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12章

作者:殆火

加工作坊里,都冒着黑烟。

窑烧制做木炭有些花时间,索性就直接用石涅,反正石涅便宜,随处可捡,而且看起来用石涅开炉,火焰更旺。

无数贵族商人,来来回回,络绎不绝……

……

朝歌城外的某处庄子。

庄子不小,奴隶不少。

一辆辆的马车徐徐而至。

为人打开的前门紧闭着,所以马车都走后门。

后门好,后门不引人注意。

人们从马车上下来,走进一个幽暗的屋子。

屋内的主人正烫着酒。

人们纷纷落座,只是随着主人一同烫着酒,沉默着。

偶有杯盏的磕碰声,或是一两声轻微的咳嗽。

“咳咳……”

昏暗的屋子里升起一点火光,主人饮下一口酒,开口道:“诸位,怎么看?”

叹息声此起彼伏。

有人道:“纣王与我等贵族形同陌路,迟早是要面对这一切的。”

许多人暗暗点头。

有的人愿意放下传承至今贵族所拥有的权柄,转而经商挣取钱财。

自然也有不愿意的人。

这些不畏惧纣王的权势,也不畏惧大商的如日中天。

因为他们多半和各地诸侯有旧,那些诸侯可不一定卖纣王面子,真心臣服大商。

西岐,鄂城,加上东夷、百越、西戎,如果将多方力量聚合,甚至足以推翻大商。

武库的兵刃甲胄是这座庄子的主人,姒家家主幕后指使。

他不担心事情暴露,甚至哪怕事情暴露,他也不怕。

当今纣王是个仁君,对于无数百姓而言,确实能使人心安定,可对于贵族而言,无疑就是纵容。

固然,纣王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比如剑斩黎侯,公开行刑。

但姒家家主认为,对付他们这些贵族,纣王一直没有果断出手,甚至特意为贵族们找到了经商这一条道路,并且不惜提高炭价,以先王青铜器熔铸钱财,给与贵族们经商的利益,用更温和的手段相处。

可姒家家主觉得还不够。

大商六百年,商王与诸侯贵族共治天下,如今可不能随便改。

这是以姒家家主为首的一些贵族,给纣王的一个机会。

如果纣王执意如此,那他们也只能撕破脸,彻底投靠西伯侯或者南伯侯。

“你们……怎么看?”

“这……”

“鲁雄是个粗人,恐怕不会卖我们面子。”

“他不是关键,玄鸟卫才是关键。”

“想办法让玄鸟卫查不下去。”

“那崇应彪呢?”

“让他开不了口。”

“不,不急,这件事起码得查上几个月,崇应彪乃是北伯侯独子,北伯侯颇有智计,如果将其逼急了,倒也不美。”

“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心慈手软不应该。”

“倒不是心慈手软,而是不急于一时。”

“查出来了又如何?朝中文武也不希望纣王因为如此小事而与我们贵族站在对立面,不然,可就真的没有人支持他了。”

“虽说鲁雄将武库官员投河,手段过激,可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妥协?”

“鲁雄会不知道武库官员背后必有我等手笔?可他敢将后头的事情上报吗?”

“哪怕玄鸟卫查出了我们,至多,也就是小惩,罚金而已,再不济,也不过是流配千里,家中妻儿,自有朋友照应着,我等贵族传承至今,沾亲带故,谁还信不过谁?”

“不过这是最坏的打算,我特意令人窃取兵刃,可不是为了流配千里。”

“贵族的能量大着,也好让纣王看看,我们到底能干什么。”

却在此时,庄子里的管事匆匆进来:“老爷,老爷……”

姒家家主镇定自若:“何事?”

那管事箭步上前,到家主耳边呢喃两句。

姒家家主点头,让管事出去后,对着屋内众人道:“兵不可一日无甲,宫里正在铸造新的兵刃甲胄,纣王不是让我们经商吗?该怎么做,诸位都知道吧?”

……

第272章 供求

兵刃没了,查了快一个月,又查不出去哪儿了,那就只能重新打造。

可一打造,问题来了,没铜了。

但凡宫里还有生铜剩下,谁还会妥协,让纣王熔先王青铜器铸钱?

收购木炭收了这么久,宫里的青铜器都熔了个七七八八,在这么下去,就得对宗庙礼器出手了!

没办法,征调吧。

百姓家中,有许多青铜器皿。

可征调了一些,依旧捉襟见肘。

毕竟整个朝歌武库十去八九,需要的兵刃不是个小数目。

因此,继炭价之后,铜价猛升。

在宫里征调之后,市面上竟有人开始高价收购各种青铜器皿,百姓们已开始四处在家中翻找,凡是青铜器皿,全都卖了。

这样一来,宫里也征调不来东西,毕竟百姓之家,是真没青铜器了。

贵族们有,可征调调不到贵族头上。

收购青铜器也必然是他们干的,但他们奇货可居,囤积起来,拒不流通到市面。

一时间朝野震动。

武库兵刃十去八九让人心惊,可更让人惊悸的,是生铜紧缺,以及贵族无声的对抗。

文武百官纷纷感到不对劲,这是朝歌贵族在显示自己的能耐。

纣王不是忌惮他们吗?不是让他们经商吗?不是抬高了炭价?

那他们就大肆抬高铜价!

可明知如此,朝臣也没有对贵族们喊打喊杀。

历来的惯性思维告诉他们,贵族享有这种权利。

实际上,本就有许多朝臣不愿看到纣王对贵族们出手。

诸侯已经显露不臣之心,如果再对贵族多加逼迫,可就真成孤家寡人了,朝廷很难只靠忠臣来维持。

不过子受对此,并不担心。

没铜了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

百姓不是都把钱存到钱庄了么?

直接找赵公明要就是了。

不给?强借,最多打个欠条。

至于百姓们取兑时,取不出钱,因而开骂,那正好遂了子受心意,送昏庸值啊!

反正这些钱,本来就是自己给百姓的,现在拿回来,也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

钱庄里,赵公明、姚少司、陈九公、萧升、曹宝正围坐在一块儿,五人并坐,仿佛只是坐在那儿,就能看到一阵珠光宝气。

萧升担忧道:“而今生铜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贵族囤积了铜材却不愿出售,坐视铜价高升,而宫里,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从钱庄借钱……”

曹宝无奈:“虽说这些钱财本就是陛下买炭立信而给与百姓的,可这样一来,等到百姓取兑,发现无钱可取,立下的信可就消失于无。”

赵公明连连摇头:“又能怎么办呢?正逢乱世,军队甲士,也无法用石头去搏杀拼命啊!”

赵公明深谙大劫战事,封神一开,仙人之间可以斗法,但最后的搏杀还是要靠凡人相斗,如果一个个商军将士全都拿着石刀木矛上战场,那仗也别打了,投降吧。

姚少司沉默了。

陈九公却灵机一动:“陛下熔青铜器铸钱为人诟病,纠其原因,不过是对先王有些不敬,不过这些东西都是陛下的,如何处理全看陛下心思,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一尊青铜器的价值,远远高于铸造青铜器所需要铜材。”

“如同铜价高涨,不就意味着将青铜器熔了铸钱,并没有那么浪费了?”

这样一想,却也有些道理,可这不是傻瓜式自我安慰吗?

铜价并不是一味上升,是贵族们囤货刻意而为,只是价格虚高,除了朝廷必须要铜来铸造兵刃,谁把铜价当真,谁就是傻子。

“九公,继续说下去。”

赵公明饶有兴趣,自己这两个弟子,虽然在法力修为上不咋地,但喜欢钻营,尤其是商业方面,极为感兴趣,定是有些道理。

陈九公随即道:“弟子以为,大量商队出行,如此一来,生铜的价格,不日即将大跌,一切不攻自破。”

萧升皱眉:“什么?”

曹宝也道:“可那些商队都是贵族商队,沆瀣一气,即使收购了铜矿,也必然会继续囤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