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328章

作者:殆火

“若是大力推广牛耕,马、羊自然就少了,骑兵就会不足,百姓也会在冬日里冻死,陛下圣明啊!”

子受沉默一阵,崇侯虎虽然是在拍马屁,但他说的没错。

如此有道理,确实能制止曲辕犁与牛耕的推广。

现在的大商可没有养牛的条件。

而且让贵族们养羊,才能织造出更多的冬衣,百姓冻死是很直观的。

也只有贵族们看到羊毛衣的利益,才能不断扩大养殖,进而开始羊吃人。

这一手,也能和刚才所想出,收私田为公田进行配合,甚至子受觉得自己还可以将贵族的私田收取后,再下发一个贵族新开垦荒地可以将之当做私田的政令,让贵族们一窝蜂去开荒,最后趁着羊吃人一锅端。

这种霸道行为,在贵族们眼中绝对是个带恶人。

至于百姓……

他们不懂草场也不懂利弊,朝廷阻碍方便的牛耕推广,显然也有一定昏庸值。

姬昌沉默一阵,纣王有些妇人之仁了。

哪个冬天不会冻死人?有了羊毛衣,是可以少冻死些人,但却不能推广牛耕。

而一旦推广牛耕,粮食会增长到什么地步?

反正当前已有的羊毛衣足够配备给大商南方的军队,剩下的不过都是些寻常百姓,让这些人受冻,用他们的命去换更多的粮草,又怎么不行?

姬昌在心里暗笑,这是纣王的弱点。

平了北狄,选择收容而不是赶尽杀绝,姒家家主暗中搞小动作,选择抄家诛首恶,放了女眷与老幼,而不是诛九族。

纣王在涉及人命的一些事上,太过于仁慈,没有一个君王应有的魄力。

何其愚蠢!

姬昌微微眯眼,不过纣王不推广牛耕的原因,恐怕并不只有这么一个。

天下最适合用这曲辕犁与牛耕的,是西戎各部族。

西戎个部族实行半耕半牧,既有草场又擅长养牛马,还会耕种,若是曲辕犁推广开来,只怕一年就会见效。

而与西戎相邻的西岐,也同样如此。

姬昌在心中暗叹,纣王不愧是纣王,即使是妇人之仁,也没吃亏,在这里摆了他一道,看来纣王果然还是对自己有所防备,将西岐与西戎当做了最大敌人。

于是乎,姬昌劝道:“陛下不可,既然能让田地增产,为何不推广开来呢?”

说着,他用眼睛瞥了瞥周围的农人,这些人可没什么远见,什么草场什么冻死人,他们完全不知道,也不懂。

子受也看见了这些农人的表情,觉得有些难办,想了想,道:“既然老牛数量不足以耕田,朕觉得,为何不能以马耕呢?”

即敷衍了农人,给了他们一个错误方向,又成功修复了朝歌马场使得骑兵过于强大的bug。

姬昌笑了,这不是遮羞么?

继续扩大马、羊的养殖,强大军备减少冻死的同时,还想推广曲辕犁让粮食增长?

哪来这么多好事!

姬昌也不是没有试过用马来代替老牛,但马耕种实际上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因为马太聪明了。

驯服马来耕地,和驯服老牛耕地,完全是两回事。

而且适合牛的曲辕犁,和适合马的曲辕犁,也是两回事。

不是说换个牲畜就能解决问题的。

当然,这些事情,姬昌并不会告诉纣王。

我心怀不臣,是个反贼嘛!

纣王是敌人,失败了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于是姬昌摆出一副老实样子,道:“马耕……兴许也是可以的,陛下大可一试,毕竟这曲辕犁新制,还有许多不明之处,陛下想推广曲辕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也是件好事。”

姬昌心里都乐开了花。

确实是好事啊,但这好事却是对西岐与西岐的盟友西戎而言。

马耕搭配曲辕犁,有一定效果,但绝对没有牛耕效果大!

纣王尝试马耕,曲辕犁就能推广开来,西岐与西戎得知后,只要稍加摸索,就能知道牛耕比马耕强多少,进而使用牛耕与曲辕犁。

而大商即使试出了马耕与牛耕孰优孰劣,也不能改变任何东西。

毕竟按照纣王的妇人之仁行事,大商已经没有适合养牛的草场了!

恐怕到时候,朝臣与百姓非议纣王的时候,为君者,不可有妇人之仁!

第421章 这该死的灵光

回到皇宫后,子受连续发下了三道政令。

一是推广马耕,二是收贵族私田为公田,三是兵役。

公田与马耕,是在乡野田地里想到的,兵役则是回宫后,灵光一现。

有了新式农具,耕种效率提高,你们就以为休息时间更多了?

不可能,义务服役,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

正规军大规模裁撤,各地的奴隶又还没到,正好能让服役的农人补充朝歌军队的战斗力。

毕竟将贵族的私田收为公田很容易引来反对,万一弄不好暴动就麻烦了,多点人看着,也能形成不大不小的威胁。

这样一来,还能抵消公卿下乡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本来子受还打算在农忙时令百姓服役,不过被群臣劝阻,他也就算了。

只要强制服役就够了,不管是农忙还是农闲,农人们除非人均抖M,不然绝对心有怨言。

……

鲁雄正在兵部大殿为兵役发愁。

万万没想到,纣王会趁着公卿下乡的机会,颁布了一个极为艰巨的政令。

让百姓服兵役好不好?

好。

纣王看似暂时和贵族进入了蜜月期,但到了最后,贵族方面的支持者不会太多。

真正值得朝廷信赖的,只有百姓以及奴隶。

也只有以这些人当做兵源,军队才能发挥战斗力,才会在未来对不臣诸侯的东征西讨中,发挥作用。

如此一来,兵役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仅能提前筛选出适合入行伍的人,还能在朝歌重整军备的时候,补充战斗力,形成威慑。

按理来说,如此完美的一条政令,只需要思考如何推广以及落实就够了,看起来极为简单。

但是鲁雄感到压力山大。

兵役虽然有益,但与百姓的意愿相逆啊!

谁愿意来服役?还是强制性的?

一个弄不好,就是谣言四起,如果被有心人扇动利用,更为麻烦。

鲁雄第一时间召集了朝歌之中的诸位将军。

粗枝大叶的将军们虽然脑子直,但都很有能力,不一会儿就商定出了一个章程,诸如服兵役的年龄要求、时间要求、地点所在、管理方式、训练方法等,基本都有了个大概。

但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做完后,依然没能克服最大的问题——民怨。

鲁雄记得纣王颁布政令的时候,言语中对民怨毫不在意。

是的,纣王可以不在意,因为这是为了国家安危。

可身为臣子,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不能让君王背上这口莫名其妙的锅。

但是鲁雄真的没啥办法。

强制服役就是强制服役,尤其是在新式农具出现,耕种效率提升之后。

农人们都以为在辛苦的农忙时期结束后,能有更多的农闲时间来好好休息,未曾想竟要去服兵役。

这种情况下,甚至比在往年施行兵役所受到的非议更大。

想要让百姓乐意接受兵役,谈何容易!

鲁雄甚至都觉得这是姬昌的阴谋,姬昌甘愿发明曲辕犁与龙骨水车,不仅是在为民谋福祉,也是在营造名声,说不定姬昌早就猜到了纣王想要强制服兵役才这么做,如此便可让兵役更加为人诟病。

双方名声此消彼长,西岐更有利了。

“逆贼,逆贼啊!”

鲁雄口中叫骂着,不断拍打桌案,心中无比愤恨。

正发愁间,殿外走来一名将军。

鲁雄抬头一看,是晁田。

“晁将军,你那马耕推行的如何?”

鲁雄随口问道,负责马场事务的晁田也在兵部任职,这次与兵役一并颁布的马耕,就是晁田所负责。

晁田拿着一沓纸坐下,肃穆道:“不太顺利,虽然有不少驽马,但马耕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所需要的犁完全不搭,还得重新制作,驯养起来也很麻烦,整个马场都手忙脚乱。”

晁田十分惆怅:“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明明推行牛耕就行了,但是看陛下的意思,似乎是执意要推行马耕,难不成就为了不妨碍毛衣的生产,能多产几件羊毛衣?少死几个人?”

“我总感觉有问题,定是姬昌从中作梗,那老头身怀反心,看似顺从,实则暗自谋划,只怕这次也是他使计骗了陛下,利用了陛下的仁心。”

晁田显然不看好马耕,明摆着有牛耕这么方便的方法,配套的曲辕犁也是现成的,为什么要另辟蹊径,特意选择马耕?

鲁雄沉默片刻,皱眉道:“我觉得,会不会是陛下在将计就计?”

晁田愣了愣:“将计就计,此话怎讲?”

鲁雄解释道:“姬昌因为发明龙骨水车与曲辕犁声名远扬,不能随意处置,但其身怀反心,绝对不能多留,会不会陛下知道这些政令会遭到民怨,打算将一切推给姬昌,以此为由将其杀了,永绝后患?”

晁田想了想,摇头道:“我倒是也这么想过,但……得不偿失,推广牛耕能让百姓过得更好,依着陛下以往的作风,在陛下眼中,百姓的利益绝对超越了杀姬昌一人。”

鲁雄点头:“是我多想了,难不成陛下当真是被姬昌欺瞒了?若是如此,我等还须早日觐见陛下,揭露姬昌的险恶用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