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325章

作者:殆火

这种耕种方式,和牛有什么关系?

姬昌当然明白如何用耒耜耕种,但他更明白这种后退间歇的耕地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完全配不上因粪肥而提升的地力,甚至可以说损失了不少。

他轻笑道:“张三,你可将周围的农人都喊来,只需在一旁看着,做个见证。”

张三不太明白,但在见识过龙骨水车后,对这些公卿贵族言听计从,有脑子就是牛逼。

片刻之后,数名农人就聚集在了姬昌周围,看着那只老牛发愣。

姬昌轻咳一声,吸引所有人注意,笑道:“好了,本侯也不卖关子了,今日之所以将你们召来此处,主要就是为了推行以牛耕种,且看。”

他一指老牛,众人便看到老牛身上还套着奇奇怪怪的组件。

一边的崇侯虎双手环抱,静静看着,姬昌肚子里果然有货,这才几天,就又弄出了新东西。

只是农人们仍有所怀疑,就这东西,能让牛也配合耕种吗?

第417章 帝王心术

行动的说服力大于语言,姬昌直接驱赶起老牛,开始耕地。

这老牛性子十分的温顺,一听到呼喝,就立刻拉着在田间走动了起来。

当老牛走过百步后,几名农人便发出阵阵惊呼。

随着老牛的走动,那古怪的工具深深扎入土地之中,翻动起大块大块的泥土,然后又被切碎并带到两边。

“这……”

“这怎么可能?”

“这到底是什么?”

几个农人已经完全被眼前这一幕震住了,不由自主地扑到地上,将切碎移开的泥土拿到手中,仔细观察起来。

“好深!”

“好快!”

“如此深度与速度,换作我来只怕都得花些功夫,不想这老牛只需要走上几步!”

说话的是一个老农,他目光火热的盯着老牛与姬昌,这东西比龙骨水车、桔槔、踏碓更有用,前者只是间接方便耕种,后者却是直接加快了耕种效率!

姬昌道:“这老牛身上之物,名为曲辕犁。”

曲辕犁?

这名字倒也好理解,老牛身上的东西主要构造与车辕有些类似,而且是弯曲的。

犁本就是出现在商末用来替代耒耜的耕种工具,至于为什么是唐代才出现,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的曲辕犁,而不是本应在这个时期出现,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直辕犁,原因也很简单。

姬昌发明犁的时候,就觉得犁应该具备这样的灵活性,老姬家祖传的七香车都能自动无人驾驶了,区区一个犁,还不能让他灵活自如?

“曲辕犁!”

农人们如获至宝,这曲辕犁虽然看起来比桔槔什么难制造一些,但效果极佳,一个个搓着手,想上前试试。

姬昌欣然应允,在亲自体验过曲辕犁的妙处后,农人们激动不已。

半个时辰不到,就已经耕完了一亩地,这还是在他们手法生疏的情况下。

姬昌笑着道:“这曲辕犁如何?”

农人们脸色通红:“侯爷,若是有此曲辕犁在手,耕地事半功倍!便是一人,也足以耕完数百亩土地!”

憨厚朴实的农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没什么比加快耕种效率最让他们高兴的事儿了。

姬昌又问向崇侯虎:“晋王以为这曲辕犁如何?”

崇侯虎笑呵呵道:“恭喜文王,这曲辕犁实乃社稷之福,不亏为后稷子孙。”

姬昌老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崇侯虎以文王相称,毫无疑问是在捧杀。

不过有了曲辕犁,可以彻底放心下来,再多阴谋诡计也没有用,如此民心,就算是纣王也不可能杀了自己。

他只是对着农人们道:“这曲辕犁便于耕种,应当尽早推广,使农人们都用上此物才是。”

崇侯虎仍旧只是乐呵呵的看着姬昌在农人面前作秀。

全明白了,现在只差最后一层没能彻底看透。

纣王的很多政令,表面上看起来不合常理,莫名其妙,甚至有些夏桀之风,但是深入挖掘,却又能够在更高的层次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无论是桔槔也好,踏碓也好,都是为了便利农人耕耘。

崇侯虎兴奋地回忆起来,似乎一切的开端,是向贵族收取田赋。

这一政策,不被所有人看好,便是朝中公卿也只是出于大义而勉强一试,甚至搁置了几个月。

纣王则趁着田赋搁置的时间,以公议为由,强行让公卿下到乡里。

而在几个月后,李靖突然带领刑部上下,以雷霆手段成功收取田赋,甚至不惜亲手将自己送入圜土,最后得到了万民请愿,才无罪释放。

万民请愿意味着什么?民心。

李靖收取贵族田赋,虽然失了贵族之心,但也得到了民心。

不过这也是最大的矛盾之处,有些得不偿失。

纣王是一个有远见的君王,自然知道收取田赋所带来的坏处,民心虽好,但短期来看,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是贵族有点难处理。

贵族已经被连反逼迫,再这么下去,只怕要跳脚,朝歌两次叛乱,都有贵族参与其中。

可纣王并没有对此谨慎处理,反而更进一步,让朝中公卿与贵族一同下到乡野间,协助农人种田。

这条以公议才逼得群臣同意的政令,如今得到了证实,就是崇侯虎之前所想的几层。

从意义上来说,能让公卿贵族有同理之心,让他们了解到百姓之苦。

从实用性上来说,借用公卿的智慧、贵族的财力,发明推广新农具,顺便压榨姬昌的剩余价值,为百姓谋福祉。

乍一看,纣王什么都没有得到,甚至还白白让最擅长农事的姬昌赚了大量名声,甚至会让西岐流民也思慕姬昌以往的恩德。

实际上呢?

朝中公卿得到了锻炼成长,天下百姓有了新农具能够吃饱喝足。

虽然这些都是隐性的,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地方——被纣王连番逼迫的贵族!

想到这里,崇侯虎豁然开朗。

最让人担忧的,不就是贵族利益被连续侵犯,他们心生不满而危及大商统治,败坏纣王名声吗?

可现在,纣王做出了补偿。

新农具谁来生产?谁来推广?

是转型商队走南闯北有工坊的贵族!

而且这还解决了女子在春夏之际没有织毛衣收入的问题,她们可以继续受贵族雇佣在工坊中制造农具,持续获得收入!

其次,还有更为直接的利益——贵族的土地增产了!

田赋?什么田赋?

朝廷按丁口收取了田赋,只能留下五成粮食,他们怨声道载,大有不满。

现在土地增产,直接变成了十五成粮食,还埋怨谁去啊!

崇侯虎也终于明白了,纣王为什么连续做了好几次乾纲独断。

确实是没有什么收益,但不亏就是赚,甚至贵族们还可能因为被打了一棒子后又尝到了甜头,而更加心悦臣服。

这可比直接给好处拉拢有用得多。

泥土的芬芳下,崇侯虎瞬间感觉读懂了一切,妙啊!

难怪纣王在群臣们劝谏阻止的时候不怒反笑,因为这一收一放,一松一压,正是为君之道,帝王心术啊!

要是群臣们都懂了,反倒让纣王忌惮!

崇侯虎暗自谋划着,他得做点什么,将纣王的用意告知他人,省得又有某些愚笨的贵族连这些都读不懂,硬要与纣王为敌。

第418章 文王推车八百次

姬昌如往常一样在薪草上醒来,尝几口苦胆,又在羑里中走了几圈,锻炼身体,便乘驾往田里去。

“买三份报纸送无心菜咯!”

街上熙熙攘攘,充斥着叫卖声。

刚有丰收的苗头,菜价就跌了,甚至成了报纸的附赠品。

姬昌不以为然,哪有傻子会买三份一样的报纸?买回去收藏吗?

“谁为仁义之君?三皇时期选神农,五帝时期选尧舜,当世人们都选他!”

嗯?仁义之君?

姬昌自我感觉良好,他就是仁义之君啊!

即使是在朝歌,也不可能有人说纣王仁义,那不是捏着鼻子哄眼睛吗?

一个严厉律法,发明出公开凌迟的君王,是仁义之君?

一个抄了好几家贵族,屡遭叛乱的君王,是仁义之君?

一个传播小刘备,画春宫图的君王,是仁义之君?

纣王任用奴隶,对奴隶倒是有些仁义,可惜对奴隶的仁义不算仁义。

这样一看,这天地下最仁义的君主,就是自己啊!

毕竟对贵族的仁义的才是仁义,至于对百姓的仁义,姬昌觉得自己也比纣王强出一筹。

“本侯要报纸。”

“三份起卖,送捆无心菜。”

姬昌:“……”

他沉默良久,终于还是买下了三份报纸,反正是夸赞自己的,买来收藏也不错。

“诶,等等……”老妇抽出三份报纸,刚递出,又拿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