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416章

作者:殆火

鲁雄没有急着点齐兵马,而是一身普通的甲胄,在阴暗处偷偷听着将士们七嘴八舌聊天。

“咱们要攻汜水关,按照军功赏罚,只要咱们能攻到关上,然后在关上顶住一阵,破开关门,咱们肯定就是首功,到时候弟兄们回去了就能分田分地,还有封赏,若是杀敌杀得多,还能封爵……”

“一阵是多久?要多久才能破关?”

“不知道,一个时辰?半个时辰?”

“……那可不短,你不怕死?”

“怕啊,可哪有白嫖的道理,要军功,要田地要封赏,那就得把脑袋别上,你不上去拼命,功劳就是别人的了。”

“也是……”

“何况,咱们也是为了国家杀敌,要是让周军赢了,鬼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纣王虽然对我们苛刻了一些,但封赏不会作假,换做其他人,可就说不定了。”

“是啊!咱们得拼命才行!拼命攻关,拼命撑住,军功封赏,老子拿定了!”

“哈哈,听说老兵还会被退役,退役了拿着田产封赏成家立业,当真是美滋滋,好好立下这一功,啥都有了,管他是奴隶是兵,咱们的日子都能由自己决定了!”

“升官当个将军也不错,哪怕是低级将领日子也舒坦,好酒好肉……”

“对,拼一把,能活下来就赚了!”

士卒们越说越兴奋,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战意。

鲁雄眼中闪着光芒,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无论这群士卒面对的是军功荣耀还是马革裹尸,至少他们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将对纣王的感激消耗一空后,他们心中存着的,是很简单明了的利益。

感情上,有为国而战,为家而战,利益上,有为军功而战,为利益而战,十分简单明了,比为君王而战,具体的多,也更有动力。

又默默偷听了一阵,鲁雄忽然想到一件事,自言自语道:“怪了,陛下那边怎得没消息传来?”

鲁雄知道纣王一直留在潼关没急着走,觉得纣王可能是觉得西征过于重要,打算在后方进行一定调度,天下间比纣王更知兵的人,可没有几个。

因而他在得知窦荣在汜水关玉石俱焚的消息后,就遣人连夜将消息带到潼关,但到了现在,依旧没有任何回信。

怪事,这么重要的事情,纣王应该极为重视才对,鲁雄招来一名将领,问道:“汜水关遭逢巨变,陛下那边为什么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那将领挠挠头,道:“不知道,陛下似乎……一向不怎么看军情,南征时,听说也没看过几次,不过陛下能时时刻刻掌握战局,南征一战,几乎都是陛下下令,打或不打,怎么打,全权指挥,这次没有传来任何消息,确实有些奇怪。”

鲁雄沉吟片刻,望向夜空,道:“那你说,我军趁着夜色攻关,能一举拿下汜水关吗?”

将领面色微变,苦笑道:“老将军莫要为难末将,南宫适肯定早就盯上了我军,大军一路西行,总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扎营的时候只怕早就被发现了,周军说不定早在附近布下了探子,我军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关里的南宫适肯定能及时得到消息,攻关不能一蹴而就,想迅速取关,恐怕很难,得做好连日猛攻的打算。”

鲁雄叹道:“是啊,所以我在想,陛下会不会有什么妙计处理南宫适大军呢?”

他也不是无情之人,理智让他不分别救援汜水关残兵,可感情上他想救人,所以一直想着尽早夺回汜水关拿下南宫适,既能消灭隐患,又能救援残兵。

那偏将迟疑片刻,道:“陛下没有任何传来,是不是因为……根本没有取巧的计谋?”

“汜水关已经被周军占下,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拿回来,除非他们自己退走,否则无论南宫适怎么戒备,也无论我军会付出多少伤亡,都必须夺回来,就和之前南宫适攻打汜水关一样,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攻坚战,没有取巧的办法。”

鲁雄懂了。

第543章 抗旨

鲁雄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擅长斗兵,不喜欢用计,并不是因为对计策不感兴趣,而是知道战争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智计百出,都是一刀一枪,是将士们用血肉之躯拼出来的。

将领望着沉默中的鲁雄,道:“老将军,就和陛下的意思一样,夺回汜水关没有捷径可走,攻城战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拿尸体垫上关墙的并不少,除了拿命拼,没有别的办法。”

鲁雄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三两步走至阵前,士卒们立即安静了下来。

自潼关扎营,纣王将将军与士卒彻底明确区别待遇后,主将虽然得不到士卒们的爱戴拥护,做不到情同手足,但威严提升了许多。

尤其是对这些出身低微的士卒而言,将领距离他们越远,越神秘,心中就越是畏惧,自然也就更听话了。

鲁雄一阵沉默,他立即明白,这是纣王最后交给自己的东西。

没有计策可用的话,只能强行攻关,而强攻对士卒的要求很高。

而这支兵马经过一路的苛责之后,能勉强适应残酷的战场,明确了拼命的目标,而且敬畏将军,能听指挥。

这样的军队……正适合。

鲁雄当即心中一惊,如此说来,窦荣会焚关也在纣王的算计之中?

一时间,鲁雄有些愣神。

他不说话,士卒们也不说话,各个甲胄齐全,刀剑出鞘,挺枪而立。

沉默之中,一股凛冽的杀气弥漫,寻常人若是再次,必然头皮一麻,冷汗直冒。

鲁雄回过神来,他真真正正看出了这支军队的蜕变,兴许他们不是百战老兵,给不了人多少安全感,也不能交付后背,更不能完全指着他们西征。

但他们已经是一支可用之兵。

不过多时,鲁雄点将出兵,大营内只留下了少量兵马驻守,余者皆进军至汜水关前,齐齐列阵,静静等待正式攻关的鼓声。

八月过去,已经开始入秋了,天气越来越冷,大军在汜水关前上排成一个又一个的方阵,远远看去密密麻麻,具体能发挥多少战斗力暂且不提,但纪律性不错,很听指挥。

鲁雄正准备强攻,忽然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传来,不一会儿,一个传令兵扑倒至他面前,上气不接下气,道:“将军,末将探到了汜水关残部的消息,汜水关残兵在护送关中百姓离开时,遭遇雷震子所部拦截,对方兵马不详,他们被打得节节败退,已有伤亡千余,余下人等皆被赶至了山上,雷震子领兵围堵,只怕……”

“只怕什么?”鲁雄担忧道。

传令兵一拱手,咬牙道:“若无支援,只怕不日便会全灭!”

鲁雄又沉默了,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这是早就预料到的事情,甚至这传令兵现在探出的消息,多半也是雷震子刻意放出来的,依然是为了让他分兵救援。

可是……不能救。

哪怕汜水关上下无一人生还,依旧不能救。

窦荣值得敬佩,关中的将士也值得敬佩,可在他背后的,是整个大商。

一员将领策马上前,提醒道:“老将军,该攻关了。”

鲁雄点点头,挥手让传令兵下去,传令兵面露挣扎之色,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

鲁雄扭头朝身后的鼓手挥手,鼓手得令,随着一声声吼声与振聋发聩的鼓声,大军方阵之中传来阵阵怒喝,随即全军进入战时状态。

“杀!”

……

连战两天,攻取汜水关的进展,并不顺利。

鲁雄想斗兵,让周军出关野战,只要两军在平原相交,他有十足把握能胜,这样也就能乘势夺还汜水关。

可南宫适和窦荣斗久了,把窦荣的警惕性给学了去,周军们也知道汜水关的重要性,于是奋力死守,不仅不出关,还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南宫适在关墙上指挥守关都极为谨慎,轻易不肯下关。

期间鲁雄派人多次挑衅,甚至派将领叫战,各种不堪入耳的话语骂尽,也没能让南宫适动摇分毫,周军依旧不予理睬,任由挑衅,连出关骚扰都没有。

无奈,鲁雄只得强行登上关墙,关墙上的两军都是一副以命换命的姿态,想要我死,你也别好过,攻关两天,鲁雄什么方法都用过了,依旧没能夺回汜水关。

双方你来我往,全是拼尽了力气,没有阴谋诡计,没有任何留手,只有血流成河。

时间就在这你攻我守之间,飞速流逝。

姬发与姜子牙的大军在收到攻破汜水关的消息后,就向东开拔,再有小半个月时间,就抵达汜水关了。

被雷震子领兵围困的韩升、韩变、小六等汜水关残兵,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而就在鲁雄打算再次猛攻的时候,子受派出传令兵赶赴鲁雄所部大营,发下圣旨,要求鲁雄放弃汜水关,退守穿云关,并且分兵救援汜水关残兵,打退雷震子。

鲁雄当时就懵了,约莫再有个三五日,他就能夺回汜水关,到时候占尽主动,甚至分兵的石不凡与高继能也会抵达,三方合围姬发、姜子牙大军。

可现在突然说要撤军,还要分兵救援汜水关的残兵?

一生英明的纣王,为何会出此昏招?

到底是怎么了?

是因为久攻不下心态不稳,还是妇人之仁的老毛病又犯了,不惜攻守逆势也要救援汜水关残兵?

之前鲁雄想听纣王的计策,是因为两军还没有正式交战,战局也没有太多改变,可两军正式交战,攻关都已经攻了许久,战场瞬息万变,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撤退,只能完全由主帅来定夺。

即使纣王时刻关注战场,也隔着百里之距,哪能对前线情况了如指掌,可纣王就是下了这么一道昏庸的圣旨,不得不说,在鲁雄看来,这道旨意是非常错误的。

鲁雄第一次无视了圣旨,继续攻关。

然而第二天,又是一道圣旨。

这次圣旨更详细了,布置好了撤军路线,做好了分兵部署,细致到撤军时烧营的火油放在哪个角落哪个方位都写明白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鲁雄觉得,从眼下的情势来看,夺还汜水关不会有任何意外,也看不出有什么危机四伏的征兆,唯一遗憾的是,汜水关残兵也得被雷震子歼灭。

不过问题不大,大不了到时候回头把雷震子所部也歼灭了,报仇就是,要是陛下觉得对汜水关将士有所亏欠,厚葬就是。

因而,鲁雄继续抗旨。

第544章 趋害避利

潼关。

西征大军离去后,子受就不住在军营里了,搬到了总兵府中,余化龙则被赶去了军营里。

府里自然是歌舞升平,夜夜笙箫,连带着整个潼关,也没有半分战时的紧张,一片繁华景象。

敖烈看不过眼,却又无可奈何,殷破败也看不过眼,不过他比敖烈的心态好,不仅不会上谏劝说,还会跟着纣王一同吃火锅。

三百近卫能增重到一个顶仨的体型,自然不会和吃的过不去。

随着汜水关迟迟没有退兵的消息传来,子受只觉得吃喝玩乐都没什么意思了,终于忍不住道:“鲁雄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按旨退兵,转道救援汜水关残兵?他是想造反?”

子受大声喘气,仿佛怒意已压制到极限,一点就燃,令身边的舞女乐姬们纷纷一凛。

她们不敢停下手中的动作,依旧奏乐起舞,其实她们早就习惯了,这些天来,无论是何原因,中途都不会停顿片刻。

殷破败作为近卫统领,自然得有点反应,不过他嘴里的烤肉还没吃完,生生咽下去后,才道:“陛下稍安勿躁,我们距离汜水关十万八千里,虽然有快马来回传递消息,但战局瞬息万变,前线局势难以判断,老将军乃沙场宿将,不分兵定然有他的道理,兴许汜水关已经快要夺回来了……”

殷破败的意思很明显,当前主要目标,是拿回汜水关,攻破南宫适,至于汜水关的残兵,相较之下并没有那么重要。

子受冷冷道:“就算他有他的道理,难道朕的旨意就不是旨意了吗?”

殷破败的心情很忐忑,总不能当着纣王的面说陛下你糊涂啊,只好支支吾吾道:“陛下宽心,以鲁将军的能力,要不了几日就能夺回汜水关,到时候分兵救援也不迟。”

忽然一个传令兵跑来,风尘仆仆奏道:“陛下,鲁将军遣快马来报,大军强行攻关,伤亡千余,再有数日就能攻下。”

“这老家伙竟然真的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