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428章

作者:一虫

  而是兴奋!

  因为他最清楚不过荀彧有多么厉害了。

  可以说,当初的时候,如果不是荀彧帮着曹操稳定颍川的局势,他现在还要面对一个超级混乱的颍川。

  就这么一个人出山,那代表着什么?

  难以想象的巨大好处!

  更为关键的是,从此刻开始,他们继续在颍川活动的话,几乎就相当于是在自家门口溜达了。

  荀彧有这份资格,也有这份名望。

  “荀……先生还说了什么?”

  激动过后,赵问连忙便询问了起来。

  他总觉得荀彧不仅会给一个简单的计策,说不定还给他们后续也指明了方向。

  不过赵问着实有点不敢确定,因此就只能试探一波了。

  “家祖信中说,要我等放心的去做,他会在这期间给一些关键人物写信,另外他老人家还跟我说了一些不愿归附曹贼的汉室忠良……”

  荀信倒是没有隐瞒,直接就把荀彧在信中所写的东西说出来了大半。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隐瞒,除了让赵问继续心里没底之外,几乎也就不存在其他的好处了。

  而荀彧的办法,当然也不仅仅只是让他给下面的人一个实际上的升职……

  所以,他也必须要跟赵问商量一番。

  毕竟来说,虽然这支军队乃是由他跟赵问共管的,但总的来说,却还是后者在管理的。

  他也就是一个副将,外加一个军师的位置。

  当然,他肯定不会这么说就是了。

  “荀先生果然做了后续的谋划!”

  听完荀信的表达之后,赵问整张脸上都浮现出了激动的色彩,狠狠地攥紧了拳头,向下一挥道:“有此谋划在,我等便是当真攻克许都,也都不是不可能的了。”

  “不。”

  荀信摇了摇头,严肃的道:“我们的任务,从来都不是要将许都攻下来。”

  “这是何意?”

  赵问疑惑了。

  “之前军师不是说……”

  “军师所说,不过是让我二人裹挟二十万人罢了。”

  荀信直接打断道:“因此家祖判断,军师此时定然是想借此机会,大破曹军主力,解开如今的困局。”

  “荀先生的判断?”

  赵问一愣,而后下意识地点头道:“应该就是如此了。”

  他不觉得自己比荀彧更加聪明。

  同时也不觉得自己比陈逢更加聪明。

  更为关键的是,他觉得荀彧跟陈逢是一个等级上面的人。

  所以这俩人之间,肯定会有一些默契。

  既然如此,那他只要老老实实地埋头干活就行了,还想什么其他啊?

  完全没有必要嘛!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赵问的内心瞬间就轻松了。

第395章 决战,相对平庸的荀信

  决战之前,任凭是谁都不敢说必胜。

  哪怕强如韩、白、卫、霍,也都不敢说自己定然战无不胜,凯旋而归。

  主要是影响战场走势的因素太多了。

  一场瓢泼大雨,一次电闪雷鸣,一场大风,一次地龙滚动……亦或者是最让人无奈的粮草不济。

  都有可能会导致战局大变。

  甚至会导致原本较好的局面,瞬间化为崩溃的开端。

  因而,在战争开始之前,赵问内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份忧虑。

  他担心战场形势最终不会朝着陈逢所想的局面发展,进而导致大败。

  最关键的是,陈逢此时还在襄城一带抵御曹纯、张郃……乃至曹操的主力。

  这也就代表着,他有很多东西都看不到。

  以战场的凶险程度来说。

  陈逢看不到的那些东西,很可能便是导致全军失败的原因。

  哪怕赵问无数次的提醒自己,以陈逢的能力来说,就算是输,也一定不会输的太惨。

  可就算如此,他的内心里也还是有着疑虑。

  直到从荀信口中得知荀彧发来的书信,赵问深深提着的那一口气,这才突然之间呼了出去。

  因为有了荀彧之后,哪怕陈逢有看不到的地方,前者也一定会将一切变得圆满。

  当然,这只是最表层的一点原因。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作为曾经的曹魏将领,赵问对于荀彧的信任,显然要在陈逢之上。

  所以,他那口气总算可以松懈下来了。

  现在的赵问甚至觉得,哪怕自己就是在战场瞎混几圈,只要身后还站着荀彧,他就一定能赢。

  这就是曹魏对于荀彧的信任。

  虽然不能相比刘备集团对于陈逢的信任,但其中的差距也没有太大。

  “族祖言说,赵将军若是还有疑虑,可……”

  荀信当然不知道赵问刚刚想了什么,他在将荀彧的书信说完之后,突然就想到了后者在书信最后面的提醒。

  提醒他小心赵问。

  提醒他小心赵问会觉得此战难胜,进而导致军心动荡。

  “没有了,没有了。”

  不过还没等荀信开口,赵问便笑呵呵地摆着手道:“前有荀先生,后有陈军师,若此战还能失败,那就只能是我们的问题了。”

  他笑的很开朗,也很真诚。

  荀信倒是没想到赵问会这么回答,下意识地就是一愣,有心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却还是什么都没说。

  他觉得,此时不论对赵问说什么都是白搭。

  说的再多,也不如让后者亲眼见证一番荀彧的威力,外加陈逢的强悍。

  只要这两人表现的没有问题,他坚信赵问就绝对不会出问题。

  所以,最终荀信只是点了点头:“赵将军能这般想,那就最好不过了。”

  “伯义这话……”

  “可有点瞧不起人了!”

  赵问摇了摇头,肃容道:“战场虽然形式多变,危机四伏,然则我也并非不忠不义之人,更并非三心二意之辈,若伯义实在觉得我靠不住……”

  “那我走?”

  说完之后,他便作势欲走。

  “是我错了,是我错了还不行吗?”

  荀信连忙道歉,满是真诚的道:“我也是因为前时有些不敢确定,所以心中慌乱,因此才会说出这么一番话,绝非不信赵将军。”

  荀信当然不会告诉赵问,他的提防都来自于荀彧。

  这个时候说这些话,不仅没有任何的用处,说不得还会导致其他的意外事件爆发。

  解释过后,荀信没有再多说,直接邀请道:“不说这些了,赵将军若是有意,还请与在下好好想想该如何席卷许都。”

  “固所愿,不敢请耳。”

  赵问哈哈一笑,接着便迈步走到了荀信面前,目光很快地就盯住了地图,就仿佛之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以许都的形势来说,你我二人想要席卷,确实难度不小。”

  “一来,陈郡(国)控弦之士将近五万,随时都能驰援许都。”

  “二来,这颍阴、临颍、新汲……乃至陈留,都能最快的驰援许都。”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许都城中最少还有将近八千精锐,另外如果强行征召的话,应该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招纳近万精锐,数万辅兵。”

  “以守势而言,许都城可谓固若金汤。”

  荀信将形势简短地介绍了一番之后,看向赵问:“将军对此可有异议?”

  “无有。”

  赵问摇了摇头,但很快就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道:“说起来,倒是还有一件事。”

  “何事?请说。”

  荀信抬起了头,郑重地询问道。

  “伯义之前所说,不过是表面情况而已,实际上来说……”

  赵问指了指地图,随即突然将手指落在了长社与鄢陵之间,道:“除伯义所说之外,曹贼之前还在此处设了一处军营,有兵近万,由曹贼之子曹彰管辖。”

  “曹彰?”

  得知新消息之后,荀信不由得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