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444章

作者:一虫

  “此人乃是山贼出身,后来投靠刘备……到了而今,受主公感召而投,也正因此,我等才知道刘备的险恶用心!”

  “雷绪?”

  刘璋眼珠子一转,嘴角忍不住就透露出了一丝不屑,不过他却很快收敛了起来,装作惊讶道:“难道是他亲口所说?”

  他当然不会相信鲁肃的鬼话。

  什么受到孙权的感召,还不就是因为给的好处更多吗?

  一个山贼而已,给点好处之后,想让他说什么,他不就得说什么?

  不过,虽然刘璋是这么想的,但他却也知道,孙权大概想要借此大做文章,而他……也想做一点文章,因此自然就不会随便乱说了。

  “正是!”

  鲁肃郑重道:“或许有人会说,雷绪山贼而已,大概给些好处就能想让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了,但……我家主公并未做此事,只是以恩义感召!”

  “说起此事来,还要说一说如今的形势……原本之时,主公本想着率军北上,配合刘备共同击曹,如此也能不负同盟之约。”

  “然则却在此时,那雷绪突然杀了出来,只不过他麾下有一人,颇知忠义,便先行提醒了主公一声……”

  “此后,雷绪便被生擒活捉了。”

  “或许是知道活不成了,雷绪此人便将一切都说了出来。”

  “如此证据,将军可还有疑惑?”

  鲁肃说完之后,脸上还隐隐地透露出了几分怒火,仿佛还在愤恨刘备突然背盟的行径。

  “主公,切不可轻信于他!”

  刘璋还没开口,王累就忍不住站了出来,痛哭流涕道:“若是主公相信了他,等到汉中王掉过头来,我等必有大祸啊!”

  “便是汉中王不能回头,仅仅一个魏延,便不是我等可以对付的了。”

  黄权同样也站了出来。

第411章 刘璋被说动了

  “公衡此言差矣!”

  法正突然站了出来,一脸正色道:“以主公当前之势,别说一个小小的魏延,即便是刘备亲自率兵来攻,又能如何?”

  “主公。”

  反驳了黄权之后,法正转头向刘璋拱手道:“以蜀地之形势,只要主公还有鱼腹(奉节)、关头(白水关)在手,便可无惧天下!”

  “有此二关口在手,别说是刘备,即便是曹操亲自率兵而来,主公也可无惧之!”

  法正本来不想站出来的,可是他却觉得,这是惟一一个让刘备不损仁义之名的入蜀方法。

  而且,还是那种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的那种类型。

  所以,他站了出来。

  虽然这么做了以后,等到一切真相大白,他的名声将会开始变臭。

  不过,相比与跟着刘璋这种朽木一起衰落而言……

  法正宁愿不要狗屁名声。

  “你!”

  黄权怔了一下,而后怒目而视道:“你这是在害主公!”

  “害?”

  法正呵呵冷笑一声,摇头道:“公衡恐怕不知,早在前时,刘备便有过入蜀之想法,只不过……一来受陈逢所阻拦,二来便是因为忌惮主公二关在手。”

  “既是早有此念,难道刘备会就此放弃?”

  黄权一时无语。

  王累连忙站出来道:“刘备有仁义之名,不可能……”

  “哈哈!”

  法正狂笑着打断了王累,以手指其鼻:“若他当真有仁义在,当初便该在拿下汉中之后,将阳平关送给主公!”

  “为何不送?”

  “还不是想以汉中之势觊觎益州?”

  “阁下若是连这点事都看不清楚……”

  “呵呵。”

  说到后来,法正不再说话了,但却低低地冷笑了几声。

  “刘备未曾相让阳平关,实乃是自保也!”

  王累梗着脖子道:“试问天下之人,岂有将自身安危放在他人手上的蠢货?”

  “再有!”

  不等法正开口,他继续道:“此事当初主公也未曾开口,你焉知主公开口之后,刘备不会将阳平关交出来?”

  虽然他也知道这不太可能。

  毕竟,如果白水关是益州门户的话,那么阳平关就完全是汉中门户了。

  这种门户,谁会送出来?

  为了仁义之名?

  呸!

  这根本不是仁义,完全就是傻。

  真要是这么做了,估计刘备麾下无数人都会就此跑掉。

  毕竟,这世上没有人愿意跟随傻子。

  不过在这个时候,王累却必须要这么说,否则一旦刘璋被鲁肃说动,那可就真的得罪了刘备了。

  法正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着实没有当过反派,做到以上那般程度,对他来说就已经算是很难为了。

  若是再进一步……

  他实在是做不出来。

  “主公虽然未曾说过,然则当时我却向刘备请求过!”

  但法正做不出来,不代表其他人也做不出来,比如说张松,他就在此时站了出来,睁着眼睛说了一句谎话。

  张松也想通了。

  名声嘛。

  也就那么回事。

  他早就不想要了。

  反正大不了之后再跟刘备请罪也就是了。

  他就不相信,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还会对他动手。

  先不说这么做会不会寒心,便是陈逢其人,就绝对会劝说刘备。

  ‘他们二人为何会这般说?’

  看着站出来的法正跟张松,鲁肃本能地觉得这当中有着极大的问题。

  不过想到自己此行的任务,他只能暂时将脑海当中的疑惑压了下去。

  “法孝直、张子乔,皆天下名士也,论及韬略智计,即便是魏之荀彧,荆州之陈逢,我江东大都督,也都为之赞叹。”

  鲁肃缓缓地向前走了三步,向刘璋拱手行礼道:“他二人都这般说了,难道将军还看不清形势吗?”

  “还是说,将军本就不信任这二位天下名士?”

  “这……”

  刘璋下意识地看了法正、张松一眼,心中有所意动,但他很快就看到了黄权跟王累二人的表情不对,一时只能作出犹豫模样。

  “当然,黄公衡、王子重亦是天下名士。”

  鲁肃见此,当即开口道:“不过,将军终归还是要有所取舍,不然与破家灭门的袁本初又有何异?”

  “我想,将军应该不是袁本初那般犹豫不决之人。”

  “否则也不会拥有今日这般基业!”

  本就沉默地刘璋,听完鲁肃这番话之后,变得更加沉默了。

  “只要将军愿意出兵,我江东也将会跟着一同出兵,到时将军攻南郡,我江东则攻江夏……如此一来,刘备必败!”

  “届时,将军可再与我家主公累续盟约,一同北伐,待到灭亡曹操,再一同分而治之……这难道不是汉室宗亲应该去做的事吗?”

  鲁肃说到这里,偷眼看了刘璋一眼,看他还在犹豫,当即便咬牙道:“还是说,将军这个正宗的汉室宗亲,想要落于刘备这个远亲之后?”

  这就有点杀人诛心了。

  虽然他这番话并没有反驳刘备不是汉室宗亲。

  当然,这一点也没有人可以反对,否则的话,曹操早就已经做了。

  没办法,人家刘备是真的。

  虽然远是远了点,可汉室宗亲这个身份,却当真半点不假。

  不过,正因为远了一点,这时候也就可以做点文章了。

  虽然刘焉的祖上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距离东汉也很遥远,不过总也比中山靖王后人近一点。

  要知道,刘焉之父可是正儿八经的二千石长沙太守。

  其母更是黄琬之女。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刘焉的这位岳父。

  因为他着实是有点厉害。

  怎么厉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