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40章

作者:殆火

他不敢进城,只在山野间生活,幸好天生神力,整日狩猎山林,以豺狼为食,以虎豹为衣。

他越长越高,越越来越魁梧,如今已有四米之巨,而且还有继续长高的趋势。

力能陆地行舟,倒拔千年老树。

可邬文化还是不敢进城,即使城内守军追杀他,也不可能捉住他,他也不敢进城。

被打怕了。

他至今都忘不了,母亲因为跌倒摔在猪圈里,被主人用不尊重牲畜的理由,活活打死。

父亲因为在做苦力的时候踩到了野草,被主人用不尊重花草的理由,在嘴中鼻间塞满枯草,活活憋死。

奴隶,就是这样的轻贱,不如畜生,连花草都不如。

贵族甚至以虐待奴隶而取乐。

当然,也有比干这种对奴隶稍好一些的奴隶主,但改变不了事实,奴隶就是可以被一言定生死,用各种手段虐待也不会违法的最底层群体。

邬文化偶然听到了传出来的唯才是举令和征调奴隶建长城。

他就和名字一样,没什么文化,但也大概明白其中意思,只要去北方修长城,就不用继续当逃奴。

哪怕北疆很冷,很少吃的,容易死,他也不想当奴隶了。

再也不想。

邬文化要当一个人,真真正正的人。

能挺直这四米身躯,高高站立的人。

……

子受正在考虑大兴土木,离战俘送去北疆还有段时间,劳力不用白不用。

叛军在王宫放了把火,自己又拆了一堆柱子,刚好有机会重新修缮王宫,好好铺张浪费一次。

“西园游泳馆、酒池肉林、摘星楼、阿房宫……”

第53章 凤凰山祥瑞

不过修缮王宫的事,得先往后排排。

子受还有一个大计划。

去陈塘关蹭蹭。

子受不知道石矶来朝歌是干嘛的,大概是来抢业务的?

据殷大胖子所称,石矶在朝歌北城开了个卦摊,与姜子牙、云中子分庭抗礼,坚决不让算命业务被阐教垄断。

这和子受无关,不过他看到石矶身边的道童只有一个,就知道哪吒已经下了毒手。

而哪吒搅翻龙宫杀海夜叉抽龙筋,大概也在这个时间点附近。

如果自己找机会往陈塘关一行,碰上水淹陈塘关,把这个锅给背上,不就是名正言顺的天谴了吗?!

太阿剑带来的困扰,瞬间消失于无形。

看呐!纣王对抗天命遭天谴了!大家还不快骂起来?

水淹陈塘关之后,再来一个罪己诏。

用词要讲究一点,痛陈罪状但认错态度奇差无比,体现出明知有错但拒不承认,只是迫于无奈才下诏。

这样既能加深民愤,又因为最终还是下了罪己诏,而不至于有人冒险造反。

……

次日,早朝。

大臣们很欣慰,之前大王不早朝果然都是装出来的,平叛之后,一天都没耽误。

子受也懒得解释,等计划开始你们就知道我在干什么了。

王座之上,他眼神示意费仲。

费仲咳嗽两声,道:“启禀大王,陈塘关总兵李靖有奏报。”

陈塘关?

闻仲皱眉,陈塘关在东面,是防备东夷的第一道防线,有名将守备,近些年没有丝毫疏漏。

突然奏报,莫非东夷……

子受装作不知道的样子,道:“呈上。”

当驾官接过竹简,道:“三日前,有人看见陈塘关以北的凤凰山中有玄鸟出没,发现玄鸟行踪的人不少,还有人说,亲眼看见一只凤凰自山顶而出,与玄鸟共同展翅而游。”

还没来得及去北方公干的苏全忠道:“应该是普通的鸟吧?大雁什么的,看花眼了。”

子受:“……”

这人脑筋真直,如果不是武艺高强,倒不失为一个人才。

不过他说的挺对,这份奏报是他编出来塞给费仲的,反正李靖也不可能蹦出来反驳。

商容反应过来,立即道:“听奏报记录极为详实,想来不会是空穴来风。”

苏全忠道:“肯定是普通的飞鸟,我一箭就能射下来,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去城外会猎,待我射下几只烤来一起吃。”

子受:“……”

费仲:“……”

商容:“……”

苏护立即跪下:“请大王恕罪,臣下教子无方!”

完了,苏全忠这脑子直乱说话的毛病又犯了,这明摆着是要上奏祥瑞啊,苏全忠却这样捣乱。

苏护决定今晚把苏全忠吊在树上打一顿,去了北疆独领一军,如果还有这毛病,迟早得出事。

脑筋掰不弯起码也得让他少说话。

费仲艰难的解释道:“奏章报来的时候,臣也曾怀疑,可如果把时间往前推三日,正逢朝歌叛乱,大王一剑扫平贼子,叛乱便奇迹一般迅速平息。”

“臣原本也不信荒诞之事,可石矶娘娘座下青鸾,不也是神鸟?不由得不信啊!”

苏全忠又要开口,被苏护死死捂住嘴。

玄鸟,凤凰,都是祥瑞。

而且大商之祖成汤以玄鸟托生,又以凤凰为守护神,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子受趁着苏全忠还没挣脱的机会,立即道:“朝歌新定,凤凰山又有祥瑞,孤欲往凤凰山一行,祭祀先祖。”

祭祖?

商容若有所思,他曾掌管礼乐,深知祭祖的套路。

祭祖很容易让人想到祭天,而祭天与纣王此前的天命之论相驳。

这是不是说明,纣王态度缓和,想以祭祖暂退一步?

之前的逆天之言,其实都是为了让叛贼露出马脚,并非真心实意?

这是一种对诸侯的示好?

商容觉得,应该是这样。

其他大臣以及整军完毕前来上朝的诸侯,也都是这样想的。

只有子受不是这么想。

如果不这么说,你们会让我去凤凰山?

如果让你们知道我决定去凤凰山是为了称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特意创“皇帝”一词代替大王成为正式称号,肯定会力劝。

子受知道自己的功绩,顶多就是平了两次叛乱,这算什么?

还能比武丁大?

还能比成汤大?

如果来一手以“封”祭祖先,以“禅”祭万民的封禅,自号皇帝,有哪个能服?

肯定都觉得他膨胀了。

然后紧接着就是水淹陈塘关。

昨天不淹,前天不淹,非要你纣王称皇帝,来到陈塘关之后才淹,这算什么?

天谴啊!

大逆不道啊!

然后罪己诏减轻民怨,保证自身安全,混过到结算时间,轻松收割一大波昏庸值。

“大王圣明!”

……

子胥余,和比干一样是帝乙的弟弟,宗室。

封地在箕,和子干封地在比所以叫比干一样,人们多称他为箕子。

至于子启为什么叫子启,而不是微子,是因为这个阶段他还没被封到微。

箕子老了,尤其是最近发生的叛乱,更让他心力憔悴。

子启和比干,这两个素有贤名的王室,怎么会造反呢?

可他们真的造反了。

想到情同手足的比干,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子启,箕子觉得很累。

幸好当今纣王圣明,没有追究比干,不过他们终究是做了错事,箕子觉得该避避嫌,所以这几天都以身体抱恙为由,没有上朝。

正在他卧床休息时,忽然有宫中的寺人来报。

诏令传完,箕子拜下,身子摇摇晃晃的。

太仁慈了。

纣王太宽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