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417章

作者:殆火

子受擦了擦满是油腥的嘴巴,怒不可遏,将面前的几案拍成两段。

消息里没有半点分兵的兆头,除了攻关还是攻关,这不是明摆着抗旨吗?

“陛下,鲁将军威风不减当年啊,强行攻关数日竟只有千余伤亡,最迟再过三日,就能夺回汜水关,彻底击败南宫适!”殷破败在一边夸赞道。

子受望着断成两半的桌案,皱眉道:“召余化龙前来议事。”

不过多时,余化龙便来到府邸:“臣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所谓何事?”

子受摆摆手:“你,点齐兵马,起码得三五万人,跟朕去救援汜水关残兵。”

“这……”余化龙瞪大了眼睛,一脸难色:“陛下,潼关守军,不可轻动,动则守备薄弱,无法御敌,何况……”

“何况什么?”

余化龙表情有一丝不自然,不过他还是正色道:“何况汜水关的残兵,不需要救援。”

子受道:“不需要?据说他们已经被围至深山,还能长翅膀飞处来不成?”

“……”余化龙沉默了一会儿,道:“弃卒保车。”

弃卒保车,弃千人而保万人,这本就是战争之中残酷的事实。

就好比之前邓秀被越人围困山林,如果不是他身份特殊,根本不会有人在明知道是诱饵的情况下,还出兵救援。

而现在,汜水关的这只残兵,有救援的必要吗?

韩升,韩变,三流将领,要能力没能力要名望没名望,其他的都是些普通士卒,属于可以舍弃的部分。

至于汜水关的百姓,多半在半道就溜了,退一步来讲,即使这些百姓被雷震子堵着了,也没有性命之忧,周军也不会冒着大不韪去杀戮百姓。

想明白其中利害,何必冒着与雷震子正面交锋的风险,去救援这些可有可无的人?

凡事要从大局出发,其实潼关、临潼关、穿云关等地,任意一处出兵都能救下这支残兵,可没意义啊!

当前的重点是西征,是夺回汜水关,是击败南宫适,是击退姬发、姜子牙大军,没人有空将兵力放在这支微不足道的残兵身上。

再说了,万一出兵救援,关中守备薄弱,雷震子突然不围了,转道袭关,又怎么办?

何况救援这支千人残兵,死伤的兵马或许会超过千人,那这和不救有什么区别?根本不值得。

余化龙长篇大论,一通陈明利害,子受连连点头:“此言颇有道理啊,看来卿也是当世名将。”

余化龙微微低头,眼中带着几分洋洋之色:“不过是年纪大了,经验丰富些罢了,当不得陛下大赞……”

要是这番话能改变月旦评上的评价就好了。

夸着夸着,子受扭头朝身后的殷破败挥手:“传朕命令,接管潼关兵马,朕亲自领军救援汜水关残兵。”

陈明利害之后,当然要趋害避利。

“陛下三思!即使要出兵,也得先准备粮草……”余化龙大惊,刚才还说的好好地,怎么就突然要出兵了呢?陛下糊涂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能饿死个人不成?汜水关残兵没有补给,又被围困,他们有粮草吗?”

“谁敢拦朕,当如同此案!明日出兵!”

子受见着自己的桌案已经碎了,挪了几步,将殷破败的桌案也顺手拍碎。

余化龙不敢多言,殷破败应了一声,便领命离去。

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既然大众的看法是不出兵,那咱就必须出兵打他妈的啊!

……

次日,兵出潼关。

不多时便找到了雷震子大军以及被包围的汜水关残兵。

如此轻易,却让军中诸将更为担心,这雷震子分明是早有准备,就等着援军过来埋伏一手。

子受也突然紧张起来,战争倒是经历了几次,可这还是他第一次对付由仙人领军的对手。

一旁的敖烈似乎看出了异动,于是凑上前轻声道:“陛下放心,区区雷震子,翻不起什么风浪,末将即使无法轻胜,也能拖个不剩不败之局,大军可趁势掩杀,全歼敌军。”

西海龙王三太子和东海龙王三太子,都是三太子,没什么区别,实力在一个水平线上,敖丙能被哪吒当小泥鳅一样吊着打,敖烈自然强不到哪里去,拦住雷震子还真有点困难。

不过敖烈还是担下了重任,出兵讨敌,总比轻歌曼舞要强,不知道的还以为八方宁靖四海升平呢。

谁叫这次走得急,没来得及带上舞姬呢?

子受兴致缺缺,大喝道:“将士听令!擂鼓,杀敌!”

咚——

三通鼓响,喊杀之声冲霄而起,正准备冲杀的敖烈,发现了一点问题。

第545章 快滚

随着喊杀声越来越大,敖烈越发觉得法力运转变得生涩,远不如以往那么圆润。

他双眼微眯,喃喃自语道:“无论是人道气运还是军阵煞气,总之,仙神在战争之中能发挥的作用,似乎更小了,若不是身具大法力之人,两军交战之中,法力运转必然生涩,想要以术法改变战局,看来不仅仅要顶着因果业力,还要过了这一关啊……”

想着想着,他面上平添几分喜意,若是真的如此,那么商周之战,封神大劫之中,人力可影响的东西就更多了,逆转大局,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原著里多半也是有这种情况,大量仙人、异人乃至妖怪,总是莫名其妙提着兵刃上阵肉搏,好似完全忘了法术怎么用一般。

细细一想,肯定是法力运转受到了干扰,施法或是祭起法宝都得比以往耗费更多精力,反正除了术法,他们的武艺也不差,索性就直接上阵杀敌了。

另一边的雷震子已经调兵迎战冲杀而来的第一波商军。

他的心情很复杂,一半是欣喜,一半是疑惑。

欣喜的是,自己这支兵马总算吸引到了商军来援,无论这支商军出自何地,都意味着西征的商军,兵力会少一部分,若是出自某处关隘,也一样,关隘守备减弱,方便大周的间人扇动人心。

疑惑的是,看着商军之中的车辇,分明是御驾,还有一个顶仨,体型特征极为明显的近卫,这分明是纣王亲自率军来援啊!

纣王为什么会来?

说白了,围困汜水关残兵,是他的计策,而且这个计策并不高明,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趋利避害,看明白之后,必然不会来援。

可事实是援军来了,而且还是纣王亲自率军前来的,实在是让雷震子摸不着头脑,即使能将他这支兵马全歼,商军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而且他这个举足轻重的主将长着翅膀,不可能被擒,纣王到底图什么?

不过雷震子并不会迷茫到怀疑人生,他只是为纣王感到悲哀,百害无一利的事情都敢做,难怪商灭周兴。

阵阵喊杀声之中,两军将士已然短兵相接,周军士卒穿着甲胄,手执盾牌,等商军士卒靠近,便在雷震子的号令下整齐划一地压上,举盾出刀,顿时,便有一阵阵惨叫声传出。

商军初至,急着救人,周军早有准备,两方虽然兵力差距很大,但第一阵却是占据兵力优势的商军付出了不少伤亡。

听着交战的士卒传来的阵阵惨叫声,敖烈眉头跳了跳,轻轻转过头,望向中军的御驾。

车驾中的子受,听着一阵阵将士们的惨叫,眉头紧皱。

他不是冷血无情的人,并不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眼睛都不眨。

换做李世民、朱元璋这种马上君王,兴许会冷眼相待,毕竟是战争嘛,必要的牺牲是肯定的,而且那几位还会冷静如常,用清亮的眸子将一切尽收眼底,用无比清醒的脑子指挥作战。

子受不一样嘛,他是个昏君。

所以他很纠结,很迷茫,也很懵逼,甚至很想要三皇从火云宫里蹦出来给姬发、姜子牙这些鼓吹商灭周兴助周伐纣的战争贩子,来上几个大嘴巴子。

先贤们用一生换来的和平,创造的太平盛世,非要吆喝着天命如此,大劫如此,嚷嚷着朝代更替,硬是要打仗干架。

到底该怎么做?

子受知道这些将士们会成为天兵天将,一步登天成为天庭公务员,对凡人来说简直是恩赐,但被人一刀砍下头颅,一枪刺透胸膛,总是会疼的。

短短的这一阵时间里,大商将士到底付出了多少伤亡,子受已不敢去计算。

想了很久,他做出了决定:“传令,杀退敌军之前,任何人不得后退半步!”

这是个很冰冷的命令。

不过子受觉得没错,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血腥的,因为要直面利害,或是在庙堂上,或是在大帐里,君臣们说着怎样做不妥,怎样做能得到更多的好处,三言两语便将利益建立在无数的人命之上。

自己反其道而行之嘛!

给战争添添人情味,不谈利益,不靠理智,只谈感情!

汜水关残兵,感情上该救,那就得救!

余化龙的长子余达也有随军,他得了命令后,焦急道:“陛下,此举不妥!”

一刀一枪的硬杀,实在太傻了。

此刻的子受面无表情,眼神如同寒霜,从余达脸上一扫而过,耳边依旧有阵阵惨叫声,嘴里却平淡道:“你说,有何不妥?”

余达心疼,这些可都是潼关的将士,都是自家人,许多人还是和他一同长大的,他也顾不得太多,急忙道:“陛下,周军早有准备,硬冲只会让将士送死,末将……”

“末将倒不是说陛下的不是,冲杀一阵,已经基本探明了敌军情报,其数量并不多,也没有屯粮之地,我军有兵力优势,又有后续补给,只需要将敌军团团包围,要不了几日,敌军不战自溃……”

这样的话,却是极为划算的,虽然冒着风险出兵,但能将这支周军全歼,也是份不小的功劳,还能用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

子受却冷冷回道:“继续猛攻。”

余达惊呆了:“陛下,为何不围啊?”

“朕不想围!”子受干脆利落,放下了帘帐。

还包围?我们围着周军,周军围着汜水关残兵,而汜水关残兵已经被围了好几日,在周军溃败之前,汜水关残兵就已经没了!

老子是带兵来救人的,不是杀敌的!

引火自焚啊,子受为什么要当昏君?不就是为了避免鹿台自焚吗!

汜水关的将士们做了他想着就疼的事,一关壮烈,整座关隘的守军就这么千余人得以幸存,凭什么不救?

“哪天潼关陷落了,你爹不惜用性命拖延敌军,你杀出来又被围困,就算只有你一个人,朕也来救,亲自来救。”

听着车驾帘帐后传来的声音,余达都给气乐了,哪有这样任性不顾大局的君王?我要是真一个人被围就被围了,死了就死了,谁都别来救!

“明明可以少死许多人……”

余达还想争辩,就算被围的残兵全死了,也不过千余人,而这边却能不耗一兵一卒,围死雷震子所部的万余人。

话没说完,子受就爆发了,打断了余达的话,厉声喝道:“住口!朕乃一国之君,军国之事,皆由朕定夺,你不过一偏将,无权多言,将朕的命令传下去,休要辩驳,否则治你动摇军心之罪!”

“快滚!”

啪,就见着半枚核桃壳从帐后飞来,正好砸中余达脑门。

第546章 没有一个人应该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