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566章

作者:星辰玖

他是住在船上的,而且船上还有风扇,还有冰块降温,他自然感觉不到热,也感觉不到什么湿气。

看样子,这个问题还真得好好考虑一下。

这会儿还不是雨季呢,地面上湿气就这么重,如果到了雨季,那还得了。

那时候就不是药材晒不干的问题了,人都会受不了。

闷热的天气里面,身上的衣服还是湿湿的,容易中暑不说,身上还容易长痱子。

这边的人之所以不喜欢穿衣服估计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要是捂出浑身的痱子来那可没得药治。

看样子,所有房子都得架起来才行,不光是晾晒药材的,人住的也得架起来。

不过,用圆木做架子有点太浪费了,而且还不是很牢靠。

如果直接浇铸水泥立柱来做架子,那就又快又牢靠了。

第711章 万事开头都有点难

新马城工地,丛林已经向北清空了好几里,地上那堆积如山的木材已然排得跟一条条山脉一般。

泰昌举着望远镜扫视了一番,又和王冲、苏锋等人商议了一阵,还是决定先修建一排城墙然后再在城墙后面修建一排悬空的木楼试一试。

这城墙必须建,因为这会儿还没有火炮能摧毁城墙,城墙还是天然的炮台和掩体, 对于防守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而且欧陆各国这会儿也没什么步兵战车,他们想要摧毁以水泥和钢筋为架构的城墙,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于为什么要在城墙后面先修建一排悬空的木楼试试,主要因为他规划中木楼悬空的高度是一丈,而城墙的高度也是一丈,也就是说, 城墙的顶面和木楼的平台基本是平齐的。

这样一来, 直接在木楼的平台上搭上跳板, 守城将士便能飞快的跑到城墙上了。

这是一种全新的守城方式,他很想看看效果。

而且,悬空的木楼也等于是一种新的建筑模式,不先建一排出来他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这种木楼可不是什么纯木制吊脚楼,而是钢筋水泥柱支撑起来的,以前肯定是没有这种房子的,后世好像也没有这种房子。

说实话,他都不知道建起来是什么效果,所以,他想先修一排看看。

这会儿整个新马城区域内的印第安部落平民都已经迁徙出来了,北美印第安部族的青壮暂时也没什么事了,正好让他们来修建城墙和房舍。

九万北美印第安部落的青壮再加上将近一万这边部落的平民,再加上帮忙指挥的锦衣卫和神武营将校,大致就是十万人马,修筑这么点东西还是很轻松的。

这段城墙其实还不到十里,因为两边都是亚马逊河的支流,城墙还没法跨越过去。

而港口码头这段虽然宽达二十余里,两边的支流却正好在入口处往中间收缩了, 所以码头后面不到三里远就变窄了,修建这段城墙还是很简单的。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十余条支流等于把新马城南面的城墙截成了十余断,而且这些支流还都深入了城中,支流的入口肯定是要防守的,要不然城墙就等于白建了。

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只能等这段城墙修建起来之后再看看了。

泰昌和王冲、苏锋等人大致商议了一下城墙的位置和地基的样式,十万人马便一齐动手开始挖地基了。

没想到,刚一开挖,又遇到问题了。

这地上到处都是树干锯掉之后留下的树桩啊!

而且,树桩下面密密麻麻全是树根,有些地方的树根那就跟蜘蛛网一样,多得吓人。

这树根可是新鲜的,不是那种埋久了腐烂了的,一般的锄头根本就挖不动。

这或许也是南美原始丛林没人开发的原因之一,要在这种地方挖出地基来简直太难了。

不过,这对大明来说貌似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大明人多,而且不怕困难。

泰昌看了看地下密集的树根,又看了看那口子钝钝的锄头, 又想了想, 随即果断道:“用玄铁刀试试。”

苏锋闻言,连忙挥了挥手,几个北美印第安部族的青壮立马拔出玄铁刀,对着地下的树根就是一顿猛砍。

这效果还算可以,起码,不到手腕粗的树根那是一刀就砍断了,不过,树根再大点,玄铁刀砍起来也有点费劲,尤其有些比胳膊还粗的树根,玄铁刀都有点砍不动。

毕竟,这东西在地下,玄铁刀等于是连带泥土一起砍,这等于是加大了劈砍的面积。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咬牙道:“取斧头来试试。”

他还就不信了一堆树根就能把他们给拦住。

很快,便有个锦衣卫取来了斧子。

泰昌一挥手,他便直接抡起斧子对着那比胳膊还粗的树根就是几斧子下去。

还好,斧子砍起来还不是很难,几下就砍断了。

这就行了。

泰昌微微点头道:“把人手分一分,先用玄铁刀和斧头把树根砍断,再用锄头挖,两相配合轮流上。”

王冲和苏锋等人连忙拱手道:“末将明白。”

这样的地基的确有点难挖,还好,他们有十万人马。

这十万人马散布在不到十里的一条线上,每一米都等于有二十来号人,地上树桩和树根再多也耽误不了太多的时间。

而且北美印第安部族青壮对于挖地基、烧制砖瓦,乃至浇灌立柱都相当的熟悉,他们干起活来还是相当麻利的,不到三天时间,城墙和立柱的地基便都挖好了。

不过,这個时候,他们又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这边竟然没有浇灌立柱用的木方和木板!

这水泥钢筋倒是早就拉来不少了,因为这边树木本就多得吓人,泰昌就没想着从其他地方拉什么木板和木方过来!

而且,这边现在连锯床都没有,那圆木就算是再多,也不可能自动变成木方和木板啊!

泰昌看着那堆积得如同山脉一般的圆木,着实尴尬无比。

这边人力拉锯倒是有不少,不过,大明已经不用拉锯这东西锯木方和木板很多年了。

因为用人力拉锯来锯木方和木板太费劲了,而且效率还低得很,纯属浪费时间,浪费人力。

他站工地上皱眉沉思了好一阵,终于想起来了,新殷都群岛最南面修建中转基地的时候就拉过去不少锯床,而那边离这里也就三千余里,从那边拉过来也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至于十万人马,这几天也不用闲着,他们完全可以全力修建城墙。

想到这里,他果断道:“子如,令元芳派出舰船去西殷都群岛最南面的中转基地,把那边的锯床全拉过来。王冲、苏锋,你们带着所有人马先修筑城墙。”

这么多人齐动手,城墙的修建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一天码上去两尺高都不是问题。

六天时间过去,新殷都群岛那边的锯床才刚刚拉过来,一丈高的墙基便已经修筑的差不多了。

这有了锯床之后锯木方和木板就简单了,倒立柱用的木方和木板不到两天时间便锯出来了。

这准备浇铸的时候,王冲又找过来了。

还有什么问题呢?

泰昌跟着王冲走到工地上一看,那一个个丈许高的木头框子都已经立起来了,里面的钢筋也扎好了,而且丈许高的木台也搭建好了,只需挑着搅拌好的混凝土走上去往木框里倒就行了。

这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啊!

泰昌不由满脸不解的看向王冲。

王冲却是小心的指着木框子的顶部道:“皇上,如果我们把水泥立柱全浇灌好了再往上面搭木方,那木方就没法固定在水泥柱子上了,上面的木房子那等于就是搭在水泥柱子上的,风一大可能把上面的木房子都吹跑了!”

呃,这个。

还好王冲没鲁莽的动手,要不然,水泥一浇下去那可就没法可想了。

泰昌尴尬的摸了摸额头,随即亲自走上木架,看了看木框里的钢筋。

这钢筋倒是扎得不错,四四方方的,只要把做横梁用的木方卡里面就行了。

他仔细看了看,随即指着钢筋顶部道:“这里再扎一圈,大概就是木方的高度就行,然后把木方搭上面再浇铸水泥应该就没问题了。”

王冲又小心的提醒道:“皇上,横梁用的木方我们用的都是一寸的,这搭两根的地方还好说一点,如果是搭三根乃至四根的柱子,木方一搭上面这搅拌了碎石的水泥基本就没法往下倒了啊!”

这个倒是简单。

泰昌不假思索道:“你可以把搅拌了碎石的水泥浇筑到跟这最上面一圈新扎的钢筋差不多平齐了再把木方搭上去,这样,上面就这一点点,直接用水泥砂浆都没问题。”

好吧。

王冲连忙拱手道:“末将明白了。”

泰昌看了看四周林立的木框,心中却是暗叹:“唉,万事开头难啊,这没人帮忙更难。

如果有工部官员在,这些问题可能都不会出现,也不用他管。

也不知道工部和农部的官员什么时候才能赶过来。”

第712章 大明何以领先世界

新马城港口码头,十余艘改造过的大型渔船正缓缓靠岸,二十余台巨型砍树伐木的机器正陆续开下船。

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那就是新修建的城门只有不到一丈高,砍树机器前面的架子却有两丈高。

这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把砍树机器前面的架子拆下来,过了城墙再装回去就行了。

泰昌也没有因为这个而皱眉, 相反,他脸上还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因为彭宾带着十余个工部主事随船过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泰昌便忍不住拍着他的肩膀亲切的问道:“燕如,你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

彭宾亦是忍不住有些激动道:“皇上,新洞庭湖那边铁矿的运输问题不是解决了吗,这铁矿石开采量一上来,新辽阳城那边的冶炼就更不上了。

这铁矿石一旦堆积起来是很占地方的, 而且矿石还不能马上拿来用, 所以微臣便召集了一些人手,准备到新辽阳城多建点炼铁的车间。

正好,听闻皇上需要人帮忙,微臣把那边的事安排了一下就赶过来了。”

这还真是巧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感叹道:“你这都好几年没回家了吧,着实辛苦了。”

彭宾连忙拱手道:“皇上如此提携微臣,微臣不敢懈怠,再说微臣也只是在北美大陆到处跑跑,算不得什么辛苦,皇上这满世界的奔忙才叫辛苦呢。”

呃,这话说的,好像是在拍马屁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历朝历代的确没有哪个皇帝跟他一样,满世界到处跑,成天在外奔忙。

或许正是因为大明君臣一心,都在不辞辛劳的奔忙,大明才会发展的如此迅猛吧。

唉,大家都辛苦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