父口中听说杨怀仁这个人的时候,听说他在环州能以三千大宋边军大胜两万西夏精锐,便觉得这个人是当世之英雄。

再听说杨怀仁当时还不满二十岁,便真是把他当做了偶像一般的崇拜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