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123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怀仁熟练的甩动着手里的鱼竿,让鱼钩上勾住的鱼儿随着向心力划过一道弧线,不偏不倚正甩回到他面前的时候,他轻盈的一伸手,便把那条一尺长的红头白鲢鱼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鱼儿刚出水,身体表面的湖水在寒冷的空气中立即凝结成了一层水雾,在初升的淡黄色的明亮阳光里,似是身上升腾起七色的云裳一般,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美感。

杨怀仁举着手里的鱼儿,故意在老头面前晃了晃,然后才摘下鱼嘴里边的鱼钩,然后丢到了身边的鱼篓里。

老头儿看呆了,眼睛瞪的大大的,仿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重新折回来,盯着鱼篓里的那条还在蹦跳的红头白鲢鱼看了看,确定这不是做梦,才又急急地跑回自己的板凳上。

他迅的在鱼钩上挂好了鱼饵,伸长了脖子仔细在湖面上瞧了一会儿,等寻找到杨怀仁说的那种每隔一会便冒出几个白色的小水泡的水面,便冲准了把手里的鱼竿甩了出去,那鱼钩像是射入水中的箭矢一样迅消失在了水面之中。

第283章 钓鱼之道(中)

杨怀仁见这老头认真的样子,反而觉得非常逗笑,都说老小孩老小孩,看来果真是如此。

他抓过鱼钩来重新又上了鱼饵,找准了水面上的方位,手腕猛地一抖,鱼竿一甩,鱼钩同样准确无误的射入了目标区域。

老头儿时不时的扭头往杨怀仁这边偷瞥了几眼,好似是要跟杨怀仁比试谁先钓上鱼来一般,杨怀仁也早看到他狡黠的眼神,回了一个飞眼表示接受挑战。

不出一刻钟的工夫,撞衫老翁那边的鱼浮开始上下晃动,他目光里闪过一丝喜悦,紧紧盯着水中上下跳跃的鱼浮,心里默默数着什么,等到鱼浮跳到第三下,也猛然收杆。

可等鱼钩飞回了水面之上,老头子满脸的喜悦忽然变成了失望,鱼钩是收回来了,可上边并没有鱼,而且鱼饵也不见了。

差不多同样的时刻,杨怀仁这边也收杆了,这次钓上来的是一条草鱼,杨怀仁这次也懒得显摆了,因为那条鱼身上光滑的鳞片在阳光里反射出的粼粼闪耀的光芒,已经宣示了他的胜利。

老头还是很不服气,挺着身子闷哼了一声,又重新挂鱼饵。

杨怀仁早看出他钓鱼的手法不太对,本想好心提点一下,可见这老头独自生闷气的样子,话到嘴边又收了回来。

倒不是杨怀仁小气,而是这个时候,他若是开口教这老头子正确的钓鱼之道,怕是这老头要误会这是胜利者的炫耀,不但不会感激,说不定还会开口大骂。

找骂这种事,杨怀仁是不会干的,也只好看着他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舍了鱼饵却钓不着鱼儿。

果然没有出乎杨怀仁的预料,当他第三条鱼儿钓上来的时候,老头的鱼篓里还是空空荡荡。

老头的脸色变化的也快,刚来的时候生气,后来不屑,接着又开心,然后又是生气,到最后,变成了疑惑不解。

他扔了手里鱼竿走了过来,背着手仔细观察杨怀仁的渔具,可能是在旁边瞅了好一会儿,看着杨怀仁这一会儿工夫已经钓上来三条了,他却颗粒无收,寻思着是不是这小子的渔具有什么独到之处。

可他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杨怀仁的渔具和他的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来,可人家鱼篓里还在蹦跳着的三条近尺长的鱼儿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又是什么缘故?

老头再看看水面,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又开心地咧起了嘴角,拍了拍杨怀仁的肩膀,笑嘻嘻的说道:“我说这位小哥,老汉一看你面相就知道你是个知书达理的人,我跟你商量件事,你看如何?”

“哦?”

杨怀仁看着他样子变来变去实在有趣的很,微笑着问道:“不知这位老伯要小子做什么事情呢?”

老头也不客气,“你看咱俩换换位置如何啊?”

杨怀仁差点笑喷出来,这老头是以为我这边的水面鱼儿多,他那边鱼儿少,所以我已经钓了三条他却一条也没钓上来了。

可两个人坐着的距离最多也就十来步,这点距离就能产生有鱼和没有鱼的巨大差距了?这老头子可真有意思。

既然他这么想,那就是心中依旧不服气了,他要换位置,那就换给他好了,杨怀仁早已看出了问题所在,可这时候还是不能直接说出来。

因为这会儿说给他,他是不会改变他自己的判断的,不一定会听的进去,也一定会认为是杨怀仁不愿意换了这块好地方故意找了个理由敷衍他。

所以杨怀仁点了点头,便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给老头腾出了他心里的这块钓鱼宝地。

老头神情自然的很,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意味,仍然笑呵呵的只顾着自己高兴,仿佛看到了不一会儿之后他的鱼篓里很快就会装满了欢蹦乱跳的鱼儿。

就这样,两个人换了地方,又一次挂鱼饵,甩鱼竿,开始了另一轮的钓鱼比赛。

结果可想而知,当杨怀仁在老头刚才那块“没有鱼”的地方钓上来第四条鱼儿的时候,老头坐在自己心目中的风水宝地上,依旧一无所获。

老头子这回也不生气了,双手托着腮帮子开始深思,明明换了地方了,怎么还是钓不上来呢?为什么人家无论在什么地方,却又都有所收获呢?

杨怀仁望了望天空,太阳已经高高升起,看时辰已经到了寻常人家准备午饭的时候,便也停了下来,不再下杆了,端坐好了,抱着双手笑嘻嘻看着老头到底想出来原因没有。

老头儿的眉毛一会儿V字形,一会儿又变成了八字形,挤眉弄眼了盏茶的工夫,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等他抬头发现杨怀仁正笑意盈盈的望着他,他才站起身来,顺手撩起了屁股下边的小板凳,走到杨怀仁身边坐下,把心中的疑惑一股脑儿都倒了出来。

杨怀仁这次觉得是时候告诉他一直掉不上鱼来的原因了,人家虽然是向他来请教,不过毕竟人家年长,自己年少,长幼尊卑的礼数还是要计较的。

杨怀仁先起身恭恭敬敬的叉手施礼,然后才缓缓做下,口气温和的讲述起来。

“老伯,你钓不到鱼,并不是因为你所在的地方没有鱼;我连着钓上来四条鱼,也并不是因为我的渔具就比你的好。

原因说起来很简单,是你钓鱼的方法不太对,鱼饵也不好,加上一些运气成分作怪,所以才毫无斩获。”

老头子眼睛提溜转了好几圈,好似在琢磨着话里的意思,杨怀仁接着说道:“都说钓鱼是个考验耐心的事情,其实除了耐心,技巧更加重要。

你甩杆的动作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想必以前您也是钓过鱼的,肯定也钓到过鱼儿,只不过从您的手法来看,小子说句您不爱听的,您钓鱼全凭运气,技巧的部分你还没领略到那点诀窍。

就说这看鱼浮吧,您就不会看。您第一次下杆的时候,等了鱼浮跳动了三次才收杆,您一定以为鱼儿精明,前两次都是试探,到第三次才是真正咬结实了鱼钩吧?”

第284章 钓鱼之道(下)

老头犟着脸问道:“怎么,不对吗?你可别告诉我鱼浮子跳第一下就能收杆,那样是绝对钓不到鱼的,你真当鱼儿都是傻的啊?”

杨怀仁笑着摇了摇头,“这可不一定。钓鱼就像种地,也是分地方的。有的地适合种麦子,你种稻子就产不了多少,有的地适合种果树,你种粮食也不行。

钓鱼不但分地方,还分季节。你在河溪里钓鱼是一回事,在大江里钓鱼是另一回事,咱们现在在湖泊里钓鱼,跟前边两种也不相同。

夏秋两季,水里边水草多,鱼儿的食物多,你下了钩,鱼儿对鱼饵的需求程度不同,自然不会轻易上钩。

但冬春两季就不同了,像现在这大明湖里,水面上结了冰,水里边鱼儿的食物相对就少,它们对食物的需求就大。

而且水冷了之后,鱼儿们反应也受影响,俗话说的天冷了鱼都变笨了,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鱼浮跳跃几次的问题,不能作为是否收杆的依据,您心里每次都默数三下再收杆,这种手法就是纯属碰运气了。”

老头拖着下巴想了想,眼前这小子看着年轻,但人家说的话里还真是挺有道理,于是问道:“那又怎么看鱼浮的跳动判断鱼儿是否上了钩呢?”

“这个其实非常简单,”杨怀仁拿出自己的鱼浮来给老爷子一边示范一边说道:“您看,咱们用的鱼浮都是一样用软木制作的,入水的部分挂一小铁块作坠,所以鱼浮和水面是垂直的。

我们钓鱼便是观察鱼浮的动静来判断水下的鱼钩是否有鱼儿上钩。如果鱼浮上下竖直着跳跃,而且幅度不大的话,那很可能是鱼儿在试探;

如果鱼浮的跳动的时候横向摆动较大,那就说明鱼儿是真的咬钩了,所以鱼儿有没有上钩,并不是数鱼浮跳了几次,而是看鱼浮的运动状态来判断鱼儿是否上钩。

这么听起来也很简单,但是要真能熟练的判断,是需要经验的。现在这季节,大明湖里的鱼儿没那么矫情,看见有东西吃,早抢着吃呢,所以一般很容易上钩的。

您老习惯了看着鱼浮跳三下,其实这工夫鱼儿早吃了鱼饵然后游远了,所以您看到鱼浮跳了三下之后收杆的时候,鱼钩上啥都没有。”

老头子接过鱼浮想了一下,才意识到原来钓鱼还有这么高深的学问,不过想明白了他为什么忙活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上来,还是十分高兴。

“听小子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老汉受教了。你刚才说的老汉的鱼饵也不好,这又是为啥?老汉的鱼饵那可是一个知己告诉我的秘方。”

提到鱼饵,老汉似乎很骄傲,杨怀仁嗅觉灵敏,早从他手上还残存下来的气味猜出了是什么。

“老伯,小子若是说我早猜出了你这鱼饵是什么做的,你信是不信?”

老汉一脸狐疑的喊着杨怀仁,心道这小子也太神了吧,我的鱼饵可是跟一位知己朋友磨了半天才要出来的秘方,他离那么远连看都看不清楚,怎么可能用什么做的都清楚?

老汉下意识的摇了摇头,表示这绝不可能。

杨怀仁笑得非常自信,又低头使劲闻了闻,十分狡猾的看着老汉的眼睛说道:“炒面混合鱼骨粉,然后用麻油和了搓成面团儿,我说的可对?”

老汉吃了一惊,眼神不可思议的看着杨怀仁,“你小子神了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杨怀仁心中乐坏了,想当年哥们十岁的时候老爹就领着哥们来大明湖钓鱼了,这鱼饵好不好,一闻便知道,真正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的事情,根本算不得什么秘密。

“小子不敢欺瞒老伯,小子这鱼饵,也是这种做法做的,只不过,比你的鱼饵里,多加了一样材料,所以比起来就更加上乘了。”

“哦?”

老汉一想,原来这小子不光钓鱼钓得好,做鱼饵还有一手,怪不得人家轻轻松松钓了四条大鱼呢,于是乐呵呵的说道:“快,快告诉老汉你这鱼饵里又加了什么好东西,才让鱼儿那么容易上钩的,老汉中午请你小子吃鱼。”

老头子说完这话忽觉的有些好笑,自己一条鱼都没钓上来,人家的鱼篓里可是满满四条一尺来长的大鱼。

没钓着鱼的说大话请人家钓着鱼的人吃鱼,好比身上没带钱又非要请客吃饭一样的搞笑。

杨怀仁也乐了,这老头脾气是有些怪,不过人是挺实在的,而且还很有趣。

“小子这鱼饵又不是什么秘密,告诉老伯也无妨,至于请小子吃鱼的事,还是下次吧,今天还是小子请老伯吃鱼吧。”

杨怀仁边说着边从自己的小包里取了一个他精心制作的鱼饵出来,然后送到老汉面前,示意让他闻一闻。

老汉看着眼前那一枚豆子大小的面球,表面也是冒着淡黄色的油光,和他所用的鱼饵并没有什么区别,凑过鼻子去使劲嗅了一下,忽然开心的叫道:“是酒!”

杨怀仁点了点头,“不错,正是酒。这又不得不提起方才说的钓鱼的季节不同,方法也不同偶的事情上来,这鱼饵也是分季节的。

若是夏秋两季,可以去野地里挖一些曲蟮,或者用些小鱼小虾作为鱼饵,比现在咱们这种鱼饵都好。

但是冬天的时候,水里冷,这种鱼饵散发的味道对鱼的吸引力就下降了不少,反而用麻油和的炒面团的味道受鱼儿喜欢。

加入了鱼骨粉,就是让鱼饵有腥味,而加入少许白酒,便是让这种腥味和鱼饵的香味更好的在水里散发,而鱼儿其实和咱们男人一样,对于美酒也没有多少抵抗力,哈哈!”

一老一少说起男人好酒的事情来,都乐得开怀大笑起来,杨怀仁觉得这老汉十分亲切,而老汉也觉得杨怀仁这年轻小子讨人喜欢。

老汉看了看天色,已是快到了饭点,于是大咧咧的说道:“不如这样,你小子出鱼,老汉我出酒,咱们找个附近的馆子,让厨子把鱼儿一做,咱爷俩喝几盅。”

第285章 烤鱼

杨怀仁的包袱里本就有两壶随园春,本是他怕坐久了害冷,准备感觉冷的时候喝几口用来取暖的。

现在听老汉说要请喝酒,也不知是老头子看到了还是闻到了,杨怀仁便大大方方的把那两壶酒取了出来,递了一壶给老汉,然后说道:“恰好小子带了美酒出来,至于鱼嘛,就不用旁人做了,小子给您现烤一道烤鱼尝尝。”

“现烤的烤鱼?就在这里烤吗?”

老汉两眼放光,说着话嘴巴就开始喷口水星子了,让杨怀仁觉得这老头儿实在是好玩。

正在这时,天霸弟弟玩够了,背着手不知道藏了什么东西“呼哧呼哧”跑了回来,他脸上笑开了花,嘴里说着:“哥哥,你猜我给你带了个什么东西回来?”

杨怀仁看他一头大汗的样子,不知道他在玩什么把戏,笑着问道:“什么啊?”

天霸弟弟开心的回答说,“你看,是鱼!”

天霸弟弟从背后拿出一块足有十来斤重的梭形的大冰块来,冰块的一头大一头小,正好像是一条大鱼。

杨怀仁佯嗔道:“你也真会玩,抱了这么大一块冰跑过来也不嫌累是不?既然力气多用不完,那便派你去周围捡些干柴来,咱们今晌午就在湖边烤鱼吃。”

天霸弟弟傻呵呵地笑着,转身就要跑,杨怀仁急忙喊了一句,“回来回来,把你手里那块冰放下,正好给我做砧板用,你还真想抱着这么大一块冰块去捡柴火啊?”

天霸弟弟低头看了看手里还抱着的那块大冰鱼,这才不好意思的转身回来放下,挠了挠脑袋,“忘了,忘了,呵呵……”

看着他迈着大步跑远的背影,老汉惊异的说道:“这小子个头真大啊,就是傻愣愣的怪可惜的。”

杨怀仁摇了摇头,笑道:“您老这回是看走眼了,这小子看着傻,其实精着呢,一会儿吃鱼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呵呵。”

陈天霸抱过来的那块冰块大小正好,可以当做临时的砧板使用。

杨怀仁从怀里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把锋利的特制厨刀,把头上的蓑笠摘下来放在冰块旁边,然后从鱼篓了掏出一条鱼来平放在冰块上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