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47章

作者:殆火

商容猛然想起三天前纣王在宫门前说的话。

那时候,纣王重复了一边成汤先王的事迹,以及著名的成汤六问。

那时候,他以为纣王是要做成汤没有做完的事。

可联系起今天纣王的所作所为,以及闻仲的提醒,他发现,不仅仅是成汤没有做完的事。

还有成汤不敢做的事,成汤做错的事。

不敢做的,自然是禁绝巫祝,做错的,自然是让分封的诸侯贵族成了社稷之祸。

闻仲连连发问:“太戊可为明君?祖乙可为明君?盘庚可为明君?武丁可为明君?”

太戊时国政大修,各小国纷纷归顺,商朝中兴;祖乙兵平兰夷、班方,解除了东南方夷族的威胁;盘庚迁殷,大商强盛繁荣;武丁24k狂暴大帝,谁不服干谁,还都干死了。

这些自然都是明君。

没人知道闻仲想干什么,极短暂的冷场之后,他接着道:“自陛下临朝,退蛮夷,安天下,开疆僻壤四海升平,可算得上明君?”

一时寂静,诸侯不敢回应。

摸着良心问一问自己,如果抛开纣王针对诸侯贵族的一系列行为,确实称得上明君,超过了太戊、祖乙、盘庚,甚至足以比肩成汤,武丁。

哪怕是当年登凤凰山自封的始皇帝,也渐渐有些人觉得纣王配得上了。

可纣王对诸侯贵族下手了,那就别怪他们莫得良心了。

闻仲嘶声竭力喊道:“若为明君,如何杀得了你们这些社稷之祸?”

这句话宛如晴天霹雳。

所有人都明白纣王为什么会说自己是个昏君了。

成汤、太戊、祖乙、盘庚、武丁,这些明君敢对诸侯贵族下手吗?敢对巫祝下手吗?

不敢。

成汤即使知道巫祝有祸患,宁愿被逼着上了祭坛亲自当人祀,最后也没有对巫祝下手,留下了成汤六问怀疑人生。

盘庚即使知道迁都前许多贵族贪图安逸,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仍旧再三妥协,以理服人。

武丁谁不服就干谁,传到他时诸侯贵族的乱象已经很明显,可他也没能干趴诸侯贵族。

这些明君太仁了啊!

他们做不来这种事。

明君做不了,做不到的事,那就只能由昏君来做了。

纣王就是这样的昏君。

闻仲不带丝毫迟疑,大喝道:“列祖列宗在上,闻仲于此立誓,自此刻起,助纣为虐,山川倾颓,日月颠覆,纵粉身碎骨,死不悔改!”

当朝太师,地位虽不见得比丞相高出多少,但威望无人能及。

如此咆哮的场景,闻所未闻。

诸侯纷纷打着颤。

身着单衣的商容叹了一声,又点了点头。

自己都已经这样了,还顾及什么其他的呢?不就是助纣为虐嘛?!

他刚刚开口,张桂芳就吼起来了。

“列祖列宗在上,张桂芳于此立誓,自此刻起,助纣为虐……”

声音太大了,还是等下一个吧。

“鲁雄于此立誓,自此刻起,助纣为虐……”

“杨任于此……助纣为虐……”

文的武的,不管是谁,都跟着闻仲纷纷立誓。

一个个看着诸侯,眼中好似冒着火。

因为丧子之痛而昏迷的崇侯虎,这时候才悠悠转醒。

一睁眼,就看到了高高挂起的鄂崇禹。

卧槽,纣王出手真狠啊!鄂崇禹真的死了!

天下必然大乱!

随后,他又看到了许多面色怪异的诸侯,以及群情激愤,挨个立誓的大臣。

崇侯虎连连眨眼,纣王这一手神了啊!

虽然和诸侯站在了对立面,但朝中彻底稳固!

大臣发下如此毒誓,朝野上下一心!

哪怕真有异心的臣子,都拿着列祖列宗发誓了,他们还能怎样呢?

整个朝歌拧在一块,便是与天下诸侯为敌又如何?!

而且这天下诸侯早就中了纣王的算计,封王可不是白封的!

攘外必先安内啊!当年闻太师提出的这句话果然没错,新官制以及变法之后,内部大定,这下可以肆无忌惮的攻打诸侯了!

崇侯虎一点揣摩圣意的心思都没有,想都不想就知道,纣王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发兵。

儿子死了,有些心痛,不过崇侯虎还是鼓足了力气大声道:“崇侯虎于此立誓,自此刻起,助纣为虐……”

苏护看见崇侯虎这边的动静,一咬牙:“苏护于此立誓……”

姜桓楚不淡定了,明摆着要站队,再不开口只怕和反贼无异:“姜桓楚于此立誓……”

诸侯表态了,但还没有结束。

“师尊在上,申公豹于此立誓,自此刻起,助纣为虐,山川倾颓,日月颠覆,纵粉身碎骨,死不悔改,如有违此誓,天人共诛!”

申公豹骑着黑豹,大摇大摆的行来,可他口中的誓言,却是更严重了一分。

“赵公明于此立誓……”

“罗宣于此立誓……”

“吕岳于此立誓……”

赵公明骑着黑虎,罗宣骑着赤烟驹,吕岳骑着金眼驼,一众异兽带着仙家修士来此,那些乱军更不敢折腾了。

便是无人在意的玄鸟卫们,好似也被感染,一个个嗷嗷叫着。

第314章 网开一面

太惨了。

坚强的人不会轻易哭出声。

虽然没有直接在脖子上挂个牌子,写上昏君俩字,但直接说自己是昏君,效果没差吧?

但偏偏……

子受看着闻仲,神情晦暗不明,还能把闻大爷怎么样呢?

转念一想,其实局面也不算太差。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商纣王,人和人的立场不同,看法也会不一样的。

把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着的朝臣、将士排除不算,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肯定是昏君。

至少落在诸侯眼中,必然是大大的昏君。

加上本就因焚书坑巫而毫无回转余地的巫祝,等诸侯出了朝歌,联合擅长扇动人心的巫祝,在各自领地里狼狈为奸密谋搞点事,筹谋造反割据自立之类的事,昏君不就成了吗?!

好像……血赚啊!

就算要倒扣,文武百官这才几个,哪里比得上各路诸侯?

也就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

子受抬头看了眼,雷啊雨啊什么的,早就没了,天空亮澄澄一片。

他看着诸侯,淡然道:“前阵子朝歌流传着人心不足龟呑纣的俗语,想必诸卿都知道吧?”

本就被闻仲吓得心惊胆战的诸侯们听后,更是心里一惊,这不明摆着在说自己吗?

野心太大,可别撑破了肚子。

吴王看了看面如冰霜的纣王,又看了看鄂崇禹仍旧挂在长戟上的尸体。

腰间的美玉还在晃荡,鲜血顺着戟杆下流。

他不禁打了个哆嗦。

纣王要赶尽杀绝?

很有可能。

就这么一瞬,他脑中闪过无数念头。

刚获封吴王,快乐生活还没享受到,就要死?

自己虽然还有儿子,即使死在朝歌,也有人报仇,但他憋屈啊!

快乐生活是儿子的,死的却是自己。

不是他不疼爱自己的儿子,主要是觉得不划算。

他的领地就在越地旁边,越侯死了,越侯的儿子和义子都死了,越地就是一块儿谁都馋的美味佳肴。

朝歌距离太远鞭长莫及,临近越地的诸侯除了他以外就只有越王。

越王就是个渣渣,势力比自己还不如,越地轻易就能入手,地盘大了,美女就多,钱就多,到时候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吴王。

考虑到未来可能享受的美好生活,吴王想了又想,要不要直接投诚?

崇侯虎、姜桓楚、苏护不都好好的?

大不了遵纪守法,低调一点,相信以吴王的名号,多多少少也能得到些优待,自己有个女儿,还能进宫服侍纣王,成为外戚。

想到这里,吴王立即有了决断,其他诸侯因为利益相关,只能如此,但他不一样,有王号,附近还有块儿空出来的地盘,投诚的收益比冒着风险和纣王作对划算得多!

只是他刚要开口,子受就继续道:“梦里的事终究是梦里的事,今天的事朕只当是梦一场,诸卿散去吧,把今年的贺礼留下,各回各家,明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