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443章

作者:一虫

  “大不了重新来过就是了,反正现阶段玄德公的家底也能造上那么两三次……嗯,面对曹操大概一次就不行了,不过这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会搞定的。”

  “那就做?”

  诸葛亮沉思片刻,缓缓地点下了头,道:“做!”

  这一年,夏天。

  各种消息开始漫天飞舞了。

  然后,孙权跟刘璋就陷入了震惊状态。

  或者说,不是在震惊,就是在去震惊的路上。

  不是他们没有见识。

  实在是刘备集团做出来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做出来的。

  看看吧,这才打完了襄樊之战多久?

  不过半年而已。

  然后又突破宛城,更为关键的是,陈逢还在中原一带扎下了一根钉子……

  一句话形容的话……

  仿佛天命!

  江东。

  孙权突然开始摸着胡须喃喃自语起来:“如此刘备,现在若不制之,终难制也!”

  益州。

  “又打曹操了?”

  刘璋愕然地张大了嘴巴。

  虽然他一直都窝在益州,可他对于曹操的实力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了解的。

  最起码来说,不是他可以应对的。

  可现在呢?

  刘备一次又一次地打败了这个让他不敢正视的对手!

  “如之奈何?”

  大概是因为祖宗也是刘邦,刘璋下意识地便问出了这句话。

第410章 鲁肃出使,也想做文章的刘璋

  面对询问,法正、杨松等人并没有要回答的意思,依旧神游物外。

  没错,就是在摸鱼。

  这真的不能怪他们,实在是刘璋这货真的没有太多的战略思想,几乎就跟一个咸鱼似的。

  更为关键的是。

  他继位以来除了当地的豪族之外,几乎没有人喜欢他的。

  “报!”

  “吴侯使者到!”

  “啊?”

  刘璋猛然回过了神,看了一眼堂中站着的那些人后,心中失望的同时,嘴里已经快速地开口了:“快快有请!”

  他的语气当中饱含着激动。

  这不能怪他,实在是到了今天这一步,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直接投靠刘备?

  这不可能!

  永远也不可能!

  哪怕死在益州,从府邸上方跳下去……

  反正就是不会投降。

  投降是最要不得的。

  毕竟一旦投降了,他的基业可就全部没有了。

  但问题在于,如果不投降的话,又没有人帮他出谋画策,令他连怎么去做都不知道。

  孙权使者来的就刚好。

  是的,刘璋知道这货没有怀什么好心思。

  甚至可以能还想着要制衡刘备……

  毕竟,三方联盟,突然有一方崛起了,另外两方稍微有点压力也是正常的嘛。

  这个时候还派遣使者,有什么想法,几乎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

  其实。

  若是之前的话。

  刘璋肯定不会兴奋,最起码不会像现在一样。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却是有了浓浓地危机感。

  所以下意识地就想找个人抱团。

  孙权就刚好。

  当然了,前提是孙权并不是冲着背盟,或者是没有任何名义的背盟而来……

  除此之外,只要能制衡刘备,他都欢迎。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不是冲突了吗?

  实际上来说,这一点都不冲突。

  不背盟就没办法制衡了?

  开玩笑!

  办法多的是。

  更何况,他们难道就不会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背盟了吗?

  “使者远来,不知有何要事?”

  很快,刘璋就见到了鲁肃,他笑着询问道,“可是因为北方曹贼?若是如此,只需派人送一封信也就够了……”

  “并非如此。”

  鲁肃摇了摇头,深吸口气道:“肃此来,乃是为将军送行。”

  “大胆!”

  “放肆!”

  刘璋还没什么反应,其他人就十分配合地站了出来,其中尤以王累、黄权二人的反应最为激烈。

  之所以如此激烈,除了忠诚之外。

  还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刘备对益州有什么想法的话,益州上下便绝无可能抵挡的事实。

  “将军不信?”

  鲁肃仿佛没听到他们二人的话一样,微笑着摇头道:“若是如此,看来我是真的要为将军送行了。”

  “二位且先莫急。”

  刘璋表面上一惊,接着在安抚了黄权跟王累之后,便郑重地向鲁肃询问道:“今汉中王数败曹贼,匡扶汉室格局已成,外加我等三方又有同盟之约,不论怎么看,我都不可能会出事……所以,我实不知阁下如此言辞是何用意!”

  “还请说清楚一些。”

  鲁肃微笑着问道:“将军所言确实不错,可将军有没有想过,若汉中王胜了,将军当如何自处?”

  “自是如之前一般。”

  刘璋随口回答道。

  “还能如之前一般吗?”

  鲁肃哈哈大笑道:“将军可以想想,一旦汉中王胜了,那该是个何等的局面……可以说,那时天下的汉室子弟,皆要折服。”

  “将军到时还能自保吗?”

  “汉中王乃仁厚长者,绝不会夺我基业。”

  刘璋摇头,同时意有所指的道:“阁下如今这般说,可是吴侯起了背盟的想法?”

  “背盟?”

  鲁肃收敛了笑容,怒哼一声道:“若互相之间还有信任,这盟约自然还会存在,可若是汉中王先行做了恶事呢?”

  “汉中王做了什么恶事?”

  刘璋好奇地问道。

  “先时,我大军驻扎在柴桑一带,正想进军前行,然则正在这关键时刻,却是突然遇到了雷绪阻拦!”

  “若非主公英明,将士齐心用命,那时恐怕连驰援大都督都做不到。”

  “世人皆知,雷绪乃刘备看家之犬也,他既如此,焉能说背后没有刘备之授意?”

  鲁肃冷笑着讲述了一遍事情经过。

  “如此空口白话,就想污蔑汉中王?”

  刘璋皱了皱眉,向前探出身子道:“你,可有证据?”

  “证据当然有!”

  “不仅有,而且我们还有证人!”

  鲁肃深吸口气,目光扫过堂中所有身影,继续道:“因为这证据与证人,便是雷绪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