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88章

作者:星辰玖

郑芝龙突然附耳过来低声道:“皇上,您需要侍寝吗?东瀛女人还是比较乖巧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滚啊!”

你说什么呢?

朕是那种人吗?

泰昌闻言,不由翻白眼道:“这种事你可以问问那些无聊的公子哥儿,朕就算了。”

无聊的公子哥儿。

郑芝龙闻言,也是一愣。

不过,他眼中很快就露出一丝恍然之色。

看样子,他是听明白了。

泰昌很是干脆的放下瓷碗挥手道:“走,我们去学堂看看。”

这店员说话虽然比较的生涩,但咬字却是相当的标准,看样子,这溪山县已经开始推广汉学了。

果然,他们才走近学堂的围墙,里面便传来一阵郎朗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是《千字文》,大明读书人启蒙的时候学的基本就是这个,而且,科举的时候号房排序用的也是这个。

泰昌走进围墙里面,伸头往中间的学堂里一看,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欣喜之色。

很好。

这溪山县学堂里面的学生还不少。

里面密密麻麻足足坐了几十个小娃娃。

这些小娃娃年纪虽然都不大,却代表着未来啊!

只要这些小娃娃都被汉化了,以后掌控东瀛就简单了。

那学堂里教书的老秀才可不认识当今皇上,他一看有人在外面探头探脑的打搅他教书,不由冷哼一声,把手中的《千字文》往书桌上一顿,随即便起身冷着脸往外面走来。

这谁啊,这么不懂规矩的,竟然如此肆无忌惮的探头张望,找骂呢!

他是准备出来教训泰昌一顿的。

但是,他走出来一看,却是愣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因为知县大人正毕恭毕敬的站人家旁边呢。

这家伙,看你这架势,你还想骂皇上不成?

马鹏飞慌忙上前挥手道:“你跑出来干嘛?还不赶紧回去教书!”

那老秀才连忙拱手躬身,缩了回去。

泰昌见状,不由微微笑道:“鹏飞啊,你这学堂办的不错嘛,竟然招来了这么多的学生。”

马鹏飞连忙拱手赔笑道:“皇上,唐王殿下不是下令各州县尽量推广汉学嘛,微臣想着这平民家的孩子小时候除了玩泥巴就没事干,所以便让县里的平民把十岁以下的小孩都送过来了。”

你说送过来人家就送过来吗?

泰昌闻言,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这么搞,没人有意见吗?他们真把十岁以下的小孩都送过来了?”

马鹏飞不假思索道:“他们能有什么意见,微臣又不收他们钱,而且,微臣还管吃住呢,他们巴不得把家里调皮捣蛋的孩子全送过来。”

你还管吃住?

泰昌不由好奇道:“这么多人,吃住得花不少钱吧?”

马鹏飞小心的解释道:“这学堂本来就建好了,空着也是空着,住倒不用花什么钱,就是吃的得花点钱,微臣已经上报唐王殿下了,唐王殿下也批了。”

这家伙,不错啊!

唐王朱聿键也不错。

这点小钱的确不用省,只要汉学在东瀛迅速推广开来,再花多点钱也值。

泰昌不由微微点头道:“嗯,不错,不错,长寿,这法子不错,可以在整个新唐国府推广开来。”

唐王朱聿键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小王已经下令各州县照办了。”

嗯,很好。

泰昌看了看马鹏飞,又问道:“怎么样,你感觉鹏飞如何?”

唐王朱聿键很是中肯的道:“鹏飞办事的确得力。”

马鹏飞闻言,内心里不由一颤。

皇上这是要提拔他吗?

果然,泰昌微微点头道:“嗯,这三年干得好了,就给他升个知州吧,如果再有建树,可以提拔为王府长史。”

这溪山县治理的的确不错,起码汉学推广的不错,这里的平民也都安居乐业,没见一个不满的。

这就证明,这马鹏飞办事还是比较用心的,而且还比较会笼络民心。

这个就是现在的东瀛最需要的。

所以,这样的人才,一定要提拔重用。

马鹏飞心里这个激动啊。

他原本是个菜鸟来着,要不是徐大人好好教导了他一番,这会儿他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向徐尔爵投去感激的目光。

第376章 开发资源

东瀛的资源其实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

比如矿产,除了银矿,东瀛好像就没有别的矿产比大明多了。

或者说,其他矿产根本就不是多不多的问题,而是没有!

就好比大明现在需求量最大的煤矿、铁矿、铜矿,东瀛好像就没有!

至少,这个时候还未曾发现有。

又比如粮食。

东瀛四岛的面积加起来估计都没南直隶大,而且,这里山多地少,其耕地面积估计都没南直隶的一半。

但是,东瀛的人口数量却比南直隶还多!

也就是说,东瀛产出的粮食估计也就勉强够自己人吃。

至少,以现在的人口和现在的粮食产量来看他们这点土地能养活自己人就已经算不错了。

整个东瀛好像也就山林比较多,木材储量比较丰富。

问题,这木材并不是一两年能长出来的,砍个几年又或十几年估计就要砍光了。

那么,怎么靠殖民东瀛获取足够的利益呢?

这个问题在大明西洋商号成立之初泰昌就已经和所有董事商议过了。

没有资源,那就要想办法开发资源。

比如,劳动力资源。

东瀛的人口还是比较多的。

这会儿除了大明,全世界好像也就东瀛人口最多。

人口多也算是一个资源,可以让他们去挖矿,去开荒种地,又或者干需要低成本又需要大量人力的活计,这些大明西洋商号都已经开始实施了。

另外就是山地资源。

东瀛的山地也比较多。

山地可以种植的高利润植被其实也不少,这些大明西洋商号也在不断的开发摸索中。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

东瀛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人口,就能获取这么一点资源或者说利益吗?

其实,东瀛还有一个资源比较多。

那就是海里的鱼虾,也就是是所谓的海味。

这年头的食物种类还不是很丰富,所谓的山珍海味就已经是难得的佳肴了。

而大明沿海的海味经过两百余年的过度捕捞已经差不多枯竭了,别说形成资源创造利润了,吃都不够吃的。

东瀛四面环海,有没有足够的鱼虾资源呢?

近海肯定是没有的,你想开搜小渔船在离海岸不远的地方捕捞大量的鱼虾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东瀛附近海域还是有的。

这点,泰昌可以肯定。

因为东瀛附近海域是有名的渔场,鱼虾那都是数以百万吨计的!

而且大明西洋商号经过多方的探寻,已然找到了一点眉目。

这一次,他们就准备顺带试一试。

不得不说,大明西洋商号这些董事是真的厉害。

其实,泰昌当初也就偶尔提了一下。

因为他脑海中好像有这么一点记忆,记得东瀛周边是全世界最大的渔场。

至于渔场在哪里,他可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没想到,这帮家伙还真能找到线索。

九州岛通往琉球国的航道上,神盾舰正带着十余艘狼牙战船缓缓向南航行。

当然,他们并不是想去琉球国,他们只是在找鱼而已。

这鱼怎么找呢?

郑芝龙边转动着炮筒望远镜不断的扫视着海面,边喃喃的道:“传闻海里面的鱼也跟帆船一样,是跟着水流不断往返迁徙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