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道家师叔祖 第363章

作者:断千层

之前他的话其实就是想告诉对方,虽然韩国是被秦灭掉的,但追根究底还是亡于内。

不要因仇恨而影响了自己的内心。

张良的天资非常好,且极富才情与智慧,若是专心治学,未来的成就不会在师叔荀夫子之下。

不过很多事情也不是自己一两句话能够改变的,最终还是要看对方的想法。

吐了一口气之后,颜路也是迈步离去,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之中。

来到屋子之后,将房门关起。

随后走到一个柜子前,打开了柜门。

柜子中有着一个黑色的包裹,打量了一眼后,伸手将其取出。

提着包裹,将之放到了房内的一张桌案之上。

抬手打开包裹,只见一个金黄色的铜盒浮现在眼帘之中。

这个盒子是几年前荀夫子交给他的,而且还说这原本就是他的东西。

而且,他也知道,这个铜盒之中隐藏着苍龙七宿的秘密,但是却并没有想着将其打开。

事实上,在很早之前,还没有来到儒家的时候,他就已经听说过苍龙七宿,并且还知道与其相关的一个重要秘密……

时光匆匆,距离灭赵之战,已经过去半年时间了。

虽然秦国在这一战中所展示出的獠牙令人非常忌惮,但人总是健忘的。几个月的时间,让他们逐渐的淡忘了此事。对于秦国的警惕,也开始放松了一些。

至于秦国,依然井井有条的处理着事务,并且为以后的行动做准备。

在付出不算很大代价的情况下就成功占领了韩赵两国。实力与疆域得到了明显发展,形式一片大好。

不过,秦王如今的心情却似乎不是太好,因为他面临了新的问题。

看着手中的奏疏,其眉头紧锁。

韩国与赵国虽然已经被纳入了大秦的版图之中,但依然有着不少的麻烦。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收拢民心。这半年以来已经出现了好几次叛乱,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甚至已经有了上万人的规模。

他们会刺杀刚到任的秦国官吏,强抢粮仓,以及伏击秦国驻军。

虽然以秦国的实力,强行镇压这些动乱并不难,但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毕竟他的目标是一统六国,将天下变成一家,不停的内讧只会平白消耗自身力量。

将来打下的疆域越广阔,那么问题也就越大。

而且现在秦国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楚魏等几国上面,以后还会有恶战,后方要尽快稳定下来。

当务之急就是要想个办法,稳住已经攻下来的国家。即便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也不能让它们给自己捣乱。

不过,这种事情确实不太好办,手段既不能太温和,又不可以过于强势。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就在他思考这件事的时候,一个侍者躬身上前,开口道:“王上,太傅大人求见……”

第三百九十七章 四类人的区别对待

咸阳宫的大殿之中,北辰看了王位之上的嬴政一眼,开口道:“这段时间我听说了一些事情。韩国与赵国最近似乎并不是很安稳。”

嬴政点了点头:“没错,数月之内,两国都生出了一些乱子,虽然影响不大,但却着实让人头疼啊。”

“这是派往赵国的官吏所呈上来的奏疏,你看看吧。”

说着,就将手中的竹简直接扔给了对方。

北辰抬起右手,五指微曲,一股吸力凭空产生,将半空中的竹简吸到了自己的手中。

将竹简打开,看了一下。

十几息的时间过后,北辰开口道:“想必王上如今也在为此事忧愁吧?”

“嗯。”

嬴政应了一声,随后道:“不知你可有什么对策?”

北辰闻言想了一下,然后问道:“大王觉得这些是是什么人挑起的?而作乱的原因是什么呢?”

嬴政稍微思量了一下,开口道:“作乱之人表面上多为穷苦百姓,但单凭他们是无法闹出这种动静的,想必是有人煽风点火。”

“至于原因,无非是三点。”

“其一,韩赵两国本来就是被大秦所灭,自然会有人心生不忿,尤其是那些自诩仁德的读书人与以武逞威的游侠。这种事和他们脱不了干系。”

“其二,两国的百姓在亡国后定然心中忐忑不安,再加上秦法较为严苛,所以在一些人的鼓动之下,就演变成了叛乱。”

“其三,在灭亡了韩赵之后,利益受到最大损害的就是那些王公贵族。失去了特权之后的他们定然心中不忿,妄想颠覆大秦统治。只不过这些人都没多大的胆量,不敢在明面上出现,应该是躲在暗处筹谋。”

听到这番话,北辰心中也是更清楚了一些。

开口说道:“普通百姓、读书人、游侠、贵族,可能都参与其中。王上觉得应该怎么处置这些人呢?”

嬴政说道:“这也正是寡人所面临的问题,如今天下未定,不宜大肆镇压。但若不管不问,长此以往绝对会演化成大麻烦。”

北辰接着道:“虽然这些人都参与了叛乱,但目的却各不相同。要解决这件事,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拉拢与打压。”

“比如,百姓所求的不过是生存而已,与大秦的利益并没有不可调节的矛盾。之所以成了动乱的主力军,完全是被人当成了剑。愚昧之人容易被鼓动,可笑亦可怜。”

“不过此类人也最容易安抚,只要让他们知道作为秦国的子民依然可以活下去,而且还能够活得更好,自然也就不会在拿自己的性命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