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85章

作者:殆火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

伴随着一句如山歌一般的低吟,这位拿着古老工具挺直脊背与滔天洪水斗争的最后一位人王,化作星光。

子受觉得自己不一样了,身边的朝臣也生了变化,但具体是怎么个不一样,是更聪明了还是力气更大了,模模糊糊一时半会儿说不上。

他望向身前的大鼎,还好,火锅底料没洒,忽然心头一动。

“起!”

一股浩瀚磅礴的气息,猛地爆发开来。

只看到一条气运所化的长龙腾空。

“走!”

燃灯脸色一变,妈的,逆了气运。

万物有情皆为人,妲己有情,就是人,他们口口声声称的降妖除魔成了大空话,只留下强闯皇宫、逼迫纣王、欺压妃子的罪名。

若是之前还好,纣王只有殷商二十八年气运,只要不对其出手就没啥事,稍加逼迫也无妨,可现在龙脉成,纣王占据了整个人族三分气运,而这三分气运与殷商国运相连,都握在纣王手中。

长龙压下,轰一声,似乎地面都被压的下沉半米。

普贤见着长龙暗道一声不妙,祭出三法金莲。

三法金莲乃他成道法宝,普贤曾以其打杀无数妖物,一旦唤出便有地涌金莲之相。

长龙却未有受阻,直接压下三法金莲,将其碾入地下。

普贤闷哼一声,面如金纸,瞬间神魂重创。

见到这一幕,文殊、慈航全都慌乱不已。

慈航祭出清净琉璃瓶,此宝不仅能吸人摄人,又内藏杨枝甘露,去污除秽,端是厉害。

文殊手上的厉害法宝都给弟子了,身无长物是个穷逼,只得取出一根扁拐抛出,试图抵挡。

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只一刹,那长龙便如纳天地,包容万物一般,无论是杨枝甘露还是扁拐迎上,都如雨落大海,瞬间消失不见。

截教众人在一边看热闹,这几个怕是要身陨了,不过封神未开,到底能不能上榜谁也不知道。

申公豹揣着双手,不知该如何是好,按理来说燃灯几人是自己的同门,理当帮衬一番,可燃灯几人又从没把自己这豹子精当同门看过。

“这长龙到底是什么?”

琼霄不解,问向赵公明。

“是气运,人族气运显化。”

赵公明解释道:“若是龙脉未成前就走,或是不管不顾直接走还好,现在他们无异于与整个人族的三分气运相争,气运之力,非是我辈能够抵御。”

琼霄哦了一声,陷入沉思,自己一直以来,好像都低估了人族,甚至就连入医学院,也只是为了功德,目的性太强,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长龙镇压住普贤、文殊、慈航三人后,还未停止,朝着燃灯直飞而去。

燃灯一退再退,不得不祭出琉璃灯以图自保。

琉璃灯灯焰大作,遇宫门建筑不燃,遇流水源泉不灭,灯身绽放着璀璨火光,仔细看,才会法现,火光组成了无数细小的符文,宛如恒河之沙般众多,玄之又玄。

这是他的成道法宝,世间法宝少有威能能与之相媲美。

“咔嚓!”

长龙与琉璃灯撞在了一起。

没有丝毫意外,那缠绕着无穷幽幽火焰的琉璃灯从两侧碎裂开来,灯身现出一道道密密麻麻蛛网般的裂痕,随即四面八方扩散飞速而去,到最后,整座琉璃灯在嘭的一声脆响下,碎成了琉璃片,飞得漫天都是。

燃灯弃了成道法宝,不管不顾就要走人,但长龙追上,透胸而过,发出一声龙吟。

“五气尽消?”

赵公明半天说不出话来,燃灯修为比自己弱上一线,但在三教之中也能排的上号,可仍是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消了胸中五气,只能狼狈逃窜。

“九曲黄河阵?”

云霄惊疑一声,她一直以为消去五气只有以混元金斗立下的九曲黄河阵才能做到。

碧霄默默无言,她没想到,人族的气运强横到了这种地步。

琼霄仍在沉思。

赵公明摇头:“不止。”

眉宇间隐隐有些担忧,人族龙脉展现如此气运,封神恐怕不再是单纯的大劫,会有更多有心人出手。

毕竟纣王与殷商之占了九分之三,剩下六分或归西岐或归诸侯或归东夷西戎,都是能够争取的。

被消去胸中五气的燃灯显出法相,勉强逃走,普贤、慈航、文殊三人不仅去了五气,三花也皆没,还被长龙卷去,压在了禹王棒所化的天柱之下。

唯有云中子一人,他已取出盛装盘古幡的小盒,却发现气运长龙压根没朝着他来,反而往纣王身前的大鼎飞去,似要回归。

一直沉思的琼霄见此,忽然上前一步,面露坚定之色,往长龙面前飞去。

她还记得初来朝歌时是怎样对待刚生产的贾氏,贾氏还没有缝合剖口,就以法宝将其摄出,更是没有过问,就要将其子收作弟子。

在她入医学院学习了剖腹产之后,才知道,这是错的。

后来她做了许多剖腹产手术,因为脾气不好,性子冲,许多人都骂过她,说了许多难听的话,西伯侯府救太妊时,也险些闹出了人命,就连那日刺伤女医的暴徒,也是冲着她而来。

琼霄觉得,她对人族了解的太少了。

因为自己一直都以仙的视野看待着人族。

为什么要化作人形才能成道?为什么人族气运如此之盛?

她想要了解更多。

这个冲动毛糙爱耍性子的仙子直面气运长龙,三花尽去,五气皆消,化仙为凡。

帝十年十月,禹王鼎定九州,塑龙脉。

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因冒犯纣王,为龙脉所镇,压于天柱之下,燃灯道人五气全皆不知所踪,唯有福德真仙云中子逃过一劫。

人道始昌,天地为之震动。

第367章 四方反响

“师尊今日怎的……”

多宝取出一个小土罐递给通天,罐里是他辛苦算卦所得的钱财。

他喜欢清修,也没什么口腹之欲,因而即使算一次只要一文钱,也攒下了不少。

通天接过土罐,抱在怀里,似乎比那诛仙剑、青萍剑还珍重一些。

以往他来朝歌体验生活,都会化作老道的形象,今天却破天荒变为了本相,正是个朝气勃勃的青年模样。

通天摸了把罐子里的铜钱,这铜钱可不一般。

“方才那气象你也看到了,有何参悟?”

多宝迟疑一阵,道:“禹定九州塑龙脉,但人族并未统一,诸侯国林立……”

其实人族气运大涨已有征兆,无论是突然上升的识字率,还是渐开的民智,多宝都是第一观测者。

早在半月前,百姓找他算卦就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问询了,而是问猜测的对不对,以往只是猜测晴雨、是否有雾等能粗略看出苗头的事情。

现在已演变成了半月内猪肉羊肉会涨、粟米粗麻会跌的地步,甚至有些人还会推测涨几成跌几成。

以普通人类的力量做到了掐算的事情,虽说算不上什么难言的天机,但也极为不可思议了。

多宝想了想,道:“看起来人族气运九分,商占其三,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殷商危如累卵,成汤二十八年气运仅余二十四,纣王更是与诸侯贵族为敌,四夷虎视眈眈,便是猛虎也难敌群狼。”

通天点头,多宝说的不错,如果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殷商很难维持统治,接连叛乱就是最好证明。

虽说纣王有人族至宝崆峒印在手,又得火云宫三皇垂青,但也只是基于殷商势大,纣王才能不俗的情况。

一旦局势逆转,殷商落入颓势,崆峒印会重新择主,三皇也会重新审视时度,毕竟无论是至宝还是先祖,他们所站的立场都是整个人族,而不是某个人。

“话虽如此。”通天笑眯眯道:“徒儿,你可算一算,今早叛乱前的那一场赛马,是哪一匹马赢了?”

多宝掐指一算:“七号马夺得状元。”

“再算算赔率如何。”

多宝微微愣神:“一赔百,这匹马赔率最高。”

“是啊。”通天道:“虽是匹劣马,骑手的骑术也并不高明,但在叛乱将起马场混乱一片时,马儿与骑手均是不为所动,合力跑完了全程。”

他从袖袍里拿出一方写着七号的木牌,笑道:“今日就不见你那几个师弟了,他们的俸禄本就不多。”

说罢,变化做一道青烟不见。

多宝的手在虚空中握了握,钱可以拿走,反正都习惯了,但总得把罐子还我吧……

……

火云宫中,三皇已静坐数日。

“三魂七魄俱散。”

轩辕黄帝摇了摇头:“天地之中再无大禹。”

“是我人族一大损失。”神农跟着叹息。

脱离崆峒印以人族气运为依的五帝虚影,也纷纷拱手,表示对大禹的尊敬。

大禹对人族的功绩不比任何人差,功德方面甚至比五帝还多出一些,只要他想,死后能和五帝一样依附于崆峒印永生不灭,只要人族气运进一步增长,坐于火云宫论道也未尝不可。

但他没有这么做,生前治水安民,鼎定九州为人族共主,死后蛰伏多年再度出世,只为塑龙脉立人道永昌,龙脉出,人道昌,虽死无憾。

伏羲睁眼,道:“我算得西方教似有插手于我人族之争。”

神农与轩辕黄帝本来还在感慨大禹,却被这一句惊得说不出话。

半晌轩辕黄帝才开口,狐疑道:“西方教莲花现相,舍利元光,称极乐世界,两位教主皆是苦修之士,偏安西土,与世无争,也不像阐截二教逢劫便入世,怎会如此?”

西方教很少干涉人族之事,也没有过气运之争,现在说他们也要参与封神,实难相信。

伏羲道:“今天地大劫,各教有气运之争,无可避免,又逢龙脉成人族气运大涨,西方教绝不会放过如此良机。”

神农与轩辕黄帝沉默许久,他们对气运之流的了解,还是比圣人少了些,不然也不会有先祖香火被天神算计的事情发生。

圣人之事,实属难测,伏羲虽然算得一二,也无法详谈,转而问道:“殷商气运仅剩二十四年,二位皇弟如何看待?”

神农道:“此事倒也没错,虽有始皇帝大贤,但近年来殷商天灾人祸不断,几经叛乱,气运确有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