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89章

作者:星辰玖

庞大的鱼群不可能留在一个地方,因为一个地方的食物有限,它们如果留在一个地方,迟早饿死。

所以,鱼群也会借助水流不断往返迁徙。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找到明显的水流,就能找到庞大到惊人的鱼群。”

你哪里听来的传闻?

泰昌想了想,随即微微笑道:“这海里面的水流我们应该叫海流吧?”

好吧,那就叫海流。

这怎么叫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要找到。

郑芝龙也当过一段时间的海商或者说是海盗,而且他就是从东瀛起家的,所以,他对这边的海域还是比较熟悉的。

这个时节,这条航道附近应该就有海流。

他用炮筒望远镜扫视了大半天,终于发现了一丝端倪。

凭借他多年的经验判断,前面不远处那微微搅动的海面十有八九就是海流的边沿。

他不由兴奋的指着右前方道:“开过去,开过去,然后关掉蒸汽机。”

他指的地方距离船队并不远,很快,神盾舰就带着十余艘狼牙战舰开过去了。

蒸汽机一关,奇迹便出现了。

整个船队竟然缓缓向东北方向瞟去!

要知道,他们原本可是在向南航行,这会儿所有舰船的船头还朝着南面呢!

这肯定是海流在推动船队瞟向东北方向!

郑芝龙又仔细观测了一番远处的小岛,随即便手舞足蹈道:“是海流没错!”

好吧,这家伙着实有几把刷子。

历史上他能成为大明东南沿海乃至整个南洋最大的海盗,那绝对不是靠嘴吹出来的。

泰昌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厉害!”

那么,接下来怎么验证海流里有没有鱼群呢?

难道,派人跳海里潜下去看看?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海水的深度可不是开玩笑的,那可动不动就是几里深,在没有任何潜水设备的情况下,跳海里,往下潜,那就是找死!

至于怎么确定海流里有没有鱼群,他们自然早有准备。

郑芝龙确定找到海流之后,一行人便饶有兴致的往下层走去。

神盾舰的下面一层早就备下很多钓鱼竿和鱼饵了,他们只需钓一钓就知道下面有没有鱼了。

说实话,钓鱼是个很不错的消遣,众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兴趣的。

很快,他们就来到一层的舱室中。

这时候,十余个精通水性的锦衣卫高手已然严阵以待。

泰昌一声令下,他们立马打开了中间的一个舱门或者说炮门。

紧接着,锦衣卫高手便细心的在每人腰上绑了跟结实的绳索。

这是防止他们掉海里去的。

毕竟,这里离最近的海岛都有十多二十里远了,掉下去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腰间的绳索绑好就可以出舱了。

几个人顺着舱门口的铁梯缓缓爬下去,走到水轮上面的护甲上试了试。

还行,靠着船舷站上面没有一点问题。

很快,几根上好饵料的钓竿便从船舱里递了出来。

这些钓竿上的鱼线并不是一样长的,其中最短的也就一丈左右,最长的甚至达到了十丈。

鱼线上的鱼钩数量也不一样,有的鱼线上就绑了一个鱼钩,有的鱼线上却是绑了一串鱼钩。

这个当然是泰昌想出来的,他好像依稀记得,有人在海里钓鱼用的不是一个钩子,而是一串钩子。

鱼线丢海里,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钓鱼需要耐心,有时候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都钓不到一条鱼都有可能。

泰昌手里的钓竿就一直都没动静,因为他拿得是鱼线最短的那根钓竿,一丈长的鱼线也就能伸进海里三米左右,自然钓不到什么海鱼。

徐尔爵和袁可立等人手里的钓竿好像也没什么动静,因为他们钓竿上绑的鱼线也不是很长。

郑芝龙手里那根钓竿绑的鱼线是最长的,足足有十丈长,而且,那根钓竿的尾端足有小臂粗。

他大概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那么,他真能钓到大鱼吗?

一开始,他还在那里跟大家款款而谈呢。

突然间,他手里的钓竿一沉,那巨大的拉力差点就将他拽海里去了。

还好他腰上绑着绳索,要不然,这一下他估计就要成落汤鸡了。

这么巨大的拉力,肯定是钓到鱼了。

他用力把钓竿往回一拉,飞快的往舱门口的锦衣卫手里一塞,随即便兴奋的道:“快,往上拽!”

呃,这海里钓鱼好像还要带个轱辘什么的,要不然十来丈长的鱼线就不好往回收了。

还好,神盾舰里空间够大,锦衣卫高手的力气也够大,那锦衣卫高手直接拽着钓竿往船舱中间里的廊道一阵狂奔,那鱼线就如同被电机拖动一样飞快的往上收起来。

那么,咬钩的是什么鱼呢,竟然差点把郑芝龙给拽海里去了。

很快,一连串一尺左右的海鱼便被拽上来了。

这跟鱼线上十个钩子上大半都有鱼,而且都是差不多大小同类型的鱼。

这就证明,下面肯定有鱼群!

郑芝龙都忍不住兴奋的欢叫道:“哎呀,是鲈鱼,这下有口福了!”

第377章 山珍海味

山珍海味一词不知源于何时。

在古代山珍海味很多时候代表的都是珍惜的佳肴,一般人可能一辈子都难得吃到一回的那种。

比如,龙肝凤髓,这两样是传说中最为有名的山珍海味,估计皇帝都难得吃到一回。

又比如猩唇、鱼翅、熊掌、豹胎、鹿筋等,这些吃得就有点无聊了,就凸显一个“珍”字,用珍贵稀少来寓意你吃不到。

其实,民间所谓的山珍海味并不是指的这些东西。

山珍暂且不去说,民间所谓的海味指的其实是海参、乌鱼蛋、鲈鱼等能吃得到的佳肴。

海参乃是八珍之一,自古有之,大明也有很多地方出产海参,一般的干海参一斤都得一两银子以上。

乌鱼蛋指的就是墨鱼子,也是八珍之一,主要产于山东一带,传闻有个叫乾隆的皇帝就特别爱吃这乌鱼蛋。

鲈鱼则是民间最有名的佳肴之一,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曾对其赞不绝口。

比如,唐朝的赵嘏就有诗云:.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大致意思就是怀念鲈鱼的美味了,可惜鲈鱼正当时的时候却回不去。

又比如,诗仙李白也有诗云: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大致意思就是别说我是为了贪图鲈鱼的美味啊,我是去看风景的。

再比如,宋朝的范仲淹也有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大致意思就是江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喜爱鲈鱼的美味。

当然,鲈鱼不光是江河里有,海里同样有。

准确的说,鲈鱼应该是近海鱼类,它们进入河道主要是为了捕食。

其实,大明沿海的河道并不是鲈鱼的主产区,东瀛附近海域才是。

东瀛真鲈那也是相当的美味,只是大明鲜有人能尝得到而已。

这一次他们是真的有口福了,竟然正好遇到了鲈鱼群。

郑芝龙钓上了几尾之后依旧觉得不过瘾,取下鱼之后,他又命锦衣卫上了鱼饵然后再次把十余丈长的鱼线丢入海中。

这会儿可没有什么大型的捕鱼船,天然的海洋渔场里的鱼还是相当多的,如果光是用钓恐怕一辈子都钓不完。

那鱼线几乎是刚刚沉下去郑芝龙又差点被拽海里去了。

鱼群咬食那叫一个凶猛啊,一下就是五六条鲈鱼被拽了上来,而且还都是一尺长左右的。

郑芝龙是钓得不亦乐乎,泰昌也是在旁边看得不亦乐乎。

当然,泰昌并不是光为了看着钓鱼之乐,他主要还是想看看,这下面的海流里的鱼到底多不多。

结果,不用想,那自然是多得吓人。

郑芝龙都命人拉了十多波了,那鲈鱼还是一串串的上,一点都没有减少的迹象。

看样子是不用试了,这东瀛附近海域果然是个大渔场,只需找准海流,瞅准时节,那绝对能获得大量的渔获。

要知道,他们这还是用钓的,而且还是一个人在钓,这不到半个时辰都收获上百斤了。

如果用渔网撒,那是什么概念!

泰昌一看郑芝龙还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不由摇头苦笑道:“行了,我们又不是专门来钓鱼的,知道下面有鱼群就行了,这海里的鱼你是钓不完的。”

好吧,的确有点兴奋过头了。

郑芝龙尴尬的摸了摸脑壳,随即赔笑道:“皇上,您可能还不知道这东瀛真鲈有多鲜美,机会难得,微臣这不也是想多钓一点,让您多尝尝吗。”

朕能吃多少?

这么多的鲈鱼,当饭吃都吃不完啊!

你家伙就是钓上瘾了,不喊你回去吃饭,你估计能钓一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