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686章

作者:上汤豆苗

这位姿容端庄的皇后出身小门小户,入宫以来颇得吴太后的喜爱,虽然和天子的关系不是特别亲近,但帝后二人至少也能维持面上的和煦。

刘贤奉行食不言寝不语,用完膳后正要说几句客套话,却见内侍省少监侯玉匆匆近前道:“启奏陛下,太后娘娘召见。”

刘贤微微一怔,旋即对许皇后说道:“时辰尚早,皇后不妨回宫再睡一会儿。”

许皇后受宠若惊地道:“臣妾多谢陛下关怀。”

刘贤不再多言,在一众宫人内监的簇拥中摆驾景仁宫。

见礼过后,吴太后屏退宫人,温和地问道:“皇帝,今日大朝是否要行封王之举?”

刘贤平静地说道:“是的,母后。裴越本就是国公之爵,如今又为大梁收复南境故土。九州之地在手,儿臣便可以全身心地发展民生。西吴这次惨败溃逃,再无袭扰大梁边境之力,将来两国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平定天下已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他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唯有亲王之爵方能嘉赏。”

吴太后并未提出异议,只是颔首道:“也好,加封裴越为亲王,至少天家没有亏欠他。不过哀家听说,那日你在沁园宴请裴越,君臣二人闹得有些不愉快?”

刘贤心中轻轻一叹。

他知道吴太后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自己着想,但一次又一次的事情证明母后手里拥有极其强大的力量,这显然是父皇大行之前的安排,为天家权柄的安危留下一道保障。但是身为一个成年皇帝,他现在逐渐明白父皇为何要在太史台阁忠心得力的情况下,暗中培植起銮仪卫。

凝望着吴太后略显沧桑的面庞,刘贤轻声道:“母后,儿臣与裴越的确有一些争执,不过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而且想清楚后儿臣觉得他说得更有道理。”

吴太后眼中的失望一闪而过,语调忽而冷淡起来:“既然如此,哀家也不便多问。待他封王之后,哀家会让人做一些事情。皇帝放心,哀家不会破坏你们君臣之间的情义。”

刘贤回想起那次母子二人的长谈,心中明白吴太后的想法早已根深蒂固,遂垂首应道:“是,母后。”

……

宫前广场上,文武百官人头攒动。

裴越穿过承天门悠长的门洞,一步步走到人群之中。

无论学富五车品行高洁的清流文臣,还是宦海沉浮几度起落的老臣,亦或是能征善战功勋卓著的勋贵,这一刻都向旁边稍稍退后,然后面色恭敬地向裴越作揖行礼。

裴越神态从容,并无骄矜之色,一路行来不断还礼。

来到广场最前方,只见东府左执政洛庭和西府右军机萧瑾同时看了过来,二人的神情略显不同。

洛庭望着这位大梁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公,同时也即将是绝无仅有的异姓王,眼中不由得流露几分愧色。犹记得当年他还是一个根基薄弱的中山子爵,凭借过人的胆气深夜闯入洛府,通过那张蜂窝煤的方子说服洛庭,从此两人便成为隐秘却坚定的盟友。

时移世易,当年需要靠洛庭庇护的年轻人,如今成长为大梁朝堂上唯一的参天大树,甚至到了再不抑制就会危及皇权的地步,洛庭心中的复杂难以言表。

他此生秉持的道理和准则,在他决定接受宁怀安和吴存仁的提议时轰然倒塌,因而这一刻他站在裴越的面前,不由自主地生出愧疚之心。

另一边的襄城侯萧瑾却神色自然,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敬佩。

南境两场大败,让萧瑾的名望受到极大的打击,若非裴越及时出手扭转局势,他肯定会成为大梁的千古罪人,定然保不住自己的爵位和名声。在其他重臣看来,萧瑾对裴越的态度前倨后恭似乎可以理解,毕竟他如今还能坐镇西府军机,几乎可以说完全是裴越的功劳。

清风徐来,三人相顾无言。

裴越对洛庭微微一笑,一如当年那般透着亲近之意。

他将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心中如明镜一般,难免会生出几分感慨。

大抵是造化弄人之类。

随着纠仪御史手中的长鞭落在地上,承天殿大门缓缓推开,这场朔望大朝在无数人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裴越当先而行,最后站在武勋班首的位置上。

萧瑾在他身侧,洛庭则在对面班首。

内侍省少监侯玉尖利的声音响彻殿内。

“陛下驾到!”

年轻的天子迈着从容的步伐,然后端坐于龙椅之上。

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那般,立刻望向裴越的位置。

第1276章 一醉轻王侯

朔望大朝需要处理的政务很多,尤其是在收复南境、西吴撤军之后,各地呈报上来的折子多如牛毛,其中大部分都由两府决断,刘贤只需要事后过目即可。但是也有很多事情必须拿到朝会上公开讨论,这样才能让各部衙的臣工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好在大部分人都清楚今日朝会的重头戏,一些没那么重要的事情便压了下去。

纵然如此也足足耗费一个多时辰,等殿外天光大亮、明媚的朝阳洒遍大地之时,日常的流程才将将结束。

便在这时,一个年轻的身影快步出班,朗声道:“启奏陛下,臣有本请奏!”

众人循声望去,当即便皱起了眉头。

这位二十多岁的臣子名叫欧阳敬,官居御史台侍御史。

黄仁泰辞官之后,御史大夫一职暂时空置,御史台由两位御史中丞暂领。但即便是那两位老练沉稳的中丞大人,平日里看到欧阳敬也有些头疼,因为这个年轻人的根脚太硬。

欧阳敬出身诗书名门,且是当朝东府右执政韩公端的得意弟子,这等背景足以让他平步青云,兼之性情骨鲠直言敢当,在朝中属于大部分人都不敢招惹的刺头。去年那场让二皇子声名扫地最终退出争储的弹劾,便是欧阳敬声名大噪的得意手笔。

刘贤对这位年轻率直的侍御史当然不陌生,而且心中一直颇有好感,遂颔首道:“讲来。”

欧阳敬身姿挺拔,目光直视左侧文臣当中的一人,凛然道:“臣弹劾兵部尚书陈大人,有三弊六疏之罪也!”

满殿寂然。

兵部尚书陈宽如遭雷击,不可置信地看向那个昂然屹立的年轻御史。

朝堂六部之中,兵部很长时间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因为五军都督府的存在,此处最终还是沦为清水衙门。但在西吴悍然犯境时,掌管西府的裴越主动退了一步,将财权从五军都督府剥离移交给兵部。

短短半年时间,兵部重新变得炙手可热,陈宽的地位亦是水涨船高。

欧阳敬毫不迟疑,接下来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细论陈宽在接任兵部尚书之后,种种不作为和以权谋私之举。至于兵部在改制之后出现的问题,诸如粮饷贪墨之类的罪责,更是被欧阳敬悉数揭露,每一条都有确凿的证据。

陈宽面色惨白,虽然欧阳敬并非凭空诬陷,可从古至今哪个衙门能做到清如许?

不过是几百上千两银子的亏空与错漏,不过是任命了几个自己的亲信手下,何至于要这般赶尽杀绝?

欧阳敬愤怒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群臣看向陈宽的目光显得不善。

兵部的确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算不上多大的罪过,可是你身为一部尚书,竟然连这些小事都处理不干净,被人如此轻易地抓住把柄,要你又有何用?

也有人想得更深一层,陈宽这次掉进坑里恐怕和那位年轻国公脱不开关系。

只不过眼下没人能救得了陈宽,只要看一眼龙椅上天子的表情便能知晓。

刘贤沉声道:“陈尚书,你可有话要说?”

陈宽颤声道:“陛下,臣有不察之罪,但是臣接任兵部尚书一职不满一年,欧阳御史所言或为真事,可与臣没有关系啊!”

这句话一出口,左执政洛庭微微皱眉,然后若有所思地转头看了裴越一眼。

陈宽的能力确实不足,但他不该表现得如此心虚软弱,只要强硬地将欧阳敬顶回去,天子肯定不会当朝发落,事后也有转圜的余地。

果不其然,刘贤又道:“朕再问你一遍,欧阳敬的弹劾是否属实?”

陈宽满面惶然,左右看去无人为他声援,登时双膝跪倒恳求道:“求陛下宽恕!”

刘贤面露厌憎,摆手道:“带下去,等朝廷查明之后再行发落。”

欧阳敬立刻高呼道:“陛下圣明!吾皇万岁!”

这一幕令一些朝臣暗自心惊。

其实对于陈宽这个人,绝大多数朝臣都有些瞧不上,认为他只是机缘巧合走了狗屎运才能爬上高位。但今日欧阳敬一封弹章就能扳倒一部尚书,这里面蕴含的深意足以让他们畏惧。欧阳敬能够做到一击必杀,显然不是因为他的言辞有多么犀利,而是他手里掌握着陈宽的秘密。

这个年轻的侍御史能做到这一点?

显然不能。

众人悄悄地看向平静肃立的裴越,这位恐怕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裴越目光幽深,状若无意地掸了掸朝服。

兵部尚书被弹劾只是一个小插曲,刘贤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影响心情。在他登基这一年以来,对于朝堂的调整逐渐开始,但一直都集中在那些不起眼的官职上,从来没有牵扯到六部大员之类的高官。其实他很早就想罢免尸位素餐的陈宽,今日欧阳敬的弹劾可谓恰如其分。

想到这儿,刘贤暗中舒了口气,望着殿内群臣说道:“朕即位以来,虽然边境接连遭遇周吴两国的侵扰,但在众位爱卿的勠力同心和三军将士的奋勇拼杀之下,不仅解除了边境上的危机,更将南朝故土收回,此功足以告慰大梁历代君王。”

群臣山呼万岁,不少文臣面露激动之色。

刘贤微笑道:“朝廷理当赏罚分明,绝对不会亏待有功之臣。卫国公。”

裴越抬起头望着龙椅上的皇帝,缓步出班道:“臣在。”

刘贤面上的笑意愈发浓重,朗声道:“南境重归大梁,爱卿居功甚伟,朕岂能不厚赏之?传旨。”

裴越欲行大礼,然而刘贤却郑重地说道:“爱卿无需多礼。”

殿内重臣无不艳羡地看着裴越,这是何等的尊崇。

裴越见刘贤如此坚持,便只好站着接旨。

刘贤看向旁边肃立的侯玉,后者心领神会地站在御阶之旁,拿出早就备好的明黄圣旨,徐徐展开,高声吟诵。

大殿之内,文武百官各不相同的目光聚焦在裴越身上,耳畔响起侯玉的声音。

“……嘉玉叶之敷荣,恩崇涣号;衍天潢之分派,礼洽懿亲。盛典酬庸,新纶命爵,咨尔裴越,文武兼全,厚德懋勤。忠心成于天性,臣道无亏;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念军枢之缜密,睹仪度之从容。戴恩纶于奕世,尚克歆家;固磐石于千秋,尤期永誉。”

侯玉微微一顿,语调稍稍拔高:“特此授以册宝,封尔为晋亲王!”

他迈步走到近前,将圣旨交到裴越手中,面上浮现崇敬之色。

裴越接过圣旨,抬头看向龙椅上的皇帝,纵然还能维持大体的平静,但心中委实波涛汹涌。

“臣裴越,谢陛下恩典!”

躬身一礼。

再度起身时,他便不再是卫国公,而是大梁近百年来独一无二的异姓王。

第1277章 笼中雀

晋王!

这个封号的出现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顷刻间引得殿内一阵骚动。

依照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规矩,一字王爵亦分为不同档次的封号。最上等的共有十五个,其中便包括开平帝在世时的二皇子齐王、大皇子鲁王和四皇子燕王,当然最尊贵的还是开平帝自身在潜邸时期获封的秦王。

次一等的如卫王、郑王、蔡王和许王等等,最低等的则是以州府之地命名,诸如肃王和相王之类。

裴越封王的消息在都中流传日久,朝野上下大抵已经默认这个事实。大多数人都认为天子会选择一个最次等的封号,也有少数人猜测天子会用次等排名第一的卫王,刚好契合裴越如今的卫国公,也算是一脉相承有迹可循。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刘贤直接给了裴越最上等的封号,而且是论尊贵程度仅次于秦王的晋王。

晋字因何而来?

一直到前魏中期,京都以南有城名为晋阳,大梁立国后将其改为平城府。此地位于如今永州中部,距离绮水仅有百五十里,换而言之就在京畿之地的外围。亲王之爵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封号,还包括封地、开府、建衙诸事,所以才会有国中之国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