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429章

作者:一虫

  因为他听说过曹彰。

  据说此人喜搏猛虎,臂力过人,平时最好为将,在曹操兼并四方之时,立下了无数功劳,可谓胜功赫赫。

  “正是此人。”

  赵问点头道:“若非此人,我还不至于提醒,正因曹彰此人太过凶猛,所以……伯义觉得面对此人该当如何?”

  “容我想想。”

  荀信当然不可能瞬间就给出答案。

  如果他能的话,他之前也就不是那么的寂寂无名了。

  最少也得混到史册上面啊。

  可惜并没有。

  这也就证明了,荀信平日里其实并没有那么利害,只不过由于被陈逢发掘出来了,外加其身份,所以才突然变得显赫了。

  若是真论起来,他比家里那几个老一辈的厉害人物那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了。

  荀家老一辈的那几个人,也确实不是普通人所能相比的。

  就算不说更老的荀氏八龙,哪怕是现在的荀家,也都还有着两根擎天白玉柱。

  荀彧、荀攸。

  以这二人的能力来说,普通人别说是追赶了,就算是望之项背,那也都是难以做到的。

  咳。

  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荀氏似乎已经耗尽了潜力。

  到了荀信这一代,他们的能力突然就开始变得平庸了。

  就像是现在的荀信。

  如果换了荀彧或者荀攸,亦或者是早年的荀氏八龙,他们就绝对不会被这么一点多出来的局面所影响。

  可荀信,却是陷入了深深地疑虑当中。

第396章 决战,汉室之名

  “陈国可以利用!”

  将近半个时辰的思索过后,荀信突然便将目光看向了陈郡,也就是曾经的陈国之地。

  要说起来,这地方曾经可以说是汉室最后的希望。

  在当时的历史来说,如果不是刘宠太过于被动,他还真就有可能获得比现如今刘备还要强大的势力。

  毕竟,当时的陈国可是拥兵十几万之多的。

  刘宠也在董卓乱汉之后自称辅汉大将军。

  势力、实力、名义……什么什么都不缺。

  很多人甚至都觉得,他就是下一个刘秀。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相似而已。

  实际上来说,刘宠当真是不怎么行。

  拥兵十几万,居然还能被一个刺客给要了命……

  从此能看出什么?

  很显然,这就是一个只长肌肉,半点脑子都没长的家伙。

  更为关键的是。

  由于当时的汉室已经到了衰败期,天下人几乎人人都盼着汉室快点倒地。

  所以,刘宠虽然表面上很利害,可是实际上,他却根本不得人心。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被那么轻易地杀死。

  然后,当地的百姓和军队就那么喜气洋洋地分别投入到了曹操与袁术的麾下。

  接着问题也就来了!

  百姓跟军队原本以为,汉室倒塌之后,自己一定可以过上好日子。

  可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不仅称帝的袁术对他们很不好,就连后来看起来浓眉大眼的曹操,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后者尤其让陈国的百姓愤恨。

  因为在曹魏的麾下,不仅丰年要缴纳足够的税收,就算是在灾年,同样也要缴纳足额的税收。

  这谁受得了啊?

  但曹操大势已成,所以哪怕他们内心里满是不爽,这个时候也已经没了用处。

  经过几次波折之后,这些人突然就又开始思念起了曾经的汉室。

  是的。

  当初刘备之所以能在汝南一带搞的好大事情,甚至还在官渡之战一度拉扯住了曹操好几分的力量,便是因为这些百姓吃了很多苦,有很多吃不了苦的还都投奔了黄巾军。

  刘备可是姓刘的。

  所以当他一到,也就瞬间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进而便猛烈地发展起了足以拉扯曹操的力量。

  简单来说,陈郡一带的百姓,之前的时候或许对汉室充满了不爽。

  所以他们对刘宠之流的死,也根本没有半点在意。

  可是在刘宠死后,他们才突然之间发现,原来自己等人心心念念的好日子,根本就不会到来。

  甚至到了袁术和曹操的麾下,他们的日子更加困难了。

  也正因此,无数人开始做起了揭竿起义的勾当。

  当此之际,刘备恰好来了……

  其实,又何止是陈郡一带?

  真要说起来的话,曹操麾下所有地盘上的百姓,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名头越来越大的缘故。

  天下人真的开始怀念大汉了。

  “可惜当时曹贼大势已成,汉中王虽然有心杀贼,却也已经无力回天……”

  荀信感慨无比地叹了口气。

  赵问疑惑地看着荀信,脸上满是迷茫。

  很显然,他根本不知道荀信说这些是个什么意思。

  不过荀信压根就没有瞒着他的想法,所以很快地就将答案揭晓了。

  “也就是说,陈郡的百姓其实是想要归顺汉中王的,只是距离太远,难以成行……可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汉中王的名头,那么曹贼在陈郡一带的布局,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作用了。”

  荀信平静地说着。

  赵问听完之后,却是突然之间张大了嘴巴。

  他总觉得荀信说了一个了不得的事情。

  但具体哪里了不得,却又着实说不太清楚。

  就仿佛……

  百姓才是一切的主导。

  可这显然跟赵问一贯以来的认知有着极大的冲突。

  甚至跟荀信本身都有着极大的冲突。

  可他偏偏就是这么想了,而且从道理上来说,他的想法也没有丝毫的错漏。

  这就很是古怪了。

  “伯义觉得,我等只要让陈郡的百姓知道,我等之所以出兵乃是因为汉中王,陈郡就会混乱了?”

  思索了许久之后,赵问说出了自己想说却又觉得别扭的话。

  “正是如此!”

  荀信重重点头,道:“只要能够借助汉中王的名义,我等不仅在陈郡一带获得支持,在颍川,在陈留,乃至整个兖州、豫州……我们都将会获得极大的支持!”

  “只要汉中王能够一如既往的对待这些百姓。”

  “如果能够再善待一些,他们或许会愿意拼命!”

  “这……”

  赵问一时有些无语,不过想到荀彧的支持,陈逢站在身后的格局,他瞬间便没了其他想法,“好,我这就去……传扬这些消息。”

  陈郡。

  陈县。

  “听说了吗?”

  “汉中王要来了?”

  “对!”

  “你觉得这消息,靠谱吗?”

  “靠不靠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襄城那边跑来的百姓,现在都很后悔。”

  “后悔?”

  “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留下来。”

  “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