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 第130章

作者:黑天魔神

两边谁也不能得罪。

天浩只能从其它方面想办法增加自己这边的分配筹码。

直接张口索取更多,只会引起宗具和牛伟邦的反感。一旦合作关系因此破裂,就再没有下次,雷角之王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猜忌。说不定在未来某个时间,还会给自己扣上一顶“逆谋造反”的帽子。

那就只能把磐石城周边所有加入同盟的大小村寨都拉进来。有一个算一个,谁也不能少。

以平林寨为例,广胜治下的人口近年来稳步增加,已经超过两千。他愿意拿出三分之一的存粮,本身就表明了态度。像这种听话知趣的人,天浩当然愿意扶持。

让他们参战,作为同盟力量,平林寨有资格分走一部分战利品。

这种事情正常又合理,无论宗具还是牛伟邦都无话可说。尤其是牛伟邦,平林寨本身就是雷牛部管辖,这其实是变相增加部族实力,他肯定乐见其成。

第一百九九节 干粮

天浩计算过,周边的同盟村寨全部加入进来,至少可以分走两万名豕人战俘。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数字。

磐石城、汨水城、雷角城三方,任何一方多拿走两万名战俘,都会引起另外两方强烈反对。

把这部分战利品给予第四方参战集团就截然不同,他们拿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

最重要的是,这些村寨头领与磐石城来往密切,在过去几年建立了贸易往来,铁矿石和泥炭这两样在他们看来用处不大的物资可以被磐石城接受,交换盐和布料。

除了天浩,没有任何统治者能接受这桩生意。

天浩不相信所谓的神灵,他更看重利益所导致的支持,至于野蛮人的誓言……天知道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两万名豕人战俘分散在各个村寨,至少能让各个头领的实力增强百分之五十。

如果能把这个分配数增加到四万,那就再好不过。

这意味着,天浩手上多了一支以正常视觉角度无法看到的隐藏军队。

……

远赴狮族领地的商队回来了。

四十匹驮马,一百多头牛,这些强壮的牲口拉着一百二十二辆不同规格的大车。去的时候满载泥炭,回来的时候车厢里全是沉甸甸的粮袋。

天浩解开其中一个口袋的系绳,看到里面装满了金黄色玉米碎粒。

把玉米棒子晒干,剥下苞米,用特殊的器具碾碎,就成了狮族对外贸易的一种商品。

玉米面也是狮族人对外交换的粮食之一,这玩意儿与玉米碎粒的共同点都是不可种植,区别在于前者粉碎程度更高,价格也贵。

苞米被剥干净的玉米芯也能吃。狮族人用大型石磨将其粉碎,掺入一定比例的玉米面,就成了棒子面(勿与现实名称联系)。这是真正的粗粮,极糙的口感使人难以下咽,必须连汤冲服,否则会卡在嗓子中间下不去,就像一把颗粒很大的砂子吞进喉咙,火辣辣的疼。

马铃薯颗粒不算新事物,但在文明时代很少出现。从粮食属性方面看,芋头和马铃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芋头比较油腻(口感),马铃薯虽有微毒,却可以通过高温烹煮消除。狮族人的马铃薯颗粒做法简单:他们把新鲜马铃薯切成厚片,放在太阳地里晒干。其实这种程度的制作方法已经足够,没必要进行后续的粉碎过程。然而狮王就是如此小心眼,历代王者像吝啬鬼那样小心翼翼死守这种植物的秘密,从切片晾晒到粉碎全过程均有各级官员监察,发现违规立即惩处。只有从上到下全面严防死守,狮族才能确保在粮食供应方向远远走在其它部落的前面。

“实在是小气啊……”看着摊开手心里那些浅灰色的马铃薯颗粒,天浩苦笑着摇摇头,发出无奈的叹息。

后勤保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增加粮食储备。泥炭生意的规模不断扩大,天浩对狮王颁布的货币规则毫无兴趣。还算好,狮族内部每年都有大批粮食要消化,泥炭换粮的交易没有引起狮族人怀疑。从夏天到现在,商队源源不断运回大批粮食,全是玉米和马铃薯的散碎颗粒。

就目前来看,泥炭换粮食的生意很合算。从远处运来的玉米和马铃薯总量虽不太多,却胜在细水长流。

只有卖出去的货物才有价值,狮族自己也无法消化过多的粮食。从这点来看,狮王的确是个精明的商人。

……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宗具带着增援部队抵达了磐石城。

现在的磐石城非常热闹,里里外外都是人。所幸之前集中人力上山采足了石料,新建的房屋足够多,这才没有出现分配居住闹纠纷的问题。

同时抵达的还有后勤辎重。宗具没有食言,这些来自汨水城的牛族人拉着大车,人人都背着重达数十公斤的背篓,里面装满了脱掉外壳的麦粒,还有一块块新旧程度不等的肉干。

宗具对此表示了歉意:“实在是没办法,必须留下足够的人手收割,来不及把麦子磨成面粉,不过数量还算充足,可以维持三个月左右的正常消耗。”

他指的是汨水城和怀集城的军队,整整七万五千余人。

这里所说的“消耗”,指的是吃饱。战时环境必须让士兵吃饱,饥饿会导致士气迅速下降。

“这已经很不错了。”天浩知道宗具没有撒谎,平俊的情报部门对内对外都在渗透,没有因为汨水城是盟友就将其当做例外。

“我们什么时候发起进攻?”宗具对此期待已久。

“还得等等。”天浩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宗具轻笑了一下:“感觉你对此很有把握。呵呵……雷角城那边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不是你想的那样。”天浩礼貌地笑着,耐心解释:“大王前天派来信使,军队已经集结完毕,辎重正从雷角城陆续运来。冬天快到了,族里事情多,大王必须一一解决。再有就是他身份特殊,在这个时候离开雷角城,肯定会引起注意。我和大王商量好了,这次就派出他手下最得力的统领出战,就目前已经派驻雷角城的军队来看,实力已经很强。这一战,我们能赢。”

“你说的有道理。”宗具微微颔首。他抬起眼皮看着天空,意味深长地说:“太阳已经不那么热了,就算站在这里晒一整天,身上也不会出汗。”

天浩右手翘起了大拇指。这动作很隐晦,左右两侧及身后的人无法察觉,只有站在正对面的宗具才能看见。

“神灵会指引我们走向胜利。”他淡淡地笑着,一语双关:“冬天很快就要来临,我们要给伟大的冬神准备一场盛大的祭祀。”

宗具抬起双手,在胸前交叉,做了个常用的祈祷动作:“赞美神灵。”

“赞美神灵。”这同样也是天浩此刻的想法。

……

连同后续增援,超过七万人的汨水城大军得到了半天休整时间。第二天清早,他们按照事先约定的排序,分为七个万人队,分别前往木材厂、河边磨坊和渔村。

茂密的森林笼罩着整个北面山区,即便多达上万人的伐木队也只能占据山岭一小部分。无论现在的磐石城还是未来的“磐石领”,都需要大量木材。它们用途广泛,只是天浩没有对宗具说明自己的真实意图。汨水城主毕竟不是穿越者,他只能看到建盖房屋和造船,惯性思维很难冒出带有创新意识的火花。

虽是第一天,来自汨水城的战士已经深切感受到磐石城居民的幸福。这里看不到传统的石磨,没有蒙上双眼被人用鞭子抽打屁股被迫围着石磨转来转去的马匹和骡驴。只要把晒干的麦粒倒进仓储斗,随着水流转动推动轮轴,外接敞口就会流淌出白花花的面粉。

“这简直是神迹。”一个矮墩墩的队长看着这一幕连眼珠子都不会转,喃喃自语。

“他们一定是得到了神灵的指引。”一位随军祭司觉得这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我听说这是那位年轻城主的主意。他很聪明,是个真正的智者。”统领的地位较高,知道的事情也多。

“磐石城的人很幸福,也许我该向城主请求留在这儿,再把我的家人带过来。”这是很多汨水城士兵的共同想法。

渔村的工作很多,人更多。

元凯感觉自己快要累死了。嗓子几乎喊哑,一口气灌下去几大杯水,这才有种从地狱深处爬出来的感觉。几乎所有老水手都得到晋升,不是十人首就是百人首,他们各自带着一队新来的汨水城同族,要么上船训练划桨,要么直接下海捕鱼。因为船只数量太多,近海渔场已经无法得到收获,必须将船驶出更远,才能捕捞到足够的鱼虾。

螃蟹、贝类、确定能食用的各类海藻……只要是能吃的东西,统统不能放过。

前段时间的工作成绩斐然,磐石城粮仓里装满了新近晾晒的各种鱼干。数量多得惊人,笼统估计约有上万吨。这不完全是大自然的功劳,秋天已经到了尾声,阳光远不如夏季那么炽热,腌过的鱼块只能晒至半干,剩余的水分必须通过泥炭燃烧烘烤蒸发。

好运之神显然特别眷顾赤鼻所在的那艘船。两周时间,他们连续捕杀了六条不同种类的鲸鱼。最小的约有六十吨,最大的一头目测体重超过三百吨。空气中弥漫着鲸脂特有的气味,浓烈的血腥从山林深处引来了大批野兽。它们很快发现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美味大餐,只有无数锋利的战刀和钢斧,还有准头惊人的飞射箭矢。

天浩下令取消了长久以来的“渔获分级制度”。

那是一种用木头制成的特殊量具。准确地说,是一个用木条钉成的正方形框架,按照不同尺寸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别。所有捕捞运至岸上的鱼都要以此进行分类,人们用木框套出鱼头,体量超出框架的算大鱼,其次中等,然后是小鱼。

只有符合这三种尺寸的鱼才能制成肉干,最后剩下的就是“末等”鱼虾。它们吃起来很麻烦,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挑拣,食物丰足的磐石城居民早已看不上眼,这些小鱼小虾只能沦为饲料,送到后山坡上的养鸡场。

特殊情况下,必须特事特办。

末等鱼虾如今不再作为饲料,它们与个头不等的所有螃蟹混合,全部送到河边磨坊碾碎,变成一堆无法分清本来面目的灰色糊状物。老人和孩子负责收集,他们把这些腥味浓烈的东西在竹匾上摊开,分成薄层,用燃烧的泥炭慢火烘烤,直至干燥。

面粉、玉米和马铃薯颗粒、少许坚果碎末,混合纯手工制成的“鱼粉”,撒上盐,掺入一定比例的油脂糅合,发酵,捏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团子,压扁团成饼状,上屉锅蒸熟,放凉以后就能长期保存。

严格来说,这种混合面饼子味道不错。吃起来有些腥,却很对野蛮人的胃口。尤其是来自汨水城和雷角城的士兵,他们亲眼看着各种材料混合制作,没有掺杂使假,都是真正的面粉和鱼。尽管食材质量不怎么样,极其粗劣,却毕竟有盐有肉,能填饱肚子。

……

秋天结束了。

蔚蓝色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以干脆利落的方式消失。仅仅只是一个灰蒙蒙的雨天,太阳彻底失去了踪影,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令人不快的阴影统治了大地,每天要持续好几个钟头的雨水把一切都变得潮湿。泥浆黏住了鞋子,衣服穿在身上也不会干,冷空气以令人震撼的高效杀死了所有虫子。再听不到苍蝇的“嗡嗡”声,蚊子也不会趴在皮肤表面吸血,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神灵的魔力,它长着四张截然不同的面孔,就像缺顶少底的魔方,有不同的颜色。

宗光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令人焦灼。

上山采石与下海捕鱼的士兵被召回了一部分,总共三万人,都是磐石城与汨水城的精锐。从上周起,他们就不再参加劳动,每天接受高强度训练。负重越野、拼刺与格斗、小队突击、不同环境与情况下的战斗模拟……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给。可越是这样,宗光就越能看出磐石城军队的不同。他们对这些项目非常熟悉,尤其是小队作战配合,相互之间有着极高的默契。汨水城的战士单兵作战能力虽强,但五人以上的小队作战项目完全落于下风,连续十数十次模拟对抗,比分为零。

用天浩的话来说:“一个人敢打敢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南方白人开发火枪彻底改变了战争模式。我们虽然在身高及综合战斗力方面占据优势,武器先进程度却远远不如他们。豕族是个野蛮落后的部族,与南方白人比较起来,就像热点与冰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作战方式必须随着对手而改变,如果与队友之间无法做到娴熟的配合,哪怕再勇猛的战士也只能成为敌人集中火力攻击的目标。这样的死亡毫无价值,跟一坨狗屎没什么两样。”

第二百节 合作者

诡异的感觉就这样产生,在宗光的心目中,天浩的形象逐渐放大。这是随着一件件事情点滴汇成,最初的亲密与感激也发生改变,朝着崇拜与敬畏演化。

宗光现在已经不太敢使用“阿浩”这个称呼。连他自己也没有察觉到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了这种念头。我和他不一样,更卑微,更弱小,虽然彼此都是城主,但得到权力的过程有着本质区别。我来自父亲的给予,他却是依靠个人力量从社会底层爬起。就像一株幼弱的植物嫩芽,变得越来越茁壮,越发坚硬。

怀集城不是磐石城,虽是人口过万的城市,这些年来居民增长速度却很缓慢。宗光以前对此漠不关心,丝毫没有“发展”的概念。他是一个颇有雄心壮志的人,只是太年轻,没有经验,父亲宗具的保驾护航措施太过于完美到位,导致他空有理想,却只是用手指在空气中画出的饼,没有任何现实依据。

焦灼感来自即将爆发的战争。

其实准确来说,宗光体内流动着亢奋。

来到磐石城的这段时间他学到了很多,所有的一切都让宗光大开眼界。从“阿浩”到“阿浩”,连他自己也没有发现说话口气与声调产生了变化,小心翼翼,生怕触怒对方,甚至不自觉地陪着带有谄媚性质的笑脸。

很少有人会察觉自身的改变,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宗光对父亲的变化看得清清楚楚。

对于这次出兵,父亲从一开始就抱着有限的合作态度。他老谋深算,表面赞同,实际上对整个计划有所保留。

汨水城粮食供应情况远没有宗具说的那么糟糕,派出的军队并非全部精锐,至少留下了三千人。

宗光有种感觉,天浩好像什么都知道,这些秘密他似乎了然于心。

宗光知道磐石城强大的产粮能力对父亲产生了震撼效果,那并非是嫉妒,而是羡慕。父子俩就这件事私下聊过,宗具对磐石城良好的周边环境为之赞叹,但他很冷静,用沉稳的语调告诉宗光: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担任磐石城主,东面大海的资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开发到这种程度。

这需要果断坚决的魄力,需要远见卓识的目光,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忍受种种不便,甚至是底层民众的质疑和反对。

宗具毕竟是过来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很特别。

“阿光,好好跟着阿浩干吧!他的前途不可限量。”父亲的话语充满了敬佩。

宗光沉默着缓缓点头。

“阿浩是个性子坚韧的人。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对他自己也很苛刻。”宗具的目光悠远,有种难以言喻的特殊成分。

“阿爹,你指的是什么?”宗光全神贯注思考着问题,有些疑惑。

“阿依,他是阿浩身边唯一的女人。”宗具在“唯一”这个词上咬得特别清楚。布满岁月痕迹的脸颊似笑非笑,透出一个中年男人对时间沉淀的理解:“阿依实在太丑了,那么难看的女人,阿浩竟然把她当做妻子一样爱护……换了是你,行吗?”

长久以来,这是知道阿依与天浩关系所有人的共同想法。

她实在太丑了。

细瘦的腰肢就像树枝嫩芽,一掐就断。胸部和臀部的尺寸倒也勉强过得去,却并不符合北方蛮族的审美观点。她没有粗壮的胳膊,细长的大腿看上去就没几两肉,这种女人下地干活耕不了几亩田,上山一整天也带不回多少柴火,搬不起重物,扛不起岩石,简直丑到令人头皮发麻,光是看看就觉得恶心想吐,任何思维正常的男人都不会想要与她发生超友谊关系。

阿浩显然不是傻瓜,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城主。

可他的身边偏偏只有阿依这一个女人。

非常诡异,令人无法理解,完全不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