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道家师叔祖 第364章

作者:断千层

“那些读书人,虽然要难对付一点,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寒窗苦读,所求无非就两样东西,要么是名,要么就是前程。只要给他们这些东西,不仅不会再来添麻烦,甚至好可以收为己用。”

说到这里,北辰稍微停了一下,看了嬴政一眼。

随后接着道:“至于那些有些游侠,虽然不尊法令,而且天性散漫。但却也有可取之处。对于这类人,可以加以约束或者将之以特殊的方式纳入管理。”

“韩国与赵国所遗留下了一些贵族,对于旧国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属于比较危险的那种。但却又不能全部杀掉,否则有可能会让人心不稳。”

听了这番话之后,嬴政思索了一下,开口道:“你说的不错。”

随后又问道,那不知可有具体的处理方法?

北辰答道:“首先,王上要是想安稳民心,可以先来一次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嬴政挑眉问道。

“对,王上可以赐下些恩德,见面韩赵两国一段时间的赋税与徭役。这样就可以让百姓认识到秦国并不是那么可怕。”

对于这个方法,嬴政也表示了赞同,随后道:“那接下来呢?”

北辰继续道:“接下来是游侠与勋贵。”

“江湖与朝堂之间有着不小的隔阂,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派遣落网的人去搜罗两国境内的江湖游侠,能收就收,不能收就逐出国境。”

“至于那些既不愿意听令又赖着不走的,就只能让罗网自行处理了。”

“另外在对待旧贵族上也需要注意。虽然大多勋贵以蚕食百姓为生,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候却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民心的作用。”

“对于那些声名狼藉的贪腐贵族,可以将其公开处刑,既能够立威又能够收拢人心。”

“而若是威望较高且比较有能力的勋贵,则需要尽量拉拢。若是不能为秦所用,就不能再让她们自由行动,最好是派兵看押。”

“那读书人又该应该怎么安排?”

嬴政接着问道。

北辰看向对方道:“就如我之前所说,大多数读书人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名声与仕途。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让大环境更有利于读书人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自然会服从管制。”

“所以,你已经有办法了?”

嬴政开口道。

北辰脸上露出轻笑:“秦国的天道学宫已经很发展的成熟了,所以我觉得可以适当的扩展一下。”

嬴政也是聪明人,听到这话后很快就明白了前者的话中之意。

“你的意思是,在韩国与赵国也建立学宫?”

北辰接着道:“相比世卿世禄,学宫的选才模式,无疑能够给读书人带来更多的扬名以及入士的机会。”

“之前因为天道学宫在秦国而且招生名额有限,所以导致了很多人虽然想来但却并没有机会。”

“如果让学宫也出现在燕赵两国,相信同样会很受欢迎的吧。”

这样做,不仅可以稳定人心,还可以为秦国提供更多的人才,一举两得。

只要让读书人站在这边,事情就会简单许多了。

读书人虽然不靠刀兵杀人,但仅凭一张嘴便能够带来很大的影响。

韩非所说的儒以文乱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说普通百姓才是国家根本,但如今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数没读过什么书,知识面与思想相当狭隘。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所以很容易被带偏。

而现在最喜欢带节奏的恰恰就是读书人……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道学宫分院

对于北辰的这些提议,嬴政在思索了一下之后也都进行了采纳。

减免韩赵两国徭役赋税的事情他一道御令就能够搞定,至于约束管理那些游侠以及贵族,可以让军队以及罗网去办。

而剩下的读书人还有开设天道学宫的问题,他打算让北辰去进行处理。

不过当他提起这件事时,北辰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之前从燕齐两国出使回来后,北辰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没有什么直观只要的事,近几年内就不再四处奔波了。

虽然刚刚他说的头头是道,但具体实行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北辰可以想象的到,想要顺利的在韩国与赵国建立学宫,并收拢读书人之心,一定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像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工作,他才懒得去干。

当然,即便不想去也不能明说,否则就太不给秦王面子了。所以北辰委婉的表示,最近秦国天道学宫的事情比较多,没有时间再去搞分院的事情了。然后就将事情推给了其他人。

嬴政见对方不同意,也不好勉强,只得另选贤才。

北辰见此,也不继续留在这打扰其思考,说了一声告辞之后就离开了王宫。

留在嬴政一个人在宫殿之中继续头疼。

虽然如今朝中有不少的人才,但此时却是特殊时期,举国上下都在做着准备,官员各司其职。自己的工作都还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却管其它事情?

等将眼下的事情安排好,就要再次出兵了。而建立学宫分院,则需要不少的人力。

而且无论是韩国还是赵国,对于秦国的官吏都有着排斥心理,很容易弄巧成拙。

不过这件事情总要有人去干,而且要尽快做出决定,不然拖得越久,可能出现的变故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