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62章

作者:殆火

子受一脸肃然地道:“事情紧急,不可耽误了,需立即前去,途径东伯侯治所时,还需将另一份诏书送去给东伯侯。”

子受还觉得不够,上前两步,握紧申公豹的手:“孤之有国师,犹鱼之有水,今日早朝,诸卿皆不辨奸邪,朕心悬悬,不得不连夜召卿前来,还请国师莫要寒了朕的心!”

早朝的时候,申公豹也在,不过他在打盹,没出声。

毕竟申公豹着实没什么功绩,朝中有很多大臣都不服气他身居高位。

听到这话,申公豹没有犹豫,犹鱼之有水,这是多么高的礼遇?

他不求什么仙道,也不求什么富贵,他所求的,就是这样的认可啊!

申公豹咬了咬牙,既是陛下重托付,又有这等言语,他不再多问,道:“敢不效死?”

子受满意的点头。

不就是骂人吗?

我还得争取朝臣同意?

你们不同意,我就暗中找人去,多简单的事!

而且申公豹比太颠还好用些,万一平灵王真反了,个人安全有保证,虽说喷人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意思到了,也差不多。

子受立即道:“事关重大,一刻都耽误不得,国师趁夜出发,快马……快马就不用了,出城的手谕也不用了,国师你不是会飞吗,直接飞出去,一路飞到平灵,要快!”

一定得快!若是慢了一点,被闻仲发现了,多半是要被墨麒麟追回来的!

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便是闻仲也没办法。

“尤卿家,去送送国师,朕要入寝了。”

一边的尤浑却是没反应过来,还沉浸在犹鱼之有水这句话中。

这不是陛下之前对自己说的话吗?

现在鱼却换了水。

这定是陛下在表达不满,明里是换水,暗里却是说朝会上自己没有出言帮衬,哪怕无法劝服群臣,却也是表态啊!

尤浑慌忙低头:“臣有罪!”

子受愣了愣,松开申公豹的手。

你有什么罪?

“有罪的话,就替朕去一趟曹州,找到李丙,朕有个东西忘记给他了,等他迁移百姓之后,再叮嘱一番,疏不如堵,疏不如堵!”

正好,能顺便将尤浑派去送玉佩。

这是刚制好的一批新玉佩,赚了贵族一堆宝物,以前那一麻袋的玉佩也该淘汰了,这东西得跟上档次。

李丙那边,子受早有算计,他布下了几个计划。

治水怎么也得要三五年,就算李丙一通操作,三五个月治好,问题也不大。

关键的是人心。

曹州和三山关不一样,不属于朝歌,相对独立,现任曹州侯可不会给自己说好话,为了不让百姓将灾祸怪在自己头上,多半会疯狂甩锅。

李丙手持玄鸟玉佩,自己更好接锅。

再加上疏不如堵的错误引导,又是一层保险,水患的昏庸值,和痛骂平灵王一样稳妥!

子受心满意足的回到寿仙宫,心里有些记挂龙吉。

龙吉说是去救灾,现在也不知去哪儿了。

申公豹连夜启程,尤浑也开始准备行囊,费仲又要寂寞了。

……

闻仲如往常一般,入殿处理政务。

陛下可以三日一朝,统属全局,但做臣子的,却不能懈怠半分。

想到昨日殿上种种,闻仲不禁心生感慨。

责骂平灵王?多么荒谬!

陛下却执意要遣人责骂,甚至还找出更为荒唐的理由,当真一步臭棋。

可也多亏了陛下从去年就开始的装醉上朝,以及新设立的御史台。

如若不然,群臣不会这么激烈反对,多半会遂了陛下心意。

人无完人,但这就陛下高明的高明之处,他知道自己是有缺陷的,特意做了种种措施来弥补。

这样的君王……才是明君啊!

群臣纷纷入殿,闻仲莫名感觉心里有些不安。

申公豹呢?尤浑呢?

……

第214章 挟郡守以令诸侯

闻仲察觉到不对劲,立即入宫觐见。

子受正在踢足球,闻仲一看,颇有不满。

方相两米多的身躯就站在自家球门前头,双手一张能挡大半个球门。

下面还有个同样两米多的方弼替补,这是朝歌最传奇的两个守门员啊!

反观对面球门,五短身材的守门员,跑起来都费劲。

怎么还踢假球?

胜负毫无悬念,若是让师祖看见,保不准又得赔一笔,太师府真没余财了!

子受看见闻仲到来,下了场。

闻仲道:“陛下,国师与尤大夫都不在朝中,臣想,是不是……”

子受微微皱眉,果然被闻仲看出来了,他连声道:“不是不是。”

闻仲第三只眼睁开:“臣听说……昨夜陛下召见了国师于尤大夫,两人往东去了……”

三只眼是真让人头皮发麻。

子受尽力尽力露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肃然道:“太师,此事当真?”

闻仲道:“当真,此事还是彻查一下为好,若果两人擅自出了朝歌,老臣必定要亲自追回,陛下,这可是大事。”

闻仲见子受没反应,继续道:“陛下严立法度,更令李总兵于陈塘关变法,如今更要以身作则,国家有国家的法度,朝廷有朝廷的法度,陛下若有政令,务必要与朝臣商讨,万万不可忽视,若有臣子擅传诏令,凡牵涉之人,理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子受看着闻仲,看来老太师已经全知道了,那我也不隐瞒。

我摊牌了。

子受淡淡道:“太师,朕遣国师连夜去责骂平灵王,此等不忠不孝之徒,若不能让他幡然醒悟,朕寝食难安。”

得了准信,闻仲退下:“老臣知道了。”

真要骂,怎么也得等朝臣再商议商议,做个章程出来,直接不管不顾派人去了,这算什么事?

看着闻仲远去的背影,子受并不怎么担心。

毕竟申公豹走得早,等闻仲赶到时,多半已经骂开了。

而且子受还给闻仲的墨麒麟喂了点窦荣牌泻药。

窦荣是他极为看中的人才,虽然还在北海历练,但子受打算过阵子就把他调到朝歌。

善守不能攻,简直是天生的昏庸值制造机,商周战事一开,我管你多少兵马,把窦荣往关卡一堵,昏庸值不就量产了?

……

几日后,平灵。

诸侯与国君差别在于住的地方不一样,诸侯住在侯府,国君则住在王宫。

平灵王万万没想到,朝歌使节来的这么快,这是会飞吗?

平灵王将申公豹迎入宫殿,就等着纣王旨意。

他有些奇怪,怎么使节只有一人?改国为郡负责管理地方的郡守呢?

难道使节就是郡守?

朝歌这么缺人?

不过这正好,他的目的是携郡守以令诸侯,有了朝歌天降的郡守,就相当于有了商王大义。

只要以郡守的名义,将不愿臣服自己,不愿跟随自己造反的贵族、大臣全都杀掉,就能让平灵变成铁板一块。

接下来,继续打着郡守的名义,对周围不愿改封地为郡县的诸侯,以大商的名义攻伐,一步步扩大自身实力。

而在东方,他最大的敌人东伯侯是纣王臣属,而且关系融洽,不可能擅自攻打郡守所在的“平灵郡”,即使谁都知道其中因果,也难免会留下口舌,让东伯侯与纣王的关系留下一丝裂痕。

东伯侯想出兵,必然得先请示朝歌中的纣王。

这一来二去,所花费的时间,足够让自己扩充足够的军力,那是便有了与东伯侯分庭抗礼的力量,不再需要臣服于任何人。

平灵王拜下,看着如嘴边肥肉一般的申公豹,道:“臣请旨。”

申公豹拿着玄鸟玉佩表明身份,随即道:“平灵王得陛下看中,却荒废政事,是不忠,继承先祖国君之位,却改国为郡,是不孝……”

这……

这个展开,不对啊!

怎么骂起来了?

平灵王露出了一抹奇怪的笑容。

申公豹恍若未闻,继续说着。

他首先举了忠孝之人的史例,一个个忠孝形象跃然纸上。

接着,从改国为郡切入,嘲讽平灵王不尊祖宗,顺带问候一下对方长辈,竟然教出了这种不肖子孙。

然后又抨击了一番平灵王荒废政事,申公豹匆匆来到平灵,对平灵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平灵王执政如何,所以他直接乱编,什么不思安民,骄奢淫逸,全都给安排上了。

最后,又刻意提了平灵百姓过的如何艰苦,称赞朝歌百姓安居乐业,形成鲜明对比。