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71章

作者:殆火

这也算勉强学了点兵法,毕竟要是什么都不懂纯粹瞎操作,一张卷子考零分的概率也几乎没有。

最起码得知道最不可能对的那个答案是什么。

子受听了半天,耐不住性子,便离开了营帐,去组织将士们踢足球。

反正那个文官还在帐里记笔记,到时候有空再看。

众将倒是对此没有任何异议,毕竟纣王肯定懂得这些,说不定更加高明,出现在这帐中,也不过是让他们这些败军之将更加坚定一些罢了。

子受准备将这种总结失败经验的方式推行到朝歌,甚至地方上。

虽说自己的政令一再成功,但别人的政令不一定成功。

自己一直拿着其他朝代的失败事例运用到商朝,出岔子是正常,但经过这时候的人们实验过的错误政令,总不可能再对。

像原本封神或是正史里有过的纣王几大罪,听信妇言、不重祭祀、不敬天神什么的,不都成功了吗!

只要让各地官员好好总结失败经验,自己再从中汲取,昏庸值手到擒来!

一直到九月一号昏庸值结算的时候,毫无意外,昏庸值被扣负。

问题不大,下次能赚回来。

九月到十二月的结算期内,就是秋收,去年强行让百姓种下水稻、麦子,今年收成应该减产。

这时候人们差不多也该意识到妇女联合会的问题所在,一群耕不了田做不了工的妇女净想着提高地位,简直是笑话。

商税方面也可以操作一番,离开朝歌前就提了商税,几个月过去,贵族应该累计了不少怨言。

全国兴致的李靖变法,估计也初见成效。

再加上以往持续产生的昏庸值,这个结算期,简直是大爆发!

子受对未来表示很乐观,毕竟已有连续两个结算期盈余,偶尔失败,也是正常的。

过了半个月,到九月中旬的时候,子受便扯了个由头,溜回朝歌。

身边只带了几百士兵,不过在闻仲的好说歹说之下,还是多带了一个李烈。

带走李烈也好,无论是汉水之战还是鄂城之战,李烈都立过功,武艺不俗,提拔为将军之后还整了套盔甲,说是家传的。

白马银枪,姿颜雄伟,看着就很能打,带回朝歌可以有效防止他继续立功。

子受走后,闻仲睁开第三只眼,望了眼天空。

天神想以封神之战收获凡间香火,纣王一手不敬天神,直接禁绝民间的天神祭祀,天帝不会坐视不理。

早在多年前龙族以逆鳞投诚,可实际上龙族也并不那么统一。

前阵子天帝赠与西海龙王一颗夜明珠,西海龙王将之当做珍宝,收下了,还送了极多的回礼。

整个西海对大商的态度模糊不清,唯有一直看天帝不爽的三太子离了西海龙宫,独自投效大商。

只怕封神之战中,对手除了周与阐教,还得多个天庭,再加上百越之中似有西方教的术法,大商的局面并不乐观。

……

天庭。

第347章 天帝恐怖如斯

天庭之中,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凌霄殿,明幌幌,宝玉妆成。

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

天帝一袭白衣,不怒自威,在御座上发呆。

天庭需要做的事其实不多,无非感应天道,在天道的大范围统筹之下,细化操作一番。

挺清闲的。

天庭里大多神仙都是先天神灵,除了修行,基本也没啥事干。

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司职人间气候,不过现在雷公、电母俩职位都空着,风伯、雨师可以划水。

各地山神土地应该算是天庭在人间最基层的地方管理机构了,不过一般不咋管事。

再来就是什么太白金星、赤脚大仙、巨灵神,天蓬、天猷、翊圣等元帅。

这些人干什么?统摄三界妖邪。

但乐意除妖的不止天庭一家,三教仙人随手就收了,还有大大小小的散仙,不然那些人屁股底下的坐骑哪来的?

天庭的神仙兴冲冲准备下凡,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办手续的功夫,妖魔就已经被除了。

所以修道的大多不喜欢来天庭当神仙,没人喜欢过这种生活,太无聊,都淡出鸟来了。

整天没事干,又不见突破,又没希望证道,公务也少,生活一点都不充实,图啥啊?

天帝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天帝,每天的事情,大概是督查三界。

具体是什么呢?

一是通过参悟天道,掌握最新天气变化,方便进一步细化职责。

二是通过蟠桃、仙露及其他各种灵材的质量以小见大,监督天庭后勤的供应问题,保证天庭众神吃好喝好,彰显以神为本的天庭文化。

原本你走你的凡间道,我吃我的大蟠桃,人间天庭泾渭分明。

后来人间大劫,轩辕黄帝和蚩尤打架,蚩尤有点东西,黄帝打不过,喊救兵,风伯雨师九天玄女下界帮忙,黄帝感念天神恩德,为其建庙,以香火供奉。

这时候,督查三界的天帝发现了有意思的东西——香火。

这玩意好吃啊!

拿个蟠桃用香火过一下,就成了香火蟠桃。

拿个灵芝过一下香火,就成了香火灵芝。

猪八戒成净坛使者之后就曾说过“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猪都能得厌食症,天神也差不多,到了天庭正神的地步,普通食物几乎引不起口腹之欲,但香火可以!

此后天帝为了防止大量天神因为无聊生活而退休,开始利用香火改善天神伙食。

虽然少些神仙也没事,但面子上挂不住。

再后来,三界传说天帝决心不再咸鱼,要做个受万灵敬仰的天帝,利用人道大昌的机会吸收凡间香火,彰显神道。

更是企图越过六个不能言说的名字,让天庭的神光,照耀到三界之中。

仙道修士纷纷大惊,天帝竟有如此野心!

当时天帝不以为然,流言什么的,一会儿就散去了,而且他是个内向性子,不善言辞。

过阵子,天庭气运上涨,人手竟然也扩充了一些,什么巨灵神、赤脚大仙,都是那段时间主动投效的。

天帝的大计划实锤,如此野心引来三教六圣忌惮。

而后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人族脊梁、顶天立地的巫竟然因为染上大量因果不得不封山,人间只剩下顶着天神名号跳大神的巫祝,与庙中供奉的天神。

天庭气运再涨,甚至渐渐取代了人族先祖的香火。

三界传闻,是天帝手笔。

对此天帝是懵逼的,一查之下,竟是下属的神仙们太闲了,对三界间流传的天帝大计划格外上心,奋力争取着人间香火。

天帝不知道说啥,洗不清了,还真是自己人干的。

他不善言辞,一直到临近封神大劫,推算出了大致劫难后,他决意改观,打算以封神大劫为由,为天庭招募些正常神仙,便令十二仙称臣。

但自此之后局势更加恶劣,渐渐无人提及的天帝大计划竟是死灰复燃。

看看,天帝竟然直接将手伸向了三教弟子,野心昭然若揭!

天帝很懵,但他内向,越描越黑。

前些时候凡间又出了个商始皇,又是怼天命,又是直言不敬天神。

天命无非是商灭周兴,或是谁谁该上封神榜,这个其实挺模糊,怎么说都行,事事都不绝对,当时三教共签封神榜,大家都推算出商灭周兴,可天衍四十九,不也还有个遁去的一。

至于不敬天神这一点,天帝也能理解。

天神因为天庭和凡间的时差,有很多事情处理不及时,凡间也有狐黄白柳灰之类的五大仙自称天神,愚弄百姓,盖庙借香火修行,虽然他们名不正言不顺,没有受天庭册封,但行为很是恶劣,凡人也辨别不了那些事真的天神,那些事诈称。

其实这也得怪那些莫名其妙擅自行动的神仙,那些家伙步子太大,扯着了,本来天庭就没几个神仙,下界的香火覆盖远超他们的能力范围,顾不上也没办法。

天帝叹了口气。

“启奏陛下!太白金星在殿外求见!”

突然听到殿外有人上奏,天帝立刻坐直身体,清了清嗓子,理了理衣衫,让表情显得不那么纠结。

“宣。”

太白金星迈上道道白玉阶梯,抬头看一眼御座,目中满是欣慰。

陛下为了大计划如此辛苦,看来天庭势力迟早会超过三教,说不定还能趁着封神大劫,撸来不少三教仙人!

“臣,拜见陛下!”

天帝言简意赅:“长庚,有何事?”

太白金星原名李长庚,他恭声道:“陛下,公主回来了,就藏在月老那儿,幸好老臣眼尖……”

天帝愣了愣,公主自然指的是龙吉公主。

龙吉不是跟下头那个商始皇跑了么?

当年夏桀乱政,以太阳自比,说什么“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

这已经很过分了,没想到百姓更过分,放狠话诅咒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大概是射太阳因果或是百姓诅咒太阳的因果,也可能是天道无情,总之凡间大旱,于是推翻夏桀的商汤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被巫祝逼得桑林祈雨。

龙吉看不过眼,下了场雨。

那时候天帝已经推算到封神大劫,当时就急了,这因果结大了啊!

封神的时候说不准保不住女儿!

于是天帝就将女儿关在了凤凰山青鸾斗阙,不允许其入世,希望女儿能避开封神大劫。

不料又不知是哪儿的传言,天帝心狠果决,为了彰显天庭的力量,要凡间多年干旱无雨,更是不惜幽禁严惩自己的女儿。

天帝解释不清,他笨嘴拙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